即時精選

主題座談:「他為什麼不出門?!」活動側記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軒昂 專線工作者

緣起與背景

11月23日主題座談會源自家屬手足聚會,討論焦點在於如何陪伴家中關在房間裡的家人願意跨出家門接觸機構並開始使用資源。這期間的第一步是如何發生的?在這場活動裡,主持人建豪分別用八題的題綱,並寫在白板上,讓三位經驗者輪流分享。過程中也邀請聽眾提問,協助聚焦討論的主題,以下是活動側記:

參與者自我介紹:稱呼、生什麼病、生病多久、加入會員多久了?

肉包生病15年,是躁鬱症經驗者,加入真福之家已有7年;小薰罹病超過30年,來到真福之家已有8年;魅雲衣則是3年前加入活泉之家,三位同樣是躁鬱症經驗者。

在成為會員、參加活動前,你的生活如何?

魅雲衣回憶,早期接受藥物治療副作用大,後來在松德醫院時,長效針的使用改善了病況,但是仍需要配合運動增強長效針的反應。

小薰則提到,雲林的資源有限,大學畢業後她移居台北,在醫院日間病房的庇護工場待了多年,卻令她感覺退化,她也曾進入支持性就業服務,除了令她不適之外,也跟家裡的人在關係上有所衝突。

肉包在加入真福之家之前,發現自己雖然有工作,卻過著沒有目標的生活,薪水常常賺多少花多少。

你怎麼看待自己生病這件事

魅雲衣形容自己的生病,最初像是楚門的世界,感覺被觀看,甚至自認為是造物主。當他逐漸有了病識感,發現工作或感情都發生困難,現在則是感覺到社會逐漸對躁鬱症有多一些友善的態度,他認為自己的經歷是一種獨特的生命經驗。

小薰則將疾病視為慢性病,透過藥物控制和規律生活來管理。至於對肉包而言,疾病像感冒一樣,需要治癒,同時她也感謝疾病帶來的生命體驗,讓她認識到許多不同的人。

是什麼原因開始踏出家門加入活泉/真福?剛開始參加的心情或想法為何?

吸引這些疾病經驗者加入活泉之家或真福之家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元素:同儕力量的支持性是關鍵。肉包一開始因害怕標籤猶豫,但是獨居的生活讓她感到孤單,且有3個人都告訴她去真福,便選擇參與活動,發現沒有職場中的勾心鬥角。

小薰提到,她曾是工作狂,焦慮讓她頻繁進出醫院。她的人格特質是一個愛到處亂跑的人,在真福之家餐飲部門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她說:當你工作只做一天,真福之家的夥伴會恭喜你成功一天,而不是看到你只做一天。

魅雲衣則在30幾個據點中,受到藝術活動的吸引而進入活泉之家,進去之後他發現活泉之家尊重每個人的特質,且透過練習的機會及夥伴的回饋,看到自己的盲點,也有更客觀的想法。

面對社會汙名或面對自我汙名

魅雲衣提到,從鄭捷事件開始,精神疾病就有了負面標籤。雖然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犯罪率並未高於一般人,但是媒體報導時常偏頗,以偏概全。他期待有更多正向報導有助於改變刻板印象。小薰起初對於生病也會感到自卑,隨著時間推移,她學會接受自己,認為並未做錯什麼,肉包由於接觸許多類似的人,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也不再理會外界的眼光。

如何跨出第一步

如何跨出第一步參與活動,是許多家屬關心的議題。魅雲衣回憶,某次住院後的同儕邀請促使他參加工作坊,慢慢調整生活作息。肉包則提到,當她意識到自己想要變好時,便會主動選擇找資源改變環境。小薰分享,她的父母通過身教影響她,帶她運動、爬山,這些行動讓她逐漸感受到生活的可能性。

現在看來,加入會員或參加會所,這個行動對你的影響或幫助為何?

肉包在真福之家感受到歸屬感,學習人際相處。小薰則將真福之家視為社團,她參與餐飲、瑜伽等活動,發展自己的興趣。魅雲衣在活泉之家遇到「同頻」的人,有機會說話,並得到傾聽與回饋。

家人在這個過程裡,怎麼做會幫助到你?

魅雲衣認為要對外求助,讓資源進來。小薰則覺得自己有點被過度保護,家人應該放手,讓自己發展出自主能力。肉包希望家人能初步對精神疾病有基本的概念,對生病的家人會有多些了解。

你想對現場的家屬說些什麼鼓勵的話?

肉包從自己的經驗裡,因為善於尋找資源,獲得更適切的服務。小薰則提到,家屬應該學會放手,讓精神疾病經驗者發展自主能力。魅雲衣則建議,家屬可以嘗試用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作為開端,比如漫畫或電玩,這些次文化或許能成為打開交流的契機。


這場講座很觸動我,在現場,我看到的是三個真誠地表達自己生命經驗的「人」,而不是「病人」,或是讓大眾「可憐」的人。從他們的故事裡看見,雖然過程中我相信一定相當艱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高度的自我接納及自信,來自於同儕的支持與陪伴。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個主題座談會的緣起,來自於專線的一個Line社群。有次一位成員提議是否能更改社群名稱,因為群組名稱取名為「精神疾病照顧者」讓他擔心。成為照顧者的過程中,或許許多人心中都有類似的擔憂與害怕。然而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去了解這些擔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正視這些恐懼,找到內在的力量去面對它們。
這個主題座談會的緣起,來自於專線的一個Line社群。有次一位成員提議是否能更改社群名稱,因為群組名稱取名為「精神疾病照顧者」讓他擔心。成為照顧者的過程中,或許許多人心中都有類似的擔憂與害怕。然而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去了解這些擔心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正視這些恐懼,找到內在的力量去面對它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Clubhouse在農曆年前曾經爆紅一時,過年期間使用人數達到高峰,但近期很多人開始不太使用Clubhouse了,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為何變化那麼大?Clubhose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刑法部分,前面我們討論了三階理論中的第一階:構成要件。在行為人行為具備「客觀構成要件」及「主觀構成要件」的前提下,行為人的行為即「構成要件該當」,該行為也就被推定具有「違法性」。此時便進入到三階理論中的第二階,亦即必須再檢驗該行為是否具備「阻卻違法事由」:若有,則行為人行為「阻卻違法」而不具違
臉書、IG 和 CH 都引誘我們用特定方式去衡量人的價值。在臉書上,你並不是發了動態就算了,而是會盯著讚數和分享數看,並為此高興或失望。在 CH 上,追蹤數高的人通常獲得更高注意力和尊重。然而,當我們用這種方式衡量價值,獲益最多的恐怕不是我們……
從Clubhouse在台灣和日本爆紅以來,就有很多人在討論Clubhouse的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的聲網(Agora),所以擔心「Clubhouse有中資疑慮」。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企業開發的技術,不等於是中資……
在資訊爆炸成長的時代,一台手機就可以讓我們得知發生在各地的新聞事件、若有興趣我們甚至能與陌生人彼此分享、或共同討論對議題的觀點。然而,就從ClubHouse的運作理解,你一定也有發現這些問題:
這陣子網路上大家都在瘋邀請碼求上車,Clubhouse特殊的使用者模式引起一股熱潮,許多本來有在經營社群媒體的朋友,紛紛上車找議題開房群聊,體驗與傳統社群媒體不同而更直接的感受。
Clubhouse在農曆年前曾經爆紅一時,過年期間使用人數達到高峰,但近期很多人開始不太使用Clubhouse了,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為何變化那麼大?Clubhose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刑法部分,前面我們討論了三階理論中的第一階:構成要件。在行為人行為具備「客觀構成要件」及「主觀構成要件」的前提下,行為人的行為即「構成要件該當」,該行為也就被推定具有「違法性」。此時便進入到三階理論中的第二階,亦即必須再檢驗該行為是否具備「阻卻違法事由」:若有,則行為人行為「阻卻違法」而不具違
臉書、IG 和 CH 都引誘我們用特定方式去衡量人的價值。在臉書上,你並不是發了動態就算了,而是會盯著讚數和分享數看,並為此高興或失望。在 CH 上,追蹤數高的人通常獲得更高注意力和尊重。然而,當我們用這種方式衡量價值,獲益最多的恐怕不是我們……
從Clubhouse在台灣和日本爆紅以來,就有很多人在討論Clubhouse的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的聲網(Agora),所以擔心「Clubhouse有中資疑慮」。核心技術使用的是中國企業開發的技術,不等於是中資……
在資訊爆炸成長的時代,一台手機就可以讓我們得知發生在各地的新聞事件、若有興趣我們甚至能與陌生人彼此分享、或共同討論對議題的觀點。然而,就從ClubHouse的運作理解,你一定也有發現這些問題:
這陣子網路上大家都在瘋邀請碼求上車,Clubhouse特殊的使用者模式引起一股熱潮,許多本來有在經營社群媒體的朋友,紛紛上車找議題開房群聊,體驗與傳統社群媒體不同而更直接的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某日家族聚會,約在一個較不常相見的遠房長輩家相聚。我們家到的時候,許多親朋好友都尚未來臨。 我看到長輩家客廳桌上,有一本「聯絡簿」,於是向長輩詢問是哪個孩兒忘了帶走?長輩說,是她念國小四年級的小外孫,昨晚到她這用餐後忘記帶走的。我請教可以翻閱一下嗎?長輩說:「這有什麼好看的?妳想看就看啊。」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除了與學生的互動更進一步之外,還終於有機會到他家去探視他的父親,也更加體會當地原住民生活的不容易。當日晚上大家烤肉慶祝一番,之後並以撲克牌遊戲打發時間,沒想到卻因此透露出作者的隱藏的個性。
年幼時與爸爸那邊的家人住在一起,他們住頂樓,我們住頂加,每次回家都需要經過他們的地盤,走上樓梯,拉開拉門,才能抵達我們家。
今晚享用熱騰騰的味噌湯時,隔壁桌一對父子的對話傳入耳中⋯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某日家族聚會,約在一個較不常相見的遠房長輩家相聚。我們家到的時候,許多親朋好友都尚未來臨。 我看到長輩家客廳桌上,有一本「聯絡簿」,於是向長輩詢問是哪個孩兒忘了帶走?長輩說,是她念國小四年級的小外孫,昨晚到她這用餐後忘記帶走的。我請教可以翻閱一下嗎?長輩說:「這有什麼好看的?妳想看就看啊。」
Thumbnail
今天回到家,煮好自己的晚餐後,父親回來了,但我一點都不想理他,所以我就端著自己的飯回房間吃,但他卻從進門開始就一直說以後11點以後不可以再煮東西,說味道很重他沒辦法睡覺,天氣很熱他沒有冷氣,要我們多尊重他,中間夾雜一些情緒勒索的話,重點是,又是喝酒後的狀態。 這過程我完全不理他,回到房間後,我就鎖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有一些時候,跟家裡的人吵架,於是逃家朋友家一兩天晚上不睡大發牢騷,朋友或是朋友的家人,明著暗著,拐彎抹角的勸,不著痕跡將我們勸回去,回家時,心中帶著滿滿的歉意,覺得自己太敏感、太小題大作了。 當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時跟公婆不合,有時看小姑小叔白目,有時很想打妯娌,種
Thumbnail
除了與學生的互動更進一步之外,還終於有機會到他家去探視他的父親,也更加體會當地原住民生活的不容易。當日晚上大家烤肉慶祝一番,之後並以撲克牌遊戲打發時間,沒想到卻因此透露出作者的隱藏的個性。
年幼時與爸爸那邊的家人住在一起,他們住頂樓,我們住頂加,每次回家都需要經過他們的地盤,走上樓梯,拉開拉門,才能抵達我們家。
今晚享用熱騰騰的味噌湯時,隔壁桌一對父子的對話傳入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