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
0
位追蹤者
追蹤
曾多
0
位追蹤者
Hi,我是曾多。我喜歡在書本及影片中探索觀點,也在羽球場上體驗專注與挑戰,並將這些經驗轉化為文字。在這裡,你會看到—— 📖 我的閱讀筆記與思考回饋 🏸 羽球場上的心法與學習 🎥 各領域知識與經驗的精華分享 希望這些文章,能成為你學習與生活的靈感,陪你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心流時刻。
曾多的沙龍
0
會員
9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曾多的沙龍
2025/11/24
當 AI 讓結果變得廉價,我們該如何投資自己的「過程」?——陳宜欣教授 × 國威對談心得
在 AI 讓「結果」變得唾手可得的時代,人們更需要重新學會投入「過程」。陳宜欣教授提醒:學習的價值不在抵達,而在途中所獲得的快樂、韌性與品味。未來解題可能由 AI 完成,但提出好問題、辨識好答案、享受學習的人,才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真正高價值的人,是願意走完自己的路,而不是只追求快捷的結果。
含 AI 應用內容
#
泛科學知識長
#
陳宜欣教授
#
思辨
喜歡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1/11
「非我不可」的選擇——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感
上週聽希慈老師講座,她分享大學畢業時在人生岔路上的選擇:高薪工作、創業、研究所,或是無薪延續「城市浪人」。她選擇了那條「非我不可」的路。這讓我想起侯文詠老師從醫生轉為作家的勇氣——選擇只有自己能做的事。這份堅定,也讓我更想成為「自己想望的大人」。
含 AI 應用內容
#
分享
#
研究所
#
老師
5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1/10
「英雄與犧牲」——團隊中角色定位的智慧
114/10/30我參加了一場關於職業運動轉播的講座,聽周思齊(周董)-前職棒選手、與資深體育主播蔡明里(團長)分享他們在運動與人生中的洞見。從「贏球治百病」到「犧牲打的抉擇」,再到大谷翔平的曼陀羅思維,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團隊價值與個人堅持。
含 AI 應用內容
#
周思齊
#
周董
#
蔡明里
4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31
從專業到公眾:羅翔老師談法律的高階化、知識的門檻與蘇格拉底式的反思
這篇文章從羅翔對「法律高階化與知識門檻」的反思出發,探討專業人士在理性與人性之間的張力。作者結合自身經驗與蘇格拉底「知之為不知」的哲思,指出真正的專業不在於技術的優越,而在於承認人的有限與持續反思的謙卑。最終呼籲:知識不應成為圍牆,而應是連結人心的橋樑。
含 AI 應用內容
#
羅翔
#
法律
#
專業
喜歡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30
從醫師到作家:侯文詠的人生選擇與「好玩」哲學——聽周慕姿心理師訪談後的五個啟發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從周慕姿與侯文詠老師的訪談中獲得的五個啟發。從「掙脫定義」到「以好玩為核心的努力」,侯老師以他從醫師到作家的轉變,提醒我們人生的選擇應源於內在真實的聲音。這是一篇關於誠實面對自己、在探索與成長中找到自由的省思。
含 AI 應用內容
#
心理
#
生活
#
心理師
喜歡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24
懂得帶領隊友的人,也更懂得帶領自己
這篇文章從葛洛夫《給經理人的第一堂課》談到「隨著成熟度改變,管理風格也需轉變」,並以羽球雙打為例,說明隊友間的互動與支持如何影響表現。當隊友狀態不佳時,給予明確指示或情緒支持的拿捏,成為領導與合作的關鍵,也反映出場上與職場的相通智慧。
含 AI 應用內容
#
Intel
#
經理人
#
羽球
喜歡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22
高效的祕密,不在個人能力,而在彼此之間的節奏
在閱讀《給經理人的第一課》時,我從 Intel 的管理哲學中看到一個關鍵洞察——高產出不是個人能力的總和,而是彼此之間的最佳組合。這讓我想到羽球雙打:再強的選手,若節奏與搭檔不同步,也難以發揮。真正的高效來自默契、信任與協調,無論在球場、職場或生活中,最好的成就往往來自那份「互相成就」的節奏。
5/5
葛洛夫 給經理人的第一課
含 AI 應用內容
#
自我挑戰
#
企業
#
經理人
2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13
「那些微小的改變,讓我看見更大的自己」
在羽毛球場上,勝負往往藏在看不見的地方。 真正決定上限的,不是力氣有多大,而是你能不能掌握那些「幾乎微不可察」的動作細節。
含 AI 應用內容
#
自我挑戰
#
羽球
#
哲學
1
留言
曾多的沙龍
2025/10/09
能力的極限|真正的對手,不在對面,而在心裡。
作者透過羽球運動,體會到運動不僅是體能的較量,更是內心的修行。面對瓶頸時,他學習李小龍「Be Water」的精神,從技巧、心理層面到發力點的細微控制,最終體會到「變化」是突破極限的關鍵,並鼓勵讀者分享自己的「極限瞬間」。
含 AI 應用內容
#
李小龍
#
人生
#
心理
2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