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手機與影音時代的兒少問題(二):被孤立的兒少與過早到手的手機〉2025-06-17

 

  在前一篇文章裡,我們大致梳理了惡作劇報警事件的始末,思考了孩子端與警察端令人反思的地方。很清楚地,這是一起需要進入司法程序的虛假報案,即使孩子還小,她也需要承擔這件事的一部份責任。然而,在這整個過程裡,我認為她的父母在許多關鍵地方都有所不足,這是我們在思考如何避免這類情事時,不能忽略不談的部分。

 

  在說明為什麼我認為這對父母失職,認為他們也需要為這個事件負一部分責任之前,我認為我有必要再次強調,我的立場並不是「孩子是無辜的」、「孩子不懂事」、「大腦還沒發育完全」等等。

 

  進一步來說,我同意她父母在影片中展現出的那種「她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態度是明理、甚至尊重孩子個體性與主動性的表現。在這個維度上,我和Reddit上這種主流看法有一定的一致性。

 

  然而,我認為有必要更深入去探討的兩大問題是:一、當孩子陷入那種無助的處境時,父母有沒有給與她足夠的支持?還是任由她感到孤立無助,甚至站在其對立面;二、在尊重其自由與個體性之際,有沒有在必要之處給予她充分的教育,陪伴她建立正確的媒體識讀觀念?還是過早地把手機給她之後,就隨她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犯錯的孩子,依然需要有人和她站在一起

   我們可以在執法錄影中清楚地看到,父母當著警察的面責備她,父親憤怒地用髒話要求她說話,並在女孩無助地問道「我說了真話為什麼你還對我暴怒?」時用髒話直指因為她做了愚蠢的行為。

 

  我們可以從父親的言行與他對警察的態度得知他很尊敬警察(或許這使得他對這起「玩弄警察」的事件感到特別生氣),但在整場對峙中,他完全站在警察那邊的表現,以及母親欲言又止,最後保持沉默的作法,都使得女孩全程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我的意思並不是父母應該像某些「恐龍家長」那樣袒護自己犯錯的小孩。而是,在配合執法、保持誠實負責態度的同時,他們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會被接住,知道雖然自己犯錯,但父母依然愛她。

 

  在女兒因為即將被銬上手銬帶上警車而大哭之際,父親的立場有所軟化,甚至詢問能不能代替她上銬或陪她上警車(當然這兩者都不是警方允許的)。這個時候我認為父親終於有意識到女兒需要陪伴與安撫,但在前面的整場對峙中,我們都看不到父母有盡到這個責任。而是讓自己的女兒獨自面對國家機器,甚至與警察們一同站在她的對立面。

 

  這有可能會形成一道難以抹滅的創傷,而且,我認為這也反映出這段親子關係中的細部問題。我相信這名父親是愛女兒的,但當女兒出現類似的「不當行為」時,他可能會過於「鐵血」或「教條式」。以至於女兒形成那種迴避式的回答模式,意圖逃避責任與處罰。

 

  她那句「我說了真話為什麼你還對我暴怒?」或許也反映出了「說謊」是親子間在處理問題時多次碰到的情況,父親或許經常會說:「你說真話我就不會對你發怒」,但這次,即便她吐露部分事實,父親仍然無法冷靜下來。這可能導致未來她認為事情較嚴重時,更不願意說實話。

  

在給孩子手機之前,父母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了嗎?

   另一個或許更加嚴重且廣泛發生的問題是孩童過早得到手機與網路使用權的問題。不只是這次事件,近幾年,因為模仿網路影片或短影音出事的新聞層出不窮,甚至有些還鬧出人命。

 

  自前陣子教育部表示將讓要求學校統一收手機的消息傳出之後,許多人開始在說這裡面有人權問題。我確實認為學校收手機的政策是否合理可以討論,但那個討論的關鍵應該在於,這是否會讓第一線教師承擔過多的責任、是否會成為更嚴重師生衝突的導火索?

 

  至於「在上課期間用手機」是一種人權的說法,我認為顯然是對「人權」的無限上綱。從安全與健康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未成年人(甚至包含成年人的全人類)過分沉迷於手機和網路絕對是一個政府應該要介入的嚴重問題。

 

  就像疫情期間的口罩與社交距離、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時不能用手機一樣,你的「自由」確實一定程度受到限制,但那是為了要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要談學校裡面的侵害人權,要求學生打掃校園、罰寫老師說的話、必須按照換季規定穿著長短袖……,有好多值得我們改變的不合理規定,但說「要求上課期間不使用手機」是侵害人權?遠遠談不上。

 

  而在這次事件裡,無論是她看的有害影片、還是向911傳送虛假報案簡訊的行為,都揭示了父母並未充分地教育她手機的使用方式,在沒有確保她不會基於模仿做出此類出格行為之前,就給了她能夠自由使用的手機。

 

  當然,這方面的教育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在這些父母還是孩子的時候,時代並未讓他們經歷這類事情。但這仍然是他們的責任,尤其在錯誤發生後,他們完全沒有反思自己在教養和陪伴上的不足。父親甚至告訴她「因為你的這通電話,你的人生完全改變了」,她確實需要承擔後果,但在她打那些電話、傳那些簡訊之前,還有更多讓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

 

  試想,包括前面我們看到的那種犯錯時的孤立狀態、因為不想被罵而說謊逃避的習慣。當孩童與父母的關係出現這種或大或小的嫌隙時,網路上的資訊就更有可能趁虛而入,孩子也更有可能在網路上沉迷某些有害內容而完全沒有讓父母知情。在這種背景之下,家中孩子引發這種看似誇張的事件,也就有跡可循了。

 

  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們會繼續討論那些我認為影音時代不能迴避的問題。並在這個基礎之上,重新思考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受網路影響而犯錯,或者可能快要犯錯的孩子,避免她們往那條失控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6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Thumbnail
2025/06/16
  這名孩童確實犯錯了,她說謊、出現偏差行為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然而,她需要的是受教育、面對應負的法律責任,而不是「給她嚐點苦頭」。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警方與家長都把這一連串後果--包括諸多大人圍著她的訊問、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拍照押手印、在青少年拘留中心過夜等候後續處理等--當作一種她應得的「教訓」。
Thumbnail
2025/06/14
  我們的居所、工作、食物、醫療照護與法律地位,它們都直接關聯到我們生命的存續與茁壯,而這些東西都全然關聯於社會。自生命的最初,這些作為條件的背景就直接關乎到嬰兒是否能存活下來,能否被預設將度過完整的一生--且相對的,如果她在生命過程中逝去,人們會感到悲傷、為其弔唁。
Thumbnail
2025/06/14
  我們的居所、工作、食物、醫療照護與法律地位,它們都直接關聯到我們生命的存續與茁壯,而這些東西都全然關聯於社會。自生命的最初,這些作為條件的背景就直接關乎到嬰兒是否能存活下來,能否被預設將度過完整的一生--且相對的,如果她在生命過程中逝去,人們會感到悲傷、為其弔唁。
Thumbnail
2025/06/13
  雖然這是古希臘時期的寓言,但從這個故事看AI與抄襲者的問題,卻會發現它不只沒有過時,甚至精準地指出了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問題。在AI與抄襲者的交互影響下,網路上的資訊會逐漸變得像是那些「工藝品的倒影」,過度依賴這些媒介認識世界的人,則會像洞穴裡的囚犯一樣,將那些「複製品的複製品」誤信為真實。
2025/06/13
  雖然這是古希臘時期的寓言,但從這個故事看AI與抄襲者的問題,卻會發現它不只沒有過時,甚至精準地指出了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問題。在AI與抄襲者的交互影響下,網路上的資訊會逐漸變得像是那些「工藝品的倒影」,過度依賴這些媒介認識世界的人,則會像洞穴裡的囚犯一樣,將那些「複製品的複製品」誤信為真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家長和孩子如何適當使用及瞭解新科技的文章。鼓勵家長以「親子共學」心態面對新科技,適當引導孩子學習如何運用科技創造更大價值,同時孩子使用網路的正確觀念,注意資訊安全和隱私。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家長如何評估孩子使用手機的適當時機與方式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這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提出了一些觀察和建議,同時呼籲建立明確的規範和準則。文章中還提到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及一些值得參考的觀點,幫助家長更好地應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相關問題。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Thumbnail
郝代驊老師也鼓勵我們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他提到:「對於被禁止使用手機的孩子來說,他可能會因此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學習。」相反,如果我們給予他們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能夠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做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可能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