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Mama-avatar-img

Dr. Mama

11 位追蹤者

Dr. Mama

11 位追蹤者
我是三個小孩的媽媽, 老大一歲多開始讀碩士、碩士畢業前兩個月,老二出生。然後在老三出生前一個月開始讀博士班,他四歲時,博士班畢業。 我研究教育,每天也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育現場走跳。 在那些困頓與驚奇中,我重新思考那些非關教養方式或技巧的層面。未來實驗室,嘗試提供一組關鍵能力的指標,讓我們一起安心前進
avatar-img
YP的沙龍
12會員
21內容數
今天的孩子,即將成為2030/2040年的領袖。 爸媽、老師,今天的我們,做對了嗎? 未來實驗室,期待幫助父母與教育工作者, 在快樂安心的教養、以及掌握關鍵能力的培養中尋找精巧平衡。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正確的讚美能塑造孩子的學習態度。與其說「你好聰明」,更有效的是肯定努力與策略,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具體、過程導向的鼓勵,能讓孩子勇於挑戰、面對失敗並持續進步,培養真正穩定的自信。
Thumbnail
Building perseverance, creativity, and curiosity prepares children for uncertainty; beyond fleeting trends toward lifelong growth and resilience.
你想像中的「未來」是什麼樣的世界?在未來的世界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才能成為領袖?未來的樣貌正在快速成形,而我們今天所做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和下一代能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經常聽到「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個問題不僅關乎職場競爭,也影響著我們如何準備自己與下一代迎接挑戰。更關鍵的問題是:如何不忘初衷?讓教養中最重要的「關係」被保護成全?
Thumbnail
生平第一次踏上歐洲土地,來到義大利。 夫婿學術會議,我樂當+1. 開會的城市帕多瓦(Padova)本身名氣不如鄰近的威尼斯(Venice)響亮,卻也優雅動人。 這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城市,藏著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一是位於會議地點帕多瓦大學裡、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園;二為Cappella degl
Thumbnail
人的行動,由思維引導。 思維,則由認知引導。 建立成長性思維的第一步在於建立新的認知:對於大腦運作嶄新的認識、以及理解成長性思維的概念。
Thumbnail
基因影響我們的聰明才智與天賦,但影響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特質,卻並非在出生時就固定。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Thumbnail
幫助孩子建立好的習慣,是父母、老師可以送給孩子美好的禮物。我們期待:就算是你不在他們身邊,孩子們仍舊可以做對的選擇、從良好的生活與思考習慣中健康快樂的享受生活。 要幫助孩子建立習慣,大人需要把握幾個原則:(1)給予動機, (2)可操作的習慣步驟, 以及 (3) 正向回饋。 價值是使人
Thumbnail
你是那種很急著要提供好點子的大人嗎?跟我一樣看到孩子對折的紙沒有對好角角,會心癢癢想幫忙修正?少了Try-and-Error的過程,學習就不夠原汁原味。如何用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幫助孩子 那在「不作為」之中,又該怎麼樣可以有「積極作為」,陪伴孩子發揮優勢?苦惱的爸媽師長,不用敲門,請進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