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地讚美孩子--從「你好聰明」到「你真努力」的思維轉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回想職涯的前期,主要的工作是生命教育教材的編寫與教師訓練。在台大讀研究所時,有幸參與生命教育教材的出版與課程設計。那時候才二十多歲,常常站在講台上,和一群比我資深許多的老師們討論班級經營與教學設計。甚至還被邀請到大型青少年特會,面對幾千名青少年演講,鼓勵他們珍惜生命、把握青春。回想起來,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年輕真好!

雖然一路走來累積了豐富經驗,但我心裡始終有一個未解的疑惑:生命教育課堂上,我們常常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這是他們最需要聽見的話嗎?

「你是最棒的!」的迷思

生命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幫助孩子肯定自己的價值與獨特性。每堂課都是滿滿的心靈雞湯:「你最棒!」「沒有你做不到的事!」「你是最獨特的!」目的很單純—希望孩子建立自信。這樣的口吻,不只在充滿愛心的志工老師口裡,為人父母的你我,可能也以這樣的讚美鼓勵孩子們。

但是,這樣的話誠實嗎?孩子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並不是「最棒」的那一個。班上只有一個第一名,只有一個校長獎。大部分的孩子,在成績或才華上都不是最優秀的。當他們意識到這一點,原本的「你最棒」反而成了一種落差,甚至造成挫敗感。

事實上,過度的空洞讚美不但不能真正建立自信,還可能幫倒忙。

Carol Dweck 的研究:讚美的力量

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在《心態致勝(Mindset)》中提出「成長型思維」的概念。她的研究顯示,大人讚美孩子的方式,會深刻影響孩子對學習與挑戰的態度。

她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把孩子分成三組,先讓他們玩簡單的拼圖遊戲。遊戲結束後,第一組孩子被稱讚「你好聰明!」;第二組被稱讚「你很努力!」;第三組只得到中性的回應「你完成了!」。接著,讓孩子自由選擇下一個任務:簡單的、全新但有挑戰的、或困難可能會犯錯的。

猜猜看,哪一組會選簡單的?誰又會樂於挑戰困難的?結果:

  • 被稱讚「聰明」的孩子,多半選擇最簡單的任務,避免犯錯。
  • 被稱讚「努力」的孩子,反而勇於挑戰更困難的任務。

為什麼?因為被讚美天賦的孩子,害怕失敗會破壞「聰明」的形象;因為若果犯錯,那可就看起來「不聰明」了。相反的,被讚美努力的孩子,沒有了不能犯錯的壓力。他們的眼光以及回報感來自於解決問題的過程。

更耐人尋味的是,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父母在孩子1-3歲、以及10歲時使用的讚美方式,能夠預測孩子未來的思維模式與挑戰渴望。

讚美不僅影響當下,更能塑造孩子一生的學習態度。

兩種讚美:天賦讚美 vs. 努力讚美

心理學上將讚美分為兩類:

  1. Talent Praise(天賦讚美):這樣的讚美直接稱讚孩子的「你好聰明!」「你真的很有天份!」「你是天才!」
  2. Effort Praise(努力讚美):「我看到你很有耐心地完成了!」「這個很難,但你試了好多次,真的很不容易。」「你用了新的方法解決問題,真有創意!」

舉例來說:孩子做了一個精緻的黏土作品。

  • 如果你說:「哇,你真的是羅丹再世,有天份!好棒」孩子得到一個訊息:我做得好,是因為我的天賦。但是,下次當他遇到不擅長的事,可能就會退縮,覺得「我沒有一下子就會,應該不是這塊料」。
  • 如果你說:「哇,這麼軟的材料你能捏得這麼細緻,我看到你在辮子那裡花了很多時間,我很佩服你的耐心和堅持!」孩子會意識到:原來努力、耐心與策略才是關鍵;這些能力也能帶到其他學習情境中。

這些話,不要再說了;改成那樣說。

因此,有一些看起來像讚美的稱讚,可能是包裝精美的毒藥,正在慢性地削弱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比如:

  • 「你好聰明!」 → 侷限孩子的成長,讓他害怕挑戰。
  • 「你是天才!」 → 強化固定型思維,一旦失敗就自我否定。
  • 「寶寶最棒了!」 → 空洞、缺乏具體依據,難以複製經驗。

當大人用正確的讚美方式,孩子也會逐漸內化,形成健康的自我對話:

  • 「這個太難了 → 可能需要更多時間。」
  • 「我犯了錯 → 錯誤能幫助我成長。」
  • 「我做不到 → 我要開始訓練我的腦袋。」

這些語言,就是成長型思維的養分。

正確讚美的技巧

  1. 具體描述:針對孩子的過程或行為,而非抽象的結果。比如,孩子完成了作業,你可以說:「你今天寫作業的時候,很專注沒有被打斷。」「我知道你不喜歡算數學,但是你還是先把它完成了,這樣就可以做後面你想做的事。我覺得你很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2. 強調努力與策略:讓孩子看到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你試了不同的方法,最後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法。」「看起來第一個方法沒用,你也沒有放棄,還是願意解決問題,太棒了。」
  3. 允許錯誤:把錯誤視為成長的機會。
    • 「雖然這次沒有成功,但我看到你學到新的經驗,下次會更好。」
  4. 鼓勵持續改進:把焦點放在進步而非天賦。「你比上次更進步了,這就是努力的成果。」

結語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自信,但真正的自信,不是來自「我是最棒的」這種空洞的標籤,而是來自於「我能努力學習、找到方法、持續進步」。

讚美孩子的努力與過程,看似小小的調整,卻能改變孩子面對挑戰的態度,影響他們的一生。下次當孩子拿著作品跑來給你看時,不妨放下「你好聰明」這句話,改用「我看到你很用心,真的很努力」這樣的回應。你會發現,孩子的眼神裡閃爍的不只是快樂,更是一種穩定而持久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P的沙龍
12會員
21內容數
今天的孩子,即將成為2030/2040年的領袖。 爸媽、老師,今天的我們,做對了嗎? 未來實驗室,期待幫助父母與教育工作者, 在快樂安心的教養、以及掌握關鍵能力的培養中尋找精巧平衡。
YP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正確的讚美能塑造孩子的學習態度。與其說「你好聰明」,更有效的是肯定努力與策略,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具體、過程導向的鼓勵,能讓孩子勇於挑戰、面對失敗並持續進步,培養真正穩定的自信。
Thumbnail
2025/10/01
正確的讚美能塑造孩子的學習態度。與其說「你好聰明」,更有效的是肯定努力與策略,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具體、過程導向的鼓勵,能讓孩子勇於挑戰、面對失敗並持續進步,培養真正穩定的自信。
Thumbnail
2025/10/01
Building perseverance, creativity, and curiosity prepares children for uncertainty; beyond fleeting trends toward lifelong growth and resilience.
2025/10/01
Building perseverance, creativity, and curiosity prepares children for uncertainty; beyond fleeting trends toward lifelong growth and resilience.
2025/03/28
你想像中的「未來」是什麼樣的世界?在未來的世界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才能成為領袖?未來的樣貌正在快速成形,而我們今天所做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和下一代能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2025/03/28
你想像中的「未來」是什麼樣的世界?在未來的世界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才能成為領袖?未來的樣貌正在快速成形,而我們今天所做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和下一代能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確保孩子保持成長、保持進步,是實人老師的工作之一,唯有透過不斷的提醒、確認、對話,才能漸漸將這股積極學習的文化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確保孩子保持成長、保持進步,是實人老師的工作之一,唯有透過不斷的提醒、確認、對話,才能漸漸將這股積極學習的文化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