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is Chen-avatar-img

Janis Chen

5 位追蹤者
歷經三十多年的迷茫,我最終在與身體的連結中,找到動態中的平衡。透過寧靜碰觸、舞蹈、運動、進修;透過按摩,我更加理解自己,覺察與他人的互動模式,漸漸勾勒出屬於自己的形狀。這裡,是我與身體工作的相遇,也是我與生命交織出的火花。 (寧靜碰觸IG: yuchi_ccc)
avatar-img
5會員
38內容數
從21年6月經歷一次大低潮後開始上過許多身心靈課程,靜心冥想,瑜珈,動物溝通,能量...保持覺知,活在當下等詞彙聽了無數次,直到22年3月底找上一對一諮商後,才真正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感受到回歸自己身心的力量。很多人生議題和我們以為的問題其實身體都有答案,我們要做的只有聆聽。這個專題是紀錄每次諮詢後我體驗到的感受。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作者經歷一段低潮期,選擇接納自己的狀態,不勉強自己。春天來臨,作者重新調整目標設定方式,從「減法」改成「加法」,每天完成一件與目標相關的事,壓力減少,行動力提升。這份「自我接納」的品質也影響到作者的寧靜碰觸工作,讓作者更能理解與接納個案的步調。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疲憊與能量耗竭問題,並提出「寧靜碰觸」等方法,協助讀者清理內在能量,創造空間,找回內在力量。文章並強調覺察自身能量流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來維持內在平衡。
害怕表達情感?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逃避到坦然面對,一步步學習尊重自身感受,並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最終理解愛需要空間的真諦。
Thumbnail
寧靜碰觸的影響不僅存在於課堂,更深入了我的日常。 生活中的問題與煩惱並不會消失,但我學會了提供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以更穩定、有餘裕的狀態,細細品味每一天,感受生命中開心或艱難的每一刻。這是一種深層的覺察與接納,有意識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自我成長與心靈課程百花齊放,和任何工具一樣,都是雙面刃。它能帶來的影響,取決於提供者與使用者的心態,可能促進成長,也可能讓人陷入依賴。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課程讓人越上越覺得「離不開」?或者,某些人離開課程後,反而覺得現實世界更難適應?
Thumbnail
習慣不好不代表就要接受讓我們不舒服的對待。這不是慣,也不是寵,因為相對的,我們也要自己承擔習慣不好的後果。 前提一定是要你的感受是舒服的,或是你同意力道可以加深,如何加深,這是需要經過討論的,你的感受舒服,才能達到放鬆。
Thumbnail
當我們和身邊親密的人訴苦時,真正想得到的只是被全然的傾聽、支持,不帶任何評斷。 身體也是。 單純的將手放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意圖,包含要放鬆你的身體的意圖也沒有。因為有時候,想去放鬆身體,傳達了一個訊息:「你現在的狀態不佳,需要被調整」。
Thumbnail
墨西哥城-La ciudad de Mexico,在打字時,通常會簡寫CDMX,不然太長了。墨西哥城的人另外有個別稱:Chilango。還有,墨西哥城以外的墨西哥人有些會叫首都“墨西哥”,例如我在瓦哈卡城市,他們都問我“你在墨西哥的時候...?”我都很疑惑:我在墨西哥的時候?啊我現在不是也在墨西哥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