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時間,慢慢來:接納當下,活出自己的步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給自己時間,慢慢來。〉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初,除了接寧靜碰觸的個案,我的生活幾乎只剩下:上班、下班回家、待在自己的空間做自己的事。我完全不想參加活動或社交,甚至連我一直參加的寧靜碰觸團練,都沒什麼動力去了。

以前的我,肯定會焦慮:「怎麼變得這麼孤僻?這樣下去是不是會孤老終生?」

但這次,我選擇練習覺察、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

我問自己:

「我現在想什麼都不做嗎?」 是。

「這樣的決定讓我感到舒服嗎?」 是。

「這個選擇會影響到別人嗎?」 不會。

既然如此,我就允許自己靜靜待著,盡可能不受干擾,讓自己沉浸在寂靜的狀態裡。


🍃 然後,當春天來了,我的行動力,也回來了。

我開始想動,於是訂了每天的小目標,卻發現自己常常因為分心,沒有好好執行。

其實我是個想很多、很遠的人,每當有了目標,我的大腦就會試圖涵蓋所有細節,把最理想的狀態規劃出來。但也因為這樣,我很容易變得急躁、氣餒,甚至在開始之前就想放棄。

我知道,長遠的目標,意味著長時間的投入、無數次的失敗與自我懷疑。這些我全都想到了,所以… 我乾脆不做了。

💡 我發現,我對事情「想太遠,跳太快」,因此決定把焦距拉回當下,重新調整。

我把「減法」改成「加法」——

每天下班,只要完成一件與目標有關的事,就是加分。

如果今天不想做,也沒關係,這代表我的身心今天不適合運作。

  • 當我不再執著於「完美執行」,反而比以往完成更多事情,壓力減輕了,行動對我來說不再是負擔。那個在背後嘮叨、逼迫自己「應該怎麼做」的聲音,漸漸消失。我才明白,我不是沒有行動力,而是以前套用了不適合自己的標準,反而限制了自己。

現在的我,從行動中找到成就感,專注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與別人比較,不高估、不貶低自己。我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耐心,減少對失敗的恐懼,於是創造了一個正向循環。


🌱 這份「自我接納」的品質,從內在慢慢成長,改變了我的生活,甚至影響到我的寧靜碰觸。

我更能理解,每個來到我面前的個案,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步調。

我不干涉,不評斷,不要求改變,也不配合演出。

我聆聽,我支持,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以自己的節奏做選擇。


這,就是我想透過寧靜碰觸帶給個案的空間——

一個完整、自由的場域,讓身心得以釋放與休息。

無須背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的重擔,只要單純地,與自己待在一起。

#寧靜碰觸 #自我覺察 #行動力 #身心靈成長 #慢慢來比較快

avatar-img
5會員
36內容數
從21年6月經歷一次大低潮後開始上過許多身心靈課程,靜心冥想,瑜珈,動物溝通,能量...保持覺知,活在當下等詞彙聽了無數次,直到22年3月底找上一對一諮商後,才真正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感受到回歸自己身心的力量。很多人生議題和我們以為的問題其實身體都有答案,我們要做的只有聆聽。這個專題是紀錄每次諮詢後我體驗到的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nis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疲憊與能量耗竭問題,並提出「寧靜碰觸」等方法,協助讀者清理內在能量,創造空間,找回內在力量。文章並強調覺察自身能量流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來維持內在平衡。
害怕表達情感?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逃避到坦然面對,一步步學習尊重自身感受,並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最終理解愛需要空間的真諦。
寧靜碰觸的影響不僅存在於課堂,更深入了我的日常。 生活中的問題與煩惱並不會消失,但我學會了提供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以更穩定、有餘裕的狀態,細細品味每一天,感受生命中開心或艱難的每一刻。這是一種深層的覺察與接納,有意識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自我成長與心靈課程百花齊放,和任何工具一樣,都是雙面刃。它能帶來的影響,取決於提供者與使用者的心態,可能促進成長,也可能讓人陷入依賴。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課程讓人越上越覺得「離不開」?或者,某些人離開課程後,反而覺得現實世界更難適應?
習慣不好不代表就要接受讓我們不舒服的對待。這不是慣,也不是寵,因為相對的,我們也要自己承擔習慣不好的後果。 前提一定是要你的感受是舒服的,或是你同意力道可以加深,如何加深,這是需要經過討論的,你的感受舒服,才能達到放鬆。
當我們和身邊親密的人訴苦時,真正想得到的只是被全然的傾聽、支持,不帶任何評斷。 身體也是。 單純的將手放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意圖,包含要放鬆你的身體的意圖也沒有。因為有時候,想去放鬆身體,傳達了一個訊息:「你現在的狀態不佳,需要被調整」。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心理疲憊與能量耗竭問題,並提出「寧靜碰觸」等方法,協助讀者清理內在能量,創造空間,找回內在力量。文章並強調覺察自身能量流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資源來維持內在平衡。
害怕表達情感?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逃避到坦然面對,一步步學習尊重自身感受,並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最終理解愛需要空間的真諦。
寧靜碰觸的影響不僅存在於課堂,更深入了我的日常。 生活中的問題與煩惱並不會消失,但我學會了提供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以更穩定、有餘裕的狀態,細細品味每一天,感受生命中開心或艱難的每一刻。這是一種深層的覺察與接納,有意識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自我成長與心靈課程百花齊放,和任何工具一樣,都是雙面刃。它能帶來的影響,取決於提供者與使用者的心態,可能促進成長,也可能讓人陷入依賴。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課程讓人越上越覺得「離不開」?或者,某些人離開課程後,反而覺得現實世界更難適應?
習慣不好不代表就要接受讓我們不舒服的對待。這不是慣,也不是寵,因為相對的,我們也要自己承擔習慣不好的後果。 前提一定是要你的感受是舒服的,或是你同意力道可以加深,如何加深,這是需要經過討論的,你的感受舒服,才能達到放鬆。
當我們和身邊親密的人訴苦時,真正想得到的只是被全然的傾聽、支持,不帶任何評斷。 身體也是。 單純的將手放在你的身體,沒有任何意圖,包含要放鬆你的身體的意圖也沒有。因為有時候,想去放鬆身體,傳達了一個訊息:「你現在的狀態不佳,需要被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給自己,屬於自己的時間及空間了呢?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適時的讓自己斷電,重新檢視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最近看什麼事都不順眼,還容易煩躁,總覺得諸事不如己意,就連寫作也意興闌珊。我問自己,好心情怎麼不見了?仔細自省才發現,總總的不順心,皆因【忙】所致。忙著生活的大小事、忙著完成任務,雖然充實時間也咻一下就過,卻在靜靜想來時發現自己忘了【深呼吸】。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有過好一陣奔波的日子,南北跑成為日常,調節步驟和氣候的階段也時常感到不適,完成幾件事又再清單上多謄上幾格。或許是開始體會到,一踏出哪邊的大門以後,就是得不回頭的一路向前,每個人都如此,如此被推波向前,去到更遠的地方好忘記原來不是自願來到這裡。
Thumbnail
時間和習性拉扯,那自我良好、寬待自己的感覺讓自己看不清、醒不來。這樣的我,是原地踏步,還是退步…說的、想的、做的有無一致就知道了。回顧上週,不是個很靜心、扎實的節奏,失去規劃的主動性,顯得有點零零落落。但多虧還堅持一定要將日記寫齊,翻來看看,好的不好的,整理後就歸零重新開始。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給自己,屬於自己的時間及空間了呢?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適時的讓自己斷電,重新檢視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找回真正的自由,重拾自信和道愛的能力 在每日的生活中,我總不知不覺浪費了許多時間,雖然過的渾渾噩噩,有時還是會有想嘗試的事物、想達成的目標,但是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因為害怕遭遇失敗而變得更加挫折、自卑,更想要逃離為了活出價值而不斷努力的生活,說白了,就是不願給自己成長的機會。
Thumbnail
過去我堅持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卻使自己筋疲力盡。慢慢地,我開始放下對自己的苛刻要求,請人協助,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休息。事情仍然能順利完成,我感到輕鬆自在。放下執念,是鬆綁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最近看什麼事都不順眼,還容易煩躁,總覺得諸事不如己意,就連寫作也意興闌珊。我問自己,好心情怎麼不見了?仔細自省才發現,總總的不順心,皆因【忙】所致。忙著生活的大小事、忙著完成任務,雖然充實時間也咻一下就過,卻在靜靜想來時發現自己忘了【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