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宛如星辰的你》凪良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如果不是「現在的」我讀到這本書,大概無法從中獲得那麼大的喜愛,以至於想要完整地讀透凪良汐所有被翻譯成中文的著作。


我認為那種能夠深深打動個人,乃至於進入人生前幾名的作品,通常原因都非常的私人。幾乎可以說是不客觀,並不適合被放入暢銷邏輯之中運作的。因此,在分享的時候也會格外地需要勇氣,之於品嚐凪良汐書寫《宛如星辰的你》時的我也是如此,勢必是得揭露自己的什麼,關乎於過往,可能是創傷、可能是會連帶傷害到另一個人,只有我知、他知的事情,而觀者不免抱持好奇心態,揣想著作者發生事情時的樣子,因而重新對作者產生不同的見解——即便那正是作者不希望發生的事。


以雙視角開展的故事,曉海及櫂在偏僻的島嶼相識,因為各自面臨的家庭問題作為共同點,讓他們因為更深的羈絆結識甚至相愛。後來櫂因為創作漫畫從興趣順利發展成事業,因此有機會離開島嶼進到城市開啟新人生,曉海則為了照顧母親繼續留在故鄉。遠距離不僅提高他們見面的難度,也塞滿更多不安定性在這其中使得感情不免增加波瀾。


聽起來是很常見的故事發展,沒錯,確實在劇情上《宛如星辰的你》沒有什麼過於新奇的表現,可是深深打動我的是凪良汐纖細與深刻的書寫。關於曉海如何在可擺脫與不可擺脫的關係束縛中,活出更貼近自己想望的任性人生;如何在與事業有成的櫂龐大收入差距中,設下保護自己的止損點不再內耗,先行為了「自己」認認真真地規劃一遍未來。關於櫂如何在原生家庭習慣了無愛的流離失所,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落腳處不是在創作、不是在金錢堆砌的豪宅,而是在乎自己的人身旁。


當櫂在東京開始出軌,開始順應大都市的金錢遊戲,而變得不如以往「單純」使得兩人面對這段感情產生歧異,我便逐漸與故事內容產生對話。之於我而言,從不知道何時開始,就對感情抱持著說不上的潔癖,認為一心一意是經營關係首要態度。犯錯說謊都沒有妥協的餘地,錯了就是錯了,隨之而來的只有因為信任破裂衍生的猜忌侵蝕著感情的根本,增生後續更多爭吵。甚者,隨著預作要一刀兩斷的準備。那種絕對的一翻兩瞪眼,絕對的忠貞,絕對的信任,將關係綁得緊緊的,忽略了人根本沒有那麼完美的本性。「誰都會犯錯」,一直都不是浪漫歌詞作為誰的寫照,這是在經歷了幾次的事過境遷,幾次倔強後的省思,才漸漸悟出的現實。



這遂讓我想起,從父母分離乃至成年的我,爬梳這段至今來看不該再以失敗定義的關係,我明白其實時間說是沖淡恨的特效藥,倒不如說是讓當事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從方方面面、諾大諾小的事情與自我對話,從質疑的「這真的是我希望的嗎」到「好像也就只有這樣是最好」的定見。當小說的劇情不免戲劇性地來到櫂面臨病痛的折磨,曉海正視自己的內心,衷心地面對自己毫無猶豫地奔向櫂時。昔日兩人累積的紛紛擾擾都只剩雲煙,以及現有握緊的雙手,好難再用愛與不愛去概括二人感情,畢竟那是歲月積累後走向現在的樣貌。不只是櫂與曉海,也是身為讀者的我們與那個誰的關係連結。


相對的,離開櫂與曉海的其他故事線,反而我更是關注另外一個很特別的角色。身為二人高中化學老師的北原,不僅見證他們一路以來的成長,在曉海與櫂分別之後,提出兩人以「互助」之名建立他們特別的關係,並以家庭的形式實踐。那是撇除憐惜、戀愛這些男歡女愛的情愫之上,考慮務實面向為長久考量的下長照料,作為能夠成為對方在發生緊急狀況時的代理人處理一切事務。


以讀者視角自然會覺得明明曉海仍與櫂有著未釐清乾淨的關係,如果就這樣跟北原建立同居事實,是不是又離跟櫂復合的日子更為遙遠。而北原又為什麽要承受眾人的異樣眼光與自己的學生共組家庭,卻又不是單純只基於戀愛甚至是性,或許是看見並且想起過去的經歷,又或者確實是希望老了能夠有人能相互照應,比起愛的渲染,純粹的陪伴更是他所追求的生活。(北原的故事我只能說,關於這本的衍伸作《#編織星辰的你》會有更多著墨,他的故事複雜更是有趣,在本作無法盡情體驗並深入揣摩的,我會推薦接著讀衍伸作會有更多想法。)


北原本身獨自扶養女學生未婚生產的小孩一事,就足以成為島嶼上的話題焦點,在故事中他的故事似乎已經成為島嶼的背景,在與曉海結為連理,曉海又為了櫂必須與他告別時,才真正揭開在北原的內心,其實看似無所謂的他一直希望能被接納,不需要是整體社會,只要有一個在意他,理解他過去的人與之相伴。


從北原的視角拉出了另一種對愛的解釋並非是大眾認知及表現出來地直觀、籠統,說到底,愛之所以會是他種形式的詛咒,都是為了讓自己從中滿足。我之所以更為北原疼惜也是出自那並非我會實踐的作為,而感到不可思議。這本小說處處表現不合常理的互動,正室接受丈夫定期與小三見面、養育不屬於自己的小孩並讓生母定期探視、親情中足以致死的情勒⋯⋯都是基於單方面渴望的幸福,即使會造成他人困擾也不足惜。



很困惑、讓人感到恍然,讀完而沉澱了幾天,我是這樣想的,這樣會被視為愚蠢的想法就是因為人只活這麼一遍,才會仍有義無反顧的故事持續出現。人都需要故事去喚醒不存在於現實的另一種自己,那既迷人,也讓我害怕。

avatar-img
79會員
167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遺忘書之墓」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用這個構思寫出一系列(雖然後面作品我都還沒看過)相關著作完全勾起了作為讀者的我的興趣。 一間不知道何時何人創辦的藏書空間,存放的書都在等待新的有緣人。這些書被時光妥妥的遺忘,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除,直至有人將它們帶出「墓地」——這就是《風之影》的起頭。
起手勢還是得先聲明,我不怎麼讀自傳,大概是因為自傳對我來說,是你必須非常景仰這個人到一個境界,才會想要花時間知道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也因為如此,通常會寫自傳的人都有一段值得歌頌的經歷。 拿到邱永漢的這本小書時,我對他的印象比起從商,更多是在文學的耕耘,多多少少跟以前讀研究所時曾接觸過他的文
我有一件黑色襯衫式洋裝,被洗壞的關係它有一角褪成了橘色,實在很顯眼。起初,這讓我很困擾,甚至想過拿個別針擋住,但因為太喜歡這件洋裝,久而久之也就擅自無視掉那塊斑點。在讀井上荒野的《在那邊的鬼》我想也是這樣的,故事只從兩名女人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
其實讀村上的書有點像開驚喜包,你大概知道裡面會塞些什麼,但就還是會萌發小小的期待想知道這次他又想要帶來怎樣的故事——至少我讀過他幾次的作品都是這樣的經驗。
還記得我在論文謝誌的末句寫下,「無論如何我都感謝自己,親自走過這一遭,沒有什麼是白費的」。人生不管透過任何媒介先行理解事物的概念,那都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借來」看而已,一技之長如此,情感亦然。   在Sally Rooney的處女作《聊天紀錄》,故事梗概周旋在主角法蘭希絲與
讀完《女大當家》我一心想著,這大概就是眾多創作者最嚮往的生活了吧? 主角同時也是作者李瑟娥以自家為基地開設個人出版社,員工是最熟悉她的母父,也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她真實的母父。日常她忙著趕稿、演講、接受採訪、教孩子寫作文,正式員工的母親負責出版社人員們的三餐及帳務,底層員工父親則負責貨物配送⋯⋯
「遺忘書之墓」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用這個構思寫出一系列(雖然後面作品我都還沒看過)相關著作完全勾起了作為讀者的我的興趣。 一間不知道何時何人創辦的藏書空間,存放的書都在等待新的有緣人。這些書被時光妥妥的遺忘,從世人的記憶中被抹除,直至有人將它們帶出「墓地」——這就是《風之影》的起頭。
起手勢還是得先聲明,我不怎麼讀自傳,大概是因為自傳對我來說,是你必須非常景仰這個人到一個境界,才會想要花時間知道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也因為如此,通常會寫自傳的人都有一段值得歌頌的經歷。 拿到邱永漢的這本小書時,我對他的印象比起從商,更多是在文學的耕耘,多多少少跟以前讀研究所時曾接觸過他的文
我有一件黑色襯衫式洋裝,被洗壞的關係它有一角褪成了橘色,實在很顯眼。起初,這讓我很困擾,甚至想過拿個別針擋住,但因為太喜歡這件洋裝,久而久之也就擅自無視掉那塊斑點。在讀井上荒野的《在那邊的鬼》我想也是這樣的,故事只從兩名女人為第一人稱的視角出發⋯⋯
其實讀村上的書有點像開驚喜包,你大概知道裡面會塞些什麼,但就還是會萌發小小的期待想知道這次他又想要帶來怎樣的故事——至少我讀過他幾次的作品都是這樣的經驗。
還記得我在論文謝誌的末句寫下,「無論如何我都感謝自己,親自走過這一遭,沒有什麼是白費的」。人生不管透過任何媒介先行理解事物的概念,那都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借來」看而已,一技之長如此,情感亦然。   在Sally Rooney的處女作《聊天紀錄》,故事梗概周旋在主角法蘭希絲與
讀完《女大當家》我一心想著,這大概就是眾多創作者最嚮往的生活了吧? 主角同時也是作者李瑟娥以自家為基地開設個人出版社,員工是最熟悉她的母父,也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她真實的母父。日常她忙著趕稿、演講、接受採訪、教孩子寫作文,正式員工的母親負責出版社人員們的三餐及帳務,底層員工父親則負責貨物配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講起故事背後的心機讓人覺得緊張又無奈,但當愛夏提起她所感受到各式氣味與自然景致,又覺得像身處室外桃源般靜謐美好,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好期待下集。
Thumbnail
是篇目光織成那種調性的作品,就是異族與平凡女孩的戀愛故事,中間穿插了種種起承轉合,幸福快樂、傷心難過、殘酷背叛、流血衝突、困難重重...。起源於墮天使為了某些目的接近諾拉,原本他應該快、狠、準的物盡其用、達成目的、圓滿撤離,但卻不幸掉進賀爾蒙的陷阱中,天使跟人類也沒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Thumbnail
本身對櫻木紫乃的直木獎得獎作品《皇家賓館》頗有興趣,可惜拖拉幾年又不了了之🤡。 偶然看到這本新譯之作,封面與前作「空虛寂寞冷」的黯然氛圍明顯温馨得多,猜想是一本平實探討婚姻的短篇小說集。嗯🧐~我正想讀温馨小品去調劑心情。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這本書是2023年的本屋大賞第一名。有兩年都是這位作者得第一。作者是凪良汐,聽聞很多朋友推薦他的作品,這本是我第一次閱讀他的書。 一開始看到書名《宛如星辰的你》,感覺有點像偶像劇般的灑狗血,書腰介紹是「屬於大人的戀愛成長故事」,內容似乎寫的是男女主角的父母,都不屬於世俗「正常」的範圍。女生的父親外
Thumbnail
追隨男人拋下一切的女人,落得水性楊花的罵名依舊死心蹋地的付出一切;拋下妻女與小三共結良緣的男人,義無反顧地背信棄義沒有絲毫歉疚。身為此兩家庭的在學兒女,究竟會不會有樣學樣形成階級複製呢?抑或自暴自棄乾脆也來遊戲人間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成年尚無法獨立自主,有著「不正常」家庭的曉海與櫂因故結識彼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大致上很溫馨,兩人相遇後都有所改變,也正視了一直以來心中的空缺或渴求。
講起故事背後的心機讓人覺得緊張又無奈,但當愛夏提起她所感受到各式氣味與自然景致,又覺得像身處室外桃源般靜謐美好,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好期待下集。
Thumbnail
是篇目光織成那種調性的作品,就是異族與平凡女孩的戀愛故事,中間穿插了種種起承轉合,幸福快樂、傷心難過、殘酷背叛、流血衝突、困難重重...。起源於墮天使為了某些目的接近諾拉,原本他應該快、狠、準的物盡其用、達成目的、圓滿撤離,但卻不幸掉進賀爾蒙的陷阱中,天使跟人類也沒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Thumbnail
本身對櫻木紫乃的直木獎得獎作品《皇家賓館》頗有興趣,可惜拖拉幾年又不了了之🤡。 偶然看到這本新譯之作,封面與前作「空虛寂寞冷」的黯然氛圍明顯温馨得多,猜想是一本平實探討婚姻的短篇小說集。嗯🧐~我正想讀温馨小品去調劑心情。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這本書是2023年的本屋大賞第一名。有兩年都是這位作者得第一。作者是凪良汐,聽聞很多朋友推薦他的作品,這本是我第一次閱讀他的書。 一開始看到書名《宛如星辰的你》,感覺有點像偶像劇般的灑狗血,書腰介紹是「屬於大人的戀愛成長故事」,內容似乎寫的是男女主角的父母,都不屬於世俗「正常」的範圍。女生的父親外
Thumbnail
追隨男人拋下一切的女人,落得水性楊花的罵名依舊死心蹋地的付出一切;拋下妻女與小三共結良緣的男人,義無反顧地背信棄義沒有絲毫歉疚。身為此兩家庭的在學兒女,究竟會不會有樣學樣形成階級複製呢?抑或自暴自棄乾脆也來遊戲人間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未成年尚無法獨立自主,有著「不正常」家庭的曉海與櫂因故結識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