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信仰踩紅線?從媽祖進香看兩岸宗教交流中的統戰滲透風險

【公法】信仰踩紅線?從媽祖進香看兩岸宗教交流中的統戰滲透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灣媽祖信仰香火鼎盛,一年一度的進香遶境更是凝聚信眾的重要活動。其中,苗栗白沙屯媽祖進香,因其路線與天數皆由媽祖鑾轎指示,充滿不可預測性,加上覆蓋粉紅色帆布的鑾轎被暱稱為「粉紅超跑」,而成為臺灣獨特的文化風景。

但當媽祖信仰跨越海峽,牽涉兩岸交流時,單純的宗教與文化活動,便可能觸及複雜的法律與政治議題。

raw-image



⬛臺灣媽祖進香:百年傳統與在地特色

媽祖信仰在臺灣歷史悠久,隨著早期移民自中國傳入。白沙屯媽祖進香的歷史更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其獨特之處在於:

  • 歷史悠久與長距離徒步: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已超過兩百年歷史,是全臺徒步距離最遠的媽祖進香行程。
  • 無固定路線與時間: 進香的天數、路線、歇息地點皆由媽祖鑾轎「行轎」指引,展現其高度自主性。
  • 「粉紅超跑」的意象: 覆蓋粉紅色帆布的鑾轎,不僅具有遮雨的功能,更成為信徒眼中慈悲媽祖的象徵。
  • 展現臺灣的宗教自由: 在臺灣,不同的媽祖廟宇與進香文化得以蓬勃發展,展現多元的地方特色。

進香對信徒而言,是為神明補充靈力的「充電站」,透過「謁祖割火」的儀式,回到祖廟或母廟增添神力。同時,進香也隱含著飲水思源、尊卑有序的傳統價值,以及廟宇之間母子、姊妹廟的淵源關係。


⬛兩岸媽祖進香的歷史與現實困境

臺灣移民社會的特性,使得許多臺灣媽祖廟將中國視為祖廟。解嚴後,兩岸宗教交流逐漸開啟,例如大甲鎮瀾宮曾是全臺第一個前往湄洲祖廟進香的臺灣廟宇。然而,兩岸的進香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在經歷文化大革命後:

  • 中國對民間信仰的限制: 中國官方僅承認五大合法宗教,民間信仰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管控。
  • 文化斷層導致的儀式失傳: 文革對宗教場所和儀式造成嚴重破壞,使得中國在媽祖祭祀的道教科儀知識上有所丟失,甚至需要臺灣廟宇「長兄」般地重新引入。
  • 跨境移動的現實問題: 法器、神像、香爐等物品的跨境運輸涉及海關安檢等問題,進香路線的規劃也需與中國當地政府部門協商。

⬛從「宗教信仰」到「文化資產」:兩岸對媽祖文化的歧異解讀

面對宗教交流的複雜性,中國將媽祖視為「習俗文化」而非「信仰」,也就是說,官方不把媽祖當成宗教信仰,而視為民俗學,將其納入文化部門管理,並發展觀光。這種「文化化」的操作,也體現在將「媽祖文化」納入「一帶一路」倡議,甚至賦予其「抵制台獨」、「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政治任務。

相較之下,臺灣在宗教自由的保障下,媽祖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樣貌。政府雖將白沙屯媽祖進香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活動資產,以文化資產保護法加以保護,但並未干預各廟宇的自主發展。


⬛「反滲透法」下的兩岸宗教交流:劃清法律紅線

臺灣於2020年通過反滲透法,旨在防範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干預。這也使得兩岸的宗教交流更添一層法律考量。

  • 法律禁止的行為: 該法禁止受境外敵對勢力的指示、委託或資助,從事包括選舉、罷免、公投、遊說修法、政治獻金、非法破壞集會遊行等特定違法行為。
  • 正常的宗教交流並不受限: 臺灣信眾前往中國進香,或兩岸媽祖共同遶境,以及接受中國宮廟的香油錢,在正常情況下並不違法。
  • 觸犯法律的行為: 然而,若中國資助臺灣宮廟香油錢,但附帶條件是為特定候選人動員、造勢或轉捐政治獻金,則可能觸犯「反滲透法」。

因此,兩岸宗教交流並非單純的宗教或文化事件,其背後可能涉及複雜的政治與法律因素。在進行跨境宗教交流時,必須留意是否涉及境外勢力的不當干預,避免觸犯臺灣的法律。


⬛結語:在信仰自由與國家安全間取得平衡

媽祖進香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信徒虔誠的信仰表現。在兩岸關係複雜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宗教自由,同時維護國家安全,成為重要的課題。「反滲透法」的制定,正是希望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劃清合法的宗教文化交流與非法的政治滲透之間的界線。唯有清晰理解相關法律規範,才能確保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在健康、合法的基礎上進行,讓「粉紅超跑」的足跡,單純地回歸信仰與文化的本質。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59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臺灣主權地位。中共不斷將其擴大解釋為「一個中國原則」的法律基礎,意圖封鎖臺灣的國際參與。近年,美、英、澳等國國會紛紛指出2758號決議未定義臺灣地位,應尊重臺灣人民自決權。透過法律視角還原決議本質,凸顯臺灣民主發展下的主體性與國際參與正當性。
大S驟然離世,社會輿論關注的不僅是其遺產分配,更聚焦於兩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與監護問題。 本文將釐清親權與監護權的法律差異,說明離婚後親權歸屬的實務認定標準,並剖析跨境監護與法院判決互認的變數。面對未竟訴訟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安排,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大S驟逝引發各界關注其遺產分配問題,特別是現任韓籍丈夫具俊曄、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前夫汪小菲之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民法繼承順位出發,探討外國人繼承、未成年子女財產保護、贈與與信託規劃等議題,澄清外界對跨國繼承與父母代理行為的迷思,並延伸討論遺產管理實務與可能的稅負風險。
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臺灣主權地位。中共不斷將其擴大解釋為「一個中國原則」的法律基礎,意圖封鎖臺灣的國際參與。近年,美、英、澳等國國會紛紛指出2758號決議未定義臺灣地位,應尊重臺灣人民自決權。透過法律視角還原決議本質,凸顯臺灣民主發展下的主體性與國際參與正當性。
大S驟然離世,社會輿論關注的不僅是其遺產分配,更聚焦於兩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與監護問題。 本文將釐清親權與監護權的法律差異,說明離婚後親權歸屬的實務認定標準,並剖析跨境監護與法院判決互認的變數。面對未竟訴訟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安排,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大S驟逝引發各界關注其遺產分配問題,特別是現任韓籍丈夫具俊曄、兩名未成年子女,以及前夫汪小菲之間的法律關係。本文從民法繼承順位出發,探討外國人繼承、未成年子女財產保護、贈與與信託規劃等議題,澄清外界對跨國繼承與父母代理行為的迷思,並延伸討論遺產管理實務與可能的稅負風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