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拾回在時間長河漂流的瑰麗 商行不僅賣商品也賣故事

2019/05/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唐青,一個追尋夢想、努力改變世界的女孩。

夢想的起源

自從多年前第一次到西藏教英文,發現西藏的孩子每天必須翻山越嶺,走十幾公里的路來上課,如此堅毅的求學精神感動、改變了原本害羞又一天到晚想輟學的唐青,更在心中暗暗發誓每年夏天無論如何都要回到西藏看看這些孩子。意識到有些孩子因經濟困難而無法再來上課後,她決定幫這些孩子籌學費。而「唐青古物商行」,就是這個夢想的開端。
古物商行坐落在中正紀念堂邊角上的巷子底,循著唐青自幼的嗜好──撿破爛而起,小時候她總會和爸爸一起在路邊撿古物、撿廢棄家具,幾十年來,有不少的收藏,也因此想到以「撿傢俱」的方式替藏族小孩籌措資金。店裡蒐集了來自各地被人棄置、捐贈的古物,經由工作人員重整修復後,賦予這些老物新生命,最後將販售的三成收入投注公益計畫。古物除了家具家飾,還包含二手書、小家電、舊衣、CD等等,琳瑯滿目,商行也提供道具租賃、咖啡甜點、修繕器物課程,更每年舉辦「購舊好」二手市集,攤位與商品之多,每次都引起廣大的回響。

咱賣的是故事不是物品

然而,這個拾荒夢其實不如我們所想的成功與順遂,一路上現實與理想的羈絆困擾著唐青。剛開店時,收入不穩,家人反對,對自己能力的遲疑逐漸加深,那段時間「到底理想重要還是賺錢重要?」她反覆思索,並開始動搖。所幸,隨著店內的收支逐漸平衡,朋友的支持,以及看見自己的努力有小小的回報,也發現對於經營二手店和協會,自己實在有太多需要努力之處,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自此,她下定決心,不再踟躕、不再迷惘,她會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此外,一直以來,唐青和志工們也一直思索著:經營一間浪漫的二手店,必須面對最殘酷現實的是什麼?如何做的更好?他們得出的答案是:不夠了解自己與社會。我們必須了解店裡的每項物品、家具,要清楚他們的故事、文化與靈魂,運用自己修理、改造的能力,思考擺設辦法、客人的屬性和需求,在了解古物的同時,我們其實也在認識自己,認識這個社會,畢竟每件物品,都是時代的縮影,唐青或許賣的不是物品,而是故事。
我們夠了解自己嗎?其實還不夠!唐青只能透過不停地練習、不停的認識與改造,漸漸更了解自己與社會,還著一顆開放的心,去嘗試、創造、接受挑戰、甚至隨遇而安。
唐青的行動,是希望能推廣愛物惜物的理念,翻轉人們對於二手物的刻板印象。許多長輩小時候家境清苦,只能用哥哥姐姐或親戚用過的物品,不斷被教導與實踐珍惜資源的準則。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與自身的努力,他們擺脫了如此困窘的日子。因此,在成家立業後,不想再擁有記憶裡的那份不情願、那份擁有新的、自己的物品的渴望,也認為讓小孩使用二手物,對孩子是種虧待,但,真的是這樣嗎?二手不等於次等生活,二手不等於老舊、殘破,二手物蘊含的,是一份人情的溫暖,一份傳承,一份「珍惜萬物」的美麗價值。
在大量生產、大量製造的時代裡,「用過即丟」的想法流竄各處。然而這些物品真的有壞嗎?真的不能再用嗎?真的無法改造嗎?使用過的物品,經過創意的發想與改造,仍然能成為一件別緻的商品。我們購物的原則,是看見物品外觀嶄新?特價?還是功能健全?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看見改造過後、貌似全新的二手物,我們就不會買入?我們買東西只為了物品的「新」的標榜?還是「實用」為主呢?的確現在是個不斷汰換的時代,但購物原則和美好價值觀是超越金錢、超越時代的,是世代延續、永傳不朽的傳承與祝禱。
責任編輯:沈安婕 核稿編輯:賴澤霖
閱讀更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