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天然的」蠟筆 在日本掀起的新潮流
方格精選

一支「天然的」蠟筆 在日本掀起的新潮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爸爸媽媽一起逛果菜市場時,你有注意到角落邊總有一堆「醜醜的」蔬果嗎?

你知道這些賣相不佳的蔬果最後怎麼處理嗎?想必「丟棄」這兩個字會浮上你的腦海,也相信你會覺得這麼做有點浪費,卻又不知該如何處置。一位住在日本青森縣的設計師木村尚子,看到這堆將被丟棄的蔬果,產生了一個特別的構想:

把賣相不佳的廢棄蔬果回收,磨成粉,加入廚房常見的米糠油,製成百分之百還原蔬菜顏色與氣味的「野菜蠟筆」!


「純天然的」蠟筆

天然的野菜蠟筆會因每次蔬果熟成狀況不一,隨機展現出如青蔥色、南瓜色、胡蘿葡色、栗子色等各種少見的蔬果顏色。而且很多蔬果製出的蠟筆顏色和本身的顏色不一樣,像是藍莓會變成淺灰色的,番茄是深咖啡色,每次製作,都有不同的驚喜!野菜蠟筆上市後,深獲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第一年就成功賣出三萬套!

野菜蠟筆引起廣大的迴響,進而讓許多家庭開始收集廢棄蔬果,全家動員一起製作蠟筆,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製作的樂趣和製成的成就感,更能「寓教於樂」。孩子在製作和塗鴉時會聞到蔬果的氣味、認識各種食材,並因此理解珍惜資源的重要。


食物變蠟筆太浪費?

然而,有些人對野菜蠟筆抱持不同的看法:將能吃的食材拿來做成蠟筆,太浪費了吧!面對質疑,木村強調:蠟筆的製作原料是「回收蔬果」,多來自被丟棄的歪裂、醜陋或因損傷而無法流通販賣的蔬果,堅守「減少浪費」的初衷!況且,青森縣是日本的農業大縣,但相對的,糧食報廢率也特別高。用報廢蔬菜做蠟筆,反而能為糧食過剩的青森縣盡一分心力。

近年來,不論國內或國際上,有越來越多人運用創意與巧思將剩食重新製成果醬、果汁、蚊香、保養品,剩食超市、剩食冰箱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人們逐漸意識到剩食問題,並想出利用剩食的方法,把它們轉變為另一個產品,提高附加價值。然而,回歸問題的根源,剩食,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產生的!



一支蠟筆牽動整個產業鏈

與其思考如何運用剩食,更迫切的是如何「減少剩食」!我們常因蔬果賣相不佳而不購買,更常有浪費食物的行為,大量、迅速的生活文化流竄世界各地,量販店、吃到飽餐廳林立,我們常因貪小便宜而買入或點選過多的食品,最終發現自己無法吃完,只能將之丟棄。希望大家去思索:是否我們應該愛物惜物,依照需求量購買物品?是否我們在挑選蔬果時,能不以美觀程度來選購?

  野菜蠟筆的誕生,不只減少青森蔬菜報廢,也讓原本逐漸沒落的蠟筆製造業,找到新的商機。目前,台灣有許多傳統製造業因技術和工資問題逐漸沒落,若能將原料與產品和環保、文創、行銷結合,不僅真正愛護這片土地,也是產業轉型的契機。青森用野菜蠟筆繪出一片美好藍圖,我們用什麼呢?

責任編輯:沈安婕 核稿編輯:賴澤霖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人物專訪] 雙手合十 不是拜佛而是扌合

寶特瓶方舟四處漂流航向世界另一頭

Friday for Future:罷課是不負責任?還是反抗權威?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3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