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方舟四處漂流 航向世界另一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討厭的感覺啊......」

擊敗了邪惡又可愛迷人火箭隊,小智一行人又開始了他們的旅程,而今天他們來到的新城鎮是...「小智研發」的循環城市!

「讓諾亞方舟航向海平線、航向了換日線、航向天際線、航向無限」

2010年台北花博期間,筆者曾經到圓山花博公園參觀流行館。筆者當時還是國小二年級生,對於環境永續的議題沒有深的入了解,只是懵懂的看著這座用寶特瓶搭建而成的大房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才逐漸發現這座「方舟」背後的意義。

「創新不是發明,創新是找到人家沒看到的價值」

我們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寶特瓶,在享受完沁涼的飲料後,回收的寶特瓶能做什麼呢?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先生與他的團隊用152萬支回收寶特瓶製成寶特瓶磚,搭建出「環生方舟」。環生方舟是全世界第一座100%再生產品製作而成的建築,可拆卸的特性也能讓方舟遷移到不同地方,重新組裝再利用。

小智研發團隊也在證明寶特瓶磚可以抗風雨、抗地震後,實際運用到真正的建築中,像是台北姿苑飯店、成都的商場、德國綠黨的公共空間等。讓環保建材不只能運用在展覽,更可以落實到一般建物中,發揮實用功能。

在去年暑假NBA超級明星杜蘭特造訪台灣的行程中,筆者發現杜蘭特曾拜訪了小智研發的創辦人黃謙智先生,也是筆者第一次認識到小智研發的產業領域。(當時黃謙智先生送給杜蘭特的禮物是一副用「香菸頭」製作而成的眼鏡,充分展現了小智研發「把垃圾變性感」的理念。)

黃謙智先生也受到知名時尚品牌Nike的合作邀約,目前最知名的產品便是Air Max 鞋盒。透過回收的牛奶盒和咖啡杯蓋再製而成,新的Air Max鞋盒更是增強了鞋盒的收納功能,和傳統的紙鞋盒相比,除了可以重複使用,也相對更為耐用。


「地球不會在乎我們和環境是否能永續。如果你想要長遠的價值,就要想未來百年的事,你的價值只會慢慢墊高,這是我說服自己往下走的方法。」

筆者不斷在了解環保科技研發,因為筆者堅信人類可以為永續的環境與生活找到方法。由於個人興趣,筆者也長期關注體育賽事,也因此察覺到越來越多球隊正在嘗試使用環保科技的裝備。最後,由於台灣每年回收的寶特瓶數量十分驚人,筆者也建議政府可以搭配一些獎勵措施。

去年走訪德國時,筆者發現當地小鎮的城超市中普遍設有「退瓶機」。居民們投入家中回收的塑膠瓶,機器會根據數量發放超市抵用券。雖然回收一個瓶子大約能換來0.25歐元的獎勵,透過普及的回收獎勵制度,能更有效的進行回收,亦能減緩寶特瓶四處亂丟造成的髒亂。而這些回收的寶特瓶,也能更進一步結合新的科技。


責任編輯:何震瑋 核稿編輯:賴澤霖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時間靜止!快時尚變成慢時尚

當"綠色"在頭頂上發生 地球老婆會生氣嗎?

你的塑你的苦 自動回收機幫你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92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30
為使劇場資源達到有效利用及響應淨零目標,英國劇場攜手環保專家制定了「劇院綠皮書」,希望業者在製作新劇作時,至少一半的戲服與配件來自過往舊劇目內使用過的道具,落實循環再利用。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緣起 筆者在找尋塑膠類製品的分類方式,搜尋到今周刊的永續台灣環保網站,原本想找尋相關影片,看到這段洪小姐的分享之後,深受感動!一個大學生會為了自己的家園所面臨的問題尋求自我解決的方法,雖然遭遇許多挫折,仍然繼續努力,並進而尋找人力資源進行生態實驗,並自創品牌,成為台灣第一家處理海廢的環保企業。
Thumbnail
一.緣起 筆者在找尋塑膠類製品的分類方式,搜尋到今周刊的永續台灣環保網站,原本想找尋相關影片,看到這段洪小姐的分享之後,深受感動!一個大學生會為了自己的家園所面臨的問題尋求自我解決的方法,雖然遭遇許多挫折,仍然繼續努力,並進而尋找人力資源進行生態實驗,並自創品牌,成為台灣第一家處理海廢的環保企業。
Thumbnail
背後功臣是這家竹製品機械王 文 / 王昱翔 近期全家上架一款「無塑植纖杯」,旋即銷售一空、引發熱議。背後關鍵技術,來自台灣在地小廠「立昇量子纖維」。這番成果,是立昇董座王正雄用30年青春換來,曾經賣光房子、身無分文,他堅持要圓的一場環保夢。 直至近年,這項無人看好的植纖技術,意外在永續浪潮大翻身。
Thumbnail
背後功臣是這家竹製品機械王 文 / 王昱翔 近期全家上架一款「無塑植纖杯」,旋即銷售一空、引發熱議。背後關鍵技術,來自台灣在地小廠「立昇量子纖維」。這番成果,是立昇董座王正雄用30年青春換來,曾經賣光房子、身無分文,他堅持要圓的一場環保夢。 直至近年,這項無人看好的植纖技術,意外在永續浪潮大翻身。
Thumbnail
不永續的困境與轉機 三贏的永續新模式   突破慈善與企業和社會的困境,侯家楷老師提出7-11企業為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7-11捐款箱一年究竟有多少捐款?侯家楷老師整理出來,將近4,300萬的捐款,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於7-11企業的塑膠瓶的垃圾產生,提出質疑與詬病,認為企業需要去改善並非僅是捐款。
Thumbnail
不永續的困境與轉機 三贏的永續新模式   突破慈善與企業和社會的困境,侯家楷老師提出7-11企業為例,大家應該都不知道7-11捐款箱一年究竟有多少捐款?侯家楷老師整理出來,將近4,300萬的捐款,不過許多環保團體對於7-11企業的塑膠瓶的垃圾產生,提出質疑與詬病,認為企業需要去改善並非僅是捐款。
Thumbnail
由PackAge+配客嘉發起的循環包裝募資專案,意圖改善臺灣網購一次性垃圾問題,獲得許多民眾支持贊助。本文以徐沛然的著作《社企是門好生意?》裡提出的社企案例及批判分析,來檢視PackAge+專案潛在疑慮。
Thumbnail
由PackAge+配客嘉發起的循環包裝募資專案,意圖改善臺灣網購一次性垃圾問題,獲得許多民眾支持贊助。本文以徐沛然的著作《社企是門好生意?》裡提出的社企案例及批判分析,來檢視PackAge+專案潛在疑慮。
Thumbnail
時值盛夏,氣溫持續發燒,這時若是能來上一杯清涼的飲品,定是沁人心脾、暑氣全無。你我這份夏日的小確幸,恐怕已招致環境迫害,以及龐大的垃圾處理量……..。 好盒器看見了這個問題,便決定著手建置系統,從各個商圈一步一步,透過各個計畫,努力將環保意識深植人們的生活、改變買賣與消費的型態和習慣。
Thumbnail
時值盛夏,氣溫持續發燒,這時若是能來上一杯清涼的飲品,定是沁人心脾、暑氣全無。你我這份夏日的小確幸,恐怕已招致環境迫害,以及龐大的垃圾處理量……..。 好盒器看見了這個問題,便決定著手建置系統,從各個商圈一步一步,透過各個計畫,努力將環保意識深植人們的生活、改變買賣與消費的型態和習慣。
Thumbnail
自動回收機減少消費者跟回收再造的距離,而今天的主角—— 杯特Better ——則是以平台的創設來減少消費者的需求,以減廢來達成污染減量的目標。在星期日的早晨,因為忘了提醒使用內用杯,而帶著一次性的塑膠杯上樓與杯特座談,彷彿就是問題產生原因的最佳典範。
Thumbnail
自動回收機減少消費者跟回收再造的距離,而今天的主角—— 杯特Better ——則是以平台的創設來減少消費者的需求,以減廢來達成污染減量的目標。在星期日的早晨,因為忘了提醒使用內用杯,而帶著一次性的塑膠杯上樓與杯特座談,彷彿就是問題產生原因的最佳典範。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寶特瓶,在享受完沁涼的飲料後,回收的寶特瓶能做什麼呢?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先生與他的團隊用152萬支回收寶特瓶製成寶特瓶磚,搭建出「環生方舟」。 環生方舟是全世界第一座100%再生產品製作而成的建築,可拆卸的特性也能讓方舟遷移到不同地方,重新組裝再利用。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寶特瓶,在享受完沁涼的飲料後,回收的寶特瓶能做什麼呢?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先生與他的團隊用152萬支回收寶特瓶製成寶特瓶磚,搭建出「環生方舟」。 環生方舟是全世界第一座100%再生產品製作而成的建築,可拆卸的特性也能讓方舟遷移到不同地方,重新組裝再利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