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書架》中國到底有多開放?評何偉的《奇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特約記者何偉(Peter Hessler),對中國社會發展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曾經出版了一系列在中國開車遊歷的非虛構寫作作品。他之所以能寫出打動人心的報導作品,是因為有獨到的觀察角度,正如他自己所說:「當我描寫人物,我想要描寫我們之間如何互動,我想要描寫哪些事物是我們可以分享的,以及哪些事物讓我們分道揚鑣。」觀察者把自己放入觀察的世界中,這樣的寫作方式,使他可以更切身體會到表面下的本質。基於這樣的寫作方式,關於中國到底有多開放的問題,何偉提供我們一些值得深思的參考。

 

在他的《奇石:從城市到荒野的另類紀實》一書中,有一篇叫做〈中國巴比松畫派〉。我們知道,法國的巴比松畫派(École de Barbizon)屬於浪漫主義文藝潮流的產物,畫家們在楓丹白露的森林邊緣作畫,內容大多是鄉村風館,優美動人。中國浙江的麗水市要發展出口經濟,就把心思動到了油畫上──他們招聘畫家,專門仿照西方油畫風格,大量製造畫作,然後送往其他國家的觀光購物商店、餐館和旅館,被當地領導稱為「麗水巴比松」計劃。這聽起來多少有些諷刺,因為據說歐洲的一位進口商,每月要從麗水購買以前幅中國人畫的義大利城市,而這些畫家,沒有一個去過義大利。

 

raw-image

巴比松畫派。Photo Credit:Plum leaves@flickr CC BY 2.0

 

但是,這也是中國的對外開放的真實寫照。中國的一個地方城市,融入了國際藝術品市場,聽起來非常開放,當地的年輕人也非常西化。何偉不無調侃地提到,一位年輕的工廠老闆,戴著一個K字型的鑽石耳環,他的女友則戴著一個O字型的耳環,他表示這代表著一切都會「OK」。如果你真的認為中國已經如此開放,那你就錯了。

 

何偉在麗水進行了深入的採訪。他發現,這些用寫實畫法畫出巴比松風格的藝術家們,其實根本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自己創作的作品內容。他們只是把繪畫當作謀生的工具,用仿製的態度進行創作;與其說是藝術,不如說是手藝。而麗水,這個每年提供歐洲大量油畫作品的城市,當地的人對外面世界其實有巨大的隔閡。對此,何偉寫道:

 

「這兒的居民以一種奇怪的、零散的方式和外界接觸,而我無法想像他們如何從這類接觸中,創造一種連貫的世界觀。然而,我來自外界,所以讓我印象更深刻的,不是他們所瞥見的點點滴滴,而是他們和外界的隔閡。」

 

這一段感受細膩而真切,揭開了中國所謂「對外開放」的真實底蘊──這不是唐朝盛世時期那種廣納外族的開放,也不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那種虛心、全面地學習外來文明的開放;中國的開放,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器物的、技術的、表面的層次。

 

這樣的開放,並不是對世界敞開胸襟,更不是融入世界的開放;這樣的開放,只是因為可以賺錢而進行的開放,而不是文化交流的開放;這樣的開放,是表面上大量的外來文化進入到中國,但是在中國社會的底層,仍然對於世界感到「隔閡」的開放。貌似開放,內心依舊隔閡,這樣的觀察深入到中國問題的肌理之中,何偉的眼光之犀利,不能不令人佩服。

 

《奇石》這本書,是何偉多年來在《紐約客》雜誌的文章的結集,裏頭大部份篇章,都是寫他在中國的觀察與感受的,其中不乏對於所謂「開放」的細膩感受這類的精彩之處。有興趣深入認識中國的朋友,可以去找來讀讀。

 

延伸閱讀: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上)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中)

《王丹書架》用文字寫出的紀錄片:評張贊波的《大路》(下)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90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古以來,文化就是「人」的聚合、市場也是「人」的情緒與需求供給、錢更是「人」的交易與交換地產物,作弊這件事,想想「人」也應該傳承?
Thumbnail
自古以來,文化就是「人」的聚合、市場也是「人」的情緒與需求供給、錢更是「人」的交易與交換地產物,作弊這件事,想想「人」也應該傳承?
Thumbnail
又再次來到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這是這個月的第二次造訪,打算把上一次沒有好好看完的展看完,所以特別選了有導覽的時段參觀。 - 展館很大,佔了整個北美館的二樓,裡面是莫蘭迪色調的展廳,依照作家每個時期去變換不同顏色。整個導覽的過程,覺得導覽員很細心,在他解說的過程我才知道
Thumbnail
又再次來到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這是這個月的第二次造訪,打算把上一次沒有好好看完的展看完,所以特別選了有導覽的時段參觀。 - 展館很大,佔了整個北美館的二樓,裡面是莫蘭迪色調的展廳,依照作家每個時期去變換不同顏色。整個導覽的過程,覺得導覽員很細心,在他解說的過程我才知道
Thumbnail
江城 – 生活的魂靈所在 By 何偉 *旅途與視角 這是我第四本何偉 他的每一本非虛構寫作的作品 都很有意思 <奇石>跟<尋路中國> 大部分講述了他在中國各處行走所看見、遇到的人事物 紀錄了部分他當時在中國擔任和平團教師的生活
Thumbnail
江城 – 生活的魂靈所在 By 何偉 *旅途與視角 這是我第四本何偉 他的每一本非虛構寫作的作品 都很有意思 <奇石>跟<尋路中國> 大部分講述了他在中國各處行走所看見、遇到的人事物 紀錄了部分他當時在中國擔任和平團教師的生活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藝術投資沒有錯,但「藝術」一定在「投資」之前,為了投資買藝術品,將只能永遠被藝術擋在門外。
Thumbnail
在五光十色的當代世界,讓我們懷舊一下吧!
Thumbnail
在五光十色的當代世界,讓我們懷舊一下吧!
Thumbnail
數世紀以前,維梅爾手中畫筆捕捉的生活一景變成了永恆,有如電影《侏羅紀公園》裡被困在琥珀裡的蚊子,讓未來的史家能藉其 DNA,重新描繪出畫中人物未曾理解的龐大世界。
Thumbnail
數世紀以前,維梅爾手中畫筆捕捉的生活一景變成了永恆,有如電影《侏羅紀公園》裡被困在琥珀裡的蚊子,讓未來的史家能藉其 DNA,重新描繪出畫中人物未曾理解的龐大世界。
Thumbnail
文| 許雅淑 翻譯是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樑,沒有一本譯著可以完全忠實於作者的原意,因為譯者的理解必然鑲嵌在自身的文化脈絡中。觀光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樑,羅蘭.巴特曾說:「一部作品之不朽,並不是因為它把一種意義強加給不同的人,而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觀光之所以如此有趣,正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
Thumbnail
文| 許雅淑 翻譯是兩個文化之間的橋樑,沒有一本譯著可以完全忠實於作者的原意,因為譯者的理解必然鑲嵌在自身的文化脈絡中。觀光也是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樑,羅蘭.巴特曾說:「一部作品之不朽,並不是因為它把一種意義強加給不同的人,而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暗示了不同的意義。」觀光之所以如此有趣,正是因為它向每一個人
Thumbnail
對比今天剩下鎗斧威嚇、倚仗鏡頭監控才撐得住的「文化自大」,相去甚遠,夏蟲那可語冰?
Thumbnail
對比今天剩下鎗斧威嚇、倚仗鏡頭監控才撐得住的「文化自大」,相去甚遠,夏蟲那可語冰?
Thumbnail
寫下《異鄉人》的卡繆在《反抗者》中認為,創作是唯一能反抗虛無、帶來改變、創造價值的行動。但在《大裂》裡,胡遷要寫的卻是創作的難以可能,以及當創作反抗現實時,常常陷入的無意義:反抗、創作完後,真的有什麼改變了嗎?
Thumbnail
寫下《異鄉人》的卡繆在《反抗者》中認為,創作是唯一能反抗虛無、帶來改變、創造價值的行動。但在《大裂》裡,胡遷要寫的卻是創作的難以可能,以及當創作反抗現實時,常常陷入的無意義:反抗、創作完後,真的有什麼改變了嗎?
Thumbnail
2013年10月19日 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摘要 藝術史是藝術史學家依據流傳至今藝術品所詮釋出來的歷史,藝術史的陳述與特定「經典化」藝術品相輔相成,過去有許多存有作者爭議的藝術品和無款畫無法廣被大眾所知,如能透過非經典作品的研究,勢必增添中國繪畫史新的氣息,也
Thumbnail
2013年10月19日 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摘要 藝術史是藝術史學家依據流傳至今藝術品所詮釋出來的歷史,藝術史的陳述與特定「經典化」藝術品相輔相成,過去有許多存有作者爭議的藝術品和無款畫無法廣被大眾所知,如能透過非經典作品的研究,勢必增添中國繪畫史新的氣息,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