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寮居民的生活與海息息相關,在海上討生活的人,總是無可避免的有意外發生。那些不幸出海過世的人常會被漁民供奉起來,保護南寮人在每次出海都能平安順利。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供奉無名氏的小廟稱為「謝公媽」,又稱百靈宮、有應公,謝公是男的、謝媽是女的。「謝公媽」的身份撲朔迷離,他們沒有確切的身份證明,卻能夠香火鼎盛,甚至廟公的身份會以父傳子的方式一代代讓後世子孫接手,融入南寮居民的生活信仰。
「謝公媽」之所以能夠受到信眾推崇,其實是因為民眾相信向這些鬼神祈願,會得到靈驗的回報。早期南寮人把發現的無名白骨火化後,安置在小廟中,讓他們不用在孤單冰冷的海水裡做孤魂野鬼。信眾相信,這些謝公、謝媽們會用保護南寮居民出海平安作為回報。謝公媽的許多傳說,也在南寮人之間口耳相傳,成為神秘的民間傳說。
新竹佑聖宮旁邊的百靈宮,經過道路重劃、新竹機場興建,這座百靈宮已經搬遷整併多次。
住在南寮的王小姐曾經擔任風動協會的志工,他從老船長的口中聽到早期捕魚的漁船有個傳統,如果漁民在出海捕魚的時候看到漂流屍,一定要撈起來,不能不理會。如果不撈起來,會一整年都不幸。而且撈也有撈的規矩,撈起來時,不能越過船的龍骨。當船靠岸時,要把屍骨搬離船的時候,方向還要一致,怎麼進來就要怎麼放下去。
一位從小生長在南寮的黃小姐,也從爸爸的口中聽來關於謝公媽故事,那年的漁民本來一直沒有什麼收穫,怎麼撈都只有一點點漁獲;但是一過農曆七月,卻突然撈到很重很沉的一大堆東西,大家仔細一看,才發現這裡面混著一些白骨。漁民跑去找黃小姐的爸爸求救,黃爸爸小時候曾經和人學過撿骨,於是他把骨頭排一排,建議蓋一座廟安葬他們。因此,大家蓋了一座小廟,讓謝公媽可以安心休息。
後來台灣開始流行一種賭博遊戲,叫做「大家樂」,引發一股「求明牌」的風潮。從超自然力量中得到的中獎號碼,稱為「求明牌」。當時的民眾瘋狂求明牌,到台灣各種廟宇中求神拜佛的大有人在。有人去拜了南寮的那座謝公媽廟,沒想到竟然中獎了,因此香火越來越旺,廟蓋得越來越大。要不是因為廟宇有等級之分,不能踰矩,謝公媽廟一定會蓋得更具規模。當時為了慶祝中獎,有人找了有辣妹跳舞的花車表演,據一些能夠看到鬼魂的人士說,當晚的樹上,站著許多「好兄弟」津津有味地看著表演,他們都看得很開心。
舊港里的水流公,因為傳說求明牌十分靈驗,因此香客眾多。
經過實地尋訪,才知道這個當年因為大家樂而香火鼎盛的「謝公媽」廟,可能是位於南寮舊港島「水流公」。「水流公」廟的現任廟公是龔先生,他告訴我們民國51年一位姓陳的先生撈到了漂流在頭前溪的白骨,因此當地人一起合資蓋了最早的廟,因為是在水流中找到,所以命名為「水流公」。
龔先生告訴我們,現在還是有很多人會來拜水流公求明牌,通常會看插在香爐上的香燒過後殘留的形狀,還有撒在底下的香灰排成的樣子,猜測有哪些數字是當期的頭獎號碼。小朋友在廟附近玩耍的時候,會把求明牌用的沙盤拿來玩,所以平常他都會收起來。當然也不是每次都一定會中獎,甚至曾有香客因為沒簽到對的號碼,憤而開車撞廟。龔先生還說,每年水流公的生日,他們會在廟前廣場辦桌慶祝。至於為什麼能夠知道水流公生日呢?他說是以前水流公曾經顯靈,托夢給一個能夠感應的朋友。
香爐裡香燒過殘留的痕跡,成為許多人求明牌的線索。
在頭前溪泥沙淤積而成的南寮舊港島上,還有一座雕梁畫棟的「謝公媽」,名為「四公靈祠」,廟裡刻了一張立牌寫著這座靈祠的緣起:根據地方耆老王有福先生自承其祖先傳說,早在清代年間有四位先民過世,隨著風浪飄到舊港里的岸邊。因為常常發生顯靈的事跡,所以幫他們蓋了一座小廟。此後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民眾集資重新蓋廟,漸漸變成今日的樣貌。這座廟蓋在私人的庭院裡,廟裡的匾額寫著「有求必應」,強調四公的靈驗。廟的外觀有著精巧的雕刻和燈籠,還備有長椅讓民眾可以休息閒聊,可以看到百靈公信仰融入民間的生活,也能看到舊港民眾對這座廟的重視與虔誠。
舊港里的四公靈祠,位址在私人廣場中,但平時會開放民眾自由進出參拜。
從謝公媽的信仰中見微知著,我們能看到南寮地區因為都市計劃的更動,使得祭祀傳統產生巨變。例如新竹佑聖宮旁邊的百靈公,就是因為不斷搬遷,並且與其他地區的百靈宮整併,才無法像舊港里的水流公一樣香火鼎盛,或是像四公靈祠一樣經過歷代整修,還能夠留下早期的傳說緣起。這些和鬼神有關的民間傳說,雖然乍聽之下有點可怕,但藉由耆老和在地居民口耳相傳,廟宇得以保留各自獨特的故事。不管是否真有這麼靈驗,其實也都蘊含著老祖宗告訴後代子孫要助人、不忘本的智慧。
自從政府於民國80年斥資15億進行「新竹漁港」改建工程之後,配合17公里海岸線的宣傳,南寮印象便從漁港轉變為腳踏車、風箏和一次次慶典式的大型活動。而這回Pokémon Go的遊戲風潮,則讓南寮地區經歷了再一次的觀光化。雖然人潮和攤販再度湧進港口,卻和之前一樣與在地脫節,帶來當地居民不少困擾。當人們拿著手機為乘龍、卡比獸衝鋒陷陣,他們無從得知「南寮」甚至不是原有舊港的所在地,也無從得知這裡其實不只有港口,周邊區域留有二戰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產,機場的設立,更曾讓新竹的海岸地帶改頭換面。
暑假期間,見域工作室和南寮肆玖玖工作室舉辦了一系列的「地方寫作工作坊」,和一群背景各異的學員,閱讀文獻、走入社區進行採訪。我們採訪的主題刻意避開官方觀光論述視角下的南寮,查訪機場、港口演變的軌跡,走進保存許多文化資產的康樂社區,甚至搜集了許多討海人的民間傳說。雖然學員們未必是專業的寫作者,在南寮直接被等同於寶可夢聖地(如同過去直接被等同於海鮮或協力車)的這個時刻,我們想藉此拋出一些不一樣的南寮故事。
除了同步刊載於《貢丸湯》最新刊的專題之外,也將呈現更多並未收錄進刊物的遺珠之憾,以及更深入的社區報導。
期望大家閱讀完這些故事,也能暫時放下手機,用另一種視角認識南寮。走進南寮周邊可能沒有補給點的街道巷弄,你也許會撞見防空碉堡、連部村、造船廠、謝公媽廟,當然也可能發現隱藏版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