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包容性不高?《三個傻瓜》的主角為何「想離開印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說起印度的寶萊塢天王,台灣人最熟悉的應該莫過於三個傻瓜裡,討喜又聰明的男主角阿米爾汗(Aamir Khan)。他在印度除了電影工作外,也致力於慈善事業和社會關懷,還得到了「印度良心」的美名。這樣一個形象正面的寶萊塢明星,最近卻在印度媒體、政壇與社群網站上被攻擊得滿頭包,就因為他「想離開印度」。

 

這樣一個年收入不知道億到哪裏去的寶萊塢天王,為什麼會突然說他想離開印度呢?主要就是之前曾經跟大家談過的牛肉禁令問題,延燒到印度文壇巨擘退回國家最高文學講座,接著印度反對黨國大黨(Congress Party)領袖索尼亞甘地(Sonia Gandhi)甚至號召遊行,去找印度總統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告狀,要慕克吉為這樣的現象主持公道。直到現在,阿米爾汗這樣的寶萊塢天王級人物也站了出來,為印度日益嚴重的低容忍度(Intolerance)問題發聲。這裡所指的低容忍度問題包括了種族、文化、宗教還有多元價值等等,但主要可以歸為對穆斯林的不公平以及某種程度的印度教國族主義。

 

寶萊塢天王抗議印度對種族、宗教的「低容忍度」

 

阿米爾汗在11月23號的一個頒獎典禮中提到,他支持先前退回講座的文學家們,並分享他的妻子克蘭(Kiran Rao)提到,因擔憂小孩及生活環境氛圍,問他「是否應該離開印度?」這句話一出,不得了了,全印度都震動了!阿米爾汗的發言緊接在另一位印度寶萊塢天王沙魯汗(Shah Rukh Khan)之後,可以說是繼社群網站、政壇、文學界之後的另一個領域,也就是寶萊塢電影界重量級人士,對印度的宗教與種族議題的抗議。

 

電影《三個傻瓜》裡的主角,阿米爾汗。

  

先來說「汗(Khan)」這個字吧!寶萊塢電影裡的知名男明星幾乎都是汗,前面提到的阿米爾汗、沙魯汗,還有演出李安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伊凡汗(Irrfan Khan)以及總是演動作片,以好身材著名的薩爾曼汗(Salman Khan)等等,只要看到名字裡有汗這個字,八九不離十應該就是穆斯林,這也是阿米爾汗這次受到這麼多抨擊的原因之一。

 

有這麼多穆斯林的電影明星獨霸寶萊塢,他們是在印度得到這樣的成就,有成千上億印度人愛他們、支持他們,才讓他們變成了現在的影壇巨星,沒想到阿米爾汗卻說要離開印度,簡直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就連同樣對印度進食牛肉還有種族衝突不滿的人,也批評阿米爾汗要離開印度是非常愚蠢的行為。第一,是誰造就了今天的阿米爾汗?第二,如果大家都這樣恨穆斯林,哪還有穆斯林稱霸的日子?第三,如果你的國家有問題,不就應該要去解決它,為什麼要離開?

 

想當然爾,阿米爾汗此言一出就激怒了許多印度教的激進主義者。除了有人群聚在他孟買的住家外面抗議,更有印度極右派的極端印度教政黨濕婆神軍黨(Shiv Sena),祭出10萬盧比的獎金,誰只要能賞阿米爾汗一巴掌,就可以得到這筆獎金。無獨有偶,另一個也是印度教極端組織印度軍(Hindu Sena),居然幫阿米爾汗買了機票,要送他們全家人出國滾回印度,機票的目的地是巴基斯坦

 

 

印度的穆斯林不開心?「那就滾出巴基斯坦啊」

 

這裡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印度雖然一直強調自己是多元文化包容,各種宗教與種族混合的國家,但是這樣的極端宗教組織卻不斷存在,就連印度總理莫迪,都是從極右派的印度教組織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出身。他所屬的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和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有非常緊密的合作,黨內許多高層也是來自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重要政策絕對會向他們諮詢意見。這也可以看出在印度這樣子的團體的勢力之大,以及在特定時刻,包括選舉或是像這次的阿米爾汗事件,他們都會以自身的影響力來煽動人群,甚至說出極為聳動偏頗的話來誘導民眾,造成宗教與種族對立,藉此獲得政治上的利益。

 

raw-image

印度穆斯林。Photo Credit: Meena Kadri@Flickr CC BY-NC-ND 2.0

 

第二個問題是,每當提到種族衝突的時候,像印度軍這樣極端印度教組織,就會直接把事件連結到巴基斯坦。穆斯林如果在印度不開心、批評印度、覺得不公平或有所抱怨,「那就回去巴基斯坦啊!」所以印度軍就給阿米爾汗全家買了張機票,讓他們全部都「回到」巴基斯坦,完全可以看出其排擠心態。更何況印度與巴基斯坦因為邊界不斷開火及恐怖主義問題,關係一向非常緊繃。只要批評印度的印度穆斯林,就是應該要「滾回去」巴基斯坦,無非是加劇了種族與宗教衝突,同時也可以明顯地看出印度在這方面,仍有非常狹隘的框架。

 

再來,就如同我剛剛提到的,印度總理莫迪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一直以來都與國民志願服務團有非常緊密的合作,印度教色彩濃厚。莫迪本人更不必說,他曾經說自己是印度教國族主義者,在他過去領導古吉拉特邦(Gujarat)時,也曾在2002年爆發穆斯林屠殺事件,也成為莫迪政治路上的一大污點。莫迪在當年的事件中,受到最多的批評與指控的,就是他身為古吉拉特邦的行政首長,卻沒有盡到控制事態發展的責任,甚至還發表言論刺激衝突。

 

 

印度國會議員:「如果印度包容度不高,那去試試看伊斯蘭國」

 

禁止宰殺牛隻及吃牛肉,是這次抗議印度對於種族與宗教的包容度降低的主要導火線。接著,批評印度教的理性主義作家被殺害,加上政治與社會因素的複雜糾葛,導致整體社會籠罩在一股不安定與恐懼的氛圍之中。當社會中瀰漫了這樣的警戒與擔憂時,政府是否傳遞正確的訊息變得格外重要,但很顯然的印度總理莫迪,並沒有做到這件事情。

 

先說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吧!在這次阿米爾汗事件中,「阿米爾汗並不害怕,他是在散播恐懼」、「阿米爾汗要走就走,他走了印度的人口還可以減少」、「全印度的人都被阿米爾汗冒犯了」、「如果印度包容度不高,那去試試看伊斯蘭國」等情緒性字眼強烈的批評,一個個從印度人民黨國會議員或發言人口中爆出。我覺得更誇張的,是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在國會中,以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博士(Dr. B. R. Ambedkar)為例來批評阿米爾汗 。

 

安貝卡是印度憲法的重要起草人,也是印度的賤民階級。拉傑納特辛格說:「安倍卡必須受譴責、污辱與諷刺,但是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並且提出對印度客觀的看法,從沒說過自己是如何受忽視或是遭到什麼樣的污辱。相反的,他留在印度,並把印度文化與價值放在心上,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強大。」

 

raw-image

印度憲法之父安貝卡博士。Photo Credit: Ajay Tallam@Flickr CC BY-SA 2.0

 

拉傑納特辛格此語,想必是要用溫馨的偉人故事來反諷阿米爾汗。但仔細推敲他這番言論,某種程度上不也是在告訴大家:這些受到不平對待的人,就是要經過一番寒徹骨;而且無論受盡多少的痛苦都應該要隱忍不吭聲,最後為這個國家竭心盡力,讓它變得更好?更不用說安貝卡變成憲法之父後,就因為他是賤民,他的雕像還被許多人攻擊。這不就是在承認印度的宗教、種族衝突至今仍然存在,而像拉傑納特辛格這樣出身印度教婆羅門階級的內政部長,依然以如此狹隘的眼光看待這起事件?

 

 

總理莫迪放任爭議性問題延燒,終究會自食惡果

 

如果拉傑納特辛格如此,那麼莫迪呢?首先,禁止災殺牛隻、禁食牛肉就是在莫迪執政後,在其政黨執政的省邦,開始熱烈推行的政策。印度一連串因為牛肉所發生的衝突:穆斯林因為被懷疑吃牛肉而遭殺害,地方議員因舉辦牛肉派對在國會中被打,莫迪都悶不吭聲,等同是默許這樣的行為。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其政治人物及議員不斷對媒體放話,或是在選舉造勢中,堅稱不可以吃牛肉,甚至說全印度的人都應該是印度教徒,印度不屬於非印度教徒。這和當年2002年莫迪執政古吉拉特邦時,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衝突只會在政府毫無作為,甚至是默許鼓勵之下,變得更加嚴重。現在印度就處於這樣的險境。

 

莫迪雖然在壓力之下,曾經在一些國際場合或是國內的活動中,強調印度多元價值的重要性、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不應該要對抗彼此,而是應該一起對抗貧窮。但他不禁止自己底下的人亂說話、不譴責那些引發爭議的行為跟言語、特定的指標性事件也默不作聲,那麼人民又如何接收到正確的訊息?又怎麼樣才能夠阻止印度在這樣的惡鬥之中,邁下向前的步伐?

 

不過說實話,莫迪已經慢慢地開始自食惡果,第一個必須提到先前的比哈爾邦(Bihar)地方選舉。莫迪現在執政的困境是他在下議院掌握了過半席次,但是一到上議院就卡關,因為上議院的議員是由各省邦的議會推舉而出。莫迪想要心想事成,就必須要繼續贏得其他省邦的選舉,比哈爾邦就是莫迪非常想要拿下來的省邦,因為其省邦內人口超過一億。

 

raw-image

印度總理莫迪。Photo Credit: Wikipedia

 

簡單來說,莫迪贏得這個地方選舉,他掌握上議院就不會是個遙遠的夢想。但殊不知就爆發了這些歧視穆斯林事件,雖然不能說完全是這個原因,但這確實也是一個關鍵因素,對手陣營也以此來猛力抨擊莫迪,並選用穆斯林作為新組成政府中的要角。如果莫迪繼續放任這樣的包容問題延燒,最後也終將燒到他自己,除了失去穆斯林的支持之外,許多理性的印度教徒也會轉頭離去。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單純的印度國內問題,那就太小看了這股抗議印度包容性下降的勢力了!莫迪11月訪英的時候,原本風風光光要去談經貿合作,強化國防與戰略關係,與英國女王伊斯莎白二世共進午宴等等,結果他去之前就被一大堆抗議團體嗆聲,主要就是針對穆斯林歧視還有印度的種族、宗教衝突,成為媒體報導他英國行的關注焦點。

 

有印度的學者就認為,這也算是給莫迪上了一堂課。因為國內的宗教、種族問題,會影響到他在國際上的形象,甚至讓他非常重視的外交行程失焦,重點反而被擺在民眾的抗議以及他在國外被抗議的窘態。

 

再說得更遠一點,印度一直以來都是恐怖攻擊的主要目標國之一。蓋達基地組織(AL-Qaeda)之前要擴張的時候,也選了印度作為南亞的主要分支點,可以看出印度在恐怖攻擊中是非常脆弱的國家。當然印度最主要的恐怖主義問題,是因為它與巴基斯坦緊張的關係。但是,印度也有許多聲音擔心,激進主義主要和社會中的不安全感以及不公平對待而起,印度這樣的事件以及氛圍持續蔓延,是否也會增加更多的印度人加入恐怖組織的行列?

 

阿米爾汗在這次的風波裡面,在各種攻擊的壓力之下,又站出來說,他和他的妻子沒有想過要離開印度,表現他的愛國情懷。但他的發言還有後續引發的風波都可以看得出來,印度在種族與宗教問題上,還有非常多未爆彈。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核稿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度尤的沙龍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印度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包裹在「夢想」下的社會關懷、濃密細膩的親情力量,使得這部電影更加引人入勝。「印度的良心——阿米爾罕」再度關心印度女權問題的溫柔作品。
Thumbnail
包裹在「夢想」下的社會關懷、濃密細膩的親情力量,使得這部電影更加引人入勝。「印度的良心——阿米爾罕」再度關心印度女權問題的溫柔作品。
Thumbnail
有印度良心之稱的阿米爾·罕,從影題材總是有他獨到的見解與想要帶給世界更好的立基,每次看完他的電影心中如注入一股暖流般,對未來又充滿希望的魔力!在2022又有新作推出<拉辛正傳>早早列入口袋名單,利用悠閒假日時光嗑了他! 《拉辛正傳》由阿米爾罕、卡琳娜·卡浦爾主演,故事翻拍自1994年的奧斯卡經典之作
Thumbnail
有印度良心之稱的阿米爾·罕,從影題材總是有他獨到的見解與想要帶給世界更好的立基,每次看完他的電影心中如注入一股暖流般,對未來又充滿希望的魔力!在2022又有新作推出<拉辛正傳>早早列入口袋名單,利用悠閒假日時光嗑了他! 《拉辛正傳》由阿米爾罕、卡琳娜·卡浦爾主演,故事翻拍自1994年的奧斯卡經典之作
Thumbnail
穆罕默德曾經問拉辛:「 拉辛,我沒看過你禱告、沒做過禮拜、沒拜過神明,為什麼?」 拉辛回道:「我媽媽常說,宗教是瘧疾(戰爭)流行的原因。每個人心中都有真主,媽媽有,我有,你也有。」
Thumbnail
穆罕默德曾經問拉辛:「 拉辛,我沒看過你禱告、沒做過禮拜、沒拜過神明,為什麼?」 拉辛回道:「我媽媽常說,宗教是瘧疾(戰爭)流行的原因。每個人心中都有真主,媽媽有,我有,你也有。」
Thumbnail
晚餐是偷學隔壁桌點Malai Kofta,就是一碗黃咖哩(會辣!)裡面有兩顆馬鈴薯(我愛馬鈴薯~~) 點這個好像都還要再搭配油炸的餅皮(所以就是要點兩樣,有種點了蔥爆牛肉還要另外點飯一樣,我自己覺得有種被騙的感覺) 理想中是這樣 我看到的是這樣 理想中是這樣 我看到的卻是這樣 老闆:1:69
Thumbnail
晚餐是偷學隔壁桌點Malai Kofta,就是一碗黃咖哩(會辣!)裡面有兩顆馬鈴薯(我愛馬鈴薯~~) 點這個好像都還要再搭配油炸的餅皮(所以就是要點兩樣,有種點了蔥爆牛肉還要另外點飯一樣,我自己覺得有種被騙的感覺) 理想中是這樣 我看到的是這樣 理想中是這樣 我看到的卻是這樣 老闆:1:69
Thumbnail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然而,對三餐不繼的人來說,善良不容易成為排名前面的選擇;電影《白老虎》讓我為印度的低下階層感到很深的悲哀;身在台灣的我們,有能力選擇善良,是因為我們都擁有基本的生活水平,甚至是某個程度的幸運,能夠意識到這樣的幸運,或許就能夠對某些社會事件,懷有更多悲憫。
Thumbnail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然而,對三餐不繼的人來說,善良不容易成為排名前面的選擇;電影《白老虎》讓我為印度的低下階層感到很深的悲哀;身在台灣的我們,有能力選擇善良,是因為我們都擁有基本的生活水平,甚至是某個程度的幸運,能夠意識到這樣的幸運,或許就能夠對某些社會事件,懷有更多悲憫。
Thumbnail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美國2007的年度大片,改編自卡勒得·胡賽尼(Kahled Hosseini) 發表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這是第一部以英文書寫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也是為數不多,為阿富汗人發聲的暢銷書,因為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種族議題。
Thumbnail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美國2007的年度大片,改編自卡勒得·胡賽尼(Kahled Hosseini) 發表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這是第一部以英文書寫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也是為數不多,為阿富汗人發聲的暢銷書,因為這部小說,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阿富汗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種族議題。
Thumbnail
《失控危城》 (有雷警示) 在Myvideo偶然間就看到這部兩年前評價極高卻一直躺在我片單某一層積灰塵的作品,以2008年11/26日在印度孟買南部發生的一連串恐攻事件做為背景,該事件總計造成了將近20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以改編的形式聚焦在事件當日發生在豪華的泰姬陵酒店恐怖攻擊做為電影的主要舞
Thumbnail
《失控危城》 (有雷警示) 在Myvideo偶然間就看到這部兩年前評價極高卻一直躺在我片單某一層積灰塵的作品,以2008年11/26日在印度孟買南部發生的一連串恐攻事件做為背景,該事件總計造成了將近20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以改編的形式聚焦在事件當日發生在豪華的泰姬陵酒店恐怖攻擊做為電影的主要舞
Thumbnail
千萬不要被宣傳詞上什麼印度版《寄生上流》給騙了!這絕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Thumbnail
千萬不要被宣傳詞上什麼印度版《寄生上流》給騙了!這絕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Thumbnail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Thumbnail
只能說翻譯這件事大有不同,電影名稱常常跟原本的有些落差,這部原名是Bajrangi Bhaijaan,Bajrangi 是印度的「猴神」的意思,Bhaijaan是巴基斯坦的「兄弟」的意思,應該翻譯成猴神兄弟比較符合電影原名吧,不過可以看出每個地方的特色,台灣很喜歡鋼鐵什麼的......
Thumbnail
「戰南北」似乎不管是台灣或美國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在印度呢,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語言、宗教等差異,但有些觀念卻是毫無差異的。點進來,深入了解印度這神秘的文化。
Thumbnail
「戰南北」似乎不管是台灣或美國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在印度呢,也有同樣的問題,因為語言、宗教等差異,但有些觀念卻是毫無差異的。點進來,深入了解印度這神秘的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