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看印度總理莫迪如何推動土地徵收法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印度製造」如何複製中國經驗?

 

說起印度現在的經濟發展重心,就不得不提起印度總理莫迪力推的「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印度嚴重的貿易逆差,以及軍事武器裝備嚴重依賴外國進口,主因都是本土的製造業落後以及科技不足所造成,再加上印度每年有超過一千萬的新勞動力投入市場,卻主要以農業和服務業為主,無法吸納勞動力的結果就會爆發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因此莫迪最重要的經濟策略之一,就是把印度打造成新的生產基地。

 

一想到生產基地,不得不想到文明全球的世界工廠中國,在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年代,出口製造是形塑中國成為全球強權不可忽視的一大功臣,而現在的印度正著眼於此,同樣和中國有著龐大的勞動力與市場,印度為何不能複製中國經驗?

 

當然印度有著各式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土地可以說是目前重要的課題之一。

 

raw-image

 

印度的國會議期Monsoon Session正在進行當中,印度總理莫迪當然有非常多想要推的法案,但其中最讓他掛心的,就是土地徵收修正法案,這個法案是莫迪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法案之一,卻卡關許久無法取得朝野共識,逼得莫迪只好使用總理命令(Ordinance)強制執行,引發在野黨以及農民的大型抗議,被貼上了「反農民」、「命令惡霸(Ordinance Raj)」、「圖利財團」的標籤。

 

放寬土地徵收規定,藉此加速經濟發展

 

印度現有的土地徵收規定,要求政府與私營企業的合作項目,必須取得超過80%的地主同意,若是公共項目,則要70%的地主同意,但莫迪宣稱,此規定阻礙了印度數千億美元的鐵路、煤礦、鋼鐵、道路建設以及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等同是印度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因此在新的法案中,他將工業走廊、公私部門合作、基礎建設、平價住宅以及國防建設五大領域改為不需特定比例地主同意。

 

莫迪過去領導在擔任古吉拉特邦(Gujarat)首席部長時,曾經連續帶動超過10%的經濟成長,創下印度單一省邦經濟成長率最高的紀錄,以政府權力提供土地給外資與財團,也是「莫迪經濟學」中的重要一環,因此在莫迪上任之後,他也努力在推動這方面的改革,然而每個省邦的情況不一,特別是古吉拉特邦有非常多的窪地和荒地是不適合耕種的,然而莫迪現在要推動全國性的土地徵收改革,仍有非常多的農民是不願意變賣祖產,又或是農田是非常肥沃而適合農作的土壤,再加上政府提供的補償配套措施並不完整,引爆人民強烈的不滿,然而一雙雙施予壓力的眼神卻讓莫迪喘不過氣,他如何能夠兌現自己的經濟承諾,這個法案至關重要。

 

簡單舉一個例子,印度每年對華貿易逆差高達480億美元,是印度非常大的財務問題來源,甚至被視為國安問題,為了要達到貿易平衡,中印同意要在印度設立中國工業園區,增加中國廠商在印度的投資以及製造,但是如何順利取得土地也變成推動這項合作的障礙之一......

 

 

我在SOS的新聞報導和內容都是透過群眾募資、訂閱的方式完成的,因為有讀者的支持,我得以深入書寫更多更有價值和意義的內容,來看看我的專案《印度那些或大或小的事》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9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印度那些或大或小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度尤的沙龍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印度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印度想要保持中立,但事實是印度沒辦法。
Thumbnail
印度想要保持中立,但事實是印度沒辦法。
Thumbnail
本週國際週報 1️⃣【中共水源侵略戰 印孟抗議濫設水壩】 2️⃣【農民抗議兩個月 新德里網路斷線】 3️⃣【疫苗外交大作戰 印度疫苗送千萬】 4️⃣【擔心公產被抵押 或拿油田換賠償】
Thumbnail
本週國際週報 1️⃣【中共水源侵略戰 印孟抗議濫設水壩】 2️⃣【農民抗議兩個月 新德里網路斷線】 3️⃣【疫苗外交大作戰 印度疫苗送千萬】 4️⃣【擔心公產被抵押 或拿油田換賠償】
Thumbnail
自印度政府9月通過農業改革法案以來,農民示威便越演越烈。憤怒群眾由旁遮普邦一路湧向德里,參與團體除農民工會外,也擴及運輸工會的卡車司機們。繼年初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動亂後,年末的印度再現大規模示威,莫迪(Narendra Modi)的第7年執政由此籠上陰影。 本文發表於:
Thumbnail
自印度政府9月通過農業改革法案以來,農民示威便越演越烈。憤怒群眾由旁遮普邦一路湧向德里,參與團體除農民工會外,也擴及運輸工會的卡車司機們。繼年初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動亂後,年末的印度再現大規模示威,莫迪(Narendra Modi)的第7年執政由此籠上陰影。 本文發表於: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在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困境。習近平於是必須轉移焦點,將內部問題轉成外部問題,將經濟壓力轉成軍事衝突,以便讓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宣洩。習近平的策略就是:必須對外表現強硬,以便壓制黨內反對勢力,但又要懂得避免爆發戰爭。
Thumbnail
在貿易戰與疫情的雙重打擊下,中國經濟出現嚴重的困境。習近平於是必須轉移焦點,將內部問題轉成外部問題,將經濟壓力轉成軍事衝突,以便讓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宣洩。習近平的策略就是:必須對外表現強硬,以便壓制黨內反對勢力,但又要懂得避免爆發戰爭。
Thumbnail
至少在莫迪眼中,也許經濟發展和自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他現在這一個抉擇,最終會否帶領印度走向經濟發達和一個多元平等的社會,還是會為印度社會種下難以化解的撕裂和矛盾,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Thumbnail
至少在莫迪眼中,也許經濟發展和自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而他現在這一個抉擇,最終會否帶領印度走向經濟發達和一個多元平等的社會,還是會為印度社會種下難以化解的撕裂和矛盾,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Thumbnail
中國幫助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在印度洋發展對其友善的港口,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希望通過串連港口網絡,作為勢力擴張的立足點,最終目的就是建立強大的軍事影響力以確保中國的勢力範圍和利益,這被稱為中國的「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
Thumbnail
中國幫助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基礎建設,在印度洋發展對其友善的港口,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希望通過串連港口網絡,作為勢力擴張的立足點,最終目的就是建立強大的軍事影響力以確保中國的勢力範圍和利益,這被稱為中國的「珍珠鏈戰略」(String of Pearls)。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