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義來》|了解痛苦意義,你就能活下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看過很多人分享,終於有機會拜讀了。書挺薄的,但意義深遠。
作者本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家庭美滿,卻在一夕之間淪為納粹集中營的俘虜,一無所有,精神肉體都受到虐待,在營裏猶如畜牲般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走過來,而沒有自殺或精神崩潰呢?
我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第一天入營後,全身的家當包括衣服都要交出來。然後沖了一個冷水澡後,在身上還有帶著水珠的情況下,在嚴寒的冬天光禿的站在戶外,吹了一整夜的冷風。那時他才認清一個事實,自己已經一無所有,只剩下一個皮囊。
在入營的第一個心理反應震驚過後,第二個心理階段是冷漠和無動於衷。因為長期目睹被虐待和死亡,自己也在受虐,心理已經進入了遲頓和麻木的狀態。但即使是進入麻木不仁的狀態,但在自己被侮辱時,還是會忍不住生氣。這代表人還是有自尊的。
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作者訴說在集中營的回憶,也以精神科醫師的身份為當時的自己及其他難友分析當時所經歷的心理狀況。第二部分是意義治癒法的理論與應用。
在第一部分他敍述了關於集中營的生活。他們在營裏做苦役,嚴寒的冬天之下,俘虜僅穿一件單薄的襯衫,一天只有一片麵包和一碗熱湯,生滿凍瘡的腳套在濕漉漉的髒鞋子裏,每走一步路也痛得想掉眼淚,還要面臨毫無理由的虐打和被作弄的境況。
這種日子比惡夢還可怕,其中一段敍述是,他看到有一個難友在半夜發惡夢,在床上滾來滾去,面容痛苦,他正打算去叫醒他,伸了手卻又縮了回去,因為沒有惡夢比這個現實更可怕,所以為什麼要搖醒那位難友來到這個更可怕的現實呢?
在這麼殘酷的現實中,是怎樣讓自己不崩潰呢?作者提出數項重要的方法:
第一是愛。想著自己最愛的妻子的音容,當我們進入這個想念的過程,就超脫了現實,將自己留在美好的時刻。
第二是培養幽默感。「幽默是人類性情當中最能使人超越任何情境的一種。即使越越的時間只是短短數秒也是彌足珍貴的能力。」
第三是欣賞大自然之美。當我們身無一物,覺得自己毫無意義是,反而會更留意身外之事,壯闊的山林,一道美麗的夕陽,也能讓精神暫時抽離嚴酷的現實。
第四是有未來的目標。想像出獲救後的生活,回復自由之後要做什麼,當有希望時,人就能活下來。
第五是了解生命的意義。只要我們了解「為何」而活,就能在「任何」環境下存活下來。
可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精神能量真的能對抗環境嗎?我們人類有這麼強大的意志,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仍能保有人性中的善和尊嚴嗎?
作者指出在集中營中,大部分人都已經淪為只為生存的畜牲。但是仍然有人保有善良的意識,他們將自己僅有的一片面包讓給別人,安慰別人。雖然這種人寥寥可數,但卻足以証明,人是可以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仍能能夠選擇自己的意願,也就是生存的態度。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境遇中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有待抉擇的事情,隨時隨地都會有的,每個日子,無時無刻不提供你抉擇的機會。而你的抉擇,恰恰決定了你究竟會不會屈從於強權,任其剝奪你的真我及內在的自由,也恰恰決定了你是否將因自願放棄自由與尊嚴,而淪為境遇的玩物及槁木死灰般的典型俘虜。」
在這無邊無際的痛苦日子裏,痛苦有何意義?我們為什麼要承受這種苦呢?作者指出痛苦的意義在於精神的昇華。在痛苦的環境之中,你仍能保有自尊不去屈從,即使是死,仍然有其意義,痛苦是生活中無可抹煞的一部分,沒有痛苦和死亡,人生就不是完整。
人若能接受生命中加諸的所有的痛苦,在最惡劣的環境負起自己的責任,使生命保有堅忍、尊貴、與無私的特質,他的生命就變得有其意義。
一名老醫師在喪妻後,非常痛苦去了找出營後做精神科醫生的作者。弗克蘭說,你若比妻子早死,妻子就要承受你現在的痛苦。你現在所承受的痛苦,是免除了妻子要受的苦,那位老醫師最後淚流滿面的離開。
當我們了解自己所承受的苦是有其意義,就不會再糾結於為何要受苦,而是勇敢的面對這些痛苦。
「有待我們了結、完成的痛苦,實在非常繁多。所以,我們有必要勇放面對所有的痛苦,並把軟弱的時刻和暗彈的淚水減到最低量。然而,我們並不以流淚為耻;畢竟眼淚証明了我們有承擔痛苦的最大勇氣。」
來到心理階狀況的第三階段,在俘虜重獲自由之後,又是怎樣的境象呢?弗克蘭指在知悉獲救的當下,其實並沒有感覺。因為太不真實,而且麻木了的感覺,讓他們不懂何謂快樂。直到時間慢慢的過去,才真正體驗到重獲自由的感受。
可是現實和期望中很大的落差,也讓很多俘虜從此一蹶不振。例如以為可以和家人重聚,卻發現所有親人都在死了,只剩下他一人。例如以為可以得到其他人慰問與安撫,卻發現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遭遇沒什麼感受,因為在戰爭之時,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最受苦的。
無法釋然自己在營中所受的苦,不停的追問生存的意義為何時?這問題不該由你問出來,而是生命的本身來追問你。生命的意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每時每刻都在改變,每個人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從生命的歷程當中,你看到了什麼意義,就是什麼。
作者的意義治癒法就是幫助在承受痛若的人,找到生命的意義,當我們明白痛苦的意義,就有活下去的動力。
這是一本能觸動人心的書藉,我看的時候心感戚然,也提醒了我們作為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心靈能選擇,我們擁有最重要的心靈自由,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我的閱讀心得。閱讀類型大多是:小說、育兒、自我成長、經濟、歷史、成功學、寫作教學、身心靈等等。不過閱讀速度緩慢,也不一定每一本都寫讀後心得,這裏只分享讀過覺得好的才寫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七里浮香 的其他內容
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代,那時的美國女權意識還沒有覺醒,到處充斥著父權思想,男權至上的思想與操作。 故事一開始就說女主角伊利莎白是電視台當紅的烹任節目主持人。然後從伊利莎白的自白開始回溯,為什麼明明一個化學家,會去了做節目主持人呢?
這本書是以作者雪柔接待薩古魯去她的住所居住一星期,與薩古魯的對談,內容談及輪迴、命運、業力、神、自性。 我先看了《薩古魯談業力》,然後再看這本,兩本雖然有些地方相似,但一本是以別人的角度談薩古魯,另一樣就是薩古魯親述業力。如果依看的順序,我認為先看這本了解薩古魯本人,再看業力的那一本會比較好。
故事開首的「我」是一名正在讀大學的學生,因為放假去了旅遊而認識了一位「老師」。 「老師」並不是因為他是一位老師,純粹是「我」對一位年長的長輩一種尊敬的稱謂。
奧斯汀是作家兼畫家。除了文字,還有穿插很多作者的手寫塗鴉來畫重點,整本書易讀及文字簡潔。 「藝術即是竊佔。」------畢卡索
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作者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銀行家或投資顧問,她是反饑餓計劃的領導人,她擁有四十年的第一手募款經驗,經常穿梭在最富有與最貧窮的極端環境中,發現很多財富萬貫的人,並沒有想像的富足快樂,更發現窮人之所以貧窮的主因並非資源不足而導致的。所有的事情,都來自我們心靈的面向。 匱乏的迷思 「不夠」:總覺得
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代,那時的美國女權意識還沒有覺醒,到處充斥著父權思想,男權至上的思想與操作。 故事一開始就說女主角伊利莎白是電視台當紅的烹任節目主持人。然後從伊利莎白的自白開始回溯,為什麼明明一個化學家,會去了做節目主持人呢?
這本書是以作者雪柔接待薩古魯去她的住所居住一星期,與薩古魯的對談,內容談及輪迴、命運、業力、神、自性。 我先看了《薩古魯談業力》,然後再看這本,兩本雖然有些地方相似,但一本是以別人的角度談薩古魯,另一樣就是薩古魯親述業力。如果依看的順序,我認為先看這本了解薩古魯本人,再看業力的那一本會比較好。
故事開首的「我」是一名正在讀大學的學生,因為放假去了旅遊而認識了一位「老師」。 「老師」並不是因為他是一位老師,純粹是「我」對一位年長的長輩一種尊敬的稱謂。
奧斯汀是作家兼畫家。除了文字,還有穿插很多作者的手寫塗鴉來畫重點,整本書易讀及文字簡潔。 「藝術即是竊佔。」------畢卡索
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作者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銀行家或投資顧問,她是反饑餓計劃的領導人,她擁有四十年的第一手募款經驗,經常穿梭在最富有與最貧窮的極端環境中,發現很多財富萬貫的人,並沒有想像的富足快樂,更發現窮人之所以貧窮的主因並非資源不足而導致的。所有的事情,都來自我們心靈的面向。 匱乏的迷思 「不夠」:總覺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既是作者在集中營的回憶錄,更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第二部分介紹意義療法鋪陳。除了介紹意義療法與心理分析論的差異外,更以「我們永遠有選擇的自由」貫穿全書,喚起讀者對生命的責任感與掌控感。透過流暢如演講般的文字,讀完全書後,不只體悟終極自由的意義,更赫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讀完了意義療法的重要著作。
Thumbnail
生命的意義就是由我們去賦予、去尋找的,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張可以無限延伸的純白畫布,那我們就是畫家,負責在上面揮灑不同的色彩,勾勒不同的風景,用眼觀察,用心思考,繪出壯麗的山海景色!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既是作者在集中營的回憶錄,更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第二部分介紹意義療法鋪陳。除了介紹意義療法與心理分析論的差異外,更以「我們永遠有選擇的自由」貫穿全書,喚起讀者對生命的責任感與掌控感。透過流暢如演講般的文字,讀完全書後,不只體悟終極自由的意義,更赫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讀完了意義療法的重要著作。
Thumbnail
生命的意義就是由我們去賦予、去尋找的,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張可以無限延伸的純白畫布,那我們就是畫家,負責在上面揮灑不同的色彩,勾勒不同的風景,用眼觀察,用心思考,繪出壯麗的山海景色!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