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線景。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線景其實是我個人內心與外在連繫的嘗試,並且再投射到人與環境的關係做為影像的表現。線是延伸與探索以及一切構成的一種初始的概念。這種初始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是非形式的意念與能量的敘述。

 

然而選擇線做為發展的概念或者意念,與其說是形式或意義上的思考,不如說是質地上的經驗。以線做為素材或表現進行創作時,對我來說在身心兩方面所能夠感受到的,一種源源不絕的輸出過程的質感,建構了我進行創作時,以及進行前後的一連串與時間共進的經驗。這共進時快時慢,並非以一種與時間同步的速度進行,卻經常能夠互相配合,像伴隨著無調性的音樂跳一隻舞。

 


有時候會遇到人問我線景系列的作品在說什麼。其實我沒有辦法用語言告訴你。因為我在避免做出一件能夠用語言文字說明的視覺作品。我同時也寫作,理所當然地認為,如果一件事用文字能夠說得很好,那麼我當然就用文字來說。能說清楚的事卻要用畫的,我覺得彆扭。但是繪畫或其他視覺的表現方式,事實上是很容易去表現一件本來可以用文字說明的事情。我想那是一種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踩進去,在人生中被這個世界挖得滿坑滿谷的陷阱。那是一種容易得到滿足的誘惑,對於創作者與觀賞者都太容易。

 

所以我刻意將線的延伸發展到那些語言和語言、文字和文字中間的縫隙裡。就算本來有一個可以用文字寫出來的故事,我也要刻意拆解他們。但我的目的並不是讓人難解,而是希望不要以日常的語言來解釋出一個能夠以文字敘說的段落。我相信他們都是能夠被看懂的,只要你不掉入旁邊的陷阱,可能一瞬間就會有原來如此的感覺。那種感覺就是我在陷阱與陷阱之間所織出來的線景,希望當你與我接上線的時候,就不再需要文字。那是我所追求的。


 

 

 



 

更多【董籬異語】

圖片:董籬作品

線景。初 50F 複合媒材
Linescape: At First. 50F. Mixed materials.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uble12 Art LAB 大波藝研所
32會員
75內容數
<p>在台灣,大家打開電視看新聞,都只想看別人幫自己罵那些已經知道的事,或是大家都熟悉的小確幸。真正的新聞沒有觀眾。而這裡是沒有小確幸的。我不說那些順著大家意的話,我只寫給不願看電視的觀眾。因為總要有人寫才行。</p>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2/25
<p>最新的一個傳說是,午夜十二點以後用耳機聽公司內部廣播,會聽到自己在這家公司未來的前途,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聽得到,聽得到的都是將有大起大落之人,要是沒什麼變化,就只會聽到普通的音樂廣播而已。</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8
<p>「這棟大樓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感應器可以辨認你身上的磁卡,保全系統知道每一個人的位置,知道每個人一天去上幾次廁所抽幾次煙,有幾分鐘待在你的位置上,而且只要有門都需要磁卡才能開,所以我們也不能不隨身攜帶磁卡。」</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2017/01/17
<p>當然我也聽說過負面的風評,網路上流傳說這是一家對員工極度壓搾的公司,對此我倒一點也不意外,加班總好過沒有班可以上,尤其是經過長達兩年的失業之後,就算公司要吸我的血也沒關係,也許有一天我會換個更富有理想色彩的工作,但是在這之前,不論在這大樓裡上班要拜鈔票還是吸血鬼都沒關係,我只想要在工作上先安定下來。</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大約八年前,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當時還在做插畫設計師,經常用滑鼠電繪花邊圖樣。 所以禪繞畫對我而言只是把繪圖工具從滑鼠換成筆。 也因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畫花邊圖樣, 禪繞畫官方發表的圖樣在我看來也是完全沒有難度。 所以我在一開始接觸到禪繞畫的時候, 就已經直接創作進階的禪繞延伸藝術作品了。
Thumbnail
大約八年前,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當時還在做插畫設計師,經常用滑鼠電繪花邊圖樣。 所以禪繞畫對我而言只是把繪圖工具從滑鼠換成筆。 也因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畫花邊圖樣, 禪繞畫官方發表的圖樣在我看來也是完全沒有難度。 所以我在一開始接觸到禪繞畫的時候, 就已經直接創作進階的禪繞延伸藝術作品了。
Thumbnail
要說好一個故事線,除了故事主軸要清楚之外,剩下就是角色的本身個性與當時社會環境影響下,造就那個時代的故事
Thumbnail
要說好一個故事線,除了故事主軸要清楚之外,剩下就是角色的本身個性與當時社會環境影響下,造就那個時代的故事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在分享會中聊到, 我剛開始在創作的時候, 會很依賴框線。 後來在創作中慢慢摸索, 發現到不被框線束縛的感覺, 是那麼爽快, 起點不一定要是框線, 沒有既定的模式,也沒有對錯, 就只是自己的選擇, 也因此慢慢從創作中體驗「放下」。 這就讓我想起生活, 從小建立不少我們習慣的模式和信念, 但未必每一種都
Thumbnail
在分享會中聊到, 我剛開始在創作的時候, 會很依賴框線。 後來在創作中慢慢摸索, 發現到不被框線束縛的感覺, 是那麼爽快, 起點不一定要是框線, 沒有既定的模式,也沒有對錯, 就只是自己的選擇, 也因此慢慢從創作中體驗「放下」。 這就讓我想起生活, 從小建立不少我們習慣的模式和信念, 但未必每一種都
Thumbnail
將文字敘述成章,是為了在未來的某一刻,讓文章發揮影響力的「因」。 關於寫作的局與寫作「之外」的局,透過點線面體的方式,提前去思考未來可行的路:是要把局作大?還是要把局作高(體變成點或面)?或是雙軌並行?不論是把局作大或作高,在開始寫作之外的局之前,現階段仍要先專注在寫作的局上(把局作大)。
Thumbnail
將文字敘述成章,是為了在未來的某一刻,讓文章發揮影響力的「因」。 關於寫作的局與寫作「之外」的局,透過點線面體的方式,提前去思考未來可行的路:是要把局作大?還是要把局作高(體變成點或面)?或是雙軌並行?不論是把局作大或作高,在開始寫作之外的局之前,現階段仍要先專注在寫作的局上(把局作大)。
Thumbnail
插畫家這個工作,也許被認為是在表現文字,或視覺化文字,但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插畫家這個工作,也許被認為是在表現文字,或視覺化文字,但我不這麼認為。
Thumbnail
許多來到我們面前的孩子,都將「寫字」視為畏途。特別是在放了一個寒假之後,新學期的首堂寫作課,我彷彿能看到一雙雙眼睛,回想起被作文支配的恐懼。(會不會太誇張?) 但是,「文字」只能用寫的嗎? 而「寫」又只能有一種方式嗎?
Thumbnail
許多來到我們面前的孩子,都將「寫字」視為畏途。特別是在放了一個寒假之後,新學期的首堂寫作課,我彷彿能看到一雙雙眼睛,回想起被作文支配的恐懼。(會不會太誇張?) 但是,「文字」只能用寫的嗎? 而「寫」又只能有一種方式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