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來到我們面前的孩子,都將「寫字」視為畏途。特別是在放了一個寒假之後,新學期的首堂寫作課,我彷彿能看到一雙雙眼睛,回想起被作文支配的恐懼。(會不會太誇張?)
但是,「文字」只能用寫的嗎?
而「寫」又只能有一種方式嗎?
先聊聊漢字的起源吧!
投影幕出現「日」、「上」、「男」、「河」等字的甲骨文或小篆,既熟悉又陌生的形狀點亮大家好奇。此起彼落的猜測聲中,我並不急著端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些過去在國文課堂上習慣一一介紹的菜色。等到推理的熱情之火在教室中延燒,才把事先整理好的講義以及小篆字卡發下去,讓這些小偵探和同桌夥伴一起「燒腦」,自行閱讀資料,思考哪些字屬於自己被分配到的造字法則,並試著向全班說明該造字法則的意義。
「這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應該是……」
「哦!原來如此!可能是喔!」
聽見孩子們相互討論,我知道,學習--這趟和夥伴(老師、同學)一起出發的旅途--便開始了。不依賴老師全然給予指引,親眼見到或錯過的風景,將真正吸收為自己的一部分。
我提醒甫進入七下的孩子,很快會在國文課本上讀到這些知識(未來,也將在考題中見到)。當然,這不是這堂課存在的唯一目的。認識造字法則,除能學習到古人整理歸納的邏輯,挖掘文字之美,也能激發想像力,化作寫作靈感。
不覺得,許多文字都像是一幅幅充滿故事的畫嗎?
我們帶領孩子走進林世仁老師的《文字森林海》,這本洋溢童趣的圖像詩集中,利用文字特性,透過拼貼與排列,將文字堆砌成畫,吟唱成詩。這些作品是詩,是畫,也是讓各年齡層讀者徜徉其中,隨著作者創意盡情體驗圖像詩閱讀趣味的遊樂場!
有了文字起源於圖像的認知,也欣賞了各種文字圖像詩的可能。接下來的創作時間,大家很快選定自己有感覺的字,在老師引導下,將這個字引發的各種聯想發展為詩句,編織成小巧趣味的作品。
有人想出幾個與「上」相關的詞彙,簡單敘述「走到校門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的心情,引發同學共鳴:
這位孩子剛開始有點卡關,我們一起從「詞彙聯想」開始,在一旁鼓勵他放膽寫出心聲,最後產出這個令我哈哈大笑的作品,超喜歡XD
也有人選擇意象鮮明的字,排列字形同時,將浮現心中的畫面映照紙面;
安靜的他總是在教室一方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想像與畫面,在我眼中是個魔法少年:)
簡單的詩句,生動的畫面感,太喜歡最後凝聚在一艘小船的孤獨片刻!
也有人將無數「苦」與「甘」鋪展為漏斗狀,苦的盡頭堆疊甘甜小山,寫成激勵人心的詩篇。
完整而成熟的作品,默默把它刻在心上了,未來需要時會一再被它鼓舞吧!
自筆尖冒出的顆顆方塊,此時再也不只是「好麻煩喔不想寫」的字,它們發揮自己的形狀或意義,變成繽紛串珠,在不同性格創作者手中,長成各異其趣的手工藝品。
這還是一堂必須寫字的寫作課;但在這裡寫下的字,又不僅僅是「作文」。
看著孩子們互相朗讀彼此作品,發出輕輕笑聲,然後將它們收進屬於自已的作品夾。我相信,那些久違地被認真書寫、好好認識,成為一首詩/一幅畫的文字們,會在夜裡微微發光如星辰。
結束與文字建立關係的這堂課,接下來又是一整個學期未知但迷人的旅途!
我已經開始期待,接下來要和孩子們並肩抵達的各站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