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拼出一個展?】2016書展開跑!展覽的「前世今生」你都瞭解了嗎?

2016/02/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要不要一起去逛書展?」

 

總在農曆春節前後開跑、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書展」,不僅是愛書人、出版界的盛事,也幾乎成為家戶例行的全民運動,為年節增添一絲令人期待的氣息。

 

前身為「全國書展」的台北書展,自1987年起第一屆開辦,到今年(2016)已邁入第24個年頭。在這24個寒暑裡,從原本的政府機關主導,改由書展基金會常設承辦;由兩年一次,改成每年辦理;場地也從國家圖書館,改在世貿中心。於1998年首設國家主題館「德國」,讓展覽與國際接軌,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4的國際級書展,僅次於德國法蘭克福、美國圖書博覽會、義大利波隆那。書展在這20幾年來不僅規模愈來愈大,內容也更為豐富。讓我們先了解書展有哪些改變的軌跡,再看看今年有哪些特殊的展攤吧!

 

 

各擁不同主題的世貿展館

 

書展的展覽區域大致分為:

 

 

製圖:葉菀菱

 

其中「主題廣場」又以「國家主題館」為主軸(1988年首設),每年介紹不同國家的出版刊物;而當年因書展設計的「台北國際書展專刊」,為史上第一個為展覽刊物(現為書展快訊)。

 

隔年(1999年)增設「兒童主題館」,展出童書繪本、名家插畫等;為吸引年輕讀者群,又於2000年新增二館展區,並確定此館展出漫畫與電子書(明日書區)。2004年首度挑選法國電影《蝴蝶》(Le Papillon)作為主題國家開幕電影片,開啟國際書展設置開幕電影片的新紀錄。

 

2005年重新規劃「專業人士日」:台北書展因屬於半專業性展覽(版權交易與消費展皆有),因此展期第一天為「專業人士日」,一館僅供出版從業人員、相關媒體或身障人士進場;一般消費者須第二天才能購票參觀,但漫畫區與兒童圖書區例外。

 

 

出版界的奧斯卡獎:「金蝶獎」

 

2004年起由書展基金會舉辦的「金蝶獎」,有「出版界奧斯卡獎」之稱;是台灣唯一的書籍設計獎項,亦是書展期間相當重要的活動。「金蝶獎」為台灣出版設計大獎,以「文字編排」、「圖像元素」、「裝幀技巧」、「封面包裝」等面向為評比標準,並區分「文字書類」與「圖文書類」兩種類別,各選出金獎、銀獎、銅獎1名,以及5名榮譽獎。

 

金蝶獎是鼓勵書籍設計最重要的獎項,獲獎作品將代表台灣角逐德國「全世界最美麗的書」(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est Book Desig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設計大賽。2012年《zoom in, zoom out 以有機為名》、2013年《坐火車的抹香鯨》等金蝶獎得獎書籍,皆勇奪德書藝基金會書籍設計大獎的肯定。    

 

1200px-Julia_Hasting_-_Selected_books

Photo Credit:wikipedia 

 

 金蝶獎曾於2014年驟然停辦,引起各界的惋惜之聲,設計師聶永真認為此舉讓台灣設計師失去舞台。2015年轉型後再辦,設計師踴躍參與,參賽數量(共404件)成為歷年之最。  

 

 

鼓勵華文原創出品的「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於2008年首次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大獎」(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Prize),為鼓勵華文創作、原創出版品,參照法蘭克福、波隆那書展設立。書展獎分為「小說」及「非小說」兩類,由以華文創作、台灣出版社推出的作品共同角逐,於10位入圍者中評選出前三名。去年贏得書展大獎的作家中,匯集了中、港、台三地的作者,顯現出台灣出版業的開放與多樣性。

 

書展大獎每年在書展開始前先公布入圍及得獎名單,也希望先炒熱氣氛。文化部政務次長蔡炳坤表示,今年得獎作品有三大特色:第一,得主中有常勝軍;第二,「原創作品」內涵更深更廣;第三,「獨立出版」獲得肯定。本屆小說類的書籍以「長篇小說」最為豐富,非小說類則是以「旅遊」為題材的書籍最多。

 

 

持續發光的展場亮點:獨立書店、獨立出版聯盟

 

2014年的台北書展邀請到「亞太出版協會」(APPA,Asian Pacific Publishers Association)成員: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共同擔任主題國,而書展基金會也正式成為APPA的會員,一同推動亞洲出版新知與資訊,並擴大版權交流、書籍傳播等合作。

 

此外,由多家獨立出版社承辦的「讀字去旅行」攤位,亦是每年書展不可錯過的一站。從2011年開始,歷經每個人拖行李箱來擺攤的「讀字機場」、2012「讀字車站」、2013「讀字小宇宙」、2014「讀字部落」,再到2015年的「讀字小酒館」,歷來都是展區亮點之一,今年主題則是「獨字辦桌」,後文會再詳細介紹。

 

Photo Credit:獨立出版聯盟臉書

 

除了讀字攤位外,2013年成立的「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2014年以「走進書店的N個理由」為題、每間書店負責不同議題的方式首度參展。如洪雅書店負責台灣文史、女書店展示性別同志、社會科學由唐山書店負責......,其展現出多元豐富的樣貌,也讓讀者稱讚是「書展中最像書店的地方」。  

 

製圖:葉菀菱

 

「獨立書店」與「獨立出版聯盟」徹底發揮「獨立的合作精神」,在各大連鎖書店中尋求生存之道;分合進擊的作戰方式、創意無限的佈展呈現,已成為近年來書展非逛不可的特色之一了。

 

 

「讀字辦桌」:台灣獨立出版崛起

 

從2011年開始,數家獨立出版社聯合承租台北國際書展的一個攤位,便以「讀字去旅行」為主題去規劃,在眾多展場中頗為吸睛,不輸給主流的出版攤位。而今年巧思十足,以台灣「流水席」為設計主題,去年(2015)由一人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南方家園等所組成的獨立出版聯盟,將於本次的台北國際書展舉辦「讀字辦桌」。

 

今年「讀字辦桌」邀請新銳設計師「一起設計」的辜達齊設計攤位,將最「台」的元素融入前衛的風格,紅桌子、木頭書櫃、喜氣的彩球等復古呈現,讓人懷想辦桌的「人情味」;獨立出版社互相合作的精神,正如同早年辦桌鄰里商借碗盤、桌椅,幫忙洗菜雜活的情誼。這個創意展場,也將邀請諸多作家和讀者一起「辦桌」,分享一道接一道的精彩作品及創作歷程。

 

SONY DSC

  Photo Credit:葉菀菱

 

在「辦桌精神」號召下,今年參與的包括一人出版社、南方家園出版社、逗點文創結社、奇異果文創、開學文化&沐風文化、基本書坊、啟明出版社、游擊文化/公共冊所、飛文工作室、黑眼睛文化、櫻桃園文化、留守番工作室、小寫出版、紅桌文化、見域工作室、五花鹽、海穹文化、方寸文創、煮鳥文明、ISLANDSET、角立出版、莊東橋、慢工紀實文化出版、格子盒作室、Kubrick、文化工房、印象文字等,總共24家獨立出版社、4位個人創作者以及5家香港獨立出版社聯合展出,讓讀者一覽本次獨立出版的新穎和魅力。

 

 

張愛玲特展:愛玲進行式

 

「張愛玲粉絲站出來!」

 

去年9月,是知名華文女作家張愛玲辭世二十週年,今年台北書展,作家張曼娟策畫「張愛玲特展:愛玲進行式」特展,以「愛」為核心精神,凸顯張愛玲創作的永恆主題,也表達讀者對於張愛玲的「愛」,在書展開幕前特別邀請52屆金馬獎最佳劇本類、劇情片入圍影片美術設計的查理小姐,製作了一支宣傳短片,呈現懷舊的上海風情、令人神往的張愛玲。

 

張愛玲的創作中寫盡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都有其獨特的風格,特展中也展示她的個人生活物件,並根據《對照記》中的歷史照片,重現張愛玲的公寓生活場景,包括客廳與書房、陽台。張愛玲資產管理人宋以朗、張愛玲台灣作品集出版單位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平雲,協助本特展的規劃,讓大家能夠一睹張愛玲的巧妙風範。

 

張愛玲從未面世的「小團圓」原書手稿,將首度在今年書展展示。在特展現場,讀者除了可以走進「張愛玲的客廳」之中、瀏覽張愛玲的遺物及手稿,展場也以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中的「這堵牆」為概念,給予讀者留寄心情的空間,讀者可以在「這堵牆」上以特製的張愛玲插畫明信片留言、傳遞私語,訴諸生命的愛戀之情,或者透過「愛玲信箱」的郵寄服務,讓你所珍愛的人知道。

 

SONY DSC

Photo Credit:葉菀菱

 

這次特展除了手稿呈現,也以多媒體的創新手法切入食、衣、住、行各個方面,並邀請「張迷」作家、名人座談,導演、劇團播放或演出張愛玲作品的改編精華片段,在書展中讓大家一覽不一樣的張愛玲。

  

 

租不起國際書展:NGO台灣公民書展

 

租不起書展攤位,該從何分享讀冊的樂趣?非政府組織(NGO)首例另外發起「公民書展」,希望能藉由台灣社運的紀錄出版,更展現多元的風貌。參與其中的單位如台灣勞工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游擊文化/公共冊所等多個台、港公民團體等,另外在公共冊所也同步展出。

 

非政府組織所出版的書籍都標榜鮮明的理念,其中可能非主流且深澀,這樣的閱讀門檻無法有足夠的資本躍升大眾化,才會有「難產」的窘境。有別於一般主流出版的市場,面臨現實的困境,限制了更多思想發言的權利;但撇除收支是否合乎理想的考量,這些獨特的風格和想法,都可為台灣出版文化增色許多。

 12654602_931548666893318_8266120214578891678_nPhoto Credit: 租不起國際書展攤位的NGO們都在這裡:2016公民書展臉書

 

本次公民書展有諸多單位參與,舉凡廢除死刑推動聯盟、澳門良心、地球公民基金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彭婉如基金會、女書店、台灣農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千里步道、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青平台基金會、台灣圖博之友會、雪域出版社、華人民主書院協會等單位,除此之外這些社運團體也集結起來討論諸多社會議題,搭配講座的分享,能夠將這些對話實體化,讓更多人共襄盛舉。

 

台北國際書展以多元的面貌展示「閱讀」的方式,除了能給予愛好讀書的讀者們更多購買上的驚喜,無法取代的是本展所構想的種種特展,精細規劃的布置構面、講座分享、作家面談等都別具巧思,讓眾多讀者不只可以飽覽讀物,更可以從中萃取更具文化內涵的精神。2016年台北國際書展所豢養的精神糧食,便是讓讀者在與書本的對話之間,找到靈魂得以安置的浪漫。

 

12744581_10205884145125554_5936980960620265324_n

 ▲「2016台北國際書展特別企劃:怎麼拼出一個展」由【閱讀最前線】x【SOS】聯合製作刊出

 

 

參考資料:

台北國際書展

台北書展基金

獨立出版聯盟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獨字辦桌」精彩菜單資訊

台灣公民書展相關活動資訊

 

延伸閱讀:

【怎麼拼出一個展?】不要停止閱讀:逛書展,可不只是逛賣場!

【怎麼拼出一個展?】關於張愛玲的一切,都是進行式


封面圖片來源:Chris@ flickr CC BY-NC-ND 2.0

撰文:葉菀菱、林育璞

重讀者
重讀者
「改善閱讀風氣, 風靡萬千讀者, 提高書店收入,刺激出版市場。」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內容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新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內容及出版品被更多人看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