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過農曆新年:裝傻到底的韓國媳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韓國人也過農曆年節,還是買一送一,combo組合來著,因為韓國人把中秋節也當成農曆年在過。中秋大陣仗的掃除、煮食、祭祀拜拜,過了幾個月,農曆新年又得全部再來一次。

而且韓國跟台灣很像,所謂「家事」很多時候是落在單一性別的肩上,也就是家族裡的女人:媽媽、婆婆、媳婦。在和龍哥結婚之前,我就從不少韓國媳婦的部落格或粉專裡,看到他們在過年/中秋時一口氣煎上百個餅(韓文為,韓國人過年/中秋時必備的料理。把切好的食材裹上麵粉和蛋液,再用平底鍋煎熟),接待絡繹不絕上門的親戚友人;然後又得洗全家人的碗盤,從早餐忙到晚餐甚至宵夜,每個人最後的感嘆都是:「難怪韓國媳婦最討厭過節!」

raw-image

煎餅料理種類很多,海鮮煎餅是一種전,簡單的櫛瓜切片煎過後也是一種전。圖為某間煎餅專賣店的綜合盤。

我是去年五月結的婚,目前只經歷過一次中秋節。萬幸的是,龍哥爸媽自己開店做生意,這類傳統大節日是店裡生意最好的時候,光應付客人都累了,過節的準備工作,就簡單執行。

所以很多食物都是買現成的,省去自己料理的功夫。當天早上大家一起把食物擺好到祭祀桌上,向祖先行跪拜大禮,一起吃頓飯、聊聊天,中午就解散回家各自休息。

聽了很多韓國媳婦受苦受難的故事, 也看過韓國男人連泡麵都不自己動手, 非得要老婆煮給他吃的模樣。我想說變身韓國媳婦後,還是得入境隨俗,演一下才能合格吧?

但可能婆媳關係還在蜜月期,加上我聽不太懂老人家帶有鄉音的韓文,一臉呆傻的歪果仁模樣,看起來就是做事不利索又難使喚。所以婆婆只有開口要我幫忙擺擺碗盤,剩下的都沒要我做,不然就是神隊友龍哥會搶去做(因為我聽不懂啊,他得做示範,我才懂嘛)(奸笑)。最後我假裝說要洗碗,婆婆也立刻把我推開,然後一一把祭祀的食物打包起來,要我們帶回家繼續吃,其他的她會收拾。

raw-image
raw-image

牙~韓文就是我的護身符。我的婆婆出身全羅南道,講話帶著南部口音,我一開始只能抓重點單字去猜測她在講什麼。常常有賴龍哥用韓文再翻譯一次。是的,龍哥是用韓文幫我翻譯韓文。就像他講的中文,我爸媽也都聽不懂,必須由我在旁邊重講一次。

(龍哥:「痕稿幸煎刀泥。」爸媽黑人問號。我:「他是說很高興見到你啦。」)

還沒嫁就得定時問安

有次我跟一群韓國姐姐們喝酒聊天,領頭的是不久前跟小五歲年下男友(韓國對姊弟戀中年輕的男方的稱呼)結婚的韓娜姐姐,正在傾訴心事抱怨的,是今年四月要走進禮堂的準熙姐姐。

準熙:「你知道我未來婆婆有多煩嗎?每個禮拜都要打電話請安就算了,有次我沒接她電話,過沒多久,我未婚夫就打來『你幹嘛不接我媽電話?』」

我:「哇……你還沒結婚,就要定時跟婆婆請安?」

「韓國婆婆都是這樣的喔,一個禮拜至少要打電話問候一次。」韓娜轉過來跟我解釋。

「元旦(1/1)不是放假嗎?我問我老公是不是要去婆婆家,他一直跟我說下午再去就好,」韓娜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結果我就安心的睡到中午,在外面吃過午餐後才去婆家。」

「結果我一進門,桌上已經擺滿一堆菜,婆婆的臉色也不好看,」韓娜說:「一看就知道她是從早上開始準備,等著我們趕快來吃的。我當場超想掐死我老公!這是我跟他結婚以來第一個家庭聚會耶,他是想害死我嗎?!」

即使韓國社會愈來愈多雙薪家庭,結婚後繼續在職場打拼的女生逐漸增加(而且即使家裡有一個人可當全職主婦/主夫,也不代表家事就只是一個人的事啊),但對於「韓國媳婦」該有的義務及責任的執念,還是深深地埋在他們的心裡,很難在幾年之間就拔除掉。

韓國家族或朋友聚會時,在廚房打理的,通常是女性的身影。

將裝傻進行到底

聽到韓國姐姐們的抱怨,我忍不住擔心,該不會被我以為是神隊友的龍哥,其實是一個在中間沒有把話好好傳達清楚的豬隊友吧?

以前住同社區、跟我婆婆認識超過20年的韓娜安慰我:「你婆婆人很好啦,而且你是外國人啊,本來就不知道這些習俗,不用太緊張,照自己步調就好了。」

不過結婚超過半年,我愈來愈能適應婆婆的韓文腔調,某次她在閒聊時,對龍哥提到想要買車給我,我立刻插嘴:「千萬別破費,我不敢開!」婆婆先是:「真的嗎?你常在外面採訪,有車不是會比較方便嗎?」想再度說服我。過了一下,又自言自語:「啊……Fion現在聽得懂的韓文比以前多了呢。」

看來要在韓國生存,除了韓文能力,我還得精進我的演技。

訂閱《Fion的韓國生存筆記》閱讀完整內容,並獲得她預計於2018年12月出版的新書:https://wpimg.vocus.cc/uploads/2017/08/koreandream_f-1-700x366-1-700x366.jpg

所有圖片來源:Fion提供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on的沙龍
767會員
57內容數
<p>如果你的夢想,是來韓國工作、生活、念書。此專案,就會是你這個夢想的live版生放送!</p>
Fi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1
韓國這幾天的新聞頭條都是武漢肺炎,昨天的大新聞之一,就是把在武漢的韓國人給撤回來。這些人回來之後自然要隔離,我身為一個看房控,最好奇的是,這些要被隔離的人,住的是怎樣的房子?
Thumbnail
2020/02/01
韓國這幾天的新聞頭條都是武漢肺炎,昨天的大新聞之一,就是把在武漢的韓國人給撤回來。這些人回來之後自然要隔離,我身為一個看房控,最好奇的是,這些要被隔離的人,住的是怎樣的房子?
Thumbnail
2019/12/06
他是一位模特兒,也是一位網紅,同時也是一位網路服飾賣家。你如果有追蹤他的IG,會發現他的頁面,有滿滿的旅遊美景、名牌產品的派對、高級飯店的打卡。很多人羨慕他的生活,但也有不了解他的人,在網路上做惡意的揣測。他怎麼變成網紅的呢?又在走紅之後,面對哪些網路亂象甚至霸凌呢?
Thumbnail
2019/12/06
他是一位模特兒,也是一位網紅,同時也是一位網路服飾賣家。你如果有追蹤他的IG,會發現他的頁面,有滿滿的旅遊美景、名牌產品的派對、高級飯店的打卡。很多人羨慕他的生活,但也有不了解他的人,在網路上做惡意的揣測。他怎麼變成網紅的呢?又在走紅之後,面對哪些網路亂象甚至霸凌呢?
Thumbnail
2019/11/22
之前講《寄生上流》的影片有提到說,傳統韓國有人錢人愛住的是獨棟的房子。而且你去看韓劇裡面,很多什麼集團會長的兒子,有錢人家的小孩,他們家都是大門超大,有自己庭園那種。像是韓劇《繼承者們》裡面的金嘆,他的家就是直接在平倉洞拍的。
Thumbnail
2019/11/22
之前講《寄生上流》的影片有提到說,傳統韓國有人錢人愛住的是獨棟的房子。而且你去看韓劇裡面,很多什麼集團會長的兒子,有錢人家的小孩,他們家都是大門超大,有自己庭園那種。像是韓劇《繼承者們》裡面的金嘆,他的家就是直接在平倉洞拍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結婚之後,大姐還是在娘家旁邊租房子,每天晚餐和先生都回娘家吃,還帶二個便當當隔天的午餐,小倆口只有早餐自理。 一遇到星期六,夫妻倆就會回位於鄉下的婆家,婆婆不放心媳婦的手藝,還是主導三餐,因為公公務農,連早餐都要煮飯、炒菜,Susan的大姐就在一旁幫忙洗菜和切菜,還有飯後幫忙洗碗。 婆婆是急性子,又
Thumbnail
結婚之後,大姐還是在娘家旁邊租房子,每天晚餐和先生都回娘家吃,還帶二個便當當隔天的午餐,小倆口只有早餐自理。 一遇到星期六,夫妻倆就會回位於鄉下的婆家,婆婆不放心媳婦的手藝,還是主導三餐,因為公公務農,連早餐都要煮飯、炒菜,Susan的大姐就在一旁幫忙洗菜和切菜,還有飯後幫忙洗碗。 婆婆是急性子,又
Thumbnail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Thumbnail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Thumbnail
中秋剛過好像蠻適合把這本書的心得分享出來的,不過我覺得可能要先對不熟悉韓國文化的人說明一下中秋到底在韓國人的文化裡是怎麼樣的日子。 對台灣人來說中秋節就是烤肉、吃柚子、月餅然後才是團圓賞月,但中秋對韓國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重點就是祭祀,而祭祀就是要準備很多很多的東西,而準備這些東西當然就落在媳婦頭上。
Thumbnail
中秋剛過好像蠻適合把這本書的心得分享出來的,不過我覺得可能要先對不熟悉韓國文化的人說明一下中秋到底在韓國人的文化裡是怎麼樣的日子。 對台灣人來說中秋節就是烤肉、吃柚子、月餅然後才是團圓賞月,但中秋對韓國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重點就是祭祀,而祭祀就是要準備很多很多的東西,而準備這些東西當然就落在媳婦頭上。
Thumbnail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Thumbnail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Thumbnail
「我想喺你走之前,嫁俾你;我要著住我嗰套韓服,同你行婚禮!」 1999 年 12 月 18 日,係我同 Chloe「結婚」嘅日子。 1999 年 12 月 24 日,係我哋拍拖兩週年紀念。 1999 年 12 月 25 日,就係我離開韓國嘅日子。
Thumbnail
「我想喺你走之前,嫁俾你;我要著住我嗰套韓服,同你行婚禮!」 1999 年 12 月 18 日,係我同 Chloe「結婚」嘅日子。 1999 年 12 月 24 日,係我哋拍拖兩週年紀念。 1999 年 12 月 25 日,就係我離開韓國嘅日子。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當初知道我要結婚,週邊親友都驚呆了。「我以為你是不婚主義者。」一個朋友說。「一直覺得你就單身一輩子也不錯。」這是我媽說的。的確,婚姻不是我的渴望,有也可以,沒有也OK。一人飽、全家飽的日子很愜意,而且每個男人都是一個新世界,換不同的對象約會挺有意思。那我為何要結婚呢?
Thumbnail
當初知道我要結婚,週邊親友都驚呆了。「我以為你是不婚主義者。」一個朋友說。「一直覺得你就單身一輩子也不錯。」這是我媽說的。的確,婚姻不是我的渴望,有也可以,沒有也OK。一人飽、全家飽的日子很愜意,而且每個男人都是一個新世界,換不同的對象約會挺有意思。那我為何要結婚呢?
Thumbnail
嫁給韓國老公之後,許多人愛問「韓國男人是不是很大男人?」我沒辦法給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只能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Thumbnail
嫁給韓國老公之後,許多人愛問「韓國男人是不是很大男人?」我沒辦法給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只能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Thumbnail
<p>今年是我和韓國人結婚以來的第一個過年。但我在中秋節卻已經rehearsal了一次,發現既然我有一個外國人金牌,就得好好運用。</p>
Thumbnail
<p>今年是我和韓國人結婚以來的第一個過年。但我在中秋節卻已經rehearsal了一次,發現既然我有一個外國人金牌,就得好好運用。</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