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妳開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因為可以拿到壓歲錢、吃到好吃的功夫菜、跟親戚小孩一起放鞭炮。那時媽媽說:「等妳長大後就知道了。小孩喜歡過年、大人討厭過年。」
聽起來,媽媽不喜歡過年,因為她的工作最繁重。爸爸也是大人,他不喜歡過年嗎?我覺得還好,雖然有些家鄉味年菜歸他燒,有些年菜如「湖南臘肉」歸他採買(爸媽一定要去南門市場),紅包歸他發,但主要的工作媽媽都完成了,親友相聚時,爸爸還可以湊齊牌搭子打牌,是挺有樂子的。
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過年是女人特別忙碌、有壓力的日子,男人相對起來還好。所以不少已婚婦女會有過年症候群,尤其是每年都要回婆家過年的媳婦,探問起來,很少有開心愉快的。
婚姻裡不平等的過年習俗
等到我長大,嫁了人之後,過年都是回婆家,待滿一整個年節假期。到那時我才知道以前在台北娘家的過年儀式有多簡單。
婆家是農家,按照客家人習俗從除夕開始就有很多神明要拜,初一早上還要走春,去家附近的宮廟祭拜,加上自初一起,客人紛紛來婆家拜年,都不會事先電話連絡,突然就上門了,我跟老公還有大姑就要泡茶、切水果接待這些親戚,大概直到初三以後訪客才變少,我們才能安排家族的微旅行。
因為我們平時就住台北,離娘家較近,較常回去;而婆家在台中,較少回去,所以過年的習俗中我們都省略掉「初二回娘家」這一項,當爸爸還在、妹妹還未出嫁時,對這安排我沒有意見,頂多是有「怎麼有煮不完的飯、泡不完的茶、切不完的水果,過個年比平日還累」的抱怨。
當妹妹出嫁、爸爸過世後,娘家戶籍裡剩下媽媽一人,這時傳統的過年習俗開始浮現其不合理之處…按照習俗,媽媽得一個人過年,直到初二我們這些女兒才能回娘家。但她並不是沒有子女的人,怎麼會這樣呢?
在古早傳統的社會裡,夫妻生很多孩子,有男有女,加上女性經濟跟人格都無法獨立,是「嫁入夫家」,屬於夫家的人,過年以夫家為主的安排是合理的。
但到了現代,不少夫妻只生女兒,甚至只有獨生女,不少女性結婚時已不收男方的聘金,受的教育程度高,自己工作賺錢,甚至有些女性還負責養家,收入比老公還高,「嫁入夫家」的意義已不復存在,而比較像是西方平等的「結婚」,但一到過年時,還是以夫家的需求為主,女方跟親屬的需求被放到後面~這與現實不符的習俗引發不少媳婦的鬱悶情緒、在小家庭中造成衝突。
可以說,目前習俗尚未跟著社會變遷而「與時俱進」,還好,隨著女性意識抬頭,愈來愈多媳婦發出不平之鳴,媒體上出現不少相關的討論。所以,過年一定要在夫家過嗎?這已經不是鐵板一塊。
認定對方前,一定要睜大眼看清楚
因為媽媽已經變成類獨居的狀態,所以我告訴老公(對,是告訴而不是商量),以後過年我將不會「」跟他回婆家,除非妹妹能陪伴,或是媽媽有她自己的安排。
講到這裡,我要特別按讚自己的母親,媽媽已經75歲了,但她跟以前我印象中的媽媽很不一樣。因為開過刀、體力大不如前,她放下了很多主婦的執念,例如過年前的大掃除、採買就「一定」要做到什麼程度的執著。老公過世、女兒也都出嫁,如果我們都聽老公的安排,她可是要一個人過年~媽媽對此已有心理準備,並不覺得自己「可憐」、「孤單」,今年她安排去哥哥家(我舅舅)吃年夜飯,再去姐姐家(我阿姨)守歲過夜。
媽媽的安排很好,過年不一定要跟兒女過,也可以跟手足過。但我可不想讓她年年都去投奔親戚,為什麼結婚後的女兒就不能陪自己的爸媽過年?現在已經不是古代了,不合理的習俗就該打破,讓它有「另一種可能」。
老公雖然無法對我的宣告「欣然接受」,但也無法反對。畢竟他的觀念比較傳統,也很孝順自己爸媽,想也知道我的行為不符合公婆的期待。但公婆是善良之人,他們知道媽媽已是寡婦、女兒都出嫁,所以對此不至於產生太負面的情緒、為難兒子,這是我的幸運。
媳婦要打破傳統,需要循序漸進、伺機而動,並非一意孤行,完全不管丈夫跟夫家的想法,這樣婚姻只會往破裂的方向走。以我為例,當父母都還在時,我履行傳統的媳婦職責,逢年過節都按丈夫跟婆家的期待在婆家待好待滿,扮演「順媳」;當爸爸生重病、妹妹也出嫁時,我提醒老公以後丈母娘可能是「獨居」,我家沒有兒子,我就是兒子,所以以往過節都以夫家為主的習慣將會改變…這樣不斷打預防針的結果,當我媽真的變成一個人時,他也比較能接受我放下媳婦的責任,回娘家去。
我之所以能逆反傳統「不回婆家過年」,根本原因是老公跟婆家都算明理的人、善良的人,有同理心,就算無法高興,也不至於認為我想陪自己母親過年是「大逆不道」。所以婚前睜大眼、挑選對象無比重要,如果對方跟家人是鐵板一塊、傳統習俗的堅定擁護者,又缺乏同理心,非善良之輩,這種人還要嫁、娶嗎?
也有人說,婚前說好要娘家、夫家輪流過年的,婚後老公卻食言不算數,又怎麼辦呢?
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媳婦仍須努力」。婚前,我跟老公也說好年夜飯「娘家、婆家輪流吃」,但婚後執行了一、兩次左右,又都是以婆家為主了。畢竟現在的婚姻結構裡,傳統觀念還是老大,不僅老公們這麼想,許多老婆也認同這些想法,更不用說長輩們,思想開明的長輩是「鳳毛麟角」。所以當父母都健在並且健康時,他們可以自己做伴,設計另類的過年方式,女兒們就不用為了在哪吃年夜飯這種事跟老公、夫家撕破臉。但當父母有一方過世、有人落單的時候,我覺得這時無須忌憚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傳統,讓自己煎熬於媳婦與女兒的責任間。畢竟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的是娘家父母,不是夫家的公婆,優先順序還是很清楚的。
但媳婦們一定不能預期老公會自然站在我們這方,主動為我們想,想要的待遇需要努力、說服、爭取而來,明白這點的媳婦,不會被老公跟夫家的自私挫折,自私是人之常情,我們自己也常有自私的時候。媳婦唯一能做的是放下對老公與夫家的期待,想方設法,轉動情境讓它趨近於我們想要的。
不過,努力有效的前提是,對方不能是自私過頭的人。所謂自私過頭,就是眼裡只有自己跟本家的需求,看不到別人,覺得太太跟媳婦只是「附屬品」,自然無法尊重。認定這個男人前,一定要就「婚後要不要跟公婆同住?」、「要生孩子嗎?生幾個?」、「要買房子嗎?」、「家用怎麼分攤」、「年夜飯怎麼吃」之類的問題進行討論,藉以了解對方的價值觀,跟自己是否相符,再決定是否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千萬不能「只憑著感情及感覺,閉著眼睛就嫁了」,那是拿自己的人生在賭運氣,非常危險。
過年方式可以更多元
我認識一位開文青餐廳的大姊,目測約大我10多歲,她有一個剛結婚的獨子,小夫妻這個過年自己去旅行,而大姊跟她老公也將去環島旅行,她的婆婆其實還在,身體不好,有看護照顧。
60歲左右的熟齡夫妻,沒有過年一定要跟兒子、媳婦圍爐的傳統觀念,也沒有非陪老母親不可的執著,過年也可以一起去旅行,享受不一樣的春節,我覺得非常棒。
如果夫妻不同心,各自過年也可以,不是帶著怨恨與不快、懲罰對方的心情,哀怨地自己過。既然是過年,就要做平常少做、難得的事,古早社會要吃大餐、穿新衣、全家圍爐團圓、拜訪親友不容易,所以成為過年的習俗。現在上述的事大家平日反而常常做,所以過年時也可以吃素、做點簡易斷食、去打禪七等等,甚至有時不跟別人一起過年,刻意自己過……,如果放下「過年一定要怎樣」的執著,在這對上班族而言是難得的假期裡,可以做很多嚐試,不是嗎?
但,正因為春節是跟傳統觀念連結最深的節日,所以對已婚人妻、人夫、未婚的女兒、兒子來說,「怎麼過」不可能都不考慮別人(主要是長輩),完全自己說了算。如何在自己的需求與別人的要求中取得平衡,既不委屈自己,也不無視於別人,需要「生活的智慧」,還好相關的善知識愈來愈多,代表我們更有機會脫離媳婦的傳統框架,只要凡事從自己做起,例如放下要成為周遭人眼中「好媳婦」的心理需求…,妳會找到過年的樂趣的~~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作家曾詠蓁經營的專題,會在這裡分享日常閱讀、追劇、靈修的心得,並刊載「異能少年」系列小說中沒有收錄的番外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電影「海邊走走」是「婚姻故事」的熟齡版。一對目測60歲以上、29年婚齡的夫妻,在一個尋常的周日上午,突然畫下了婚姻休止符。所謂「突然」,是就太太葛蕾絲的角度來說的,以先生愛德華這一方而言,婚姻終結早已在他心中醞釀許久,只是在那個早上,他終於有勇氣對太太說出來而已。 愛德華在太太的逼問下
年輕的時候看紅樓夢,都挑寶玉、黛玉戀愛的章節來看,對寶釵只覺得礙眼與討厭。人到中年以後,才比較懂得了寶釵,也很佩服曹雪芹,把一個老成姑娘的複雜多面描繪得絲絲入扣,因此讀者對於薛寶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很多爭議。
最近,我追蹤了許常德先生的臉書。他不僅是有名的填詞人、婚戀談話節目的固定來賓,而且不知從何時起,在臉書上義務解答網友的人生疑惑,多數是與婚戀有關的,他像是「解憂雜貨店」裡的老闆,給來信者時而溫柔和善、時而直白犀利的建議。而網友的問題五花八門,有些是我難以想像的情節,有如電視上灑狗血的八點檔連續劇,
上禮拜我與幾個朋友一起做拜倫凱蒂的「功課」練習,分享功課單之前,我放了一段拜倫凱蒂引導一位母親做功課的視頻給大家看。那名母親傷心欲絕,因為發現兒子吸毒,拜倫凱蒂引導她去「看見」現實與想像的不同。 她的傷心來自於對兒子未來的想像:「如果他繼續吸毒下去,人生有多悲慘....」。 大家都覺得,當發現孩子
電影「海邊走走」是「婚姻故事」的熟齡版。一對目測60歲以上、29年婚齡的夫妻,在一個尋常的周日上午,突然畫下了婚姻休止符。所謂「突然」,是就太太葛蕾絲的角度來說的,以先生愛德華這一方而言,婚姻終結早已在他心中醞釀許久,只是在那個早上,他終於有勇氣對太太說出來而已。 愛德華在太太的逼問下
年輕的時候看紅樓夢,都挑寶玉、黛玉戀愛的章節來看,對寶釵只覺得礙眼與討厭。人到中年以後,才比較懂得了寶釵,也很佩服曹雪芹,把一個老成姑娘的複雜多面描繪得絲絲入扣,因此讀者對於薛寶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有很多爭議。
最近,我追蹤了許常德先生的臉書。他不僅是有名的填詞人、婚戀談話節目的固定來賓,而且不知從何時起,在臉書上義務解答網友的人生疑惑,多數是與婚戀有關的,他像是「解憂雜貨店」裡的老闆,給來信者時而溫柔和善、時而直白犀利的建議。而網友的問題五花八門,有些是我難以想像的情節,有如電視上灑狗血的八點檔連續劇,
上禮拜我與幾個朋友一起做拜倫凱蒂的「功課」練習,分享功課單之前,我放了一段拜倫凱蒂引導一位母親做功課的視頻給大家看。那名母親傷心欲絕,因為發現兒子吸毒,拜倫凱蒂引導她去「看見」現實與想像的不同。 她的傷心來自於對兒子未來的想像:「如果他繼續吸毒下去,人生有多悲慘....」。 大家都覺得,當發現孩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我們都覺得異常煩惱。。。也許母親節是我們過去29年唯一一樣沒有變過的心情。。。 我阿媽也是一樣,很像從來不會替人開心。 上星期我們大陸也有一個十幾年沒見的親戚來見我阿媽,吃飯的時候我阿媽也是對茶樓很不滿,我不知道她當時有沒有黑面,但是我知道她的心,就是沒有很開心。。。那個親戚十幾年沒有跟我老母聯
是我最不喜歡的節日,話說我老母真係唔係好人,佢個契仔結婚,人地喺半島淨係請兩家屋企人食飯,佢其實唔係屋企人,但新奶奶*即是佢老死)都請佢走。佢去到梗係屬於最唔親嗰啲人,於是就被安排同陌生人坐。咁佢就發新奶奶脾氣,話人安排得差,又要人哋去半島門口接佢上去,之後又話唔好食唔夠飽。 呢啲咩人嚟嘅? 仲
Thumbnail
       親愛的人媳,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冬天悄悄而至,當涼風拂面、落葉飄散時,你忍不住開始期待聖誕節、年終獎金、農曆年節……。等等,說到農曆年節,你好像聽見遠方傳來婆媳戰爭的鼓聲隆隆。還沒見到婆婆本人,你已經開始預演那些緊繃、難受的互動,心隨著壓力沉到谷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是過年除夕家人團圓的日子,我的獨子小安在國外工作了好多年,今天也會回來一起過節吃年夜飯,而且他還說要帶剛交往不久的女朋友回家,讓我感到相當驚喜也非常期待,於是很早就訂好了年夜飯的餐廳,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我就泡了一杯好茶坐在客廳沙發上等待他們的歸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難得過年放了七天,年味越來少了,而是傳統的儀式感,老一輩還是不放過! 過年的除夕的前一天,下班還要趕回來打掃, 發現永遠打掃不完...,如果要配合父母的期望,我想我應該會做死... 永遠只對我老媽說,重點打掃就好了,盡力就好.... 年夜飯,簡單,重點儀式就好,人口變少了,大家都結婚有各自家庭,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Thumbnail
從小就不喜歡過年,但是結婚後更加討厭。每年重複的拜拜程序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無法配合傳統慣例,讓過節前後的生活變得焦慮。希望可以跳脫這種方式,並且通過modern的方式,尊重傳統信仰。
Thumbnail
今年,會是我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很久以前我就和現在的先生說,以後就算結婚了,過年我也還是想回自己家吃飯。他沒有反對,他說好,不問為什麼、也不試圖遊說我,只是和我說他家那邊他會去處理,我想這也是我願意嫁給他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我們都覺得異常煩惱。。。也許母親節是我們過去29年唯一一樣沒有變過的心情。。。 我阿媽也是一樣,很像從來不會替人開心。 上星期我們大陸也有一個十幾年沒見的親戚來見我阿媽,吃飯的時候我阿媽也是對茶樓很不滿,我不知道她當時有沒有黑面,但是我知道她的心,就是沒有很開心。。。那個親戚十幾年沒有跟我老母聯
是我最不喜歡的節日,話說我老母真係唔係好人,佢個契仔結婚,人地喺半島淨係請兩家屋企人食飯,佢其實唔係屋企人,但新奶奶*即是佢老死)都請佢走。佢去到梗係屬於最唔親嗰啲人,於是就被安排同陌生人坐。咁佢就發新奶奶脾氣,話人安排得差,又要人哋去半島門口接佢上去,之後又話唔好食唔夠飽。 呢啲咩人嚟嘅? 仲
Thumbnail
       親愛的人媳,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冬天悄悄而至,當涼風拂面、落葉飄散時,你忍不住開始期待聖誕節、年終獎金、農曆年節……。等等,說到農曆年節,你好像聽見遠方傳來婆媳戰爭的鼓聲隆隆。還沒見到婆婆本人,你已經開始預演那些緊繃、難受的互動,心隨著壓力沉到谷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是過年除夕家人團圓的日子,我的獨子小安在國外工作了好多年,今天也會回來一起過節吃年夜飯,而且他還說要帶剛交往不久的女朋友回家,讓我感到相當驚喜也非常期待,於是很早就訂好了年夜飯的餐廳,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我就泡了一杯好茶坐在客廳沙發上等待他們的歸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難得過年放了七天,年味越來少了,而是傳統的儀式感,老一輩還是不放過! 過年的除夕的前一天,下班還要趕回來打掃, 發現永遠打掃不完...,如果要配合父母的期望,我想我應該會做死... 永遠只對我老媽說,重點打掃就好了,盡力就好.... 年夜飯,簡單,重點儀式就好,人口變少了,大家都結婚有各自家庭,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Thumbnail
從小就不喜歡過年,但是結婚後更加討厭。每年重複的拜拜程序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無法配合傳統慣例,讓過節前後的生活變得焦慮。希望可以跳脫這種方式,並且通過modern的方式,尊重傳統信仰。
Thumbnail
今年,會是我結婚後的第一個過年,很久以前我就和現在的先生說,以後就算結婚了,過年我也還是想回自己家吃飯。他沒有反對,他說好,不問為什麼、也不試圖遊說我,只是和我說他家那邊他會去處理,我想這也是我願意嫁給他的其中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