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世代的反省與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八零時代習慣稱呼為崩世代,因為這是最富有的世代也是最貧窮的世代,最有希望的世代也是最絕望的世代,許多上個世代的人一輩子都遇不到千年大革命通通在我們這個世代發生了,網路革命、知識製造、人工智慧、互聯網革命....,許多宛若科幻小說的概念紛紛在這個時代逐漸具體化。

但是對於我們這個世代來說,這意味著我們的競爭比上個世代多很多,我們也面臨了人類史上最嚴重的貧富差距,在人工智慧誕生後,或許我們會碰到海嘯般的失業潮,很多八零世代的年輕人得到最多的資源,卻也看到最深的絕望。父母那世代只要撐過工作期,便可以不負責任地安養退休,但是崩世代的年輕人卻得同時受到少子化以及國家競爭的夾殺,這批年輕人簡直成為了時代的孤兒。

以往的年代,只要夠努力,掙份工作,不要太過鋪張浪費,沒有意外地都能正常組個家庭,隨著房價上漲,愈來愈多崩世代的年輕人在台灣看不到希望,這絕非台灣僅有的現象,日本、韓國、美國.....也同樣如此,脫節的教育、過長的工時、過低的報酬都在一步步扼殺台灣的生產力與未來。

生活好像是一場永不結束的噩夢,什麼時候,我們的決策者才會醒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博欽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正面臨一種由人口結構和科技創新所驅動的社會變遷。過去依循著教育、工作、退休,然後死亡的人生序列,將不復存在;擁有更多的選擇,卻也面對著更多的挑戰。這是一場:多世代革命。何時該求學、工作?何時又該退休?過去按照年齡來劃分的階段,不再是標準答案。
Thumbnail
我們正面臨一種由人口結構和科技創新所驅動的社會變遷。過去依循著教育、工作、退休,然後死亡的人生序列,將不復存在;擁有更多的選擇,卻也面對著更多的挑戰。這是一場:多世代革命。何時該求學、工作?何時又該退休?過去按照年齡來劃分的階段,不再是標準答案。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我在思考的問題,我總在想著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迷惘?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彼此的差異性那麼大?價值觀很不一樣?為什麼當前政府需要普遍化的教育? 因此這些問題在呂世浩老師的書中,找到了我認可的答案。原來....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這是一個長久以來我在思考的問題,我總在想著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普遍迷惘?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彼此的差異性那麼大?價值觀很不一樣?為什麼當前政府需要普遍化的教育? 因此這些問題在呂世浩老師的書中,找到了我認可的答案。原來....
Thumbnail
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 前4個世代構成了市場的主幹。 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仍未退休,而現在全球的領袖高層多半是X世代,Y世代是最大的就業族群,Z世代則是剛加入就業市場 這幾個世代對科技的體驗、理解、使用程度不同。 很長時間以來,千禧世代(Y世代)(約略是80後和90後出生族群)是品牌行銷
Thumbnail
嬰兒潮、X、Y、Z、α世代差在哪? 前4個世代構成了市場的主幹。 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仍未退休,而現在全球的領袖高層多半是X世代,Y世代是最大的就業族群,Z世代則是剛加入就業市場 這幾個世代對科技的體驗、理解、使用程度不同。 很長時間以來,千禧世代(Y世代)(約略是80後和90後出生族群)是品牌行銷
Thumbnail
盡可能讓自己培養一些可以辨識出眼前社會景觀的能力,留意相關社會議題決策,才有機會做出比較適合的判斷,趨吉避凶。
Thumbnail
盡可能讓自己培養一些可以辨識出眼前社會景觀的能力,留意相關社會議題決策,才有機會做出比較適合的判斷,趨吉避凶。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定義為1945~1965年出生的世代,這個詞雖然先是在英美出現,但卻也能夠描述經歷過世界大戰後那二十年人口擴張的世代。他們創造了冷戰時代的經濟奇蹟,並在後冷戰時代之後逐漸成為養老金的重大問題。但是當時間到達2020年代後的新時代後,他們開始凋零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定義為1945~1965年出生的世代,這個詞雖然先是在英美出現,但卻也能夠描述經歷過世界大戰後那二十年人口擴張的世代。他們創造了冷戰時代的經濟奇蹟,並在後冷戰時代之後逐漸成為養老金的重大問題。但是當時間到達2020年代後的新時代後,他們開始凋零
Thumbnail
「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拿起書封,就看見如此驚悚的標題。以往的成長歷程,教育與社會,總是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沒錯,這些機會,並沒有被完全封死,這也是「美國夢」的基本精神。但是作者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我們人民及政府不改變現有路線,未來絕對會落入悲慘的境地。
Thumbnail
「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拿起書封,就看見如此驚悚的標題。以往的成長歷程,教育與社會,總是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沒錯,這些機會,並沒有被完全封死,這也是「美國夢」的基本精神。但是作者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我們人民及政府不改變現有路線,未來絕對會落入悲慘的境地。
Thumbnail
西元 2000 年,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網路與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誕生了。 每個人對於我們都有不同的定義與和詮釋,因此出現了XYZ世代、I世代、C世代(Covid-19)、千禧世代、2000 後世代...諸如此類的世代名稱。 世代會殞落,會更迭,我們該如何紀錄與延續世代?
Thumbnail
西元 2000 年,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網路與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誕生了。 每個人對於我們都有不同的定義與和詮釋,因此出現了XYZ世代、I世代、C世代(Covid-19)、千禧世代、2000 後世代...諸如此類的世代名稱。 世代會殞落,會更迭,我們該如何紀錄與延續世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