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大補帖:給反同志教友的一封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許多身為基督徒的朋友,近來為了《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以及「同性婚姻、伴侶」法制化有一些擔心、焦慮,對於未來家庭的崩毀,擔心社會秩序的紊亂,這些擔心、焦慮,來自於自己的教會、信仰,以及身邊朋友的更多擔憂。

許多人會說,他們身邊有同志朋友,尊重同志、沒有歧視同志,但不願意給予同志平等的人權,因為需要這些同志自律、回歸異性戀、避免同志破壞了家庭制度、破壞倫常。

許多人會說,擔憂伴侶制度與同性婚姻會使婚姻失去神所賦予的神聖性,甚至會使同志錯綜複雜的性,帶入婚姻之中,讓婚姻變得更混亂,兒童需要正常的家庭來撫育、成長。

甚至認為身為基督徒,有些事基於真理、本於信仰,必須在此刻站出來反對相關法案,強調自己站在上帝這一邊。

我們不妨想想,什麼是真正的尊重?自己真的理解了同志?理解的是選擇用「異性伴侶方式」生活的同志?或是選擇用「同性伴侶」生活的同志?究竟了解了多少?那如何說自己是尊重、沒有歧視?

不是每對同性伴侶都會想要結婚,或登記為伴侶,那是因為清楚社會仍有很多歧視,或是自己根本不想進入婚姻。會想要結婚或登記為伴侶的是哪些人呢?

就是想遵守現在所有婚姻制度、婚姻規範,和原本享有異性婚姻權益這群人,相同地透過承諾來結為一段重要的關係,組成家庭,他們一樣都在期待「維護婚姻制度」、「維護家庭制度」,同時也依循原有的倫常,只是原有的夫妻概念,同時也有夫夫、妻妻的概念。會想結婚的同志,是想要穩定社會的同志。

許多同性戀者過去為了符合家人的期待,進入異性戀婚姻,這樣的婚姻與家庭是社會所期待的嗎?同性婚姻不但不會毀壞原有的婚姻、家庭制度,反而是認同與鞏固婚姻與家庭制度。

台灣有很多同志家庭了,孩子順利的成長,我的一些同志家庭的朋友,孩子甚至已經讀大學了,就和所有在異性戀家庭長大的孩子一樣,沒有什麼分別。這些同志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需要的就是社會、法律制度認可他們來自「正常的家庭」,一樣有雙親的愛、關懷,只是雙親不一定是一男一女。

上帝創造男人,創造女人,同時上帝也創造了陰陽人、跨性別者,上帝造了異性戀,同時也造了同性戀、雙性戀、流性戀,上帝不只讓我們繁衍下一代,教我們智慧,教導我們的是慈愛、包容。我們需要了解上帝造人的多樣性,這是上帝的美意,是教我們視彼此為兄弟姊妹,彼此平等、正義地對待。只是所有社會上的多樣性,不一定都被書寫在聖經裡面,不一定都寫在法律裡,這需要我們的智慧。

信仰教導我們的是要理解,而不是要人認罪、再也不得再犯罪。我們需要聆聽上帝的聲音,給予差別待遇就是歧視,理解、支持同志權益並不會背叛上帝。

應當反省的是,在傳遞反同志權益的過程,總是讓許多人因此遠離了上帝,聽不見福音,很多人現在聽到基督徒是感到害怕、恐懼,聽到基督徒想到的是仇恨,而不是慈愛。反同志權益無助於上帝的子民與神和好,我們需要在混亂的資訊中明辨真理原則,而不要以人類的姿態妄稱上帝的立場。


【4寫於2013年10月17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7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王晧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2
遇到性騷擾、性侵害了,什麼時候會願意說出來? 有些人一直在鼓勵,如果真的遇到了,要說出來呀?!怎麼現在才說? 聊聊我在諮商室裡看到的當事人...
Thumbnail
2023/06/22
遇到性騷擾、性侵害了,什麼時候會願意說出來? 有些人一直在鼓勵,如果真的遇到了,要說出來呀?!怎麼現在才說? 聊聊我在諮商室裡看到的當事人...
Thumbnail
2023/05/30
Dear肉肉, 你可能會想問:爹地為何勇敢?為何會長成這樣? 在我高中的時候,曾有一位老師,她是我高中一年級時,隔壁班的老師,她是國文老師。她的名字叫:施寄青。妳有聽過她嗎?可能沒有。 但是,當年爹地要去台北讀書之前,就在高雄聽過她囉! 我那時候好羨慕隔壁班的同學可以上到施老師的課。聽說老師會無
Thumbnail
2023/05/30
Dear肉肉, 你可能會想問:爹地為何勇敢?為何會長成這樣? 在我高中的時候,曾有一位老師,她是我高中一年級時,隔壁班的老師,她是國文老師。她的名字叫:施寄青。妳有聽過她嗎?可能沒有。 但是,當年爹地要去台北讀書之前,就在高雄聽過她囉! 我那時候好羨慕隔壁班的同學可以上到施老師的課。聽說老師會無
Thumbnail
2023/05/25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5/25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在傳統喪葬習俗上,同志伴侶面臨著許多挑戰。在喪禮時可能面臨家人和親屬的不諒解,和無法實現殯葬自主等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信仰、家庭和婚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教會信仰上的矛盾與糾結,懷疑教會對家庭關係的負面影響。作者描述了自己對婚姻、信仰的態度和思考,並表達了對家庭和婚姻的渴望。文章意在探討婚姻信仰問題的思考與困境,期待透過理解尋求解答。
Thumbnail
為什麼上帝渴望夫妻合一?如果乍看這個句子,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單純只是個律法或命令。好像上帝創造人,然後又為人預備了配偶,所以當上帝許配兩人彼此在一起時,那就應該要好好在一起啊,不是嗎?
Thumbnail
為什麼上帝渴望夫妻合一?如果乍看這個句子,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單純只是個律法或命令。好像上帝創造人,然後又為人預備了配偶,所以當上帝許配兩人彼此在一起時,那就應該要好好在一起啊,不是嗎?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