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從「大義滅子」到「大義滅父」

「大義滅親」:從「大義滅子」到「大義滅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4會員
333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儒家思想在大陸方面之所以能與西方文化長期抗衡,主要不在於儒家思想的強大,而在於其寄居于大一統的集中體制中,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思想為大一統集中體制提供價值基礎,而大一統集中體制則成為儒家思想的堅固堡壘。
以其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力,覆蓋廣泛而深入的權力體系,加上統治的廣闊土地和眾多人口,毛可算是古今中外權力最大的統治者,能支配和調動其統治下的所有人力和物力資源。
今天,已有不少的中國人認識到毛對中國社會的危害,但未必都能認識到毛是國民追求大一統的必然結果。更嚴重的是,還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崇拜毛。而「崇毛」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國民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想。要知道,只要存有大一統思想,就一定會崇拜強權政治人物,就會崇毛或者換一個強權者來崇拜。兩者之間,具有邏輯的必然性。
“历史的选择”只意味着历史上大多数人的选择,不意味着是所有中国人的选择;也不等于是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历史的选择”仅仅是历史上的中国人曾经做出的选择,不能用来限制现代中国人的选择,不等于仍然是现代中国人的选择。现代中国人有权利重新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要走向自由与民主,公正与平等,就必须既批孔又批毛。毛与孔之间既有对立,也有一致。站在自由平等的立场,两者都要批。中国不能回复到尊孔子为“帝师”的状态,也不能停留在目前已有所弱化的“君师”的状态,更不能返回到“君师”重新强化的状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的“孝”与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传承关系。阶级斗争理论正是五四新文化反传统的进一步延伸,由思想宣传转入实际行动,由城市转入农村。阶级斗争所到之处,宗法家族无不纷纷解体。个人不得不完全进入国家主义的权域和话语中。
儒家思想在大陸方面之所以能與西方文化長期抗衡,主要不在於儒家思想的強大,而在於其寄居于大一統的集中體制中,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思想為大一統集中體制提供價值基礎,而大一統集中體制則成為儒家思想的堅固堡壘。
以其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力,覆蓋廣泛而深入的權力體系,加上統治的廣闊土地和眾多人口,毛可算是古今中外權力最大的統治者,能支配和調動其統治下的所有人力和物力資源。
今天,已有不少的中國人認識到毛對中國社會的危害,但未必都能認識到毛是國民追求大一統的必然結果。更嚴重的是,還仍然有相當多的人崇拜毛。而「崇毛」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國民根深蒂固的大一統思想。要知道,只要存有大一統思想,就一定會崇拜強權政治人物,就會崇毛或者換一個強權者來崇拜。兩者之間,具有邏輯的必然性。
“历史的选择”只意味着历史上大多数人的选择,不意味着是所有中国人的选择;也不等于是正确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历史的选择”仅仅是历史上的中国人曾经做出的选择,不能用来限制现代中国人的选择,不等于仍然是现代中国人的选择。现代中国人有权利重新做出自己的选择。
中国要走向自由与民主,公正与平等,就必须既批孔又批毛。毛与孔之间既有对立,也有一致。站在自由平等的立场,两者都要批。中国不能回复到尊孔子为“帝师”的状态,也不能停留在目前已有所弱化的“君师”的状态,更不能返回到“君师”重新强化的状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的“孝”与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具有非常明显的传承关系。阶级斗争理论正是五四新文化反传统的进一步延伸,由思想宣传转入实际行动,由城市转入农村。阶级斗争所到之处,宗法家族无不纷纷解体。个人不得不完全进入国家主义的权域和话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