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一簾藍色夢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破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去聆聽 後來才發現沒有 自己的聲音 我去說話 後來才發現 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書寫 才發現,沒有 人也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觀察後來 才發現沒有人 也沒有自己 更何況是聲音。
  校園裡總是能聽見宣導性別平等的聲音,然而一轉身卻又能在辦公室中聽見男孩就是比較會打架搗蛋的意見。這種情況在現今的臺灣仍然在發生,想必會讓許多認為都已經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感到驚奇。
我去聆聽 後來才發現沒有 自己的聲音 我去說話 後來才發現 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書寫 才發現,沒有 人也沒有自己的聲音 我去觀察後來 才發現沒有人 也沒有自己 更何況是聲音。
  校園裡總是能聽見宣導性別平等的聲音,然而一轉身卻又能在辦公室中聽見男孩就是比較會打架搗蛋的意見。這種情況在現今的臺灣仍然在發生,想必會讓許多認為都已經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感到驚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到了某個階段,是極需要私人空間的,讓原本無處安放的心事找到落腳處。而鬼魂可能正好相反,在孤獨與執着之間,是極需要尋回連繫的感覺,把在半空懸浮的身軀和心事具象化。
Thumbnail
有古今中外第一大奇書之美譽的紅樓夢,書中人物有名有姓的,高達480餘人,幾年前曾首次試著翻閲,然因執著於記住人物之間的關係而試讀失敗,終於在近日完成近80萬字,百二十章回的閲讀,直乎過癮,尤其是第97回以後的章節,更是愛不釋手,欲罷不能,成為我過去一兩個月茶餘飯後的案頭書 這本由清代曹雪芹以自身幼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本四大小說之一的名著,在現代被廣泛翻拍成連續劇、電影、動畫,甚至還被編排進國文課本之中,內容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榮國府和寧國府由興而衰的過程。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沒錯,此書便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有趣的是,曹雪芹其實只完成120回中的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首先,我想先探討一個問題,關於閱讀時的「讀懂」與「理解」。 即使在讀書時接觸了許多「作者已死」的理論,但我心中仍然有個對「讀懂作者與作品」的期望,覺得與作者產生共鳴是一件令人感動且興奮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內心的作家夢在作祟,認為與讀者契合的浪漫是一種直觀而純粹的情感。
藝術創作對一般人有何意義? 我們是否也有機會,透過作為一位觀賞者,去理解、去思考,進而獲得與創作者同樣的啟發呢?
Thumbnail
夜深人靜入夢時,就是我們在自己的百寶袋中翻找的時候。
Thumbnail
那天看紅樓夢,某段黛玉想到西廂記:「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我猛然解決了多年來的一個疑惑。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到了某個階段,是極需要私人空間的,讓原本無處安放的心事找到落腳處。而鬼魂可能正好相反,在孤獨與執着之間,是極需要尋回連繫的感覺,把在半空懸浮的身軀和心事具象化。
Thumbnail
有古今中外第一大奇書之美譽的紅樓夢,書中人物有名有姓的,高達480餘人,幾年前曾首次試著翻閲,然因執著於記住人物之間的關係而試讀失敗,終於在近日完成近80萬字,百二十章回的閲讀,直乎過癮,尤其是第97回以後的章節,更是愛不釋手,欲罷不能,成為我過去一兩個月茶餘飯後的案頭書 這本由清代曹雪芹以自身幼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本四大小說之一的名著,在現代被廣泛翻拍成連續劇、電影、動畫,甚至還被編排進國文課本之中,內容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榮國府和寧國府由興而衰的過程。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沒錯,此書便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有趣的是,曹雪芹其實只完成120回中的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首先,我想先探討一個問題,關於閱讀時的「讀懂」與「理解」。 即使在讀書時接觸了許多「作者已死」的理論,但我心中仍然有個對「讀懂作者與作品」的期望,覺得與作者產生共鳴是一件令人感動且興奮的事情。這或許也是內心的作家夢在作祟,認為與讀者契合的浪漫是一種直觀而純粹的情感。
藝術創作對一般人有何意義? 我們是否也有機會,透過作為一位觀賞者,去理解、去思考,進而獲得與創作者同樣的啟發呢?
Thumbnail
夜深人靜入夢時,就是我們在自己的百寶袋中翻找的時候。
Thumbnail
那天看紅樓夢,某段黛玉想到西廂記:「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我猛然解決了多年來的一個疑惑。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