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吃素?吃素能改變世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對岸比起來,台灣的吃素群眾倒是相當廣泛,這件事情不難理解,從經濟發展來看,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經過了經濟起飛期停留在了停滯期,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饑荒人口,再加上有宗教氛圍的影響,還有對健康環保的意識比較先進,基本上全世界來說,吃素有這幾個原因:
1. 保護動物:動物和人類很容易產生感情就是因為動物和人類很相似,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有運動能力,而最重要的就是動物對疼痛和死亡也有強烈的恐懼感,英國哲學家、法理學家傑裡米·邊沁把感受痛苦的能力視為一個生物是否有權利受到平等考慮的關鍵特征。按此說法:動物和人一樣,是有權利受到平等待遇的生命,而植物則不是。 (http://az082108210821.pixnet.net/bl…/post/285163127-為什麼不能吃動物,但可以吃植物)
此外科學研究表明,動物也有喜怒哀樂。

一年中就有六十億的動物被屠宰,而這只是發生在美國的情況。這些被人們稱為"供肉動物"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人類擁有巨大的權力決定這些動物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死亡。有人說如果我們必須親手屠宰動物來獲取肉食的話,我們可能都成為素食者。
《地球公民》說:「如果屠宰場的牆是玻璃的,那所有人都能變成素食者。”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看到人們虐貓虐狗吃狗肉覺得很殘忍而對餐桌裡的豬牛羊肉吃得心安理得。
這樣的雙重標準我是不待見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5CbFHFKl5c&t=263s (中國農村屠宰豬,畫面血腥,小心慎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5mOII6E1o(人道屠宰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iiH6mptP8(牛奶如何產生)
2.健康環保: 植物性食物從進入胃中到排出體外,只需要消化三、四小時,肉類則至少須十二小時,其滯留體內所分解出的廢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畜牧是破壞森林的最大力量,肉食間接成了破壞地球的殺手(http://news.bbc.co.uk/…/newsid_7…/newsid_7376600/7376668.stm );畜牧的排泄物也造成環境污染問題 ;肉類蛋白質囤積體內所引起的痛風、關節炎問題在素食者身上很少發生 。
3時尚潮流:最近幾年吃素越來越風行,可以說成為了時尚指標之一,國內外明星從王力宏到麥當娜都吃素,網上po一些健康餐的圖也變得相當潮流,也有很多素食餐廳迎合年輕人,把餐廳打造的很吸引人,彈性的素食主義成為更受歡迎的方式,此外在德國這樣的地方,除了素食肉之外越來越多的素食替代品可以解饞;一人改吃素一天,可減少4.1公斤CO2,等於180~360棵樹一天內之CO2吸收量;少吃肉也可以紓解缺糧的危機。 (https://nommagazine.com/素食可以成為主流嗎?德國掀起吃素風潮/ )
總而言之吃素有益無害,事實上肉類的營養也可以從其他方面攝取,並且我也聽說吃一段時間素食之後就會變得神清氣爽許多,飽食一頓油膩的葷食之後總是覺得昏昏欲睡。不一定要成為非常嚴苛的素食主義者,但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飲食可以變健康,還能保護環境,何樂而不為。
也許看完紀錄片「地球公民」看看人類怎麼屠殺動物滿足自己之後就會有新的想法。
http://money.163.com/photoview/0BGT0025/21113.html… 法国示威者“流血”聚屠宰场 呼吁解放动物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今晚想吃什麼?4款美味燉醬代表4種個性,不用出門也能滿足挑剔的嘴防疫的日子,連要出門用餐都要小心,走進超市也難怪泡麵都被搶購一空!架上的調理包總是令人空虛,因為還要自己買材料添加,不然根本沒啥料。但是,今天介紹的光光盒餐,完全滿足我的嘴,4款美味燉醬,可不是只有醬這麼簡單啊!
    Thumbnail
    avatar
    吳心
    2021-05-16
    電影《電流大戰》│不要問你的品牌能為你做些什麼,要問你的品牌能為世界做些什麼我們蓋紀念碑對未來說,我們曾在這裡,我們存活過,真正的遺產,並不是高聳天際的建築,或石頭上的鐫刻,岩石會粉碎,紙張會碎化,骨頭會化為粉末,唯有不屬於物質範圍,又能雙向交流者得永恆,就是我們的創見,這才是我們該留下的珍寶,也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力量。——電影《電流大戰》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1-05-06
    寶寶感冒鼻塞能吃什麼?緩解鼻塞食物大公開在寶寶感冒期間,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進食易於消化的食物,以下幾點原則可以參考(除非疾病有特殊的禁忌): 1流質和半流質食物應該優先被考慮 無論是寶寶或是成人,在疾病期間,比起普通食物一般都更偏愛流食。未開始添加輔食的小寶寶儘可能多喝奶;輔食添加階段的寶寶除了增加喝奶,還可以適當增加白開水和米粥等攝入;
    avatar
    溫蒂麻米
    2020-10-22
    第四十六本《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面對食安危機,我們需要美味的倫理與食物的正義》余宛如,2014。果力文化出版。 推薦給: 是台灣人寫的耶,食物設計師、白食族,都是透過此書才知道的概念。 佳句摘錄 P161 關於個人飲食指南,除了美國最新提出的「我的餐盤」,現在還出現另一種「減碳食物金字塔」(Eat Low and Healthy),呼籲個人必須兼顧飲食健康和環境永續。 「
    Thumbnail
    avatar
    ❦ 莊小昕
    2020-01-24
    中小企業生存指南(9)——初衷是什麼?能吃嗎?創業是對自我的改造,從腦子到手腳徹底的改造,當人擁有了一個事業,整個世界觀都會翻轉。
    Thumbnail
    avatar
    黃天
    2019-08-01
    《什麼都能吃》肉食世界的飲食文化飲食的世界與知識相當的淵源,但很多時候牽扯到飲食的取得,以及信仰的形成造就出的文化,這次書籍主要探討的是肉食的世界,到底人為何吃肉?又是如何取得肉的來源,其中必有生命的流逝,但先撇開過度理想的世界,書籍中的第二章描繪出肉所形成的文化,以及為生存所需一的熱量與蛋白,還有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等生存因素
    Thumbnail
    avatar
    布雷克
    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