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日記 005 流浪的愚蠢(上) The Traveler's Stupidity 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紐約日記 005
流浪的愚蠢
The Traveler's Stupidity


  春天到了,鬱金香和水仙花在街邊的盆栽裡緊緊相依。陽光灌滿大地,人們在門階席地而坐,拍球聲、鳥鳴、喇叭聲,和歡樂的拉美音樂,全奔騰地擠在大街小巷。那漫長、雪白的冬季,總算被春意乾淨地抹去。

  五月第二週,我從倫敦飛回紐約,認清了自己的愚蠢。長久以來,我以為全心付出便能感化對方,找到一個浪漫的結局,卻沒有把太多心思花費在投資自己身上。那「自己」究竟是誰?要怎麼樣才能不是為著任何人做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薪水提升工作的能力;不是為了讓家人或情人得意而追尋看起來漂亮的成績。
  獨立與自足,這些事情是如此陳腔濫調。人生終究是自己一個人的,知道歸知道,卻還是揮灑了幾年的歲月,做了個投奔愛人的傻子。在過去四至五年來,我彷彿以為只有找到那一個——對的人,人生才會有個善終。生命中其他所有事都環繞著感情生活繞轉。反正我想寫作,人在哪都好。你住哪個城市我就與你流浪到哪裡去。於是這麼,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我的履歷成了一盤碎片。

  自二〇一六年五月起,我培養出一套流浪者的生活模式。六個月內,買了二十幾張單程機票、二十幾張長途公車和火車票。出發前,我在一段穩定的感情關係裡,生活很無趣。我和他住在雪梨,起初也是為了寫作的夢搬到雪梨。人生已經沒有其他目標了,我只想把一本長篇小說寫完。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簡單辦了個打工簽,便飛到男友的單人房。隨後我們在附近找了間雙人房。高大的椰子樹在海風中搖曳,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我從來不喜歡澳洲,當時覺得是走投無路才會來到那裏。對於感情,亦是困惑萬分。一方面想定下來,一方面又嫌東嫌西,覺得可以找個更像自己的人。我是個胡作非為的瘋女人,他是個奉公守法的準醫生,就連雙方父母都百思不解這兩個人為何會湊在一塊兒。
  在澳洲的生活很封閉,除了工作以外,我都把自己關在雪梨市中心百年老房的那一間雙人房。專注地看著Pages界面,執著要把哪個字挪去。至於工作,則展開了藝術模特兒的職涯,那是當時一份不小心流瀉手中、最自由彈性的工作。倘若若工作個半天,可以賺個四五百;若做滿一週工作四十小時,可以賺個一千。(註1)勉強可以過生活與存錢。當時手中執筆的故事,是以旅行經驗為主軸的Roman à clef成長小說(註2)。我成天都在文字裡旅行,使我更生氣自己投資了這麼大的成本住在雪梨,與其在如此昂貴的城市生活,還不如拿著等價的投資出走。

  我曾旅行過,知道它可以有多便宜,也知道定居一個世界主要城市的生活開銷,可以是貧窮旅行的兩倍,定居一個次要城市的三倍,定居一個貧窮城市的五到十倍。我很生氣,為什麼我要花錢在雪梨吃一盤二十澳幣的沙拉,光是到對岸海角上個班,就得花個五塊買張貴森森的船票。
  雪梨港灣粼粼的波光像寶石灑落水面,水面隨著陽光的角度變色,在夕陽西下時(雖然是南半球,夕陽還是從西邊下的),映上一片紫、一片橘紅。
  可惜我什麼也看不見,奔波在海港兩岸,心中度算著日常開銷。一週一週,計算得剛好。我踩在偌大的紅岩海角上,想的全是房租和超市折扣。

  我說:「我要去旅行。」
  他沒有意見。


  旅行以前我猶豫萬分,覺得那是史上最沒有出息的事。但我大概知道這項計劃怎麼進行,我曾在歐洲流浪三個月,收集過省錢錦囊,也累積了世界各個角落的朋友。然而,所有同年的朋友都在打拼,有人研究所快要念完了,有人有了些發表和展覽,有人正準備要開展自己的公司。那當然讓我覺得該打消念頭,做些更有頭有面的事。我和一位當時已奇蹟般進入聯合國工作的好朋友聊,他說:「妳還是現在去吧。年輕時妳可以遇到的人、找到的寄宿家庭都是不一樣的。」
  他說得沒有錯,年輕是一份非常驚人的武器。正是因為年輕時出走,我一路吸取當地風光的程度才會格外濃鬱。我渾身沾染了各地文化,四處傾聽別人的生活,自然打造出這雙見怪不怪的眼睛。我幾乎忘了什麼是傳統的框架,因為每個地方的框架都是不同的。
  然而年輕這份強大的潛能,用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收獲。你也可以在專業、在學術,或是藝術創作上發揮最大的潛能訓練。一切都關乎你想讓你的大腦在三十歲定型以前型塑成什麼模樣。

  一次和一位佛學心理諮商師聊冥想,他建議,與其花很長的時間冥想,還不如計時五到十分鐘,確保這五到十分鐘都非常專心。否則,冥想了一個小時都在分心,那就是在訓練你的大腦分心。
  這實在非常有道理,並可以應用在任何事情上。流浪了一年過後,我整整花上了一年,才逐漸適應正常生活。因為我的腦袋,已經成為一個流浪者了。(繼續閱讀

註1:此處幣值為澳幣
註2:Roman à clef——簡單說就是其實是真實故事的意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mie-May Minjie的沙龍
58會員
13內容數
2017 年三月,她提著兩個行李箱抵達紐約,不是工作的徵召,也沒有情人等候,只是為了像 Patti Smith 當年巧遇艾倫金斯堡一樣,在紐約找到自己的時代。2020 年,從倫敦拿了碩士,她有了新的身份——一間藝術科技新創的總監——重新上路旅行⋯⋯
2018/10/04
威廉士堡是座村落,筆直的街框塑了生活。紅磚趴在街道兩頰,天空往視野倒下,像香膏抹上頸膚。一塊塊豆腐般的磚屋乖巧地安置街旁,節制的樓高允諾了幼鳥的盤旋。躲在棋盤街道的國際品牌自覺心遠地自偏,省去了浮華的沿街招牌,靜候通情之人主動來訪⋯⋯
Thumbnail
2018/10/04
威廉士堡是座村落,筆直的街框塑了生活。紅磚趴在街道兩頰,天空往視野倒下,像香膏抹上頸膚。一塊塊豆腐般的磚屋乖巧地安置街旁,節制的樓高允諾了幼鳥的盤旋。躲在棋盤街道的國際品牌自覺心遠地自偏,省去了浮華的沿街招牌,靜候通情之人主動來訪⋯⋯
Thumbnail
2018/10/04
11249是全紐約市最性感的郵遞區號。若評審大發慈悲再多開放亞軍和季軍名額。⋯⋯全紐約市——是的,全紐約市。蘇活早已被來往遊客淹沒,崔爾喜的畫廊鑲上資本金箔,中城無聊透頂,東村的聖馬克街比起五年前能量盡失。紐約的美妙,沿著第14街擠進L車隧道,由東河底部呼嘯抵達了對岸。
Thumbnail
2018/10/04
11249是全紐約市最性感的郵遞區號。若評審大發慈悲再多開放亞軍和季軍名額。⋯⋯全紐約市——是的,全紐約市。蘇活早已被來往遊客淹沒,崔爾喜的畫廊鑲上資本金箔,中城無聊透頂,東村的聖馬克街比起五年前能量盡失。紐約的美妙,沿著第14街擠進L車隧道,由東河底部呼嘯抵達了對岸。
Thumbnail
2018/07/01
紐約地鐵系統並不是一個系統,因為它實在太沒有系統⋯⋯紐約人的孤獨,是一種誠實。紐約人的疏離,是一種認識自己的可能⋯⋯在那陰暗的地下,川流著一席交織了任何可能的奔放長河,每個人,都簡單地選擇了那一個,他想要過生活的方法⋯⋯ MTA時間觀/漫漫長冬,白雪襯出MTA的陰暗/沒有系統的藝術殿堂
Thumbnail
2018/07/01
紐約地鐵系統並不是一個系統,因為它實在太沒有系統⋯⋯紐約人的孤獨,是一種誠實。紐約人的疏離,是一種認識自己的可能⋯⋯在那陰暗的地下,川流著一席交織了任何可能的奔放長河,每個人,都簡單地選擇了那一個,他想要過生活的方法⋯⋯ MTA時間觀/漫漫長冬,白雪襯出MTA的陰暗/沒有系統的藝術殿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獨旅 我有很多一人旅遊的經歷。 當時談著遠距離戀愛的我總是心存遺憾,想著要是另一半能同行,能有多歡樂。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各有優缺點吧。 還記得三年前一人獨旅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七天六夜,一開始先因為對行李重量的想像過於兒戲,我大部分行李都在黃金海岸呢。哪能重到哪去
Thumbnail
獨旅 我有很多一人旅遊的經歷。 當時談著遠距離戀愛的我總是心存遺憾,想著要是另一半能同行,能有多歡樂。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各有優缺點吧。 還記得三年前一人獨旅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七天六夜,一開始先因為對行李重量的想像過於兒戲,我大部分行李都在黃金海岸呢。哪能重到哪去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