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日記 005 流浪的愚蠢(上) The Traveler's Stupidity I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紐約日記 005
流浪的愚蠢
The Traveler's Stupidity
 
  春天到了,鬱金香和水仙花在街邊的盆栽裡緊緊相依。陽光灌滿大地,人們在門階席地而坐,拍球聲、鳥鳴、喇叭聲,和歡樂的拉美音樂,全奔騰地擠在大街小巷。那漫長、雪白的冬季,總算被春意乾淨地抹去。
  五月第二週,我從倫敦飛回紐約,認清了自己的愚蠢。長久以來,我以為全心付出便能感化對方,找到一個浪漫的結局,卻沒有把太多心思花費在投資自己身上。那「自己」究竟是誰?要怎麼樣才能不是為著任何人做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薪水提升工作的能力;不是為了讓家人或情人得意而追尋看起來漂亮的成績。
  獨立與自足,這些事情是如此陳腔濫調。人生終究是自己一個人的,知道歸知道,卻還是揮灑了幾年的歲月,做了個投奔愛人的傻子。在過去四至五年來,我彷彿以為只有找到那一個——對的人,人生才會有個善終。生命中其他所有事都環繞著感情生活繞轉。反正我想寫作,人在哪都好。你住哪個城市我就與你流浪到哪裡去。於是這麼,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我的履歷成了一盤碎片。
 
  自二〇一六年五月起,我培養出一套流浪者的生活模式。六個月內,買了二十幾張單程機票、二十幾張長途公車和火車票。出發前,我在一段穩定的感情關係裡,生活很無趣。我和他住在雪梨,起初也是為了寫作的夢搬到雪梨。人生已經沒有其他目標了,我只想把一本長篇小說寫完。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簡單辦了個打工簽,便飛到男友的單人房。隨後我們在附近找了間雙人房。高大的椰子樹在海風中搖曳,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我從來不喜歡澳洲,當時覺得是走投無路才會來到那裏。對於感情,亦是困惑萬分。一方面想定下來,一方面又嫌東嫌西,覺得可以找個更像自己的人。我是個胡作非為的瘋女人,他是個奉公守法的準醫生,就連雙方父母都百思不解這兩個人為何會湊在一塊兒。
  在澳洲的生活很封閉,除了工作以外,我都把自己關在雪梨市中心百年老房的那一間雙人房。專注地看著Pages界面,執著要把哪個字挪去。至於工作,則展開了藝術模特兒的職涯,那是當時一份不小心流瀉手中、最自由彈性的工作。倘若若工作個半天,可以賺個四五百;若做滿一週工作四十小時,可以賺個一千。(註1)勉強可以過生活與存錢。當時手中執筆的故事,是以旅行經驗為主軸的Roman à clef成長小說(註2)。我成天都在文字裡旅行,使我更生氣自己投資了這麼大的成本住在雪梨,與其在如此昂貴的城市生活,還不如拿著等價的投資出走。
  我曾旅行過,知道它可以有多便宜,也知道定居一個世界主要城市的生活開銷,可以是貧窮旅行的兩倍,定居一個次要城市的三倍,定居一個貧窮城市的五到十倍。我很生氣,為什麼我要花錢在雪梨吃一盤二十澳幣的沙拉,光是到對岸海角上個班,就得花個五塊買張貴森森的船票。
  雪梨港灣粼粼的波光像寶石灑落水面,水面隨著陽光的角度變色,在夕陽西下時(雖然是南半球,夕陽還是從西邊下的),映上一片紫、一片橘紅。
  可惜我什麼也看不見,奔波在海港兩岸,心中度算著日常開銷。一週一週,計算得剛好。我踩在偌大的紅岩海角上,想的全是房租和超市折扣。
  我說:「我要去旅行。」
  他沒有意見。
 
  旅行以前我猶豫萬分,覺得那是史上最沒有出息的事。但我大概知道這項計劃怎麼進行,我曾在歐洲流浪三個月,收集過省錢錦囊,也累積了世界各個角落的朋友。然而,所有同年的朋友都在打拼,有人研究所快要念完了,有人有了些發表和展覽,有人正準備要開展自己的公司。那當然讓我覺得該打消念頭,做些更有頭有面的事。我和一位當時已奇蹟般進入聯合國工作的好朋友聊,他說:「妳還是現在去吧。年輕時妳可以遇到的人、找到的寄宿家庭都是不一樣的。」
  他說得沒有錯,年輕是一份非常驚人的武器。正是因為年輕時出走,我一路吸取當地風光的程度才會格外濃鬱。我渾身沾染了各地文化,四處傾聽別人的生活,自然打造出這雙見怪不怪的眼睛。我幾乎忘了什麼是傳統的框架,因為每個地方的框架都是不同的。
  然而年輕這份強大的潛能,用在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收獲。你也可以在專業、在學術,或是藝術創作上發揮最大的潛能訓練。一切都關乎你想讓你的大腦在三十歲定型以前型塑成什麼模樣。
  一次和一位佛學心理諮商師聊冥想,他建議,與其花很長的時間冥想,還不如計時五到十分鐘,確保這五到十分鐘都非常專心。否則,冥想了一個小時都在分心,那就是在訓練你的大腦分心。
  這實在非常有道理,並可以應用在任何事情上。流浪了一年過後,我整整花上了一年,才逐漸適應正常生活。因為我的腦袋,已經成為一個流浪者了。(繼續閱讀
 
註1:此處幣值為澳幣
註2:Roman à clef——簡單說就是其實是真實故事的意思
58會員
13內容數
2017 年三月,她提著兩個行李箱抵達紐約,不是工作的徵召,也沒有情人等候,只是為了像 Patti Smith 當年巧遇艾倫金斯堡一樣,在紐約找到自己的時代。2020 年,從倫敦拿了碩士,她有了新的身份——一間藝術科技新創的總監——重新上路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移民所打造的紐約城,是流亡者的群聚之地。 一地若是條條道路通往的終點,自是交織了千奇百怪的個人歷史。這城市如同一幢只有鋼筋結構的框架,人們帶著他們自己的那一塊磚,拼到牆上。每一塊磚都有著不同材質、帶著不同的色彩。這面牆,豐富也紛雜⋯⋯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有多少人都用各種方法保持緘默。但是,如果你可以大聲說出—你的真相。那就大膽地說出來吧!」 當環境中所有的聲音都告訴你只能這樣做,腦中那微弱、有時有點認同、有時有點不認同的聲音,就此斬盡殺絕。或許我們都能勇敢地,用最強的力道,說出心聲。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好啊,你如果有什麼一直想做的事,那你就去做吧。反正你就是要花時間去做這件事、去追逐這個夢。如果你夢做得夠大,你幾乎會花上一生的時間達成夢想,然後等到你抵達那裡的時候,你望著這無意義成就的深淵,也差不多要死了。
⋯⋯狼已經不是狼。城裡的月亮永遠高照著,照亮人心中真實的野性。我不禁懷疑,在這座城市是否所有事無非獻上身體無能換得?就算僅是一份薪資低廉的工作。太多人在這裡等待被看見,太多人願意用身體作為籌碼。歡愉總是可以共享的,籌碼從犧牲,成了bonus⋯⋯
⋯⋯移民所打造的紐約城,是流亡者的群聚之地。 一地若是條條道路通往的終點,自是交織了千奇百怪的個人歷史。這城市如同一幢只有鋼筋結構的框架,人們帶著他們自己的那一塊磚,拼到牆上。每一塊磚都有著不同材質、帶著不同的色彩。這面牆,豐富也紛雜⋯⋯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有多少人都用各種方法保持緘默。但是,如果你可以大聲說出—你的真相。那就大膽地說出來吧!」 當環境中所有的聲音都告訴你只能這樣做,腦中那微弱、有時有點認同、有時有點不認同的聲音,就此斬盡殺絕。或許我們都能勇敢地,用最強的力道,說出心聲。 十三歲的安、紐約移民故事、流亡與書寫、The Moth⋯⋯
⋯⋯好啊,你如果有什麼一直想做的事,那你就去做吧。反正你就是要花時間去做這件事、去追逐這個夢。如果你夢做得夠大,你幾乎會花上一生的時間達成夢想,然後等到你抵達那裡的時候,你望著這無意義成就的深淵,也差不多要死了。
⋯⋯狼已經不是狼。城裡的月亮永遠高照著,照亮人心中真實的野性。我不禁懷疑,在這座城市是否所有事無非獻上身體無能換得?就算僅是一份薪資低廉的工作。太多人在這裡等待被看見,太多人願意用身體作為籌碼。歡愉總是可以共享的,籌碼從犧牲,成了bonus⋯⋯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這才是媒體應有的討論,我想以此文為基礎繼續討論。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在上海花1000萬人民幣(4472萬新臺幣)買套100平的房子,上海的首付比例是30%,那麽我就要貸款700萬,還款期限30年,縂還款1261萬,月供35000(15萬新臺幣)。 那麽我的一生還有什麽價值,從我買房的那一刻
Thumbnail
在世界艺术的中心纽约春季拍卖会现场,一位60多岁的美国白人买家以1650万美元( 根据当天国际汇率,折合人民币壹亿零壹百肆拾陆万捌千肆百元)的天价夺标得到多杰羌佛画作——《墨荷》,在春拍会所有的拍卖成交价中位居首位。
Thumbnail
當代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墨荷——滿幅狼藉破筆兮,奇哉兮妙竟怡情」受到相當高的評價,當鑑定家打開畫卷第一眼看到時,吃驚地說:「第三世多杰羌佛來了。」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書畫十分難得,很難買到。據拍賣專家講,美國國際藝術館願以每平方英尺一百萬美元以上購買羌佛的油畫向日葵和睡蓮,由於價錢談不好,至今也未到手。
Thumbnail
我很幸運的抽到了每年只有600個名額的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卻在準備要出發之前遇上疫情攪局,這趟旅程一延就是三年。
Thumbnail
紐約蘇活區由於1960年代陸陸續續藝術家以低廉的租金在這邊聚集,將早期的工廠漸漸變成藝術工作室,雖然現在藝術工作室慢慢撤出,但仍保有藝術氣息。 Urban Backyard cafe 就如其名,外表不太起眼甚至被很多植栽擋住,但走進店內別有洞天,彷彿來到一個能隔離城市喧囂的小庭院。
Thumbnail
旅行時,我總是會確保旅途中保持著某種「開放式關係」——預先做好該做的功課,理解當地的歷史和人文風土,找好感興趣的餐廳或料理;但絕不按表操課,也堅決反對行軍般的行程——然後讓出乎意料之外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撞上自己。
Thumbnail
文/張政源 以往論及軌道經濟的發展,多半是以日本及香港做為代表。日本從東京到大阪,北海道到九州,軌道經濟遍地開花,其成果毫無疑問是全球典範。而香港港鐵集團在車站商業和不動產開發上,也有極佳的表現。 世界之都也是軌道經濟之都 異曲同工的華麗轉身 答案竟是原地保留。 兼具文化保存與土地開發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我喜歡雞尾酒鋼琴酒吧 外面下著毛毛雨 灰濛濛 紐約市瀰漫在一片薄霧之中 一對情侶約好六點見面」 Gatsby與Chan決定要一起去現代博物館看展覽。 身為熱愛浪漫愛情電影的人,雨天.紐約是在開始住在電影院之前就自己跟朋友買票跑去看院線上映的電影,那時候根本還不知道伍迪‧艾倫,剛看完Little W
Thumbnail
雖然人在異鄉,但不管到哪兒,似乎多少都會有台灣同胞在同一個城市裡生活,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這位老朋友也介紹了幾位當時在紐約唸碩士的朋友們給 Danielson 認識,同樣是在異鄉的台灣人,見面三分情,總是倍感親切。
Thumbnail
從一到紐約的暴風雪天氣一路來到夏天,紐約的夏天超級熱,跟當初剛到紐約時,簡直判若兩地,因為當時仍然是個窮小子,依然沒有錢吃喝玩樂,所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這位老朋友在紐約壓馬路,反正只要出個地鐵交通費,就可以從這一街走到那一街,即使是 window shopping 也很開心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這才是媒體應有的討論,我想以此文為基礎繼續討論。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在上海花1000萬人民幣(4472萬新臺幣)買套100平的房子,上海的首付比例是30%,那麽我就要貸款700萬,還款期限30年,縂還款1261萬,月供35000(15萬新臺幣)。 那麽我的一生還有什麽價值,從我買房的那一刻
Thumbnail
在世界艺术的中心纽约春季拍卖会现场,一位60多岁的美国白人买家以1650万美元( 根据当天国际汇率,折合人民币壹亿零壹百肆拾陆万捌千肆百元)的天价夺标得到多杰羌佛画作——《墨荷》,在春拍会所有的拍卖成交价中位居首位。
Thumbnail
當代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墨荷——滿幅狼藉破筆兮,奇哉兮妙竟怡情」受到相當高的評價,當鑑定家打開畫卷第一眼看到時,吃驚地說:「第三世多杰羌佛來了。」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書畫十分難得,很難買到。據拍賣專家講,美國國際藝術館願以每平方英尺一百萬美元以上購買羌佛的油畫向日葵和睡蓮,由於價錢談不好,至今也未到手。
Thumbnail
我很幸運的抽到了每年只有600個名額的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卻在準備要出發之前遇上疫情攪局,這趟旅程一延就是三年。
Thumbnail
紐約蘇活區由於1960年代陸陸續續藝術家以低廉的租金在這邊聚集,將早期的工廠漸漸變成藝術工作室,雖然現在藝術工作室慢慢撤出,但仍保有藝術氣息。 Urban Backyard cafe 就如其名,外表不太起眼甚至被很多植栽擋住,但走進店內別有洞天,彷彿來到一個能隔離城市喧囂的小庭院。
Thumbnail
旅行時,我總是會確保旅途中保持著某種「開放式關係」——預先做好該做的功課,理解當地的歷史和人文風土,找好感興趣的餐廳或料理;但絕不按表操課,也堅決反對行軍般的行程——然後讓出乎意料之外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撞上自己。
Thumbnail
文/張政源 以往論及軌道經濟的發展,多半是以日本及香港做為代表。日本從東京到大阪,北海道到九州,軌道經濟遍地開花,其成果毫無疑問是全球典範。而香港港鐵集團在車站商業和不動產開發上,也有極佳的表現。 世界之都也是軌道經濟之都 異曲同工的華麗轉身 答案竟是原地保留。 兼具文化保存與土地開發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我喜歡雞尾酒鋼琴酒吧 外面下著毛毛雨 灰濛濛 紐約市瀰漫在一片薄霧之中 一對情侶約好六點見面」 Gatsby與Chan決定要一起去現代博物館看展覽。 身為熱愛浪漫愛情電影的人,雨天.紐約是在開始住在電影院之前就自己跟朋友買票跑去看院線上映的電影,那時候根本還不知道伍迪‧艾倫,剛看完Little W
Thumbnail
雖然人在異鄉,但不管到哪兒,似乎多少都會有台灣同胞在同一個城市裡生活,紐約這樣的大城市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這位老朋友也介紹了幾位當時在紐約唸碩士的朋友們給 Danielson 認識,同樣是在異鄉的台灣人,見面三分情,總是倍感親切。
Thumbnail
從一到紐約的暴風雪天氣一路來到夏天,紐約的夏天超級熱,跟當初剛到紐約時,簡直判若兩地,因為當時仍然是個窮小子,依然沒有錢吃喝玩樂,所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這位老朋友在紐約壓馬路,反正只要出個地鐵交通費,就可以從這一街走到那一街,即使是 window shopping 也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