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吸管之亂:「可分解塑膠」真的能分解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環保署宣布,從明年(2019)7月1日起,禁止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賣場、連鎖速食店等餐廳,提供客人一次性「塑膠」吸管。消息公布後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尤其對於國人喜歡的珍珠奶茶之類的飲品,若不使用吸管,真不知該怎麼吃。不過,對於關心生態環境的人,當然一致肯定政府這項友善環境的規定。

這些年有愈來愈多國家關心塑膠的汙染,法國將在2020年全面禁用塑膠盤子和杯子;以觀賞野生動物的生態旅遊賺進大筆外匯的肯亞,從2014年以來,為了保護動物,禁止使用塑膠袋,違規的人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甚至必須坐牢。

企業也回應社會的要求,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在2030年前,會達成「回收及利用相當於他們公司所生產製造的塑膠總量,也就是說他們用了多少塑膠,就會回收多少塑膠;生產醫藥產品的跨國大公司嬌生集團也逐漸減少塑膠使用量,比如把棉花棒的塑膠軸改成紙軸。

不過環保署規定不能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卻排除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與塗佈塑膠膜的紙吸管,環保團體認為,有為德不卒之嫌。

的確,201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確認生物可分解塑膠是沒有用的解決方案,一方面不能減少流入海洋的塑膠數量,另一方面也無法避免對海洋生物造成潛在的化學或物理傷害,甚至,生物可分解這個標籤更可能會鼓勵民眾亂丟廢棄物。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並不能達到我們想像的,在丟棄後就神奇地消失,回歸到大自然裡;它們到了掩埋場裡無氧的黑暗環境,或是冰冷的海水裡,其實是無法分解。

許多號稱可分解,實際上只是在塑膠材料中加上玉米澱粉,因此塑膠袋只是比較容易裂解成細小的塑膠碎片,那些塑膠還是永遠都是塑膠,依舊對環境及生物有所危害。

對於塑膠廢棄物最好的處理方法,或許是在第一時間就回收轉化成有用的材料。

比如電影明星成龍就在國家地理頻道中拍攝的紀錄片「成龍環保英雄」當中,將台灣小智研發公司黃謙智建築師所設計的移動式回收廠,送到青康藏高原上最偏遠的地方。

 

這台以太陽能為動力的移動式回收廠,可以放在卡車上載到需要的地方,能把塑膠碾碎、壓縮,製成可以用來蓋房子用的小磚瓦,不管是用在牆壁上或地板上都很理想。

我相信只要我們有願意正視問題與付諸行動的決心,人類的聰明才智與進步的科學技術,應該可以解決當前絕大部分的環境問題,只是要在情況沒有惡化到不可收拾前採取真正有效的行動。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其實市面上標榜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並不一定能完全分解,主要可分三種類型 1.在傳統塑膠材質裡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但是無法讓塑膠消失!! 2.添加光敏促進劑,可在自然環境裂解成碎片粉狀,並不是完全分解!!! 3.可堆肥塑膠,這種才可以在自然掩埋或堆肥之下分解變成有機物質、二氧化碳 和水!!
Thumbnail
其實市面上標榜可生物分解的塑膠,並不一定能完全分解,主要可分三種類型 1.在傳統塑膠材質裡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但是無法讓塑膠消失!! 2.添加光敏促進劑,可在自然環境裂解成碎片粉狀,並不是完全分解!!! 3.可堆肥塑膠,這種才可以在自然掩埋或堆肥之下分解變成有機物質、二氧化碳 和水!!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引言:從海洋到餐桌,別當摧毀地球的加害者 一次性塑膠用品已成為全球環境面臨的重大威脅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使用和製造的塑料量已經高達4億噸,其中約有50%用於生產一次性塑膠產品。而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極短,一般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鐘。
Thumbnail
在這個塑化時代下,要完全避免使用塑膠真的很困難🤯 那我們該如何在塑膠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呢❓其實塑膠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成為PCR再生塑膠喔‼️ 那PCR再生塑膠又是怎麼達到環保的呢💚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在這個塑化時代下,要完全避免使用塑膠真的很困難🤯 那我們該如何在塑膠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呢❓其實塑膠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成為PCR再生塑膠喔‼️ 那PCR再生塑膠又是怎麼達到環保的呢💚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https://join.gov.tw/....../538dfc54-222a-4f0b-85cf...... 請各位幫忙轉傳、覆議,為台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將回收、一般垃圾分類類別細緻化。 三、將以上投入教育 利益與影響 一、減少原料不足對經濟的衝擊 二、更靈活運用土地
Thumbnail
https://join.gov.tw/....../538dfc54-222a-4f0b-85cf...... 請各位幫忙轉傳、覆議,為台灣環境盡一份心力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將回收、一般垃圾分類類別細緻化。 三、將以上投入教育 利益與影響 一、減少原料不足對經濟的衝擊 二、更靈活運用土地
Thumbnail
幾年前,海洋生物學家於YouTube公布在哥斯大黎加發現一隻海龜鼻孔誤入長達10公分塑膠吸管影片,引發了熱議。保育人員為拔出吸管,海龜痛苦的哀嚎聲與滲血畫面、令人不忍卒睹,終於迫使人類即刻正視海洋塑膠迫害生物的問題。 國際政府紛紛擴大原本的限塑內容,陸續實施禁用塑膠吸管的政令,塑膠吸管產業幾乎一夕之
Thumbnail
幾年前,海洋生物學家於YouTube公布在哥斯大黎加發現一隻海龜鼻孔誤入長達10公分塑膠吸管影片,引發了熱議。保育人員為拔出吸管,海龜痛苦的哀嚎聲與滲血畫面、令人不忍卒睹,終於迫使人類即刻正視海洋塑膠迫害生物的問題。 國際政府紛紛擴大原本的限塑內容,陸續實施禁用塑膠吸管的政令,塑膠吸管產業幾乎一夕之
Thumbnail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民眾最關注的議題,除了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之外,就是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的影響。  最開始大概是前些年在網路上的幾張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海上的大鳥信天翁因為肚子塞滿塑膠袋而餓死,或者是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我們知道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災難在全世界不斷地發生。  
Thumbnail
最近這幾年全世界民眾最關注的議題,除了暖化造成的氣候變遷之外,就是海洋廢棄物與塑膠微粒的影響。  最開始大概是前些年在網路上的幾張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與影片,不管是海上的大鳥信天翁因為肚子塞滿塑膠袋而餓死,或者是海龜鼻子裡的吸管,我們知道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災難在全世界不斷地發生。  
Thumbnail
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手搖杯儼然成了地球的罪人,一次次地遭到衝擊與挑戰。杯子、封膜、吸管,都是一次性的容器使用,在幾分鐘的親密交織後,便分道揚鑣。讓塑膠循環更加平民化的,是這台機器。電子平台結合實體通路,在店面設置了自動回收機,結合線上消費點數的機制,盼能讓消費者更加清楚循環經濟的過程。
Thumbnail
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手搖杯儼然成了地球的罪人,一次次地遭到衝擊與挑戰。杯子、封膜、吸管,都是一次性的容器使用,在幾分鐘的親密交織後,便分道揚鑣。讓塑膠循環更加平民化的,是這台機器。電子平台結合實體通路,在店面設置了自動回收機,結合線上消費點數的機制,盼能讓消費者更加清楚循環經濟的過程。
Thumbnail
看過那段影片嗎?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
Thumbnail
看過那段影片嗎?一隻可憐的海龜鼻子裡卡進一根塑膠吸管。替代塑膠吸管的議題,最近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因應政府政策對塑膠使用的限制,市場開始尋求環保替代品。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並不能達到我們想像的,在丟棄後就神奇地消失,回歸到大自然裡;它們到了掩埋場裡無氧的黑暗環境,或是冰冷的海水裡,其實是無法分解。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生物可分解塑膠並不能達到我們想像的,在丟棄後就神奇地消失,回歸到大自然裡;它們到了掩埋場裡無氧的黑暗環境,或是冰冷的海水裡,其實是無法分解。
Thumbnail
為害最大的塑膠垃圾除了塑膠袋之外,就是吸管。YouTube上有一段8分鐘的影片,已有一千多萬人看過,相信你也看過了。這是在哥斯大黎加外海的船上,一名生物學家嘗試用萬用瑞士刀上的鉗子,將海龜鼻孔中卡住的塑膠吸管拿出來。海龜痛苦地扭動,最後總算取出一根10公分長的吸管。
Thumbnail
為害最大的塑膠垃圾除了塑膠袋之外,就是吸管。YouTube上有一段8分鐘的影片,已有一千多萬人看過,相信你也看過了。這是在哥斯大黎加外海的船上,一名生物學家嘗試用萬用瑞士刀上的鉗子,將海龜鼻孔中卡住的塑膠吸管拿出來。海龜痛苦地扭動,最後總算取出一根10公分長的吸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