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亞馬遜為什麼能吞噬世界?貝索斯有這麼一種獨特的戰略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亞馬遜之所以牛逼及能夠持續擴張、突破邊界,在於它堅決將公司內部的功能模組市場化,把它推向市場,以此獲取業務的競爭力以及公司內的運作效率。這一點非常有啟發。 2017–06–16 Techcrunch 虎嗅網 https://mp.weixin.qq.com/s/z6iVzqCNs-5GgRiC2OkgYw --- 文主要編譯自Techcrunch網站上的文章《亞馬遜為什麼能吞噬世界》,編譯者是微信公號小飯桌。編譯者在介紹裡說,“作者Zack Kantar曾是一個汽車零配件製造商,既為亞馬遜供貨,又是其平臺上的協力廠商賣家,他對亞馬遜做了長期深入的觀察。他的核心觀點是亞馬遜勢必橫掃千軍,傳統零售只有繳械投降的份,因為亞馬遜的底層密碼是可以讓這個組織不斷煥發新生和活力的。而對於傳統零售而言,即使想學電商,也可能只學來了皮毛,形似而神不似。”

而Forbes 的作者 Denise Lee 則針鋒相對,針對上面那位作者Zack Kantar宣稱的“亞馬遜的流血戰略和物流、倉儲體系無法複製”的觀點,DeniseLee指出,沃爾瑪的商超網路生態將有利於這家公司縮小與亞馬遜的差距。

不管怎麼樣,亞馬遜的業務與擴張邏輯值得好好梳理下。在虎嗅看來,Techcrunch這篇文章最獨特的價值在於看到了一個角度:亞馬遜之所以牛逼及能夠持續擴張、突破邊界,在於它堅決將公司內部的功能模組市場化,把它推向市場,以此獲取業務的競爭力以及公司內的運作效率。這一點非常有啟發。

以下即小飯桌編譯的《亞馬遜為什麼能吞噬世界》。

業內有這樣一種共識,由於亞馬遜這只怪獸成長的太快太猛,零售業終於發展到瓶頸,並遭遇巨大損害。

眼下,大家都在討論:到底亞馬遜的優勢是不是可持續的?沃爾瑪這樣的零售商試圖複製亞馬遜的模式,可他們究竟有沒有可能衝擊亞馬遜的壓倒性優勢?

我認為,亞馬遜的核心商業邏輯細思恐極,能通吃零售世界一切。

沃爾瑪能戰勝亞馬遜麼?

沃爾瑪最近搞出一系列新動作,每個看起來都像是沖著亞馬遜去的。

比如,推出30天免郵服務,就是向Amazon Prime會員兩日達(或1小時達)服務直接宣戰;

邀請協力廠商賣家入駐平臺,對標的是亞馬遜協力廠商商家服務;

研發無人機,這也是亞馬遜開的先河;

Amazon Go實體零售店則是直接要衝擊沃爾瑪的老巢,沃爾瑪必要反擊。

沃爾瑪勝算大麼?反正,沃爾瑪有錢,可以通過買買買在五年內獲取跟亞馬遜類似的能力。

而且,沃爾瑪已經有了超過150家配送中心,這些配送中心的平米數加起來比亞馬遜的倉儲中心還大。沃爾瑪利用這些配送中心和超過6000輛卡車,為其115,000多家店的補貨、進貨效率做了優化。

而亞馬遜的會員兩日達業務能產生利潤的最關鍵因素,就是客戶和配送中心離得足夠近。由此可見,沃爾瑪的配送能力毋容置疑,它也有實力根據電商的倉儲需求重塑其物流網路。

另一方面,即便亞馬遜已經完成了最後一公里全佈局(其中包括無人機、配送機器人、Amazon Flex這樣眾包模式的即時配送)這個市場中仍有大量“協力廠商”配送相關創業公司,能夠給沃爾瑪提供相應的幫助。

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亞馬遜會在接下來的10年繼續引領增長,沒有一家零售商能阻止它橫掃一切的步伐。

因為亞馬遜是地球上防禦能力最強大的公司,而我們甚至還沒有摸到他所支配領域的邊界。

貝佐斯的大殺器

面對零售行業不斷湧入的挑戰者,貝佐斯的真正大殺器是,他將亞馬遜的功能性業務都轉化成了對外服務、營利的業務。亞馬遜業務的每個環節都因為其“服務客戶”的導向而存在。

一旦這些功能性業務獨立,開始產生營利,就意味著他們被暴露在外部競爭之下,被刺激出了新的活力。

傳統大公司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 — — 為了節省成本,公司放棄外包轉而內包,或者直接把供應商或客戶公司給併購了。結果,內部供應商忙於滿足內部客戶的需求,企業的利潤空間也隨之縮減。

我在汽車行業多年,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汽車製造廠商總在好年景併購供應商,等到成本躥升時趕緊剝離相關資產。

一個詛咒是,一旦缺少外部競爭,機構就變得臃腫低效。可更大的詛咒是,每當公司試圖通過引入外部競爭,比如競標,或是開始仔細控制成本時,機構的官僚主義就變得更加嚴重。

亞馬遜試圖逃脫這樣的大公司詛咒,於是才有了亞馬遜的網路服務產品AWS。這背後的邏輯是,亞馬遜將公司的一部分機能擴展成平臺,以此對抗公司內部日漸低效和技術發展停滯的問題。

說起來也是時勢造英雄,21世紀初期,企業級SaaS服務還並不普及,但亞馬遜卻在瘋狂成長,於是不得不靠自己架構技術底層。去年,AWS業務全年營收122億美金,運營利潤31億美元。

AWS落地10多年後,亞馬遜逐步將公司每個內部使用的工具和應用都重新架構,變成了可出售的外部服務。

最近,AWS推出了亞馬遜雲端客服的新服務產品Amazon Connect,這是一個自助式的、基於雲端的客服中心平臺,它的基礎是亞馬遜自己的呼叫中心。它真正價值其實在於打磨、完善亞馬遜自己的客服中心。

所以就算Amazon Connect商業化失敗了,亞馬遜也能通過它的失敗驗證一些重要的問題。

畢竟,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亞馬遜可以沉澱下來一批量化指標和資料,比如業務營收多少,或者該業務到底有沒有產生營收。用這樣的辦法一判斷,亞馬遜就能迅速發現自己開發、使用的工具,是不是已經顯著地落後於競爭對手了。

亞馬遜用這種內部工具商業化、外部化的方式,來替代內部調研、審計這些浪費時間又官僚主義的辦法,於是,亞馬遜形成了一個能夠產生現金流的回饋閉環模式,這樣的方式,讓它能夠迅速發現內部的各種問題。

有種說法是,你所賺的錢基本能反映你對這個世界所創造的價值,而亞馬遜就在十幾個領域裡量化出了自己的價值。

亞馬遜會幹掉沃爾瑪和UPS麼?

現在,圍繞著自己的整個生態系統,亞馬遜向各個領域伸出了自己的觸角,我認為,這些由企業內部長尾功能延伸出的外部服務,才是亞馬遜真正難以被複製的部分。

再舉個例子,亞馬遜的倉儲服務(FBA)業務。通過FBA產品,亞馬遜允許協力廠商賣家將貨物放入亞馬遜的倉儲中心,客戶一旦下單,亞馬遜負責將貨物運送,亞馬遜甚至還提供退貨及其他服務,價格很有競爭力。

現在,FBA不僅對於亞馬遜平臺上出售的貨物負責,賣家同樣可以利用亞馬遜的“多管道倉配”服務,將非亞馬遜訂單配送至買家手中。

舉個例子,美國保溫杯品牌Hydro Flask在電商平臺Shopify上運營一家店鋪,一旦用戶在Shopify下單,由於Hydro Flask接入了FBA的外部介面,就會給亞馬遜的FBA發送訂單指令,FBA就將貨物直接遞送給買家。

Hydro Flask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他們能夠在中國生產產品,通過Flexport這樣的貨運代理將產品直接從工廠運送到亞馬遜的倉庫,這省去了自己運營管理倉庫的煩惱。對於亞馬遜而言,利益也是巨大的:

1.更好的利用了閒置的倉儲配送能力;

2.增加運送量,可以跟UPS、聯邦快遞這樣的物流供應商談個更優價;

3.能直接從倉配服務中獲利,2017年第一季度,亞馬遜從協力廠商賣家服務中獲得的收入為64億美元,占到了亞馬遜總營收的25%。

對亞馬遜而言,這樣做更深層的好處是,通過將內部功能性業務開放給外部用戶,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戰鬥力。

畢竟,倉儲、配送是亞馬遜最大的成本中心,這是個勞動力密集的領域,一不小心就會出現人力冗餘問題。

順帶一提,我認為FBA服務很難出現其他替代者,就是沃爾瑪也做不到。

亞馬遜能將成百上千賣家的貨物混合擺放在一起,又能精准高效的找出用戶下單的貨品,這一套方法背後的技術和組織複雜性簡直逆天。如果你的排列方式是按賣家品牌固定死的,那你想學亞馬遜這套就更難了。

這套系統能夠將貨物自動拆分、分配到最佳倉儲中心,並規劃出最優入庫路線 — — 分配原則基於倉儲容量、客戶地域分佈的歷史資料等等,這可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

FBA於2006年發佈,也就意味著亞馬遜在這上面下了11年的功夫。我認為,對FBA的巨大投資正是亞馬遜過去10年始終無法盈利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或者,亞馬遜就是選擇不以此來盈利。

最開始的時候,FBA的錯誤率非常高,我知道有不少賣家因為亞馬遜在倉配過程中丟失了他們的貨物,獲得了上萬美元的賠款。且不說那些巨大的技術挑戰吧,有哪個零售商願意長期承受如此巨大的庫存損失?

在我看來,不出5年,亞馬遜就會開始做小包配送業務,這就是要跟UPS、聯邦快遞、美國郵政正面PK了。

亞馬遜已經開始運營旗下40架貨機、數千貨車所組成的戰隊,他們還建立了幾十個分揀中心,以此降低對現有小配送站的依賴。而那些享受過他們既有服務的客戶,很容易就能轉化為他們新產品的用戶。

在此,亞馬遜作為一個企業服務提供者,其超越其他競爭對手的一個關鍵優勢是,他們不得不使用自己的產品。這一點是UPS、聯邦快遞、Rackspace(世界前三雲計算中心之一)都無法與之相比。

因為包裹丟失、損毀、遞送延遲、軟體難用和糟糕的假期運力安排,UPS飽受詬病,只能往回縮。憤怒的客戶責怪零售商,零售商轉頭就開始罵UPS。

當亞馬遜成為了快遞服務提供者,他們就會生出一種對訂單的饑餓感,這讓他們必須提升自己的服務水準。

從誕生時起,這些功能性業務就不是僅僅是為了給亞馬遜內部使用,所以才能發展起來。很多傳統大公司在做技術底層架構的時候,因為考慮的只是自身短時期內的需求,往往淪為技術達人自high的玩意 — — 以至於外部的人看不懂,也無法用,更無法改進。

亞馬遜的“拜客戶教”

亞馬遜內部有一個巨大的共識 — — 即便某些業務或功能是無法被商業化的,亞馬遜都會想辦法讓他為自己的外部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要知道,貝佐斯把亞馬遜定位為“地球上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將“客戶崇拜”意識貫徹地徹底,而亞馬遜有三類客戶上帝,分別是:亞馬遜電商用戶,AWS上的開發者用戶和協力廠商平臺賣家。

我再舉個例子,是關於亞馬遜的協力廠商網路服務開放介面(MWS API)的。通過這項服務,亞馬遜的協力廠商賣家能夠系統性的與亞馬遜交換資料。亞馬遜為賣家提供一項叫做“訂閱API”(Subscriptions API)的服務,通過它,一旦有競爭對手調價,賣家會第一時間收到價格變動通知,就連亞馬遜自營價格變動,也會被推送。

亞馬遜將這個本來幫助自己定價的工具外部化,為的就是讓買家用戶拿到盡可能低的價格。這催生出一個席捲整個協力廠商價格優化工具生態系統的新玩意,叫做“再定價”(repricers),這個工具利用MWS 開放介面自動回饋價格變動,以幫助協力廠商賣家最大化自己的銷售(華爾街日報集團今年3月也推出了個類似邏輯的產品,用來輔助高頻交易)。

美妙的是,亞馬遜根本不在乎是否賣家截胡了自己的價格 — — 畢竟,亞馬遜能從賣家的成交中拿到12–15%的抽成,還能掙到賣家進駐FBA的倉儲費。

亞馬遜真的正在系統性的把整個公司產品化,打磨那些被證明可行的業務,修補那些高潛力業務,再砍掉其他沒什麼意義的一切。

這些,都讓我想起了貝佐斯說過的一段話:

人們經常問我:未來10年什麼會被改變?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普通。從來沒有人問我:“未來10年,什麼不會變?”我告訴你,第二個問題才是更重要的 — — 因為你的商業策略要建構在一定時期內能穩定的基礎之上……

在零售業。我們知道客戶想要低價,這一點未來10年不會變。他們想要更快捷的配送,他們想要更多的選擇。

就算再過10年,也不可能有一個客戶跳出來對我說:貝佐斯,我真的愛亞馬遜,我就是希望你們的價格能再高一點,或者我愛亞馬遜,我只是希望你們配送能再慢一點。

品類豐富、低價、快捷配送正是亞馬遜贏得零售戰爭的核心利器。通過亞馬遜的協力廠商平臺,賣家能以非常快的速度掛出數百萬的熱門商品,而亞馬遜供應商團隊發掘出新產品的速度卻遠遠不及。亞馬遜建起了一個高頻交易平臺,能夠保證其價格的競爭力,而亞馬遜能從中獲得至少12%的利潤。

快速配送背後則是高效運營和配送成本極低,這兩點的達成正是因為亞馬遜開放其FBA給外部客戶。應該沒有人比亞馬遜更理解《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他們引入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是他們在跟其他零售商競爭的過程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我的觀點是,亞馬遜無法超越。亞馬遜花了10年時間完善FBA,即便沃爾瑪能夠花5年做到,亞馬遜到時候又會在哪裡呢?

何況,我都沒有展開講那些亞馬遜更不為人所致的項目,那些簡直是對整個行業摧枯拉朽的項目。比如賣家倉儲會員服務(Seller Fulfilled Prime),該專案能夠讓非FBA賣家加入Prime服務,對Prime買家提供產品服務;直派送(Direct Fulfillment)則允許賣家將產品從倉庫直接派送給顧客,而不經過亞馬遜配送中心。

亞馬遜一手遮天確實難以被超越,不過我認為像Chewy.com這樣的垂直細分領域零售商仍有巨大機會。

在我看來,亞馬遜最大的威脅將來自反壟斷,不過鑒於目前亞馬遜只占了零售市場一個很小的份額,或者我們消費實體產品的方式未來有可能發生變化,我認為那一天不會很快到來,但亞馬遜依然有可能吃掉整個零售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銘元的沙龍
18會員
27內容數
謝銘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7/30
【moneybar是誰?】 執行長CEO,Maja:從事財經入口網站 20 年經驗,近六年為台灣最大財經網站 Yahoo股市及APP負責人,打造股市APP百萬下載量,財經背景超過20年,曾跟證交所合作
2018/07/30
【moneybar是誰?】 執行長CEO,Maja:從事財經入口網站 20 年經驗,近六年為台灣最大財經網站 Yahoo股市及APP負責人,打造股市APP百萬下載量,財經背景超過20年,曾跟證交所合作
2018/07/23
#如何做財務預測_表格索取請私訊 https://www.facebook.com/xmy1108 只要先學會每月財務預估,就可以加總變成每季預估、變成每半年預估、再變成每年預估。 開始前請先閱讀
Thumbnail
2018/07/23
#如何做財務預測_表格索取請私訊 https://www.facebook.com/xmy1108 只要先學會每月財務預估,就可以加總變成每季預估、變成每半年預估、再變成每年預估。 開始前請先閱讀
Thumbnail
2018/07/23
   昨天有朋友向我咨詢:他正在註冊公司,有一些資源可以對接,目前正在寫商業計劃書,關於如何做財務預測,他感覺有點犯難。他知道我曾經走過他這段路,所以向我請教。
2018/07/23
   昨天有朋友向我咨詢:他正在註冊公司,有一些資源可以對接,目前正在寫商業計劃書,關於如何做財務預測,他感覺有點犯難。他知道我曾經走過他這段路,所以向我請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亞馬遜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平臺,涉足多種商品和服務。隨著AWS在雲端市場的穩定成長,公司持續致力於技術創新和全球擴展。面對來自微軟、Google、IBM等競爭者的挑戰,亞馬遜必須不斷適應市場和投資於新技術,特別是在AI和資料中心方面,以確保其未來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亞馬遜公司自1994年成立以來,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平臺,涉足多種商品和服務。隨著AWS在雲端市場的穩定成長,公司持續致力於技術創新和全球擴展。面對來自微軟、Google、IBM等競爭者的挑戰,亞馬遜必須不斷適應市場和投資於新技術,特別是在AI和資料中心方面,以確保其未來的競爭優勢。
Thumbnail
《向矽谷學敏捷創新》(Behnam Tabrizi,2024)談到,知道自己為何存在,是組織腳踏實地不斷創新的重要引擎——它既是組織轉型的動能,也是推動轉型的手段。亞馬遜這家企業為何能持續在變化多端的市場中屹立不搖?本文試圖透過黃金圈,解析亞馬遜最重要的 4 大核心原則。
Thumbnail
《向矽谷學敏捷創新》(Behnam Tabrizi,2024)談到,知道自己為何存在,是組織腳踏實地不斷創新的重要引擎——它既是組織轉型的動能,也是推動轉型的手段。亞馬遜這家企業為何能持續在變化多端的市場中屹立不搖?本文試圖透過黃金圈,解析亞馬遜最重要的 4 大核心原則。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亞馬遜在全通路零售時代的實體商店策略及其背後的業務佈局。分析亞馬遜在提供顧客最佳價值的同時,如何利用數據驅動的策略與雲端服務優勢,以改變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並且比較其與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模式差異,以評估亞馬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亞馬遜在全通路零售時代的實體商店策略及其背後的業務佈局。分析亞馬遜在提供顧客最佳價值的同時,如何利用數據驅動的策略與雲端服務優勢,以改變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並且比較其與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模式差異,以評估亞馬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的挑戰與機會。
Thumbnail
在過去的十年裡,沃爾瑪一直是全美營收最高的公司。去年,它的銷售額高達6480億美元,相當於每分鐘超過120萬美元的收入。 這樣的地位帶來了諸多好處,使沃爾瑪在與產品製造商的談判以及與政府官員處理政策問題時擁有優勢。同時,這也是一種自豪感的來源:工作招聘廣告中經常以在“Fortune 1”公司工
Thumbnail
在過去的十年裡,沃爾瑪一直是全美營收最高的公司。去年,它的銷售額高達6480億美元,相當於每分鐘超過120萬美元的收入。 這樣的地位帶來了諸多好處,使沃爾瑪在與產品製造商的談判以及與政府官員處理政策問題時擁有優勢。同時,這也是一種自豪感的來源:工作招聘廣告中經常以在“Fortune 1”公司工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為何很多公司很怕Amazon? 亞馬遜有大筆資金可以侵入其它公司的專業領域 擁有電商平台、Alexa助理,進而可以搶走Google search或其他網站上搜索流量然後掌握顧客數據 亞馬遜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或科技公司,他是一家基礎設施(雲端計算、物流)公司所以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Amazo
Thumbnail
據報導,貝佐斯擠下馬斯克 ,重登世界首富寶座(See:中央社,2024-03-05,貝佐斯擠下馬斯克 重登世界首富寶座)。貝佐斯主張,我們要對抗熵增。我們永遠要保持在「第一天(Day One)」!:亞馬遜要成為「什麼都賣的商店」!最終,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要為自己創建一個精彩的故事!
Thumbnail
據報導,貝佐斯擠下馬斯克 ,重登世界首富寶座(See:中央社,2024-03-05,貝佐斯擠下馬斯克 重登世界首富寶座)。貝佐斯主張,我們要對抗熵增。我們永遠要保持在「第一天(Day One)」!:亞馬遜要成為「什麼都賣的商店」!最終,我們的選擇,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要為自己創建一個精彩的故事!
Thumbnail
跨境電商交易主要依賴於第三方平台,其中國際上的主要電商平台包括Amazon、eBay、Rakuten和Walmart等,這些都深受人們喜愛。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的佼佼者——亞馬遜。
Thumbnail
跨境電商交易主要依賴於第三方平台,其中國際上的主要電商平台包括Amazon、eBay、Rakuten和Walmart等,這些都深受人們喜愛。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的佼佼者——亞馬遜。
Thumbnail
沃爾瑪進行了生成式人工智慧搜索的創新,這使得零售業發生了變革,並且可能對傳統搜索引擎(如谷歌)產生潛在影響。
Thumbnail
沃爾瑪進行了生成式人工智慧搜索的創新,這使得零售業發生了變革,並且可能對傳統搜索引擎(如谷歌)產生潛在影響。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