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維:"亞馬遜"貝佐斯的長線思維 慢慢來比較快:高瞻遠矚 v. 短視近利

2024/04/0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據報導,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美國最大網路零售商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淨資產2000億美元,擠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1980億美元,重登世界首富寶座(See:中央社,2024-03-05,貝佐斯擠下馬斯克 重登世界首富寶座)。


這二個科技富豪不僅在世界首富寶座上互相較勁,二人的太空夢也一樣在彼此競爭。貝佐斯自稱2021年7月辭去Amazon CEO的原因便是:想專注在火箭公司Blue Origin上(See:INSIDE報導,2023/12/15,貝佐斯離開 Amazon 的原因:想專注在 Blue Origin)。而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星艦」火箭系統二度發射失敗後,第三次發射終於順利升空(See:公視新聞,2024-03-15,SpaceX星艦第3度試射 飛更遠但返回失聯)。


《彭博商業週刊》資深撰述布萊德·史東(Brad Stone)撰寫的《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The Everything Store: Jeff Bezos and the Age of Amazon)》(天下文化2022年三版)第5章「火箭小子」,他就提到貝佐斯年少萌芽的太空夢,外公是其精神導師,2003年時,「藍源公司(Blue Origin)」因他的報導曝光,長遠目標是在太空中建造適合人類永久居住的基地。


另一本由出版過《執行力》、《逆轉力》等知名商管書籍的管理大師瑞姆·夏藍(Ram Charan)撰寫的《顛覆致勝:貝佐斯的「第一天」創業信仰,打造稱霸全世界的Amazon帝國(The Amazon Management System) 》(遠流出版),則闡述貝佐斯對亞馬遜(Amazon.com Inc.)「第一天(Day One)」、「顧客至上(Customer Obsession)」的經營哲學。據悉,夏藍出版這本書時已經82歲了,但仍沒有打算退休,還寫了這本書。儼然與貝佐斯相同。


一、我們要對抗"熵增"!我們永遠要保持在「第一天(Day One)」!


1998年的致股東信,貝佐斯說,我們要對抗熵增("We want to fight entropy." )。


熵(Entropy)的概念,是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於1865年所提出,指測量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當熵增加時,其作功能力也下降,即能量退化的的指標。熱力學第一定律,就是一個包含熱的能量守恆公式。熱力學第二定律,則是指從一個平衡態到另一平衡態的過程中:若過程可逆,則熵不變;若不可逆,則熵增加。例如,冰熔,則熵增。熵因此也被用於計算一個系統中的失序現象,也就是該系統混亂的程度(See:熵-維基百科)。


熵增,就是從有序變失序。反之,要想熵減,讓失序變有序,就要努力不懈,積極有效管理。也就是永遠要保持「第一天」的積極靈活精神。


貝佐斯每年都會提到1997年的致股東信,提醒股東,在亞馬遜,永遠處於「第一天(Day One)」。無論公司發展多快、規模多大,每一天都要秉著創業「第一天」的精神,時時保持快速靈活。


2016年的致股東信,貝佐斯說,有員工曾經問他:「第二天(Day Two)是什麼?」他說:「第二天就是停滯不前,用戶開始覺得你可有可無,接下來就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的衰退,最後導致公司敗亡。


瑞姆·夏藍看亞馬遜的成功,不僅是靠著網路起飛的趨勢,更是透過內部不斷創新顛覆,將這樣的精神實踐於「商業模式」、「人才招募」,「數據指標」、「創新引擎」、「決策機制」、「組織文化」等六大經營管理面向。而其背後的邏輯,關鍵字只有兩個:「顧客至上」與「長期思維」。


(一)貝佐斯信奉「顧客至上」。這使亞馬遜能夠「飛輪(Flying Wheel)成長」。


曾任亞馬遜高階主管的約翰·羅斯曼(John Rossman)《像亞馬遜一樣思考:打造數位腦袋的50又1/2個方法(Think Like Amazon: 50 1/2 ways to become a digital leader)》(Smart智富出版)一書就指出「亞馬遜14條領導原則」,第一條就是:「顧客至上」(p.31)。


(二)貝佐斯信奉「長期思維」。這使亞馬遜成為史上最快達成千億營收的企業。


貝佐斯認為,從公司既有的能力思考未來,未來已經被限縮,創新帶來的提升相當有限;想獲得「巨大的成功(Big Wins)」,必須從未來倒推回來思考:未來的消費者需要什麼?現在的自己要建立什麼新的核心能力?(See:經理人,2021-03-11,貝佐斯辭任CEO,Amazon也沒差?管理大師:有他留下的一套管理模式,就免擔心)。


據悉,貝佐斯曾向員工拋出「你能在多久時間內,學會倒立?」的問題。他也詢問身邊朋友,多數人的結論是,只要你夠努力,2 周內應該可以學習倒立。實際上,即使每天練習,至少需要 6 個月才能完成。為什麼落差這麼大?貝佐斯發現,人們對於成功過於樂觀,忽略了背後需要的犧牲,把任務想得太容易。也因此,亞馬遜設定目標時,會把投資時間拉長到7年,但很少對手願意做到這種程度。


根據Thinkers50美國杜克商學院教授多利‧克拉克(Dorie Clark)研究指出,這種長線思考的態度,使亞馬遜成為史上最快速達到營收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 兆元)的企業。顧問公司管理研究團體(MRG,management research group)曾對高階主管調查,結果也證實,97% 的人認為策略思考有利團隊成功,並同意人們要培養長期思維(See:氏著,《長線思維:杜克商學院教授教你,如何在短視的世界成為長遠思考者(The Long Game: How to Be a Long-Term Thinker in a Short-Term World)》(方智出版)。


二、亞馬遜的策略定位:「什麼都賣的商店(The Everything Store)」


有關亞馬遜(Amazon.com Inc.)的策略定位,如所周知,亞馬遜原本是網路書店,但2002年卻成立「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的雲端服務,並轉向數位媒體「Kindle電子書」,這等於是「自殺」(扼殺實體的紙本書)(以下,See:《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p.293)。


那時,貝佐斯與亞馬遜的主管開口閉口都是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其著作《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對亞馬遜的策略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克里斯汀生主張:偉大的公司之所以會失敗,不是因為想避開顛覆性的變化,而是因不願擁抱有潛力的新市場,怕傳統業務遭到破壞,短期成長目標無法達成。因此,一家公司如果成立能夠自主的部門,讓其以破壞性科技建立全新獨立的事業,才能解決「創新的兩難」的問題,獲得成功。


貝佐斯直接師法此書的訓示,解除凱瑟爾(Steve Kessel)原本負責的實體紙本業務,他告訴凱瑟爾:「你的任務就是毀掉你原來的業務,你要立志讓所有賣紙本書的人都失業」。凱瑟爾2004年起掌管數位媒體業務,主管Kindle研發部門。


之後,就是「Kindle電子書戰勝Sony電子書」的故事(See:生活報橘,2022-06-15,《亞馬遜貝佐斯的外星人思維法》初代 Kindle 又重又貴,為何在開賣 6 小時內賣到斷貨?)以及亞馬遜轉型成為「什麼都賣的商店(The Everything Store)」的故事了。


三、你的選擇,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In the end, We are our choices.)


貝佐斯1986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獲得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學位。他因而獲邀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演講(Jeff Bezos 2010 Commencement Speech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貝佐斯在演講中提到他十歲時跟隨外公外婆開車旅行的事,外婆在旅程中一路抽菸,他痛恨菸味。


他聽過一個吸菸廣告,每吸一口菸會減少幾分鐘壽命,他決定替外婆做計算。估算後,他跟外婆說,「以吸一口菸減壽兩分鐘計算,妳將減少九年壽命!」其外婆當時已罹癌多年,幾年後就不敵病魔。


外婆聽完後突然淚流滿面哭泣不已,令他不知所措。外公將車停在路肩,溫和而平靜地說,「Jeff,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做個仁慈的人要比當個聰明人更難。」(See:《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p.192-193)


講完這個故事後,他跟畢業生說道: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談的就是天賦和選擇的差別

What I want to talk to you about today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ifts and choices.


聰明是天賦,仁慈則是選擇。

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


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是與生俱來的。選擇則不容易。

Gifts are easy -- they're given after all. Choices can be hard.


若不小心,你可能會因為天賦而誤入歧途,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對你的選擇造成損害。

You can seduce yourself with your gifts if you're not careful, and if you do, it'll probably be to the detriment of your choices.


你們會怎樣運用這些天賦?你們會為自己的天賦感到驕傲,或是為自己的選擇感到驕傲?

How will you use these gifts? And will you take pride in your gifts or pride in your choices?


我想大膽做個預測:當你們80歲時,在某個安靜省思的時刻,回想你自己的人生故事,其中最實在也最有意義的部分,將就是你所做一連串的決定。

I will hazard a prediction. When you are 80 years old, and in a quiet moment of reflection narrating for only yourself the most personal version of your life story, the telling that will be most compact and meaningful will be the series of choices you have made.


最終,你的選擇,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In the end, We are our choices.


為你自己創建一個精彩的故事。謝謝並祝福你!

Build yourself a great story. Thank you and good luck!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