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名頗似是誇人,不是中原大谷珍;端為上林栽未得,只應海島做安身。」這是明末沈光文(1612-1688)寫的詩「釋迦果」。與荔枝、龍眼、檳榔同為熱帶水果的釋迦,並沒有像前三種水果一樣得以被移植到皇家庭院(扶荔宮)中,只能在海外孤島(台灣)上自生自長,或許這也是不得不住在台灣的沈光文對自身命運的感嘆吧!本來是魯王幕僚的他,因為魯王與鄭成功不和,在1662年農曆7月曾企圖搭船返回大陸,卻遇到颱風被吹到台灣[1]。沈光文從此在台灣目加溜灣社(今台南善化區)落腳,再也沒有回到大陸。他以釋迦比喻自己的處境,但詩人不知道的是,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到十七世紀中期才傳播到台灣;事實上不僅是漢武帝攻破南越時不可能看到釋迦,如果他再早個幾十年來台灣,只怕也不會看到這種水果。
釋迦(英文名sugar-apple、sweetsops,學名Annona squamosa)學名番荔枝,因為幼果外觀像未成熟的荔枝,又來自國外,所以得到這個稱呼。俗名除了釋迦以外,也曾被稱為蕃梨、迦藍頭、佛頭果等[2]。在高雄市田寮鄉與阿蓮鄉,因為附近大岡山供奉釋迦牟尼佛,所以當地民眾將釋迦果改稱「梨仔」。
因為母親不愛釋迦甜滋滋的味道,小時候只吃過一次釋迦。當時頗為驚訝它的果肉可以一片片剝下,每一片果肉裡面都藏著一顆種子。它的種小名squamosa就是在描述果實表面鱗片狀(字首squam-源自希臘文squama,意為鱗片)的外觀;也因為這鱗片狀的外觀,使它有了「釋迦」與「佛頭果」的稱號。原產於熱帶美洲的釋迦,應該是先由西班牙人帶到菲律賓之後,在1645年前後再由荷蘭人從菲律賓一帶引入[3]。最初只在台南一帶栽培,後來逐漸擴展至中南部與東部一帶[4];目前台東是全台灣最大的釋迦產區,2007年全台東有5,300公頃釋迦園,佔全台灣85%[5]。
目前釋迦在台灣的栽培品系包括了細鱗、粗鱗、軟枝、台東1號、紫色種與台東2號(大目種)。粗鱗種是比較早期的品系,從它培育出了軟枝、台東1號、2號等重要品系,不過近年來因為果實較小,已經越來越少有人種植了[6]。軟枝品系由張明通先生發現,因為枝條比較柔軟而得名[7]。台東1號由農民呂石明先生發現[8],在2001年命名[9];台東2號在2000年於台東農民黃振襲先生的果園中發現,為粗鱗品系之實生變異種;經過台東農改場九年的嫁接繁殖、品系比較測試後,終於在2000年12月17日通過命名審查作業[10]。台東2號果實約為台東1號的兩倍大、果肉率高,雖然甜度稍低,仍頗受農民歡迎。紫色種是由泰國引進的Kampong Mauve,種植的人不多[11]。
至於「鳳梨釋迦」其實跟鳳梨沒有什麼關係,只是因為果肉有類似鳳梨風味而得名。鳳梨釋迦是1908年美國農業部在邁阿密亞熱帶植物實驗室的園藝家P.J. Wester以冷子番荔枝(A. cherimola)與番荔枝雜交而得的新品種,它的英文名稱atemoya來自於釋迦(ate)與冷子番荔枝(cherimoya)在巴西的俗名結合而成。這兩種果樹的自然雜交種,在當地以及在以色列也都有發現過。雖然鳳梨釋迦最早是由美國培育出來,但美國人並沒有特別重視它;台灣在1965年首次由以色列引進鳳梨釋迦的Gefner品系試種,一開始因為糖度高造成一裂果就容易發黴而不敢推廣,等到1993年台東農改場開發出產期調節技術,在夏季(六到九月)修剪,讓它改在冬季結果降低裂果狀況後,才開始成為產業[12]。2012年台灣栽種約2,000公頃鳳梨釋迦,其中有1,700公頃在台東[13]。
雖然釋迦的花為兩性花,但為了降低自花授粉的機會而有雌雄異熟性,使它開花後雌蕊會比雄蕊先成熟;再者台灣並非釋迦的原產地,因此也缺乏授粉的媒介昆蟲(在原產地主要是鞘翅目出尾蟲科的甲蟲,如Urophorus humeralis),若任由自花授粉會出現授粉率低、產量不穩定的問題;而鳳梨釋迦為雜交種,除了有雌雄異熟的問題以外,花粉的發育也常因為染色體無法配對而不正常,即使在原產地,也常會出現授粉的問題而需進行人工授粉[14]。為了提高產量,果農們只得為釋迦與鳳梨釋迦進行人工授粉。授粉通常在午後四點開始進行,先收集花粉,再以毛筆等工具進行授粉[15]。由於釋迦是聚合果,一朵花裡面有許多雌蕊[16],授粉後發育為一個果實。因此,若任其自行授粉、結果,難免會有沒有授粉的雌蕊,而未受粉的雌蕊不會發育,就會造成果實長歪、賣相不佳。因此釋迦果農們在進行人工授粉時,還要把毛筆在雌蕊周圍輕輕的繞兩三圈,以確保整個雌蕊群的每個雌蕊都有沾到花粉,這樣果實才會發育得勻稱。也因此,肩臂酸痛的問題成為釋迦果農們秋季常見的職業傷害。
釋迦與鳳梨釋迦都是更年性水果。通常果農會在果實鱗溝展開但尚未軟化時先採收,消費者買回去以後再放到軟熟即可食用。但更年性水果一旦成熟會釋放乙烯,不僅加速自己成熟、也會使附近的果實成熟速度加快;所以如果買回去的釋迦有一個已經軟熟了,其它的也會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先後軟熟,這時候就要趕快吃掉以免整批果實一起爛掉。傷腦筋的是,因為只要溫度低於攝氏十度,釋迦就會受到「寒害」--果實鱗片變黑、失水硬化[17],所以把釋迦放在一般的冰箱裡也是行不通的!
除了鳳梨釋迦還有蘋果釋迦:蘋果釋迦是由鳳梨釋迦種子實生培育得到的新品系,雖然果實不易裂果但產量低,較少人栽培[18];另外與釋迦同屬的熱帶水果還有刺番荔枝(A. muricata L.),風味較偏酸[19]。我在美國南部時,曾聽友人提起soursops(刺番荔枝的英文俗稱),但沒有見過。山刺番荔枝(A. muricata)也已引進台灣多年,在台南與埔里日月潭一帶均有種植。台南六甲有販售山刺番荔枝冰,稱為「羅力亮」(一說羅李亮,應是台語發音)冰;有些台南人也會直接吃它的果實,口感類似釋迦但味道較偏酸。南投埔里一帶將之稱為「阿那那」,應是屬名Annona的音譯。除台南以外,嘉義樹木園、屏東科技大學校園內也有山刺番荔枝種植[20]。山刺番荔枝黃肉黃子,與一般釋迦白肉黑子不同;大部分都是做成冰淇淋販賣,但似乎很少在產地外見到。
釋迦除了可以食用以外,乾果充分曝曬乾燥後再上色,可製成手機吊飾、項鍊、壁畫等裝飾品。原本只是將釋迦結果時因營養不足而自然乾枯的幼果拿來做裝飾品,後來也擴大到使用疏果時採下的幼果[21]。
可能是只有釋迦的果實具有可以「一片片」地剝下來食用的特色,於是當不需削皮可直接剝食的鳳梨「台農四號」被培育出來時,便得到「釋迦鳳梨」的暱稱。但不論是「釋迦鳳梨」或是「鳳梨釋迦」,其實都不是鳳梨與釋迦的雜交種,只是根據型態或風味得到的暱稱罷了。
雖然沈光文以釋迦不能如龍眼、荔枝與檳榔一樣得以移植到上林苑而感嘆,但是當年移植到上林苑的熱帶果樹們又如何呢?「自交趾移植百株於庭,無一生者,連年猶移植不息。後數歲,偶一株稍茂,終無華實…」[22],熱帶植物移植到屬於溫帶的長安,終究是無法適應;除非能像鳳梨一樣,有細心的園丁為之建造「暖爐」甚至是溫室,才有辦法達成!
參考資料:
[1] 翁佳音. 史實與詩:明末清初流寓文人沈光文的虛與實。文史臺灣學報。第7期. 2013年12月.
[3] 王瑞閔。2018。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P.234, 467。
[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釋迦主題館。釋迦的產業。
番荔枝。
[12] 楊正山。番荔枝‧鳳梨釋迦。台灣農家要覽。P.81-92。
[17] 楊正山。番荔枝‧鳳梨釋迦。台灣農家要覽。P.81-92。
[18]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釋迦主題館。家族篇。
蘋果釋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