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寫太多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凌晨四點十五分睜著大眼睛的小孩說:「我睡不著了,可以做甚麼?我去樓下找爸爸,看他在做甚麼」

這也不是第一次半夜起床說睡不著,以往的經驗是躺在床上休息,再看看是不是能睡著,等到6點左右提早起床,準備上學。

今天是開學日,已經"實習了"一個多月的自學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睡不著。回想過去的三年下來的六個開學日,每每都是不到5點半就醒了。

醒了就醒了吧!提早起床也不是沒有過,不需要擔心睡眠不足影響學習,也不需要擔心起得太早撐不到下午。

才發現,原來他已經可以一個人在不同樓層的客廳裡自處,看書兩個小時完全不需要找人陪,就算爸爸在他下樓後沒多久就上樓睡覺。

如果因為要上學,5點不到的客廳,應該不會是學習的場域,也不會讓他有機會練習在凌晨自己一個人看書。

一路看到七點才跟著爸爸出門固定的運動:羽球。

返家漱洗後問:「現在要上甚麼課?」、「我好像還沒有課表」、「幾點開始?」

是不是需要照著自學計畫裡面的課表進行?! 這是大人的疑問,小孩似乎沒有拒絕一個硬梆梆的課表。

看了一下今天的課表:數學、綜合活動、英語、自然與生科。

「課表上寫的是這樣,但是你可以想想你今天要做甚麼,不必非照著做不可。」

「在學校也會有不同時間做不同的事情,可以照你自己的狀態調整你今天想要進行的內容」

自己到書櫃上拿出《數學想想》四年級,延續著暑假的進度,又繼續讀了一些。

因為最近均一教育平台在努力募款中,正在逛的時候,小孩邊走過來邊說:「我看完了!要做甚麼」。

「恩,看你想做甚麼?」

「不知道,你在做甚麼?」

「我在看這個教學平台,有人會利用這個上課和測試自己有沒有學會」

「像這裡也有不同年級的數學,你剛讀的是甚麼?」

「億阿~萬阿~甚麼的」

「這個嗎?」

「點了四下的課前課後題目」

「應該是吧!」

「那你知道這是要問甚麼嗎?」

「我看看」順勢坐下來。

然後就把十題做了一回,再抬頭時,已經又準備午餐了耶!好快(其實是好久...10題寫好久)

還沒午餐,就又開始在問:「我來看看下午要上甚麼課?」、「我看趕快去吃飯好了,不然上課會遲到吧!」

好了吧~被小孩趕的自學生媽媽日子是真的開始了...

聽說這個小孩在學校吃飯,經常是半小時起跳,有的時候甚至要到50分鐘才吃得完一咩咩。

今天吃了一大碗的麵,15分鐘完食!

爸爸問:「你再不動作快,下午就要遲到了」

幫忙回:「好像午餐開始吃的時候就是上課的時間了...說」哈哈

小孩開心地臉說:「我今天吃超快了好不好~」

回家後,小孩拿著書朗誦,又讀又演又拿筆記抄自己覺得的重點,自己上了自然課。

這是自學該要有的樣子嗎? 這是當初我們都想過的樣貌嗎? 

好像有點像,又不是太一樣。覺得應該會是大人緊張多一點,小孩還是忙著說「不要」、賴在地上玩或睡。

事實是:小孩沒去學校反而比較緊張自己要學甚麼,時間到就一直問要上甚麼?要讀甚麼?

朗讀的時候、念數學題目的時候、寫東寫西的時候、小孩才發現所有的課程都是國語課。

在寫《東西大科學》的自畫重點時,寫了一行:

在介紹種子不在人工播種下發芽

反覆看了幾次,不太懂。所以問他「你這一句是甚麼意思?」

他念了一遍後說「就是這樣啊。」

我讀不太懂,是人工撒?還是不是? 

他聽懂了問題後說:「種子沒有人工撒也會發芽呀。就是有風、有蟲、有鳥...」

回問:「那你那一句話會不會讓別人也讀不懂?如果要你用說的話要怎麼說比較容易懂?」

「這本書在介紹種子不用人工播也可以發芽」

「對耶,這樣我就懂了,那看你要不要改吧!」

「可是我不想寫太多字」

(心裡想著那就算了吧!)

眼光卻瞄到他拿著橡皮擦改成

在介紹種子不靠人工播種下發芽

看完後,不禁大笑:哈哈哈~哪來的想法寫""靠""阿!一定要這麼精簡字數就是了

意思到了,也很好了。真要說字數,也寫得比平常多了很多行。(嚇)

雖然只是第一天(小孩說正式開始的第一天),但是ㄟ~~~小孩自己這麼緊,令人懷疑是能走多遠? 也許很快就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的沙龍
41會員
39內容數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3/29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2021/03/29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剛開始教學的前兩年,我完全無法理解不寫功課的小孩在想什麼,畢竟回家作業是逃不了的強迫型任務,遲早都得做,早做完早收工,拖拖拉拉的就算拖到明天,到學校去還得做,並且不可能是上課寫,那就佔用他自己下課玩樂的時間了。老師絕對不可能忘記收作業的。 可是,這些逃避寫功課的孩子,絕對是能躲則躲,
Thumbnail
打工人主觀心情感受
Thumbnail
打工人主觀心情感受
Thumbnail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Thumbnail
會不會現在是因為他沒有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自學這一件事情,自然在整理要說甚麼、自己的感受是甚麼這一件事情上,就沒有那樣的自主性,更遑論要去花時間去回想與思考,那麼,現在,這件事情能就這麼放下嗎? 老實說,大人自己也很困惑,也很猶豫。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Thumbnail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Thumbnail
是不是需要照著自學計畫裡面的課表進行?! 這是大人的疑問,小孩似乎沒有拒絕一個硬梆梆的課表。
Thumbnail
是不是需要照著自學計畫裡面的課表進行?! 這是大人的疑問,小孩似乎沒有拒絕一個硬梆梆的課表。
Thumbnail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Thumbnail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Thumbnail
如果自主學習是一個目標,那麼要怎樣才算是符合這個目標? 完全自主並且自由地主動執行某一項看起來像學習的事情,才能算嗎?如果給了一個不是自主而來的目標,但不介入走向目標的方向與過程歷時,這樣還能算是嗎?
Thumbnail
如果自主學習是一個目標,那麼要怎樣才算是符合這個目標? 完全自主並且自由地主動執行某一項看起來像學習的事情,才能算嗎?如果給了一個不是自主而來的目標,但不介入走向目標的方向與過程歷時,這樣還能算是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