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一篇,彙整了本次戰爭主題策展創作者的心得與感受,沒有特定的主題,只有我們一路走來的感觸,歡迎大家分享討論,謝謝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建議、支持與鼓勵。以下,我們就先邀請宅青嘎拉來談談,她的感謝與省思。
嘎拉嬉皮GALA 淺談《旁觀他人的之痛苦》
為期一個月的戰爭主題策展暫時告一段落。感謝癮君子與歪文系三位夥伴互相幫忙。起初癮君子與我談論這個想法時,我馬上就覺得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想法,何不來實行呢?雖然先前有實體策展經驗,但是這次還是第一次進行文章策展。從前期規劃,文章產出,宣傳模式皆由我們策展團隊一手包辦。癮君子負責徵選文章以及賓果活動串聯,我負責IG限動宣傳,歪編負責聯繫,還有方格子的協助,最終募集了20篇以上文采內容俱佳的文章。對於本次策展能夠順利上線,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戰爭對於人類歷史而言佔了很大部分,從資源掠奪,宗教戰爭,領土戰爭到近代的資訊戰與貿易戰。戰爭貌似離我們遙遠,但是出現的時機猝不及防。藉由這次策展我試圖分析ACG作品中的戰爭呈現。
從ACG再現戰爭到最近拜讀蘇珊桑塔格《旁觀他人之痛苦》中提到,攝影機的發明與戰爭紀實攝影的關聯性。
攝影機把觀者置身災難之內,但太貼近太貼近了:在放大鏡的輔助下-因為這是一場雙鏡報導展-顯圖得震撼人心的圖片交代了太多不必要的猥褻的資料。
《旁觀他人之痛苦》-P75
提到了觀者與被攝影者的關係。藉由紀實攝影使得站在作品的我們,也能感受到照片中人的痛苦。這種展示與被展示的關係,雖然說讓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們,能夠近距離了解戰地人民的生活,但是如果觀者無動於衷,那我們就只是在旁觀他人的痛苦。
要如何激起人民反戰的心情?電影,攝影,藝術,流行文化展示出的戰場,受傷的軀體都能夠激起大眾的同情心,促使大眾思考戰爭的理由,為何而戰?戰爭付出的代價又是甚麼?
電視把戰爭變成影像獻給公眾,但其拍攝實景的能耐,卻同時受限於政府操控與自我審查。
書中也有提到當戰爭被運用到不同媒體,電影,遊戲呈現出來的聲光效果掩蓋了反戰的本意。受眾沉溺於聲光刺激,最終成為麻木不仁的旁觀者。如同我於文章最後一段所言,以二戰題材為主的FPS遊戲將玩家置入到虛擬的二戰戰場,提供玩家也能成為"正義一方"英雄的機會,但是除了射殺敵人的爽快感外,它裡面蘊含反戰思想嗎?還是單純只是提供一個娛樂,宣洩暴力的模式呢?
反戰的標語就像是菸盒上的廣告,給抽菸者看到得黑色的肺部,泛黃的牙齒,抽菸得到肺癌的標語,恐嚇性的言語對於一位老菸腔而言...就只是一則圖片駭人的廣告,如此而已。戰爭圖像在資訊大量爆發的當代社會最終落得驚鴻一撇的下場,喪失戰爭紀實攝影初始的意圖。
藉由這次策展,獲得了各方先進的意見。有一位格友十分認真發表一篇短文指教,此為格友對於鋼彈系列作專注且堅持的態度,我深感佩服。我的策展文章因為篇幅有限,鋼彈的歷史脈絡,或是當時期類似類型作品並沒有著墨過多。如果有閱讀完整篇文章的Premium讀者,就會了解本篇文章結構分為三個區塊以A(動畫),C(漫畫),G(遊戲)中的作品呈現出來的戰爭為例,希冀藉由這篇文章來檢視ACG中的戰爭與現實的連結,以傳達反戰的概念。期許觀眾們在這些流行文化作品中也能感受到戰爭地區人民之苦痛,不再成為無感的旁觀者。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陳姿含
這次策展帶來觀點的交流。
最初,沒有太大的框限,確立「戰爭」為主題之後,便從電影、ACG與文學三種領域去切分,事前沒有預設路向要往哪裡走。
平時寫了不少書評、影劇評、遊戲評論,各有切入點,單篇來看也可以是散狀的。這次策展,卻是三方很有意識地通過同一個主題,拋出對自己專長領域的觀照,歪文系談戰時的個人敘事,這是文學的,癮君子和嘎拉嬉皮則拉出電影和ACG的長期脈絡(資訊量真的很補),好像把長期的思考以精力湯/濃縮汁的形式呈現出來。觀點的激盪,非常過癮,後續更多人響應徵文也是事前沒預料到的(感謝大家)。
這或許顯示出,對於這種新型態串連的興致,可以給後續策展人的建議,觀點是策展的核心,因而在主題以及文案的發想非常關鍵,可以是事前花最多力氣凝聚的部分。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張國勳
相比 Youtuber 彼此 feat.的方式,內容生產者的我們有什麼串聯的可能?
是這次歪文系參與策展的最大起因。起初是我在與癮君子提起要不要合作寫文時,發現他正好與嘎拉已有初步的想法,所以我們就一起加入了合作的行列。
由於歪文系是雙人組合,這次在與姿含聊完要寫的內容後,就決定把文章交給她寫,而我轉向處理策展上概念溝通、社群聯繫等等較為瑣碎的事項。所以也許我可以從一個相對旁觀的角度,談談我眼中這次策展的三篇主文。
如大家說的,其實在溝通完呈現的主題後,這次策展並沒有太具體要求、分類彼此負責關於「戰爭」的什麼面向,只拋出一些明確的想法:為何主題是戰爭?要怎麼讓現在的讀者與戰爭產生共鳴?所以我們就在徵文文案裡,把戰爭的「突如其來」、「脆弱日常生活的崩塌」,與疫情發生的當下連結。這樣的用意僅是讓讀者產生共感,試圖邀請他們走進這次策展的概念裡頭。
戰爭不只有大前方,人們的日常生活、國家的戰爭動員,都是或隱或顯地牽連在「戰爭」底下。《安妮日記》即是戰爭裡頭的小敘述,姿含處理了常民、邊緣群體面對戰爭時的微小心聲,「安妮們」越是顯露不安,越是鬆動了大前方磅礡戰事的慷慨激昂。癮君子談的多部電影裡,《兔嘲男孩》與《安妮》戰爭下的日常/非常有所呼應,其他部電影也勾勒了戰爭時國與國之間的爭鬥輪廓。中文世界裡有直接描寫「大戰」刀火砲彈具體過程的文學作品不多,影劇剛好呈現了以文學作品為主軸的歪文系,較難著墨的地方。
有趣的是除了戰爭的「大」與「小」外,嘎拉還額外談到了漫畫這個載體本身曾屬戰爭動員的一部分(不只是載體裡的內容)。現實裡國家機器如何號召民族主義,動員全國人民(包含殖民地)參與大戰,都是討論到戰爭無法被忽視的部分。
三組媒介意外觸及了「戰爭」不同面向,形成有所呼應的內在邏輯,算是決定策展概念後獲得的驚喜。這些當然僅是戰爭其中的細小環節,在後續徵文也看到二十多篇文章談及不同層次,感謝大家陪我們一起玩耍,完成了這次策展。
社群的連動一向是最困難的,透過這次策展,不管在方格子或 IG 上都意外認識了很多的創作者(選徵文的時候偷偷瀏覽過大家的文章)。為了達到宣傳的效果,在IG舉辦的策展活動,也讓我開始跟平常默默關注的創作者有了互動。當然謝謝格編一口就答應讓我們在方格子徵文的要求!很迅速地就幫我們處理好跟發文時間一同上架;也感謝嘎拉跟癮君子在籌備期的幫忙,第一次合作就遇到好隊友是最大的萬幸。
癮君子 Movie Addict
這次的策展,能夠成功,很大部份要歸功於嘎啦以及歪文系的鼎力相助,沒有任何的猶豫,就立馬答應,雖然我是這次的發起人,但如果沒有他們的接力,不會有後續的擴散,甚至是後續極為優秀的內容。另外,雖然以前學生時有辦過實體的文藝展,但數位的串聯,卻是第一次。就這樣,三個人像是瞎子摸象,拼拼貼貼,針對可能的效益與目的,不斷修正,尋求串聯效益最大化的方式。
老實說,我們一開始甚至抱著全軍覆沒的心態,想說至少有文章發出去就好。沒想到,正式開始後,不管是在方格子還是IG社群,都有人喜歡,還願意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此時,我也才意識到,原來創作不必然總是孤獨的,有些時候,我們也能互相輝映彼此,以淬鍊出更為耀眼的光火。
誠摯感謝,這次策展中的每一位投稿者,你們的每一字,都璀璨著令人著迷的光芒,讓我們得以用更多元的視角,去切口戰爭。另外,也非常感謝幫忙分享與回應的每個人,或許是順手,或許是認同,或許是挑戰,都是我們的養份與鼓勵。然後,很謝謝方格子,很有默契的在我們想要徵文時,就同步來聯絡我們,並願意提供機會。
我想,策展絕對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其中涉及許多層面,主題的包裝、社群行銷的考量,或是美術與宣傳的製作,都要動用到不同層面的技能與知識,自己埋著頭去做,往往都會有盲點,但多人的討論,則可以幫助我們看見疏漏,以及能夠更好之處。這一部分,同樣讓人有深刻的體悟,自媒體創作確實需要斜槓的背景,如果無法身兼多職,組團前行,也是不錯的方法。
再者,主動跟其他創作者互動,也為我們的合作打下豐厚的基礎,以此來看,創作是核心內容,但要讓創作被人看到,社群不可或缺。來到當代,身處資訊爆炸的我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明顯已經不再適用。甚者,創作者的互動,更能形成資訊交流的節點,我們從中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讓人可以再繼續多走一步,也獲得觀點上的刺激。所以,如果真的有喜愛且欣賞的作品內容,稍稍踏出一步去互動,不只讓對方感到被支持與鼓勵,只要你是真誠地享受過程,總有一天,也會從中收穫感動。
關於主題的挑選,如同歪文系所述,就是考量到主要的趨勢,疫情而生,但我們其實也有觀察到,在方格子上,撰寫戰爭主題的人,其實不少,但好像沒有一個機會可以露出。這就表示,戰爭這個主題,多少應該是能引起共鳴,特別台灣又是一個跟戰爭如此靠近的國家,某種程度也算是取巧,搭了大家的順風車。當然,在確定之後,我們還是有利用預告或IG社群的調查,評估基本的意向,這也幫助我們鞏固要走戰爭主題來創作的信心。以此來說,雖然另外經營社群平台,真的不容易,但要串聯、曝光或是預估文章效益,這真的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總而言之,這次的策展與徵文,是特別的嘗試,我們也非常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繼續發起更多不同以往的策劃。以上,就是被格編敲碗的策展心得,這次的策展也總算告一段落,感謝耐心讀完這篇後談,如果有想法,也歡迎留言討論,或是到IG找我們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