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花了20多年研究,卻不受重視的獼猴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他是誰?獼猴爸爸 「林金福」

大部分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林老師或林主任,現在已經很難去溯源「獼猴爸爸」這個稱呼是從何時開始的?

他,是高雄市裡一所國中的國文老師,卻深入觀察、研究壽山台灣獼猴至今25個年頭。他是台灣第一個發現台灣獼猴生雙胞胎、發現台灣獼猴會吃土的人,也是第一個在研究中詳細描述台灣獼猴母系發動的分群行為、台灣獼猴的生產季節與生育間隔以及社群結構和大小。

一個國文老師是怎麼跨足到動物行為觀察、研究的領域?而且一投入便是這麼多年的歲月執著,這一切就要從25年前那場健行開始說起了。

與壽山台灣獼猴相識的不歸路

raw-image

20多年前林金福得了糖尿病,當時的學生為了他的健康,將同學會聚餐變成壽山健行活動。那天,便是和壽山台灣獼猴的初次相遇,也開始了林金福的追猴人生。

只有有空,只要放假,他一定在山上。春夏秋冬,一年365天,他花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與獼猴相伴,就這樣持續了25年。

對他來說,台灣獼猴已經不只是研究對象而已,是朋友、夥伴,是一種使命。

人家不是常說,研究者往往都有一種偏執的個性特質,才能持續的對自己的研究投注熱情。而林金福對獼猴的愛真的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偏執。

raw-image

因為這樣的偏執,他以一個國文老師的身分拿到了生科碩士的文憑,甚至還繼續念了生科的博士班,只是因為他希望他所說的台灣獼猴生態可以得到更多認可。

也許,他不是研究台灣獼猴的第一人;也許,他的理論知識比不上學者專家;又也許,他對台灣獼猴有著太重的愛,做不到研究中立。可是,我認為他是這世界上最了解台灣獼猴的人,他跟台灣獼猴相處的時間比任何一個檯面上的專家學者還要久,他野外觀察的時數遠遠超過寫台灣獼猴的任何一本學術論文。

但,他的獼猴之路走得很辛苦,因為台灣獼猴是跟人類衝突最頻繁的野生動物;因為台灣獼猴表面上數量很多很容易看見,可是我們卻不見得了解牠;因為關於台灣獼猴負面的新聞多不勝數,明明是錯誤的觀念卻因為媒體的傳播而變成一種既定的印象。上山可能會被民眾指指點點或口出惡言,也常常遇到正在記錄,猴群卻被登山客拿枴杖或彈弓驅趕。

而他國文老師的身分,也常常令人忽略他在台灣獼猴研究領域的努力,他就這麼一個人孤軍奮戰,沒有甚麼資源,講的話再真實也不一定會被認可。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放棄,就這麼固執的一個人,固執地相信總有一天大家會看見他所說的真實。

他不在乎會不會成名、他不在乎有沒有經費支持、他不在乎他在學術界有沒有地位、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稱呼他、他甚至不在乎在別人眼中的他是不是研究者。

「假如可以多改變一個人錯誤的觀念,多改變一個人對臺灣獼猴的錯誤認知,那麼我們的付出就值得了。」

這句話是他教我的,這句話也變成了我的使命。

他是全臺灣最了解台灣獼猴的人,他是為了台灣獼猴奉獻了20多年心力的人,他不是別人,他是我父親,林金福。

raw-image

想更了解台灣獼猴嗎?歡迎到「台灣獼猴吱吱黨粉絲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獼猴吱吱黨的沙龍
50會員
8內容數
海拔0-3000公尺,你會想到什麼? 這是一個獼猴與人類生活高度重疊的範圍。 獼猴就像我們的鄰居,可是因為接收資訊的不對等、負面形象的傳播,導致這個號稱最容易看見的野生動物我們並不了解他。 我們希望藉由「台灣獼猴秘辛手冊」實體小書的編印、出版,讓更多人可以理解台灣獼猴。
2019/05/08
獼猴幾月開始交配?懷孕多久生小孩?他們會幫忙同伴接生嗎?獼猴的生育季究竟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呢?都在本篇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2019/05/08
獼猴幾月開始交配?懷孕多久生小孩?他們會幫忙同伴接生嗎?獼猴的生育季究竟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呢?都在本篇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2019/01/11
在我們訂閱專題計畫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就是:獼猴生態導覽解說員的招募及培訓計畫。這個計劃的最終目標就是建立壽山獼猴生態旅遊的模式,並招募社居民成為導覽員,藉由導覽的解說費帶給居民收益,以化解居民跟獼猴衝突的問題。
Thumbnail
2019/01/11
在我們訂閱專題計畫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就是:獼猴生態導覽解說員的招募及培訓計畫。這個計劃的最終目標就是建立壽山獼猴生態旅遊的模式,並招募社居民成為導覽員,藉由導覽的解說費帶給居民收益,以化解居民跟獼猴衝突的問題。
Thumbnail
2018/11/28
關於「交配」很多人對於台灣獼猴多半停留在很會生、繁殖速度快的刻板印象,今天我們就來揭露台灣獼猴的「性事」秘辛吧!
Thumbnail
2018/11/28
關於「交配」很多人對於台灣獼猴多半停留在很會生、繁殖速度快的刻板印象,今天我們就來揭露台灣獼猴的「性事」秘辛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被林老師密語啟發的我,再度思考起來到旗山的初始。 生活、創作和汪汪,三者相融,交織出現在的日子樣貌。也是本專欄的主旋律。
Thumbnail
被林老師密語啟發的我,再度思考起來到旗山的初始。 生活、創作和汪汪,三者相融,交織出現在的日子樣貌。也是本專欄的主旋律。
Thumbnail
那天長老坐在對岸的樹上,慈祥的和大家聊天
Thumbnail
那天長老坐在對岸的樹上,慈祥的和大家聊天
Thumbnail
深根、深耕、啟蒙、覺醒,始終是我內心最根本、對自己的要求。「定根本土」,總得先有土,然後曠日費時的,讓根能長出來。讓根能長出來,得腳踏、實地、有身體。 我們要在這裡,成為有機體,成為聖靈與氣息真正運行在其中的,受造者。
Thumbnail
深根、深耕、啟蒙、覺醒,始終是我內心最根本、對自己的要求。「定根本土」,總得先有土,然後曠日費時的,讓根能長出來。讓根能長出來,得腳踏、實地、有身體。 我們要在這裡,成為有機體,成為聖靈與氣息真正運行在其中的,受造者。
Thumbnail
有一種人,不太熟卻好像認識了很久,平時雖無密切交集,但凡知道他還興高采烈地做著自已喜歡的事,便覺得歡喜,甚或鼓舞,貓哥林群大抵就屬於這一種。 口述=林群 採訪=駱亭伶、黃威融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圖片提供=林群 受訪者介紹:林群 (以下為專訪報導) 受《人間》雜誌啟蒙,後半人生投入海洋保育
Thumbnail
有一種人,不太熟卻好像認識了很久,平時雖無密切交集,但凡知道他還興高采烈地做著自已喜歡的事,便覺得歡喜,甚或鼓舞,貓哥林群大抵就屬於這一種。 口述=林群 採訪=駱亭伶、黃威融 撰文=駱亭伶 攝影=陳敏佳 圖片提供=林群 受訪者介紹:林群 (以下為專訪報導) 受《人間》雜誌啟蒙,後半人生投入海洋保育
Thumbnail
小山東林活頁 班上新來的一個插班男生很矮,穿著窄小的黑色中山裝,脖子上的風紀扣都很嚴實的扣起來,上課專心聽講。老師問他問題,他馬上站起,還沒開口那張臉刷的一下子變得通紅,結結巴巴講了幾句,誰也聽不懂。
Thumbnail
小山東林活頁 班上新來的一個插班男生很矮,穿著窄小的黑色中山裝,脖子上的風紀扣都很嚴實的扣起來,上課專心聽講。老師問他問題,他馬上站起,還沒開口那張臉刷的一下子變得通紅,結結巴巴講了幾句,誰也聽不懂。
Thumbnail
林哥哥從金門回來 翹課錄 懷念恩師
Thumbnail
林哥哥從金門回來 翹課錄 懷念恩師
Thumbnail
TED x Taipei、許毓仁。2014。三采出版。 推薦給:這本書請到的這些名人的粉! 透過作者,讓我可以看到名人在台上和台下的差別… 佳句摘錄 林懷民 當大家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很坦然。因為,我小時候,十四歲開始寫小說,常常被退稿,所以覺得被拒絕是應該的。但是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我也不一
Thumbnail
TED x Taipei、許毓仁。2014。三采出版。 推薦給:這本書請到的這些名人的粉! 透過作者,讓我可以看到名人在台上和台下的差別… 佳句摘錄 林懷民 當大家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很坦然。因為,我小時候,十四歲開始寫小說,常常被退稿,所以覺得被拒絕是應該的。但是有人願意幫助你的時候,我也不一
Thumbnail
大部分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林老師或林主任,現在已經很難去溯源「獼猴爸爸」這個稱呼是從何時開始的?他,是高雄市裡一所國中的國文老師,卻深入觀察、研究壽山台灣獼猴至今25個年,卻不受重視。
Thumbnail
大部分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林老師或林主任,現在已經很難去溯源「獼猴爸爸」這個稱呼是從何時開始的?他,是高雄市裡一所國中的國文老師,卻深入觀察、研究壽山台灣獼猴至今25個年,卻不受重視。
Thumbnail
從2014年7月21日創立facebook社團、粉絲團至今,好像很少去特地聊「台灣獼猴吱吱黨」是為什麼創立、是什麼樣的組織、又在做些什麼? 本篇就先來先聊聊創立之前的事吧!
Thumbnail
從2014年7月21日創立facebook社團、粉絲團至今,好像很少去特地聊「台灣獼猴吱吱黨」是為什麼創立、是什麼樣的組織、又在做些什麼? 本篇就先來先聊聊創立之前的事吧!
Thumbnail
  初讀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不知怎地就立即聯想到學生時代所讀的賴和短篇作品「一桿稱仔」,除了閩南語化的用字用句相似外,更有共鳴的,是背後的社會關懷,「一桿稱仔」寫的是小民的辛苦,林佛兒老師寫的是社會的百態。
Thumbnail
  初讀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不知怎地就立即聯想到學生時代所讀的賴和短篇作品「一桿稱仔」,除了閩南語化的用字用句相似外,更有共鳴的,是背後的社會關懷,「一桿稱仔」寫的是小民的辛苦,林佛兒老師寫的是社會的百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