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最好的故事,是自己 ‖ 瘋城部落八週年會演講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peech 003

▍ 前言

今年二月,因著學姊的分享,我加入了瘋城部落創辦的「第三屆樂寫寫作團隊」。
起初,是希望能透過參與這個計畫,結交一些寫作同好,並且養成固定寫作的習慣。半年過去了,回顧這些日子,我深覺加入樂寫的獲得比我預先期待的多出更多。
許多人蒞臨現場,與我們共襄盛舉在今年 8/11 的八週年會上,我與瘋城部落的大家共襄盛舉,並以講者的身份做了一場簡單的分享。我深知這場年會的幕後有許多負責且辛勞的推手,他們都是使年會能順利進行的重要功臣,也是讓瘋城部落能一路走下去的關鍵因素。
當初接下講者的重責大任,我的心裡交雜著興奮和緊張的情緒,畢竟演講向來不是我擅長的領域。過去在求學生涯中,我一向都擔任作文比賽的選手,對於演講領域少有涉獵。
這裡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小學時我同時參加了演講和作文兩項競賽,後來只有作文得了名,於是就此與演講絕緣了。因此,這一次的分享於我而言著實是一大挑戰。

關於寫作

我常常覺得寫作是一項不怎麼有魅力的才能。比起能在舞台上唱歌跳舞、把玩樂器,甚至是說一口流利外文,都遠比筆耕還 charming 。尤其,今日許多人總喜歡把寫作和耍文青畫上等號,讓我更不願以「會寫作」為榮。
圖片來源: SmartM 人才培訓網
向來最討厭在營隊之類的場合被問到:你有沒有能秀給大家看的才藝?那種時候,無限的自卑感總讓我尷尬得想找個洞鑽。
而這種自卑的感覺是隨著年齡越演越烈的。小時候的我大概就像是哆啦 A 夢中角色「小杉」的設定:成績優異、備受老師稱讚、街坊口中所謂「優秀的鄰居家女兒」。
可隨著我進了私校、接觸到更多聰明厲害的人,我能知覺我的光芒逐漸變得黯淡,甚至平庸。加上寫作在我心中的矛盾定位,讓我慢慢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中。
這一次年會,我的分享主題是「寫作,是我梳理生活的方式」,主要就是在談寫作如何讓我釐清生活的脈絡,以及寫作在我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事前準備

先前有提到:演講並不是我所擅長的事。因此,為了這場分享,前前後後共花費了一個月的準備時間,接受團隊內部的講者培訓,以及講稿準備、演講排練等等。

講稿撰寫

從心智圖的自我探索、資訊片段的串聯,一直到故事的延伸,其實都沒有遇到太大的難題。
準備期間接受許多培訓課程
一方面是演講培訓講師(暨年會主持人)笠榕的線上解說十分詳細,傳授的方法也很實用;另一方面,大概能歸於寫作為我養成的習慣:傾向把遭遇的事解釋得環環相扣,並相信人生沒有白費的經歷。所以才能輕易找到事情之間的連結。

簡報製作

確立講稿大綱之後,便開始著手製作簡報。「學習製作精美的簡報」也是這個暑假我給自己的學習目標之一,我除了從簡報藝術烘焙坊slidearttoasters玩簡報,學設計等等簡報教學網站閱覽各種技巧和成品之外,也額外實作了數個簡報
暑假期間試做的簡報圖集
在年會彩排當天,我的演講簡報受到其他人的讚美,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

分享的練習

與其說這是一場演講,我更傾向把它視作一場分享
身為資歷最淺的講者,我沒有傲人的工作成就、豐富的人生經驗,甚至是富有智慧的大道理能傳達給聽眾們。我甚至對於自己怎麼能和其他四位講者站在同個舞台上都深感疑惑。
那時候,我反覆研究了好幾場我認為成功的 TED talks ,無論是簡報的設計,抑或是簡報與分享內容的巧妙搭配。我也留意影片中觀眾的反應,試想在過程中能如何拋出問題,與台下的觀眾互動。
TED talk 是學習演講的最佳教材
此外,透過錄音和錄影的練習,讓我對時間有充分的掌握度,使故事能在時限內順利推展,不流於背稿的窘況,也能針對台下的反應臨機應變。

▍ 寫作,是我梳理生活的方式

簡單地記錄年會上我的分享內容。
主持人笠榕以「最年輕的講者」介紹我出場。我想起自己常以這種姿態出現在很多場合,比如小時候的英文補習班;比如作文比賽的頒獎典禮上。
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認真地做一場分享
記得張愛玲曾說:
「成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是那麼痛快。」
長久以來,對於這句話,正反兩方的論戰不斷。有些人認為張愛玲便是成名得早,才讓自己的後半生過得一團糟;有些人則認為這句話是來自「與時間賽跑的危機意識」。
而我的立場是贊成的。絕非是仗著年輕的優勢而發此誑語,我認為這句話應著重在「趁早」兩字,而非「成名」。
人們常說「年輕」就是有本錢:有本錢犯錯;有本錢揮霍時間;更有本錢多方嘗試、轉換跑道。 當你長大以後,你會發現,「改變」本身除了需要勇氣之外,更多時候是受限於「責任」:你不能再為所欲為;你的決定所影響的不單只有自己。
所以我支持「趁早」的想法。除了相對充裕的時間和不被責任綁死的彈性外,我覺得還有一項重要因素是「被嘲笑的勇氣」
圖片來源:雪花新聞

被嘲笑的勇氣?

這裡我想舉個自身的例子。約莫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媽媽的同事家換了台新的鋼琴,就把舊的那台給了我們。以前家裡充其量只有電子琴,對於這一樣稀奇又龐大的「玩具」自然感到好奇。所以,當無聊的時候,我就會在琴鍵上敲敲打打,或是自個兒研究起琴譜。
媽媽見我有點興趣,便問我要不要去學鋼琴?而我給她的回覆是:現在才學已經太晚了!
那時,許多同學多是從低年級、甚或幼稚園起就開始學琴,而我若半路出家,必定得熬過那段「別人很強、我甚麼都不會」的尷尬時期,想到這就讓我卻步了。
現在回憶起來也挺好笑的,是四年級又不是四十歲,到底是在晚什麼啦?(是說四十歲也應該高喊「不嫌晚」才對。)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也許是因為我天生是個臉皮較薄的人,加上從小相對順遂且傑出的表現,我得到的多是讚美,才比較不能忍受批評或嘲笑。倒也不是說會感到氣憤,「難堪」的成分應該居多,進而使我避免去做不同於主流、吃力不討好的事。
而這種「嘲笑容忍力」大概還會隨著年齡遞減吧!就像我剛說的:四年級和四十歲開始學鋼琴,在「心態」上,哪個比較困難呢?
「永遠不會太晚」是肯定的,願意改變總比故步自封來得好。但如果能夠把握「趁早」的原則,讓「外在的現實」和「內在的心態」阻力都降到最低,會不會更好?

我為何寫作?

這是分享的開篇:先交代寫作與我的淵源。
回顧我與寫作邂逅的起點
從小關於寫作的訓練,大抵就是小日記、學習單或是作文。以前老師在批改後都會針對內容評等第,或是蓋所謂的「好寶寶印章」。當時基於能得多一點印章,我便盡心盡力地完成每次的作業。這大概是我開始寫作的契機。
而讓我真正知覺「原來我會寫作」則是在四年級。那是一篇回家練習的作文,題目與內容我已不太記得了,只記得當老師發回批改完的作文時,我是全班唯一一個不需要重寫的人。
之後,老師就派我代表班上參加作文比賽,從此開啟了我擔任作文比賽選手的生涯。

找回你的定位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從前我是個完美主義者,並對自己相當苛刻。而在中學時期,這樣的人格特質就完全反映在「讀書」這件事上。
我原本就是自我要求相當高的人,再加上小學與市長獎擦肩而過的遺憾,使得我更早體認到用功讀書的重要性。進入私校後,讀書可以說是我唯一的信仰,我幾乎沒有其他的休閒娛樂,除了寫作。
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最初是如例行公事般的作文比賽,爾後開始投稿文學獎。國中時期,寫作對我來說是讀書以外的喘息空間(但其實常常也因為 Deadline 感到很壓迫)。
升上高中後,我直升進入學校的資優班。原先以為這樣的讀書風氣會讓我更心甘情願地衝刺,可沒想到,資優班裡每個人都各有所長,會讀書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那段時期可以說是我「自我懷疑」的尖峰。
除了讀書之外,我唯一能做、並且做得還算有成果的事,大概就是寫作了吧!雖然只是被動地投稿文學獎,可一張張獎狀、一次次的獲獎記錄,彷彿正層層堆砌起信心的一堵牆。

「你現在還寫作嗎?」

標題是別人一句無心的話,卻也是開啟我接下來一連串行動的關鍵。行動的實例如「複雜生活節」的參與,和後來熱衷於聽演講等等。
今年寒假的時候,我抽空回了母校一趟,見了國中的班導勳哥。他簡單問了我在台中還適不適應、大一念了什麼科目等等。原本覺得有點快聊不下去了,直到勳哥問了我這麼一句:「你現在還寫作嗎?」
開啟我一連串行動的關鍵話語
「咦,我要寫什麼?」我下意識脫口而出。
是啊,的確好久沒寫了呢。比賽上拿了心目中理想的名次,也考到醫學系,我似乎找不到下一個努力的目標了。
後來,我一直記得勳哥的話,並也在因緣際會下加入樂寫。重新開始寫作,起初還有點陌生,但隨著文稿的積累也逐漸找回手感,並且從被動地投稿,如今已能主動地經營寫作這塊了。
寫作於我是一個梳理脈絡的方式,論實際面而言,它幫助我整理訊息,並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是一個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
而就生活上來說,這項技能不僅是休閒的消遣,也讓我找回自己的定位,讓生活變得豐盈有趣,甚至變成一項能有被動收入的專業。這裡便回歸到「斜槓青年」的定義,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找到能為你梳理生活的角色吧!
分享的最後,我以這一段話作為結尾:
「生活像睡醒後一頭毛躁的蓬髮,糾結、分岔、不安份地四處亂翹。而寫作,是我梳理生活的方式。」
我相信在每個人生命中,一定都有個像寫作之於我一樣重要的存在。它就像一把梳子,替你梳開生活中糾結紊亂的情緒,理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題外話:關於為什麼流眼淚

結束分享後是問答時間,由於全家都到場支持,笠榕也在彩排時就預先告訴我她會與爸爸媽媽互動。
其實彩排時我就已經有想哭的情緒了!只是沒料到會在台上就這麼流出眼淚……
回到家後爸媽當然會問我為何有這種反應,是不是終於撐完 18 分鐘的演講感到如釋重負?
當然不是。
分享會結束後的抽獎活動
在分享中,我首次談到為什麼在學測失利的當下,我的情緒會難以平復。一來是因為知道自己在學測上比指考有優勢;二是因為:當初的我其實還沒有打定主意、非讀醫學系不可,比如曾在前篇文章提過的「加入 Teach For Taiwan 」的想法,我才想說可以等推甄來慢慢猶豫。而倘若要指考的話,那就得斷了社會組的可能,讓我非常焦躁且錯亂。
之所以流眼淚,或許是想告訴爸爸媽媽:我真的很努力了,也希望您們有看見我的努力。
縱然從小我並沒有被加注太沉重的壓力,也不認為是被逼著讀書,可是,這些年來我的內心轉折,以及認真生活的樣子,您們有沒有看見呢?
(不過,從他們對於我眼淚的解讀來看……我覺得他們還是沒很明白啦。)

▍ 踅踅 • 念

距離上次更新也已經兩個月了,這是一個忙碌的暑假。整個七月都在忙著準備「八週年會」的演講;八月則回到學校籌辦迎新宿營;一直到九月開學,也有各種迎新活動和幹部工作亟待處理。
除了上面提到的事項之外,寫作課程的規劃與教學、才藝的學習和文學營的參與,都讓原本空閒的長假更加豐盈充實。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虛度這兩個月,唯一可惜的是沒能即時產文、更新情況。希望在經過開學前幾天的「試水溫」過後,我能盡快熟悉大二的新生活模式,並且讓一切的工作上軌道。
升上大二的新生活看似爆肝卻相當充實
家教途中突然想到一段話。以前總覺得人生是有個「終極目標」的,而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能縮短與終極目標的距離;長大後則會發現:做任何事不一定要有真正實質的獲得,努力似乎是讓生活豐盈美好的取捨。
私以為長大後的努力不談對錯,而是應捫心自問:你喜不喜歡用這樣子的方式來豐盈你的生活?
很感謝創辦人 Rick 給我這個難得的分享機會,除了寫作之外,我也參與瘋城部落推動的「偏鄉閱讀寫作計畫」,不僅能發揮到我的寫作技能,也令我的教育抱負得以實現。
也謝謝整個團隊給我很大的彈性和空間做嘗試,以及在幕後默默付出的每個人:雅馨、榕珊、佳芬、宜芳、青暻、容凰……還有好多來不及認識的人。
一個多月來的努力終於順利落幕
當然還有年會上的完美主持笠榕,以及其他發表精彩分享的講者:正裕、 Hana 、Hao 和 Minna ,從幾位前輩穩健的台風和豐富的分享內容上,我也得到許多啟發,更謝謝他們在我緊張時候給我很多鼓勵。
最後還要謝謝到場支持的家人們,至於朋友們大概都只有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是因為我還沒有做好準備出現在大家面前(笑)。希望我能越來越成長,並有足夠的信心在大家面前展現努力的成果!

順帶一提, 2018 樂寫新書《帶著勇敢去旅行: 29 位旅人真實出走的故事》即將要出版啦!裡面收錄了我的兩篇文章。附上新書分享會的資訊:
11/03 台北新書分享會
11/10 台中新書分享會
11/24 新竹新書分享會
12/15 高雄新書分享會
目前新書的排版與分享會的籌備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我也將在 11/03 的台北場上台做新書相關的分享,希望這次能比年會上的表現更加成熟穩健。
此外, 10/20 是日文旅遊書️「ふたたびの 台湾」的東京發表會,之後台中場的分享會上也會有日文書的相關宣傳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踅踅 cherch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Speech 002 你認識 Teach For Taiwan 嗎?TFT 是一個致力於改善「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今年七月將在台灣各地舉行街頭短講,關注教育議題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這是聽完理想混蛋的歌《行星》後,潦草記下的碎語,和一個想分享的故事。你的生命裡也有一顆守護著你的行星嗎?抑或、你正是那默默守護著一顆恆星的行星呢?
Speech 001 國北人文藝術季:「文學」與「攝影」的跨界對談。你對生活的想像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和面對生活?聽聽張西與傑曦怎麼說!
Speech 002 你認識 Teach For Taiwan 嗎?TFT 是一個致力於改善「教育不平等」的非營利組織,今年七月將在台灣各地舉行街頭短講,關注教育議題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這是聽完理想混蛋的歌《行星》後,潦草記下的碎語,和一個想分享的故事。你的生命裡也有一顆守護著你的行星嗎?抑或、你正是那默默守護著一顆恆星的行星呢?
Speech 001 國北人文藝術季:「文學」與「攝影」的跨界對談。你對生活的想像是什麼?你如何看待和面對生活?聽聽張西與傑曦怎麼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Thumbnail
我夢見我去參加創意寫作比賽,規定要在 2 小時內寫出創意短篇故事。我認為我很厲害,就同時報了兩個名額,想說可以增加得獎機會。沒想到寫故事時有些卡關,發現一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寫第一篇,第二篇連主題我都還沒想好。正在懊惱之際,突然有個聲音提醒我一個很久以前做的夢,可以用來做為故事主題。我很開心,就開始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在家會練習「自由書寫」,但這次李崇建老師帶領的故事書寫,打開了我新的體驗,所以想記錄下來! 寫完後,我有點震驚,像是在寫小說般,是我從來沒有寫過的呈現。而且畫面過於清晰,而我只是記錄下來。寫完的瞬間,我總感覺碰觸到內心的什麼,一種深沉的孤單,卻又彷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來自內在的書寫。
Thumbnail
​我不太確定,通常第一篇要從自我介紹開始嗎? 那些我不勇敢的事 去年和夥伴共同籌組的志工團隊幸運獲獎,有幸參與了青年署的自組志工團隊活動。 裡面有個環節叫「那些我不勇敢的事」,要大家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當時的主持人丸子也是青年團隊出身,現在團隊變成協會(算是我的偶像之一)。 她說,在座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辦了場《國文老師還沒教的小說課》新書分享會,當天來的人聽我說書,我也趁這個機會把自己重新介紹一遍,像從以前的筆名「洛琳」到「梅洛琳」,外人看起來可能覺得都一樣,但在我的寫作生涯上是有差異的。  已經習慣出
Thumbnail
我夢見我去參加創意寫作比賽,規定要在 2 小時內寫出創意短篇故事。我認為我很厲害,就同時報了兩個名額,想說可以增加得獎機會。沒想到寫故事時有些卡關,發現一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寫第一篇,第二篇連主題我都還沒想好。正在懊惱之際,突然有個聲音提醒我一個很久以前做的夢,可以用來做為故事主題。我很開心,就開始
Thumbnail
朋友不懂我為何而寫,他們總是問我,寫這個要幹什麼?我都只是笑笑說是興趣,不寫作不閱讀的人不太能體會,寫作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一個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也是一種紀錄成長的軌跡,就像多年以後的我翻閱以前所寫的散文或心情小札,我可以從中閱讀自己在不同年紀的心境……
海苔醬在三月份第一次報名了人生第一場有關創作的線上課程,一個為期30天的靈感日日村創作營,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以「寫作」的形式參加創作營,以前的自己應該萬萬沒想到未來的某一天竟然會在寫作這部分發現新天地吧!到現在還是會覺得「寫作」這一詞就是給人很專業的感覺,好像需要正式學過一套寫作課或作文課等等技巧
最近因為開了作文班的關係,同事對於我為什麼會對喜歡作文這件事感到非常有興趣。在我的記憶裡,到高年級前的自己並不算是特別會寫的人,我還記得自己小學的時候寫讀書心得寫到哭的事,後來也想起來了自己寫園遊會的短文在經過媽媽大幅修改後被刊登在校刊上的事。 小學三四年級,我記得自己多少可以針對作文題目闡述出一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Thumbnail
我有段時間在家會練習「自由書寫」,但這次李崇建老師帶領的故事書寫,打開了我新的體驗,所以想記錄下來! 寫完後,我有點震驚,像是在寫小說般,是我從來沒有寫過的呈現。而且畫面過於清晰,而我只是記錄下來。寫完的瞬間,我總感覺碰觸到內心的什麼,一種深沉的孤單,卻又彷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來自內在的書寫。
Thumbnail
​我不太確定,通常第一篇要從自我介紹開始嗎? 那些我不勇敢的事 去年和夥伴共同籌組的志工團隊幸運獲獎,有幸參與了青年署的自組志工團隊活動。 裡面有個環節叫「那些我不勇敢的事」,要大家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當時的主持人丸子也是青年團隊出身,現在團隊變成協會(算是我的偶像之一)。 她說,在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