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泡」泡麵事件固然讓人氣憤,但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來源:Google搜尋
這兩天,在臉書上有不少的新聞媒體報導這件事情,趁著這個事件談論關於Youtuber在社會上的定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出現?

這位創作者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有許多的網民們認為:「這類的創作者是不入流、亂七八糟...等」,我想有一個讓人不解的問題是-到底為什麼他可以紅?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切入,雖然不能夠完全涵蓋原因,但希望能提供一些方向:
(一)主流媒體的縮影
「過往傳統商業媒體喜歡的事情,再被拿出來而已」
在網路科技進步及社群媒體出現之後,學術上有一個詞語被廣泛地使用-去中心化。過往製播傳銷內容的權力幾乎都掌握在傳統(主流)媒體手上,然而這個現象是被弱化的,甚至你可以說傳統媒體正視為這個巨大的問題,無論是實務或財務上。
當然,我並非指所有的媒體會製作類似的內容,也不認為這些媒體都是不好的媒體。
讓我們回想一下,在過去那個看報紙、看電視的年代,這些內容難道就不曾出現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趨勢也呼應了現今媒體的趨勢:以「娛樂化、腥羶色、聳動、吸睛」為目的,進而生產相關的內容。
舉例來說,某某政治人物帶小姐在山上被抓包或某人曾發願要吞曲棍球、要跳海,不就正好符合這個狀況嗎?若把他套用到現在的環境裡,如果有天某個創作者以此為題,你覺得他會不紅嗎?
有句話是這樣說得:「一個巴掌拍不響」,若我們單純將這個狀況歸因於傳統商業媒體的亂象,也說不太過去,因此我的第二個觀點所要討論的是-觀眾的喜好。
(二)觀眾的偏好
你的喜好,決定了什麼內容該存在、該被消滅
每當類似的情況發生時,譴責的炮火都會先指向「媒體」,而這些受到譴責的媒體也都會以這樣的答案回答-我們只是根據觀眾的喜好決定內容而已。
以媒體的立場及運行來說,這些話絕對是真的,甚至這個概念也能夠被延伸到其他內容生產公司、小媒體。簡言之就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若要生產有質量的內容,必須花費相對高的成本,得到的回報不見得相等;相反地,這些受到批評的內容,得到的回報很高且成本支出低,想要讓公司營運,就得有錢;沒有錢,什麼也都不用談了。
再者,目前主流社群媒體所使用的演算法,多數是打著「客製化內容」的呈現方式,透過觀看者平常造訪的網頁、收看的習慣、網路的聲量等指標,去推播"相關的內容"。若梳理一下,不難發現一切的源頭又回到了觀看者的身上,這些內容之所以會存在的原因,就是-有人看阿!就像娛樂類來說,除了原本的狂、誇張、爭議等幾個主要特點,近期的大食物趨勢也是類似的概念。
(三)媒體的使用差距
在現代社會中有所謂的城鄉差距;在網路的社會中,同樣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跳出來指出:「不,我才沒有看這種東西呢」或「我身旁的人才不會看這種東西」。
這邊有個現代很常出現的名詞也可以被拿來使用-同溫層,既然演算法會針對個人喜好內容的不同推出不同的內容,我會大膽地假設有著相似推播牆內容的人,即便雙方並不認識對方,基本上可以被歸類在同一個類群裡,因為群體內的使用者會有著類似的使用習性、背景或生活環境。
試著回想看看,在你的推播牆上,出現了哪些內容?有哪些內容是絕對不會出現?我必須先聲明,以下的舉例並沒有任何的褒貶義,只是透過差異比較大的舉例來驗證我的說法。
  1. 你平常會看經濟學人、端傳媒、報導者、紐約時報等媒體嗎?
  2. 你的牆上也可能是蘋果日報、壹新聞、東森新聞雲或爆笑短片大集合?
如果你是屬於1的人,你會想看2的內容嗎?同樣地,若你是2的人,你會想要看1的東西嗎?
端傳媒曾經對旗下的訂閱用戶做過調查
該媒體的用戶,有90%具有大學學歷,36% 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60% 從事金融、法律、媒體廣告、IT等專業工作
我無法跟你保證端傳媒的調查一定會完全符合其他被舉例的媒體,但我相信每一個媒體在任何時刻都在對他們的目標群眾(TA)提出相關的想像。正如同,蘋果日報、爆笑短片大集合的受眾,在設定時,即便某部分相似,但也不會跟1的媒體有過多的交集。
將這個概念延伸的話,整個網路社會就如同現代社會一樣,是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不同的職業、生活圈的人,自然就會關注不同的內容,這也正是我所指得使用差異。無論你的學歷、職業、財富,只要你有一支手機或相關的載具,你與這些人的使用權利是相等的,你所產生的點擊率和那些與你不同的人也是相同的。
另外,這裡所指得使用差異也包含了對媒體的熟練度,對於8,90後、千禧年後的使用者而言,我想要發揮每個媒體6到7成的功能,應該都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在之前呢?
例如,對於爸媽輩那一代、爺爺奶奶等級的使用者來說,要好好地使用智慧型手機都可能是問題,要他們自行搜尋、選擇自己想要的內容來看不免有些困難。再加上,資訊接受習慣的不同,也都會加速這類事件的發生。
既然,這是一個目前無法撼動的層面,那為什麼要討論?又或者是我們討論的重點是否應該放到其他的地方?如果你納悶這個論點,試想若今天這個主題是被蔡阿嘎製作,會引起這麼大的聲浪嗎?

Youtuber的角色

Youtuber不只是個傳播者,更可能是個X因子
承接前面的概念,Youtuber的出現讓大部分的人都有了機會、舞台被看見,每一個訂閱數、喜歡(Like)、分享次數都成為了這些人的背書,慢慢地這所有的一切堆砌成「素人網紅」這類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的名詞,這些數字背後不僅代表的是有多少的人在支持著你,更是被廣告主或相關組織視為財富來源之一。
今天暫不討論財富面向,如果純論支持你的群眾們,這也是相當可觀的。在過去,一場演講能夠聚集到上千人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現今只要你是個萬級、十萬級的創作者,每當你一發片、一說話就是等同於潛在有十萬人或更多人會接觸到你的內容,這就是你拿著全世界最厲害的大聲公,可能都無法企及的。
若再加上,追隨你的群眾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謂的「崇拜」或是「目標」的概念,那麼你今天所說得話就不再只是被聽到而已,而是具有「影響力的」,特別是對於青少年而言,同儕的影響很大但他們所崇拜、追求的人所具有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
回到內容中兩個比較主要的言論:「浪費食物」和「他自己的錢想怎麼花是他的事」,對於前者我個人是完全認同,我認為在創作題材上雖然為求觀眾喜好,但仍須將社會基本考量納入,不然很容易因此弄巧成拙。成名是一時,同樣地,跌落神壇,也可以是一時的。
另外,後者我認為是資本社會非常偏差的一個價值觀,正因為所有的評斷標準都已經被量化成為「錢」,造成了過多的價值觀喪失,若有巨大的財富,整個世界的倫理觀念、價值都是能夠被顛覆的。相對地,若某物並未能替我帶來財富上的收益,那麼這就是沒有執行的必要(當然這個狀況是有例外的)。
總而言之,雖然內容同樣可能被詬病,但更讓人害怕的是背後可能引發的蝴蝶效應。

結論

最後,作為Youtuber,身分已不再是沒沒無聞,創作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傳統媒體報導的題材,也都會被放大檢視。我也必須承認該名創作者給人的感覺、呈現的方式都讓人感到非常地不快,這也可能是造成許多人反彈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目前大環境的運作,要紅的話就是兩種方法:「大好」或「大壞」,至於這個好壞的標準,在不同的群體內自然就有不同的判斷標準,正因為如此,有許多走在灰色地帶的主題,正因為引發許多討論,也帶來話題性。
avatar-img
101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o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Youtuber/知識型創作者的未來,針對知識型創作者的現況、困境、未來發展做討論,並結合目前較為人知的頻道做討論,希望此篇文章能引發一些討論及想法的產生。
Youtuber/如何成為一個Youtuber,主要寫給現在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參考,內容包含了現在環境的簡述以及我認為在各個階段會需要思考哪些事情。
Youtuber/知識型創作者的未來,針對知識型創作者的現況、困境、未來發展做討論,並結合目前較為人知的頻道做討論,希望此篇文章能引發一些討論及想法的產生。
Youtuber/如何成為一個Youtuber,主要寫給現在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參考,內容包含了現在環境的簡述以及我認為在各個階段會需要思考哪些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來,youtube和各種社交媒體的興起,讓很多'素人'也可以成為網紅或流量明星。然而,影響力是好或壞?這是一個必須在目前的三次元世界中討論。本文探討了在停班停課期間,許多人討論要追什麼劇以打發時間的現象。最後,提出了在觀看影視作品時要思考要帶給他人什麼樣的啟發和感動。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內娛有一位男藝人,他的粉圈大多是法制咖、塌房咖的粉絲爬牆過去的,甚至是為了前担被人提告的粉絲,聰明理智的粉圈會驅逐那些愛惹事生非的粉絲,而這些愛惹事的人到了男藝人粉圈反被當成寶貝成為大粉,該粉圈因此被其他粉圈戲稱是垃圾回收場,按照吸引力法則,這位男藝人當然也絕非善荏
Thumbnail
部落客/長、短影音越來越多,很難找到喜歡的嗎? 你是否感覺每天都被各種部落格文章、YouTube影片、短影音轟炸?資訊爆炸的時代,內容創作的門檻降低,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主題、風格應有盡有。然而,正因為選擇太多,要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真正契合自己口味的內容,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 資訊過載
現在的數位時代,網路媒體不僅是資訊交流的平台,也成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管道之一。作為品牌經營者,如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抓住客戶心理,引發他們的興趣與好感,進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誠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Thumbnail
為什麼許多過去火紅的Youtuber的影片放到短影音上卻不一定能夠紅呢?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本篇文章將向您解說兩者的區別與短影音火紅的有利條件
Thumbnail
重要的是,知道這些資訊的界線在哪,並且針對需要不斷地去尋找並且判斷更多更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才不會在資訊洪流中迷失方向
Thumbnail
自從超派拳事件以後,許多網紅都出來發表意見, 還有網紅立刻創作蠻有趣搞笑的影片 娛樂大家 賺不少流量 我自己fb版面上也滑到好幾個評論影片 說到底去吃個飯捧場也會挨打,招待請客還要被嫌 這什麼鳥事阿,吃個飯吃到警察局還進了醫院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那2張嘴在作怪 你說誰有理,誰有錯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來,youtube和各種社交媒體的興起,讓很多'素人'也可以成為網紅或流量明星。然而,影響力是好或壞?這是一個必須在目前的三次元世界中討論。本文探討了在停班停課期間,許多人討論要追什麼劇以打發時間的現象。最後,提出了在觀看影視作品時要思考要帶給他人什麼樣的啟發和感動。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內娛有一位男藝人,他的粉圈大多是法制咖、塌房咖的粉絲爬牆過去的,甚至是為了前担被人提告的粉絲,聰明理智的粉圈會驅逐那些愛惹事生非的粉絲,而這些愛惹事的人到了男藝人粉圈反被當成寶貝成為大粉,該粉圈因此被其他粉圈戲稱是垃圾回收場,按照吸引力法則,這位男藝人當然也絕非善荏
Thumbnail
部落客/長、短影音越來越多,很難找到喜歡的嗎? 你是否感覺每天都被各種部落格文章、YouTube影片、短影音轟炸?資訊爆炸的時代,內容創作的門檻降低,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種主題、風格應有盡有。然而,正因為選擇太多,要在茫茫網海中找到真正契合自己口味的內容,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 資訊過載
現在的數位時代,網路媒體不僅是資訊交流的平台,也成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主要管道之一。作為品牌經營者,如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抓住客戶心理,引發他們的興趣與好感,進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誠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Thumbnail
為什麼許多過去火紅的Youtuber的影片放到短影音上卻不一定能夠紅呢?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本篇文章將向您解說兩者的區別與短影音火紅的有利條件
Thumbnail
重要的是,知道這些資訊的界線在哪,並且針對需要不斷地去尋找並且判斷更多更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才不會在資訊洪流中迷失方向
Thumbnail
自從超派拳事件以後,許多網紅都出來發表意見, 還有網紅立刻創作蠻有趣搞笑的影片 娛樂大家 賺不少流量 我自己fb版面上也滑到好幾個評論影片 說到底去吃個飯捧場也會挨打,招待請客還要被嫌 這什麼鳥事阿,吃個飯吃到警察局還進了醫院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那2張嘴在作怪 你說誰有理,誰有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