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灰色的國度,誰能不遁入黑暗?《大象席地而坐》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大象席地而坐》是中國青年導演胡波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最後一部劇情長片,整整近四個小時的電影,而胡波用了四小時要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這個世界很噁心,能存活下去的人就是那些沒有發現或刻意忽略世界噁心的人。四個小時內,他道盡了在一個歌舞昇平的中國夢下,那反而更加惡劣的中國民族性,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完全不在乎觀眾跟不跟的上,願不願意跟,反正跟上了,搭上出逃的巴士,我們也是提早進入黑暗……


「在滿州里動物園有一只大象,他他媽的整天就坐在那兒,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他,也可能他就喜歡坐著,不知道,有人若扔了什麼吃的過去,他也不理。」


這頭如同卡夫卡《飢餓藝術家》裡的藝術家的大象出現在電影裡兩個男主角的口中,然後像病毒一樣散播到其他主要角色腦裡,除了孫女,沒人要的老頭兒、單親家庭,與母親處不好的少女,與收賄淪落拾荒的父親不和的少年,還有一個整天往朋友老婆家串門子的流氓。這些角色都非常的厭世,常常說著厭世的句子,這些用來表達厭世的句子通常是相當簡單直白的,好像導演怕我們看不出來他們很厭世一樣,我們就好像伏貼在他們背後的鬼魂,跟著他們走了他媽四小時,漸漸的我們的腦子也跟著胡波化了,因為我們也看見了各種卑劣的人性,以及當今中國社會的冷酷,整片的色調基本上是冷色系的,要不然就是烏七麻黑的,主角們所在的城市攏罩在一片灰色的世界中,從他們的衣著以及對話看來我們也可以知道城市是冷的,但更令人心寒的是在這種城市裡其他中國人的冷言冷語與惡意碰瓷,每個人都怕吃虧,每個人都怕對方來敲詐自己的結果,就是選擇先讓其他人吃虧、先咆哮往其他人臉上就對了,我們看到一個世界,誰要是比較真實就等著被排擠、被欺負的世界,於是每個人都變得一個比一個還狠。


但是你說世界本來不就這樣嗎?


很顯然,胡波不贊同這些,他認為這樣的世界是病態的,所以他不需要呈現太多戲劇化的情節,他只是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堆疊起這只大象的重量,直到我們喘不過氣來,觀賞《大象席地而坐》我們彷彿是在看一個人在作油畫,而他用的全是灰色,一開始是在四處勾勒看來不相干的線條,接著逐漸的明確化,關連起來,最後他又一筆又一筆的將整面畫布塗黑,我們以為現在的中國社會已經離魯迅當初喊:「救救孩子」很遠了,因為已經沒人高嚷著要改造社會,但實際是只是病入膏肓而陷入寧靜。

胡波要說的是「孩子沒救了。」、「家庭沒救了」、「社會沒救了」、「中國沒救了」、「世界沒救了」,一個又一個小事件逐漸的被放大,他們本來在中國日常該是被噤聲、被熄滅的,但裡頭的角色彷彿掉了螺絲般,死命緊抓著這些小事,要求得到公理與正義,最後往往弄得自己滿頭狗血,如此安排,或許是因為胡波看到了某些關於生命無可救藥的本質,那些人們認為:「本來不就是這樣的嗎?」的事情,在胡波的眼裡卻認為是不可救藥的惡行,甚至胡波連道德本身都嘲諷,因為或許在他看來道德就是這個一片爛泥上的海砂屋,結果在這過程中人們唯一可以依賴的只剩下暴力了。


因為只有暴力才能逼出真實,這是胡波在本片的核心思想,當一切宛如爛泥一般膠著在一起時,他總安排暴力事件推進這一切,暴力之於本片一貫的灰暗視覺,就像是鮮豔的血一樣,他們不是張狂的,但之於這死水一般的世界他們也足夠張狂,他們不是讓人為之一亮的,但之於這互相監視的世界他們也足夠亮眼,這些暴力全都不是邊緣人們有意為之,他們不像中國社會的結構暴力一樣穩定及可預期,也不像幫派暴力一樣具有目的性,他們往往是出於無意為之之舉,是出於意外之舉,所以當他出現在觀眾眼前時,往往是荒唐可笑的,當我們看著裡頭人物要發出行動,我們心裡便想著:「不會這麼兩光吧……」然後裡頭的人物就真的做了,導致在觀影現場其實許多觀眾對於這些暴力事件是啼笑皆非的,因為這些暴力事件完全沒有被處理成英雄之舉,他們是小題大做式的,是預料之外式的,或許這就是胡波對這個灰色世界的看法,在這個世界內並沒有所謂英雄,而只有腦抽的人,這些人捨棄了所有未來的可能性,他們的暴力行為只是日積月累壓力的噴發,既不含技術性,也沒有建設性。


然而最悲慘的是這些人物卻是全劇中相對較正向的人,因為他們比較真,而其他的人往往裝模做樣,或者自以為是。


這樣說可能不對。


正確的說法是,如果你連主角群都無法認同,你恐怕沒辦法撐過四個小時,正如我在開頭講的,這是一部胡波的電影,他拿著攝影機一直拍,並不在乎觀眾的看法,如果你我與他觀點不一致,那恐怕你我正是他所批判的那些人,這是相當明顯的,因為主要角色的思想都沒什麼差別,那種「在這種狀況下他們各自會怎麼做?」的思路在本片是沒有用的,角色所說的那些或者似是而非、或者漏洞百出的話語我們若不能認同,那這四個小時只會更加痛苦,因為誰會盯著自己不喜歡的角色四小時呢?更別說那了無新意的構圖、灰暗不明的色彩、幾無起伏的故事,我們或許會好奇他們為什麼一定要去看大象,也期待在這過程中會有一些亮點,但這樣的期待我們到後面就知道本身也是枉然的,這個作品就像一個平面上的迷宮,我們跟著主角群繞來繞去,最後並沒有走到出口,而是走到迷宮的中心。


那是這個胡波用長鏡頭建立的這座灰色迷宮唯一的深度所在,就是中心那片一望無際的黑暗,大象在哪我們沒看到,而只有主角群看到了,我們彷彿被胡波擺了一道,聽到他對我們嘲笑:


「你們這些人只配聽幾聲大象叫聲!」


於是在此時我了解胡波透過角色說的:


「你無論去哪最後都一樣,最好的是不要去,在原地眺望你要去的地方,那麼你就會快樂。」


這甚至比前頭展示的來自各方面的惡意還要惡意,因為這擺明了他自己也早早放棄追尋,只是將放棄當做勇氣,將席地而坐當做無聲抗議,也背叛了信任他的觀眾,但話說回來,你又能怎麼樣呢?你的時間花費了,他的電影放完了。


胡波沒有發現,他對信任他的觀眾做的事情,正是整個社會加諸在他角色群裡同樣的惡意。


這是一部喜歡的人註定就會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註定會非常不喜歡的電影,胡波用黑色來戰勝灰色,用傷害那些信任他的人來報復那些傷害他信任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zard的沙龍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Lizar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不拍床戲的佩佐拍了床戲,疫情後這位柏林學派大將交出了其有別於先前創作的別樣作品,在這部作品裡,他以一位帶有強烈色彩的直男作家諷刺了創作者有時會有的與外界封閉甚至逃避自身情感真實的狀態,佩佐何以將目光投於創作者?投於直男?透過這場難以抑制的熊熊大火,他究竟想要跟觀眾坦白什麼?
Thumbnail
2023/11/15
不拍床戲的佩佐拍了床戲,疫情後這位柏林學派大將交出了其有別於先前創作的別樣作品,在這部作品裡,他以一位帶有強烈色彩的直男作家諷刺了創作者有時會有的與外界封閉甚至逃避自身情感真實的狀態,佩佐何以將目光投於創作者?投於直男?透過這場難以抑制的熊熊大火,他究竟想要跟觀眾坦白什麼?
Thumbnail
2023/11/03
金馬六十即將展開,這次適逢一甲子這個特別時刻,有許多全球影人前往台灣,而片單一排打開非常豐富,如果能夠全看當然是非常飽足,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因為體力還有時間安排無法全看,而只能夠選一部分電影觀賞,我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我們要對電影問五個問題。 作者名氣如何?
Thumbnail
2023/11/03
金馬六十即將展開,這次適逢一甲子這個特別時刻,有許多全球影人前往台灣,而片單一排打開非常豐富,如果能夠全看當然是非常飽足,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因為體力還有時間安排無法全看,而只能夠選一部分電影觀賞,我相信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我們要對電影問五個問題。 作者名氣如何?
Thumbnail
2023/10/30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的工作最終是什麼?而你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時間殺手是一個非常耗損的工作,然而卻有許多白痴投入這一行,諷刺的是,如果你想要成為其中箇中好手,你必須成為白痴中的白痴才能一直堅持下去,特別是你不再能用一般人的視角去看這世界的一切,死亡到哪裡,你就必須到哪裡,因為那裡才有鮮肉
Thumbnail
2023/10/30
你的夢想是什麼?你的工作最終是什麼?而你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時間殺手是一個非常耗損的工作,然而卻有許多白痴投入這一行,諷刺的是,如果你想要成為其中箇中好手,你必須成為白痴中的白痴才能一直堅持下去,特別是你不再能用一般人的視角去看這世界的一切,死亡到哪裡,你就必須到哪裡,因為那裡才有鮮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他們遇到這一天裡的每一件爛事時,我們都看不到他們的
Thumbnail
當他們遇到這一天裡的每一件爛事時,我們都看不到他們的
Thumbnail
這世界上,就是有人會為了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放棄生命,而另一些人卻難以明白。胡波的電影就是這樣誠實且用力的道出了自己的生命,像是每一個時代,電影革命時萌發的創作,值得被重視,被欣賞與傳頌的生命作品。
Thumbnail
這世界上,就是有人會為了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放棄生命,而另一些人卻難以明白。胡波的電影就是這樣誠實且用力的道出了自己的生命,像是每一個時代,電影革命時萌發的創作,值得被重視,被欣賞與傳頌的生命作品。
Thumbnail
我們不確定他們能不能到的了滿洲里、見不見得到大象,或是他們見到大象之後會有什麼改變,但最重要的,不論他們上路的理由是什麼,他們還是踏著未知前行了。當你看見即使在這個荒蕪的世界裡,那些在爛泥中掙扎的人都有勇氣踏上新的旅程,你還有什麼辦不到的呢?所以,還是去看看吧。 寫於2019/02/24
Thumbnail
我們不確定他們能不能到的了滿洲里、見不見得到大象,或是他們見到大象之後會有什麼改變,但最重要的,不論他們上路的理由是什麼,他們還是踏著未知前行了。當你看見即使在這個荒蕪的世界裡,那些在爛泥中掙扎的人都有勇氣踏上新的旅程,你還有什麼辦不到的呢?所以,還是去看看吧。 寫於2019/02/24
Thumbnail
「你想跟我一起去滿洲里嗎?去看動物園裡那隻大象。聽說,它就一直坐在那裡,他媽的,它就一直坐在那兒。」
Thumbnail
「你想跟我一起去滿洲里嗎?去看動物園裡那隻大象。聽說,它就一直坐在那裡,他媽的,它就一直坐在那兒。」
Thumbnail
《大裂》是一部有高度,卻也同時是一部非常危險的作品,以用簡樸的文字,將場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傷害,以電影運鏡般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些由文字構築而成的運鏡恍如兇猛的野獸,將讀者那些原本封閉於內心最深處的傷疤,無情地重新撕咬開來,鮮血汩汩地流。
Thumbnail
《大裂》是一部有高度,卻也同時是一部非常危險的作品,以用簡樸的文字,將場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傷害,以電影運鏡般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些由文字構築而成的運鏡恍如兇猛的野獸,將讀者那些原本封閉於內心最深處的傷疤,無情地重新撕咬開來,鮮血汩汩地流。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很陰沉的電影,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他的陰沉是深刻而真實的,他的無力與絕望毫不造作,沒有人可以指責當中的無望是軟弱的、懶惰的、無病呻吟的。因為他是如此懇切地指出一種不容逃避的灰暗,一種跨越年齡與族類、屬於在地者的灰暗,一種緊緊籠罩着你,又追逐着你的陰霾。那是一種平凡可見的邪惡,「總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很陰沉的電影,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他的陰沉是深刻而真實的,他的無力與絕望毫不造作,沒有人可以指責當中的無望是軟弱的、懶惰的、無病呻吟的。因為他是如此懇切地指出一種不容逃避的灰暗,一種跨越年齡與族類、屬於在地者的灰暗,一種緊緊籠罩着你,又追逐着你的陰霾。那是一種平凡可見的邪惡,「總
Thumbnail
「他讓我知道了,這世上真的有這麼純的人。反觀我自己,我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俗人。」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主角章宇談起導演胡遷。他的電影中流露出對社會的諷刺與絕望,然而去問他的朋友,「善良、幽默、溫和愛笑」卻是最常聽到關於他的形容詞......
Thumbnail
「他讓我知道了,這世上真的有這麼純的人。反觀我自己,我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俗人。」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主角章宇談起導演胡遷。他的電影中流露出對社會的諷刺與絕望,然而去問他的朋友,「善良、幽默、溫和愛笑」卻是最常聽到關於他的形容詞......
Thumbnail
故事由滿州里的大象開始,于城聽說、老翁聽說,韋布聽說。滿州里的動物園裡有頭大象,整天坐在那裏。翻到了一篇中國的影評,說著大象這種動物基本上是不坐著的,他們整天站著,要是坐著,那麼是內在的甚麼破裂了,不然不可能坐得住。
Thumbnail
故事由滿州里的大象開始,于城聽說、老翁聽說,韋布聽說。滿州里的動物園裡有頭大象,整天坐在那裏。翻到了一篇中國的影評,說著大象這種動物基本上是不坐著的,他們整天站著,要是坐著,那麼是內在的甚麼破裂了,不然不可能坐得住。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用一天的時間,透過幾個角色間故事的交織,編造出一個關於「暴力」的故事,同時指出暴力的移轉、繼承與偽裝。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用一天的時間,透過幾個角色間故事的交織,編造出一個關於「暴力」的故事,同時指出暴力的移轉、繼承與偽裝。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是中國青年導演胡波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最後一部劇情長片,整整近四個小時的電影,而胡波用了四小時要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這個世界很噁心。
Thumbnail
《大象席地而坐》是中國青年導演胡波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最後一部劇情長片,整整近四個小時的電影,而胡波用了四小時要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這個世界很噁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