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驗分享 1(出社會之後,自我學習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工作三年半,現在的工作是第五份工作,這份工作我肯定會辭職,如果你要幫我貼標籤,就貼吧!反正我不認識你XD
我今年26歲,一直換工作,不過我從未擔心找不到工作,我只擔心找不到令我滿意的工作。
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公司是專門承攬政府標案,月薪22K,要繳學貸又要繳車貸(機車),還要租屋,雖然不用拿錢回家,可是扣掉學貸的錢,真的沒剩多少了!假日還兼差,在學校當臨時助理,只為了多賺幾千塊!那時候一拿到薪水,第一件事就是把錢分到不同帳戶!!!每個月至少要拿1萬2存到繳學貸的帳戶,剩下的錢部分轉存到生活費的帳戶,剩下的錢就留在原來的帳戶,非必要不要動,如果過了一個月還有剩,就會把錢轉到學貸的帳戶。為了就是想趕快還完助學貸款。
那時候傻傻的,一直覺得第一份工作至少要做一年以上,這樣資歷才比較好看,雖然薪資少,可是事情也少,少到上班看臉書看到都沒有朋友更新,少到上班無聊只能吃早餐,然後想午餐要吃什麼?晚上要幹嘛……過得很爽嗎?其實沒有,因為發現同事都有事情做,自己沒事做,很焦慮阿!!!焦慮到不知道怎麼辦,後來才開始看書。不過其實不太敢明目張膽的看自己的書,只好看電子書,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養成平常看書的習慣。
有一天,有個朋友對我說,換工作吧!台北資源多,選擇也多!然後才開始思考,這份工作對我的意義,說真的,第一份工作很閒,事情不多,要待完一年很容易,我問我自己:「一年後你可以有什麼成長嗎?」我認真想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沒有。」並不是說這份工作完全沒有什麼學習機會,而是太少了!少到我覺得大學社團經營都比這份工作有價值。我不希望一年之後,自己和一年前差不了多少。再加上,意外聽到資深同事的薪水不到28K,還有聊天中得知新進同事薪水有25K,聽到這裡,還不跑嗎?還有什麼理由,值得留下來嗎?於是向公司提出了離職,這份工作做了九個月半。因為是第一份工作的關係,要向經理和老闆提離職,還蠻緊張的,從離職的念頭萌芽開始,前前後後大概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最後以回家鄉的理由離職了!我就這樣結束了第一份工作。回家了…….(未完待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ちゃち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重要而且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更了解自己,可以讓你多一點「感受生活」、感受你自己!什麼意思呢?
老師教過的東西,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課本的內容,而是品格生命教育。  有一次某雜誌在社群網站辦了一場網路活動,徵求大家分享故事抽書的活動,故事限定於「學校老師」說過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你會想到什麼呢?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重要而且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更了解自己,可以讓你多一點「感受生活」、感受你自己!什麼意思呢?
老師教過的東西,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課本的內容,而是品格生命教育。  有一次某雜誌在社群網站辦了一場網路活動,徵求大家分享故事抽書的活動,故事限定於「學校老師」說過讓你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你會想到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前陣子,我第一次辭退了一個工讀生 雖然已過去一個多月,但我仍時不時想起這件事。 依職責,我的確是可以依規定辭退他。 但身為一個人,我不禁反思,我憑什麼去辭退一個人。 所以,工作上才需要給你一個職稱、職位及職責,這樣才能好做事 這位工讀生,因為無法遵守當初應聘時所答應的條件,所以被辭退。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