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說明書》從瞎忙中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究所落榜那天心情很鬱悶,所以決定出門晃晃散散心。回想自己去年一邊努力完成工作、一邊努力備考的辛苦模樣,心中泛起酸澀和空虛,雖說備考過程中也收穫許多,但考研失敗也就代表我需要重新思考我接下來該做什麼?是要趕快打開104找一份與經歷相關的全職工作?還是一邊兼職接案,再戰一年?也就是在這樣迷茫又無助的時候,書店書架上的《離職說明書》引起了我的注意。
《離職說明書》
  有沒有想像過自己的職涯能持續多久呢?作者在書中指出,韓國上班族平均離開職場的年紀為四十九歲,就算不是做到退休,也有可能在中途因為各種不可抗力因素而必須對職涯進行轉變或畫下句點。在這物價膨脹、生活賺錢大不易的時代下,很多人覺得自己想求溫飽舒適都來不及了,才不會有閒暇精力來檢視自己是否真心對現在的工作充滿熱忱、是否在其中得到成就?我現在在做的事只是工作嗎?我能否創造屬於自己的專業與價值?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醒我們:「職場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能代表你的世界。」讓我聯想到我剛畢業那年懷著滿腔熱血、準備最用心的(也最空虛的)履歷前去挑戰第一份正職工作面試,當時面試我的主管第一個問的問題就是:「你有想過你三十歲時在工作上的表現嗎?」老實說才剛畢業的我對未來的想像非常模糊,只是回答「希望在專業領域上有所成就」這樣的廢話答案,主管繼續追問:「什麼樣的領域?什麼樣的成就?」
  就算是現在的我面對這些問題,也很難挺起胸脯說出意志堅定的回答,但隨著年齡與經驗漸長,也開始在摸索的道路上蒐集認識自己的訊息,從不斷的挑戰與反省中得到回饋,而每當我稍微休息停下腳步,想檢視過往與計畫未來時,我便會問自己未來五年、十年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做什麼樣的事?創作了什麼?我感覺如何?從這些問題回推我當前生命的狀態,一一核對自己是否離理想越來越近。
  計畫跟期待成為推進的燃料,但奮力往對的方向前進,目標才有可能實現。不過人們太容易將工作上的升遷與報酬當成目標,而不能辨明這只是手段,因此會有明明在工作中竭盡全力,到頭來受益的只有公司這樣窮忙又空虛的感覺,也許每個人所追求的價值不同(像我有朋友就是覺得有錢花能享受就爽爽),對於我個人而言,一件事情能否為他人帶來意義和價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更在乎我所做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只是為了討上司歡心或做樣子搭場面,就算得到再多的讚美與報酬,都會讓我感到非常灰心。
  閱讀本書時給了我很多關於職涯和個人價值的靈感,書中也有許多實際能操作練習的方法,我一邊閱讀著、一邊想起自己最近很想建立部落格或YT頻道來經營,卻遲遲沒有開始行動(因為怕做的很差勁會丟臉),所以想趁著閱讀後還有勇氣時發表第一篇部落格文章,雖然有點草率,但想試試單純為自己的想法努力,而非想營利或得到工作機會是什麼樣的體驗。慶幸在迷惘之際能閱讀到如此好書,帶給我許多思維上的碰撞,也讓我藉著安靜閱讀的機會再一次回顧自己的過去並認真思考未來,而不是急忙投入下一個由別人為我打造好的計畫中,只求安心與偷懶。
  最後,期待大家都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並為自己創造無可替代的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當進入30歲這個人生階段時,許多人會感到職涯焦慮與困惑,對未來產生懷疑。本文探討了30歲左右人士在職業路途中的迷茫,並介紹了職涯諮詢如何透過深入自我探索、性格評估和價值觀釐清,協助個人找到適合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當進入30歲這個人生階段時,許多人會感到職涯焦慮與困惑,對未來產生懷疑。本文探討了30歲左右人士在職業路途中的迷茫,並介紹了職涯諮詢如何透過深入自我探索、性格評估和價值觀釐清,協助個人找到適合的職業方向。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