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洪水來臨時》步步要脅世界的議題 - 全球暖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2014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指派為聯合國和平大使,第一年主題是全球氣候變遷,而當時仍有人相信這是一場騙局。美國前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曾說:「要讓人感受到氣候的變化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看來,全球暖化對普遍人來說還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現在,佛羅達州存在著奇特的晴天洪災(Sunny Day Flooding),在大晴天時因為海平面上升,海水逆流從排水管淹到路上,而現在能做的也只有提高路基及加裝幫浦的治標措施。不相信這會對佛羅里達造成什麼影響的大有人在,有不少名參議員,甚至總統參選人表示從近幾年的衛星雲圖看,地球的氣候並沒有巨大的改變,還大膽的舉出幾個例子來證明地球其實正在冷化階段。有科學家因分析過去更長的氣候變遷資料,並發表未來溫度可能驟升的圖表,竟被報社抹黑、死亡威脅、學術封殺-這些有心人士並不追求一個合理的科學爭論,他們的目的只在於分裂大眾。這些有心人士,都有所對應到一些不承認氣候變遷的實驗中心,而將其公信力出賣給化石燃料企業,如繁榮美國人協會(Americans for Prosperity)和哈特蘭德研究所(The Heartland Institute)都是企業所資助的研究中心,其中繁榮美國人協會更實實在在的是柯氏集團(Koch Industries)的附屬機關。

raw-image

碳排放第一大國,中國,霧霾之嚴重深植每個人的心裡,人民受到了如此的危害,對永續發展的需求是更加的迫切,此也促使了當局開始重視再生能源,畢竟公眾的需求是很有可能左右決策的,不斷繁榮的經濟也助長了這點,而中國轉化至再生能源的速度,可能超乎我們想像。從另外一個例子來看,碳排放量第三,人口增長快但發展慢的印度,有三億多的人口至今仍沒有電,在這裡,國內的其他挑戰並不亞於氣候變遷。我覺得片中一位女性知識份子說得很好:「煤很便宜,這是事實。現在仍有七億人口使用生質能,如果這些家庭都改用煤,化石燃料將會更普及,但這個地球就完了。」他也提到美國人常向開發中國家喊話:「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太陽能應該多加利用。」那麼美國人為什麼沒有轉向太陽能呢? 美國人平均一人的用電量,是中國的十倍,印度的三十四倍,他們比以前建造的更大更多,消耗的也更為劇烈。改變應該從生活方式開始,或許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全面性的改變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改變,遠比呼籲其他國家轉向再生能源,卻未能成為榜樣的舉動來的有效。我們這些人,夠有錢能抵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但那些印度、非洲的窮人的的確確地感受到第一波衝擊。

也有人認為全球暖化是個陰謀論,單純是有心人士為了謀取利益所編造的。在小說「恐懼之邦」中描繪了環保恐怖份子不惜手段利用高科技改變天氣以證實全球暖化的存在,並在政治與媒體面使大眾產生歇斯底里的恐懼以保住其政治地位的穩定性。過去我也曾經聽過類似的演講,講者提出一些有力的證據,譬如說北極冰層的增加及冷害的發生。雖然此與大眾所認知的觀念大相逕庭,當時筆者覺得邏輯上尚具道理,可現在來看又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其一,氣候的變遷是以一個長時間的消長,歷史上也曾出現在短時間迅速增溫的極端氣候模式,不能單就短短幾年的資料迷惑大眾。其二,全球暖化並不代表全面性地變熱,就歐洲來說,墨西哥灣流因格陵蘭融雪注入海中導致海流紊亂,傳遞至歐洲的這股熱量變大大減少,至使北歐變得更加嚴寒。其三,與其用全球暖化這個詞,筆者更傾向使用極端氣候 - 水圈、大氣圈、冰凍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造就了氣候,對任何一圈的破壞都可能會使長久以來維持的平衡分崩離析。其四,人類真要等到全球暖化的理論確立抑或是大災難的來臨再考慮永續發展嗎?對不管是全球暖化理論支持或反對者來說,維持人類與生態的平衡格外重要 - 地球不是支持派也不是反對派的,他會做的就是順應自然的交互作用,維持平衡,又或者 - 灰飛煙滅。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盧郁璇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1/07/03
  如果,你的「一天」突然憑空消失了,你會怎麼辦? 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的喜劇長片《消失的情人節》上映於2020年,由著名喜劇導演陳玉勳執導,劉冠廷、大霈飾演男女主角,獲得相當優異的票房與獎項佳績。 《消失的情人節》劇情講述一段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男女
Thumbnail
2021/07/03
  如果,你的「一天」突然憑空消失了,你會怎麼辦? 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剪輯的喜劇長片《消失的情人節》上映於2020年,由著名喜劇導演陳玉勳執導,劉冠廷、大霈飾演男女主角,獲得相當優異的票房與獎項佳績。 《消失的情人節》劇情講述一段發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男女
Thumbnail
2021/05/15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Thumbnail
2021/05/15
(圖片來源:端傳媒) 或許我們都經歷過一段迷茫。在強調適性發展的教育體制下,好像每個人都應該朝著清晰美好的目標奔跑著,但你看不清楚該往哪裡走,走著走著,腳步開始猶豫,問自己「這是我要的嗎?」「我找不到確切的目標,是不是就代表我是個失敗者?」這些疑惑與焦慮感,或許能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靈魂急轉彎》
Thumbnail
2021/04/23
 (圖片來源:http://bit.ly/3atJ2po) 無常經常是一種日常 你,一個懷才不遇到處兼職的爵士鋼琴手,某天欣喜若狂得到與偶像同台演出的機會,卻意外掉入下水道陷入昏迷。也是同樣在這一天,你等待已久的中學專任樂團教師的聘書到來。 你總認為下一刻才是「人生」,沒想到你先被此刻的「真實」擄
Thumbnail
2021/04/23
 (圖片來源:http://bit.ly/3atJ2po) 無常經常是一種日常 你,一個懷才不遇到處兼職的爵士鋼琴手,某天欣喜若狂得到與偶像同台演出的機會,卻意外掉入下水道陷入昏迷。也是同樣在這一天,你等待已久的中學專任樂團教師的聘書到來。 你總認為下一刻才是「人生」,沒想到你先被此刻的「真實」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偶然間晃到這本書,對全球暖化也想了解的我,看了出版年,滿接近的,二話不說就拿來看了!我認為書中可分三章(雖說書裡分五章):氣候變遷實情、氣候變遷迷思破除、氣候變遷改變行動。 書名:暖化暗盤 環保的營利經濟學(False Alarm: How Climate Change Panic Costs
Thumbnail
作者介紹: 一如往常我通常會先介紹本書作者,他是比爾蓋茲。 冷飯熱炒 ? 氣候災難的問題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2000年結束他的選舉生涯,開使致力於推廣避免全球暖化的議題,但是正反兩方的聲音都有,最具爭議的是美國是人均碳排最大量的國家,提出來的呼籲卻是要球開發中國家減少釋放溫室氣體
Thumbnail
作者介紹: 一如往常我通常會先介紹本書作者,他是比爾蓋茲。 冷飯熱炒 ? 氣候災難的問題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2000年結束他的選舉生涯,開使致力於推廣避免全球暖化的議題,但是正反兩方的聲音都有,最具爭議的是美國是人均碳排最大量的國家,提出來的呼籲卻是要球開發中國家減少釋放溫室氣體
Thumbnail
帛琉總統曾說道:「與其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淹沒,不如用炸彈把我們炸沉!」 而同樣身為低海拔國家的吐瓦魯(Tuvalu),正面臨著國土縮小的危機,因為近年來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冰山融化,使海平面逐年上升。然而吐瓦魯島上的人民只是過著樸實低碳的生活,卻成了全球暖化的第一批氣候難民。
Thumbnail
帛琉總統曾說道:「與其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淹沒,不如用炸彈把我們炸沉!」 而同樣身為低海拔國家的吐瓦魯(Tuvalu),正面臨著國土縮小的危機,因為近年來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冰山融化,使海平面逐年上升。然而吐瓦魯島上的人民只是過著樸實低碳的生活,卻成了全球暖化的第一批氣候難民。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如果「明天過後」曾經震憾了你,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曾經感動了你或影響了你,那麼或許你應該再看看這部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拍攝的紀錄片「第11個小時」。 「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全書最後一段就這麼寫著: 或許我們必須仔細地思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的呼籲:
Thumbnail
如果「明天過後」曾經震憾了你,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曾經感動了你或影響了你,那麼或許你應該再看看這部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拍攝的紀錄片「第11個小時」。 「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全書最後一段就這麼寫著: 或許我們必須仔細地思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的呼籲:
Thumbnail
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本週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是繼 2014 年以來「第一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評估」,指出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並且幾乎都是人類活動所致。工作小組呼籲,全球暖化已經「亮起紅燈」,但人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只要人們立即採取積極氣候行動、終止化石燃料,
Thumbnail
聯合國機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本週公布了《氣候變遷報告》,是繼 2014 年以來「第一份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評估」,指出全球升溫的速度快於預期,並且幾乎都是人類活動所致。工作小組呼籲,全球暖化已經「亮起紅燈」,但人們還可以避免氣候災難,只要人們立即採取積極氣候行動、終止化石燃料,
Thumbnail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各地科學家都在警告,不僅是地球越來越吸熱,就連北極的冰層都加速融化,全球氣候可能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科學家表示,許多氣候災難已無法避免,但仍須控制住災難擴大的範圍,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氣候應變措施,提供更具體的氣候行動計畫。 NASA:地球吸收的熱能愈來愈多 美國國家航
Thumbnail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各地科學家都在警告,不僅是地球越來越吸熱,就連北極的冰層都加速融化,全球氣候可能面臨無法逆轉的「臨界點」。科學家表示,許多氣候災難已無法避免,但仍須控制住災難擴大的範圍,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氣候應變措施,提供更具體的氣候行動計畫。 NASA:地球吸收的熱能愈來愈多 美國國家航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質疑全球暖化,引起全國嘩然。懷疑論者什麼會質疑全球暖化?他們的理由又是什麼?
Thumbnail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質疑全球暖化,引起全國嘩然。懷疑論者什麼會質疑全球暖化?他們的理由又是什麼?
Thumbnail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Thumbnail
在現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下,環境儼然成為犧牲品,海平面不斷的上升、北極熊的家逐漸消失,而在各國內,卻是高聳入天的煙囪,排放著無色無味的CO2。除此之外,又有人認為這只是不肖廠商所製造出來的一場騙局,而真相又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