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洪水來臨時》步步要脅世界的議題 - 全球暖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4年,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被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指派為聯合國和平大使,第一年主題是全球氣候變遷,而當時仍有人相信這是一場騙局。美國前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曾說:「要讓人感受到氣候的變化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看來,全球暖化對普遍人來說還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現在,佛羅達州存在著奇特的晴天洪災(Sunny Day Flooding),在大晴天時因為海平面上升,海水逆流從排水管淹到路上,而現在能做的也只有提高路基及加裝幫浦的治標措施。不相信這會對佛羅里達造成什麼影響的大有人在,有不少名參議員,甚至總統參選人表示從近幾年的衛星雲圖看,地球的氣候並沒有巨大的改變,還大膽的舉出幾個例子來證明地球其實正在冷化階段。有科學家因分析過去更長的氣候變遷資料,並發表未來溫度可能驟升的圖表,竟被報社抹黑、死亡威脅、學術封殺-這些有心人士並不追求一個合理的科學爭論,他們的目的只在於分裂大眾。這些有心人士,都有所對應到一些不承認氣候變遷的實驗中心,而將其公信力出賣給化石燃料企業,如繁榮美國人協會(Americans for Prosperity)和哈特蘭德研究所(The Heartland Institute)都是企業所資助的研究中心,其中繁榮美國人協會更實實在在的是柯氏集團(Koch Industries)的附屬機關。
碳排放第一大國,中國,霧霾之嚴重深植每個人的心裡,人民受到了如此的危害,對永續發展的需求是更加的迫切,此也促使了當局開始重視再生能源,畢竟公眾的需求是很有可能左右決策的,不斷繁榮的經濟也助長了這點,而中國轉化至再生能源的速度,可能超乎我們想像。從另外一個例子來看,碳排放量第三,人口增長快但發展慢的印度,有三億多的人口至今仍沒有電,在這裡,國內的其他挑戰並不亞於氣候變遷。我覺得片中一位女性知識份子說得很好:「煤很便宜,這是事實。現在仍有七億人口使用生質能,如果這些家庭都改用煤,化石燃料將會更普及,但這個地球就完了。」他也提到美國人常向開發中國家喊話:「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太陽能應該多加利用。」那麼美國人為什麼沒有轉向太陽能呢? 美國人平均一人的用電量,是中國的十倍,印度的三十四倍,他們比以前建造的更大更多,消耗的也更為劇烈。改變應該從生活方式開始,或許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全面性的改變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改變,遠比呼籲其他國家轉向再生能源,卻未能成為榜樣的舉動來的有效。我們這些人,夠有錢能抵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但那些印度、非洲的窮人的的確確地感受到第一波衝擊。

也有人認為全球暖化是個陰謀論,單純是有心人士為了謀取利益所編造的。在小說「恐懼之邦」中描繪了環保恐怖份子不惜手段利用高科技改變天氣以證實全球暖化的存在,並在政治與媒體面使大眾產生歇斯底里的恐懼以保住其政治地位的穩定性。過去我也曾經聽過類似的演講,講者提出一些有力的證據,譬如說北極冰層的增加及冷害的發生。雖然此與大眾所認知的觀念大相逕庭,當時筆者覺得邏輯上尚具道理,可現在來看又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其一,氣候的變遷是以一個長時間的消長,歷史上也曾出現在短時間迅速增溫的極端氣候模式,不能單就短短幾年的資料迷惑大眾。其二,全球暖化並不代表全面性地變熱,就歐洲來說,墨西哥灣流因格陵蘭融雪注入海中導致海流紊亂,傳遞至歐洲的這股熱量變大大減少,至使北歐變得更加嚴寒。其三,與其用全球暖化這個詞,筆者更傾向使用極端氣候 - 水圈、大氣圈、冰凍圈、岩石圈和生物圈造就了氣候,對任何一圈的破壞都可能會使長久以來維持的平衡分崩離析。其四,人類真要等到全球暖化的理論確立抑或是大災難的來臨再考慮永續發展嗎?對不管是全球暖化理論支持或反對者來說,維持人類與生態的平衡格外重要 - 地球不是支持派也不是反對派的,他會做的就是順應自然的交互作用,維持平衡,又或者 - 灰飛煙滅。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盧郁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32會員
572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韓國獨立樂團 ADOY《her》—當我與她的世界相遇時ADOY 以鮮明的「her」作為概念,細膩聲響夢幻回歸。ADOY 創造的聲響,輕聲細膩地描繪出關於青春 Young、愛 Love、生動 Vivid 等抽象概念,來到第三張 EP《her》,ADOY 難得以鮮明的對象作為創作主題。
Thumbnail
avatar
莊莊 Chuang
2021-08-17
釀選劇|寫在《喜劇開場》後:世界比想像中更嚴苛,但放棄有時即是未來求學時每個人都寫過「我的志願」這作文題目,現在的我幾乎想不起來那時候自己寫了些什麼,但此刻的我不斷思考,我現在的夢想又是什麼呢?是像這樣敲打著鍵盤,將我的內心話一句句寫下,盼望有人能夠在閱讀時有被理解之感,還是我根本就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呢?萬一不擅長的事是我的夢怎麼辦?
Thumbnail
avatar
陳太陽
2021-06-25
《空橋上的少年》FAQ7: 為什麼要用作者本名來當作小說的主角?A:因為我沒在怕的(??)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這句話對有看過我這本書,或者至少看過書籍簡介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那你覺得用本名來當作小說主角的我呢? 前幾個禮拜和朋友聚餐時,他說我很勇敢,感覺我是整個人很into在裡面,整本書的寫作,或者是書裡蔡醫師與朋城對話的方式…
Thumbnail
avatar
蔡伯鑫
2021-01-25
讀《來自大海的禮物》要當那片坦蕩的沙灘這本書的重量和文字都很輕盈,讀起來就像躺在海邊放空一樣輕鬆。這是一本1955年出版的書。林白夫人不僅是一位作家,也是美國史上第一位領到滑翔翼執照的女性,同時也是五個小孩的母親。這本書是關於女性生活的省思,每一篇內容是每一顆貝殼所帶來的禮物。
Thumbnail
avatar
子菁選日常
2020-10-08
當人類成為造物主後:從《底特律:變人》與《西部世界》來看AI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關係 當AI機器人擁有自由意識那這個世界會變成甚麼樣子?1950年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已經發明了圖靈測試以測試機器是否能夠表現出與人等價的智能。隨著科技革新,人工智能的開發對於人類生活影響力越發強大,人類享受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人類也開始懼怕起科技產物。
Thumbnail
avatar
嘎拉嬉皮GALA
2020-09-25
韓劇《春夜》| 當全世界都反對一段感情時,你還會堅持去愛嗎? 你知道遇見你之後,我最感謝什麼嗎?就是我有了比起自己能夠先想到的人,還有,勇氣。——韓劇《春夜》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19-12-27
當沒有什麼是真的《雞不可失》時,你幹嘛要工作?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工作嗎?本片用歡笑與深刻,給了「不飢渴世代」一個答案。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