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也有不想學的時候⋯

2018/12/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珍古德教授說,觀察野生動物的行為不應該是將動物抓到研究室,也不是關在動物園,觀察者必須走入野生動物的世界,才能看見最不受人類行為影響的原始動物生態。

在一個不被理解的時代,這是珍古德教授要推動研究的困難之處,但也正因為她以科學為據、以動物為本的堅持,世人才得以窺見非洲黑猩猩族群的原始生態。

大人原也是這樣以為,小孩的學習就是一定要去學校、進教室上課的吧?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自學生媽媽,才得以觀察到小孩在原生家庭的學習行為。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比如說,圍棋比賽都是勝負分明的戰爭,樂團演出則要求紮實的自主練習、嚴格的演出品質,數學課程有進度的要求、測驗的日期,科展團隊要分工合作、提交報告⋯一旦學習不再只是純粹的喜歡,自學生還會自動自發的學習嗎?學習的心情還會是快樂的嗎?

的確,當學習開始遇到挫折、遇到要求、遇到關卡,學習就不會因為快速增長的成就感而覺得有趣,自學生很自然的就會轉移注意力,另外找一個相對可以快速成長經驗值的目標,來緩和壓力或挫敗感。

身為自學生的爸媽一定會注意到這些轉變,也必定會提醒弟弟,自我要求是從興趣走向專業的必經之路。

弟弟一直是個溫和的小孩,圍棋對他來說比較像是有趣的邏輯訓練,而不會是嚴肅的職業選擇。同樣的,小提琴演奏對弟弟來說是有深度形式與完美的詮釋的結合,他可以從欣賞名家表演得到性靈的提升,卻無法忍受自己做不到的挫敗感。

這些做不到的事並不代表他不再喜歡這些學習,卻是不能跨過門檻的痛苦。爸媽必須讀懂小孩的心,溫和明白的向小孩解釋(他不一定能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轉折點錯過將會造成某些改變,提醒他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不是所有的狀況都清楚知道了,小孩才可以對自己的選擇放心。

同時我們還要客觀的分析小孩的現況,鼓勵他在放下一個無力負擔的目標時,也有信心可以用全力去追尋更確定的夢。

但自學實際的狀況,就像大人總在交報告、趕稿子的死線到來前特別執迷於發廢文、追韓劇、打電動這些逃避現實的各種耍廢,小孩也總愛在交報告、測驗考試前恍神,明明應該要多學一點物理,卻都變成在轉魔術方塊,而且還ㄧ不作二不休的寫成公式,彷彿在做魔術方塊的專題報告。

也許這就是自學的跑跑薑餅人模式啟動?像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時間可以這麼做實驗(掩面)⋯

反正他就是這樣亂搞,明明自己再也不想拉的小提琴,因為練了左手轉魔方,感覺手指的靈活度練到了一個程度,竟然丟下數學報告開始拉起琴⋯欸,還真的不錯哦!

啊~啊,自學生這樣到底有沒有責任感啊?還是男生本來就很始亂終棄?奇怪的是,他這樣不務正業,許多卡住的數學和物理問題還真的就突然明白了,摩羯媽媽要罵人的話只好硬生生吞回來,自學生你搞得我好亂啊@@⋯

從男孩變男人的距離,應該不只是中學六年的時間吧?媽媽我只能期盼在把兒子交給他的人生伴侶前,能讓小孩學會看見自己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他又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什麼責任,也就不枉費這個教育實驗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王翠儷
    王翠儷
    我們家是申請自學之後才學習如何自學,我試著去捕捉和孩子互動曾經的剎那,就像汲取儲思盆中的回憶,點點滴滴形塑成文字,慢慢的為您說一個,生命長河的故事,也許才會比較完整呈現我們不是最好,但可以更好的自學生活點滴,希望能夠鼓勵像我們一樣在學習中迷惘的親子,一起勇敢樂觀地面對這場成長戰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