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也有不想學的時候⋯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珍古德教授說,觀察野生動物的行為不應該是將動物抓到研究室,也不是關在動物園,觀察者必須走入野生動物的世界,才能看見最不受人類行為影響的原始動物生態。

在一個不被理解的時代,這是珍古德教授要推動研究的困難之處,但也正因為她以科學為據、以動物為本的堅持,世人才得以窺見非洲黑猩猩族群的原始生態。

大人原也是這樣以為,小孩的學習就是一定要去學校、進教室上課的吧?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自學生媽媽,才得以觀察到小孩在原生家庭的學習行為。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比如說,圍棋比賽都是勝負分明的戰爭,樂團演出則要求紮實的自主練習、嚴格的演出品質,數學課程有進度的要求、測驗的日期,科展團隊要分工合作、提交報告⋯一旦學習不再只是純粹的喜歡,自學生還會自動自發的學習嗎?學習的心情還會是快樂的嗎?

的確,當學習開始遇到挫折、遇到要求、遇到關卡,學習就不會因為快速增長的成就感而覺得有趣,自學生很自然的就會轉移注意力,另外找一個相對可以快速成長經驗值的目標,來緩和壓力或挫敗感。

身為自學生的爸媽一定會注意到這些轉變,也必定會提醒弟弟,自我要求是從興趣走向專業的必經之路。

弟弟一直是個溫和的小孩,圍棋對他來說比較像是有趣的邏輯訓練,而不會是嚴肅的職業選擇。同樣的,小提琴演奏對弟弟來說是有深度形式與完美的詮釋的結合,他可以從欣賞名家表演得到性靈的提升,卻無法忍受自己做不到的挫敗感。

這些做不到的事並不代表他不再喜歡這些學習,卻是不能跨過門檻的痛苦。爸媽必須讀懂小孩的心,溫和明白的向小孩解釋(他不一定能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轉折點錯過將會造成某些改變,提醒他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是不是所有的狀況都清楚知道了,小孩才可以對自己的選擇放心。

同時我們還要客觀的分析小孩的現況,鼓勵他在放下一個無力負擔的目標時,也有信心可以用全力去追尋更確定的夢。

但自學實際的狀況,就像大人總在交報告、趕稿子的死線到來前特別執迷於發廢文、追韓劇、打電動這些逃避現實的各種耍廢,小孩也總愛在交報告、測驗考試前恍神,明明應該要多學一點物理,卻都變成在轉魔術方塊,而且還ㄧ不作二不休的寫成公式,彷彿在做魔術方塊的專題報告。

也許這就是自學的跑跑薑餅人模式啟動?像這樣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時間可以這麼做實驗(掩面)⋯

反正他就是這樣亂搞,明明自己再也不想拉的小提琴,因為練了左手轉魔方,感覺手指的靈活度練到了一個程度,竟然丟下數學報告開始拉起琴⋯欸,還真的不錯哦!

啊~啊,自學生這樣到底有沒有責任感啊?還是男生本來就很始亂終棄?奇怪的是,他這樣不務正業,許多卡住的數學和物理問題還真的就突然明白了,摩羯媽媽要罵人的話只好硬生生吞回來,自學生你搞得我好亂啊@@⋯

從男孩變男人的距離,應該不只是中學六年的時間吧?媽媽我只能期盼在把兒子交給他的人生伴侶前,能讓小孩學會看見自己的選擇會有什麼結果,他又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什麼責任,也就不枉費這個教育實驗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1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翠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次議題比較跳tone 又可以說比較「玄妙」一點 雖然常說,「靈性就在生活中」「和解能夠重整我們生命的各項關係」 但,除了「水平」方向的關係重整 其實「垂直」方向的也可以喔 「水平」方向泛指你同一個時間下,與不同對象之間,如父母、上司下屬、伴侶、孩子、朋友、客戶學員、所屬的組織的群體意識
    Thumbnail
    習慣往著目標衝,像隻猛獸,橫衝直撞,結果,找不到方向,又更加著急,如果,試著慢一點,允許自己停下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可能發生?
    Thumbnail
     國中的班導師,是一個非常在意學生成績的老師,甚至是喜歡用成績來排定學生的價值,所以班上的同學壓力不在話下。那一年是國中一年級上學期,期末段考剛結束,我旁邊的b男考贏了坐在我前方的a女,就在a女覺得無法置信的時候……
    Thumbnail
    不管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對自己是誰,還有對自己的身分引以為傲;不論是受病魔所苦的人,或支持病人的人,這些人活在當下的姿態,就很值得引以為傲——《阿娜達有點blue》
    Thumbnail
    都是這樣的。一旦深究起冰山一角下的東西,問題只會像一顆往山底落去的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一旦想要尋求答案,就會發現更多更艱澀的問題。在那些逐漸堆疊起來的分頁裡,很難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並不是由於使用的關鍵字不夠精確的問題,而是那難道就沒有人能說個清楚嗎?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就連谷歌大神也沒辦法解決?
    Thumbnail
    學這個有用嗎?材料費好貴,真的值得嗎 一直想學但是老是提不起勁來,整個人好被動,會不會又變成三分鐘熱度啊 類似這樣的問題總是盤旋著,搞得整個人都變得優柔寡斷了     因為擔心沒有意義,所以不敢嘗試,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擔心一事無成,所以焦慮不安,總覺得自己應該踏出去,卻不知道該往哪踏才是正確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次議題比較跳tone 又可以說比較「玄妙」一點 雖然常說,「靈性就在生活中」「和解能夠重整我們生命的各項關係」 但,除了「水平」方向的關係重整 其實「垂直」方向的也可以喔 「水平」方向泛指你同一個時間下,與不同對象之間,如父母、上司下屬、伴侶、孩子、朋友、客戶學員、所屬的組織的群體意識
    Thumbnail
    習慣往著目標衝,像隻猛獸,橫衝直撞,結果,找不到方向,又更加著急,如果,試著慢一點,允許自己停下來,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可能發生?
    Thumbnail
     國中的班導師,是一個非常在意學生成績的老師,甚至是喜歡用成績來排定學生的價值,所以班上的同學壓力不在話下。那一年是國中一年級上學期,期末段考剛結束,我旁邊的b男考贏了坐在我前方的a女,就在a女覺得無法置信的時候……
    Thumbnail
    不管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對自己是誰,還有對自己的身分引以為傲;不論是受病魔所苦的人,或支持病人的人,這些人活在當下的姿態,就很值得引以為傲——《阿娜達有點blue》
    Thumbnail
    都是這樣的。一旦深究起冰山一角下的東西,問題只會像一顆往山底落去的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一旦想要尋求答案,就會發現更多更艱澀的問題。在那些逐漸堆疊起來的分頁裡,很難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並不是由於使用的關鍵字不夠精確的問題,而是那難道就沒有人能說個清楚嗎?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就連谷歌大神也沒辦法解決?
    Thumbnail
    學這個有用嗎?材料費好貴,真的值得嗎 一直想學但是老是提不起勁來,整個人好被動,會不會又變成三分鐘熱度啊 類似這樣的問題總是盤旋著,搞得整個人都變得優柔寡斷了     因為擔心沒有意義,所以不敢嘗試,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擔心一事無成,所以焦慮不安,總覺得自己應該踏出去,卻不知道該往哪踏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