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新力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剛開始自學時,我跟孩子的爸講好,差不多就是文歸文,理歸理,把學科的楚河漢界劃清,這樣小孩就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了~(誤)
奇怪的是,後來文史是理工爸在教,理工卻是法商媽在陪⋯有沒有搞錯呀?甚至於本來我們所設定的課程,應該是比較傾向中國文史的讀經教育吧,多少要背誦一些經典文學的,可是現在也完全不是這回事。
雖然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是現在的社會工作型態,部份職場已經很少讓孩子有機會觀摩家長從業的專業(畢竟孩子大部份的時間在學校、安親班、才藝班⋯),而且社會分工的細節也難以職場體驗遊戲來傳達。
學習就是要玩真的,不是再造一個扮家家酒的遊戲,所以我們都是真槍實彈上場⋯做什麼呢?當然是爸媽跳下講台,當孩子的同學一起上課!
鑑賞能力走在學習的前面
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想教他們畫圖,可是孩子一看到大人畫的圖,他們就被困住了。他們看到的是自己無力的線條,繪不出眼睛所見的形態,所以捶胸頓足,發脾氣不畫;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爸爸教書法,媽媽教作文時。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雖然年紀小,但是衡量事物好壞的能力是天生自然的,有時候我們哄孩子、鼓勵孩子,他們會衡量話語的成色不足⋯不是因為察言觀色,而是出自對美、對好的客觀標準。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學習,但是更應該讓孩子有客觀的鑑賞力,而這種能力,才是未來更上層樓的資糧;相對於他自己動手做的作品,如果還沒有成熟,就是寫不好、畫不像,我們也要說實話,不要再用「差不多」的想法來應付孩子對真善美的理解。
習字那裡寫不好,要根據書法,理性客觀的分析;畫圖那裡畫不像,倒是一點也沒關係,因為藝術本來就是兼具理性與感性,創作的抒發則是海闊天空,明白這兩者互不相犯的關係,這才是真正懂得陪伴的明師。
會教才是真正的學會
那麼,既然捨棄了正確示範的必要性,我們的陪伴重點就翻轉過來了,變成拿自己的弱項去陪小孩,甚至小孩還要照顧媽媽的數學障礙,耐心自己畫圖、剪紙、說明給媽媽聽,教學相長的印象和效益是最高的,實驗的對象也公平:小孩來實驗大人!
當然,我們從中達到小孩的閱讀、書寫、資訊統合、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媽媽常會賴皮逃數學⋯),這樣也同時完成了檢測學習成果的評量。
自學超有力
按照我們的觀察,自學生所做的,既不是「有紀律的規劃」,也不是「天賦的大爆發」,而是比較像「邏輯性的學習科學」。
自學生固然也參加團體課程練習,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但是能夠利用課後時間,達到突飛猛進的學習成果,跟自學生嫻熟於利用網路資源學習有關,而這又涉及幾個向度:資訊搜尋、語言、閱讀和理解力。
想要改善自己的琴音(動機),自學生上網打入關鍵字(語文能力),搜尋到影片和部落格(網路應用),觀看影片和貼文(閱讀和聽力),和家長討論再操作修正指法和弓法(理解與內化後加入實作),從反覆的聽見和看見實際的差別中得到更理想的聲音(學習成果)。
這種操作模式,跟我們本能要求孩子「用功練習」的不同處,在於保持孩子的學習動機是自發性、自主性,而且堅持學習的思考能力,也避免因為重覆錯誤型態的固著,產生難以矯正的積弊。
這樣就算小孩的學習越來越多元,學習的腳步已經來到了爸媽認知的國境之外,他們還是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繼續進行。
自學就像拆禮物的過程
以「小提琴演奏」這個學習為例,這是一件非常精緻昂貴的精品,要拆解它的包裝密碼也就最為繁瑣。
首先,要分成樂手和樂器兩個方向。
--因為樂器的功能設定在學習階段,所以自學生只需要ㄧ般學習用的琴,夠用就好,先不去鑽研樂器選擇的專業領域。
--樂手必須會閱讀樂譜(涉及樂理、音樂史)和陪養對聲音的鑑別度(要能比較不同演奏家的聲音)。藉由聽見好的聲音,樂手才能往一個「對的聲音」目標前進。
這時為了得到這個「對的聲音」,拆解的邏輯又回到樂手和樂器的深入剖析:
--樂手:左手動作(按弦),右手動作(持弓),人體運動原理與自然重力現象,在樂器演奏時的變因和變數的反覆實驗。
--樂器:弓與弦的接觸所產生的共鳴原理和精確性掌握,使樂器產生最佳聲音表現的條件⋯等等。
嗯,平平是拆禮物,您看出自學生是如何享受著拆禮物的過程了嗎?他們總是ㄧ邊細巧耐心的拆開ㄧ層層精美的包裝,ㄧ邊又不住嘖嘖稱讚包裝的精緻,期待打開下一層時的驚喜⋯越拆越是樂趣無窮。
相對之下,我們在學校時,都太散漫的打開禮物,對輕易到手的東西感到廉價無奇,隨即又輕易丟棄,再找尋下一個禮物包⋯生命浪費在一張張滿分考卷,一個個正確答案,這才是真正錯失了學習的美好。
自學新實力
我們不妨ㄧ起來自學想想,自學真的是新人類的新能力,還是與生俱有的能力覺醒?事實上,從沒有學校的很久以前,自學力就ㄧ直自然的存在於人類社會中,代代傳承。倒是現代社會規範套裝教法、教材後,人們反倒不習慣自學能力的發生。
不再僅只於打開禮物包的小確幸傳承,e世代生來就是屬於在開創與改變中找尋出路的命運,自學力必需改版為快速自我創新升級的新功能。
下載自學新實力,您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翠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實驗教育過程中,孩子讓我們學習到,原來揪課是最沒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許多爸媽一開始都會熱心奔走揪團,共組讀書會,最後卻因為小孩的時間、興趣、認同漸漸失去交集,最後常不了了之。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在實驗教育過程中,孩子讓我們學習到,原來揪課是最沒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許多爸媽一開始都會熱心奔走揪團,共組讀書會,最後卻因為小孩的時間、興趣、認同漸漸失去交集,最後常不了了之。
自學生會每天都是熱愛學習的嗎?像弟弟這樣一直都是以興趣點燃學習動機的小孩,總也有不想學,或是被環境要求而學,不是自己想要學的時候。
向大家介紹我們是自學家庭時,通常都會得到:「媽媽好辛苦啊!」 這樣的反應。但其實我們家的教育策略是爸爸制定的,媽媽負責記錄而已。而且爸爸是學習計畫的幕僚長,只負責提建議,不負責衝鋒陷陣上戰場廝殺的。
目前自學的學生比率,仍然是非常小眾。但是由於適性教育的前進思維,加上疾病流行、治安惡化、環境污染等外在條件的急遽惡化,自學的實踐,也許會是在家長意想不到時突然的到來。
有時候我們會藉由聽話的形式,彷彿試圖安頓個人在群體的中間(例如:任由收音機、電視機打開放送,人卻呼呼大睡,或是心不在焉的做家事),這也還是單向的說話,而且傾向一種安撫式的呢喃,好像有人ㄧ直在身邊陪伴著我們。 學生在課堂內,難道也是抱著這種有拜有保庇的心態嗎?
由於自學生學習的速度非常的快,有時候我們也不禁會問,究竟是國民教育課程比我們想像的簡單,還是我們都誤會了小孩子的能力,所以給他們的進度太慢?又或者根本是我家自學生的智商來就比較高?也有可能,其實自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學會,他只是以為他會了,往下一個進度發展,還有很多的地方都不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先別澆熄她的熱情 小時候跟媽媽說想學才藝,媽媽就讓我去學書法,當時小學一年級,身邊有漂亮的女生學得是鋼琴,雖有些羨慕,但我還是挺乖的,每周都拎著一袋文房四寶,走路十五分鐘從家裡到書法教室,一次兩小時,一練就是八年,直到國二課業比較重的時候才停下。 雖然沒有成為想像中鋼琴氣質美少女,不過我很常寫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