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事,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2019/02/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家的自學生很有理科男孩的症頭,洗澡有一套自己的SOP,喜歡講冷冷的笑話,對轉圈圈的東西極度著迷。但我們卻也從沒想過,他會因此在幼稚園被當成發展遲緩的小孩,被老師要求送醫評估。
這中間一定是有些誤會吧?真相雖然只有一個,歷史卻有很多版本,大概就是因為書寫的主觀意識,造成截然不同的史觀。我當時並不知道老師為何會這麼認為,小孩也總是說不清楚,只好盡力的將我們對小孩的觀察和分析提供給老師參考。
這種小孩之所以看起來會散漫、不專心,可能是因為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吧!我家的理科男孩常常在我們幾乎要放棄時,展現跳躍式的進展⋯原來他並不是聽不懂、學不會,更不是不在乎,而是因為太過專注於觀察細節,對周遭的外在事物反而封閉了感知,也或許是為了起跳前必須蹲下來的能量蓄積能量,已經顧不上大家的團體活動,才會看起來很遲緩。
最近高敏的文科姊姊跟我們提到她實在無法消化擁擠車廂的人體觸碰壓力,就會自動進入感官當機的休眠模式,再度印證了人類生理構造的神奇;這大概就是類比動物假死的自我保護本能吧?這樣一來,她才能夠從過度感官亢奮轉換為痲痹式的無感,而得到片刻的寧靜⋯

一個是不自主的自我封閉,一個是相對自主的自我封閉,竟然都是人類為了求得最大的生存機率,而想方設法讓大腦對外絕緣,以保持思維順暢運作,真是生物本能的一絕啊!
只可惜家長這樣的觀察紀錄似乎無助於老師解決課堂經營的問題⋯不只是弟弟遇到這樣的情形,姊姊的國中老師也說:「如果我讓她這麼做(不參加升旗典禮),(造成特權的差別待遇)怎麼帶領其他的同學呢?」
對此,我是無話可說的,畢竟那不是我的職權,我沒有立場要求老師為我的孩子改變班級經營的文化;若然,就真的變成是特權了。

在小孩長大之後漸漸能從記憶裡梳理出當時的細節,我們才拼湊出故事的概貌,體會弟弟當時天天哭著上學的辛苦,明白姊姊為何抗拒去高中報到的心情。但阿Q一點想,無論如何,只要能走到想去的地方,每條路都是對的。孩子去學校的經驗成為我們走上自學道路的決心。

小孩申請自學後,意味著我們再也沒有逃避的空間,沒有無視的藉口。無論是什麼樣的狀況題,就算我們不會,至少也要有警覺和決心要找對的人,做對的處理。

像弟弟一直就是專注在眼前的興趣,對於其他的學門都可以無視。在小學階段,他玩過圍棋、扯鈴、魔方、古典音樂和小提琴,甚至連數學也是玩得不亦樂乎,憑藉著自學的彈性,他都是毫無顧忌的全心投入,我們也都樂見他在學習中遊戲的成長。
但在進入中學階段後,隨著學科性向的確立,我們必須提醒他注意多元學習的必要,小孩也不痛不癢的答應了。
只是提醒歸提醒,理科男孩這種專一的固著卻不容易被打破。明明數學都走到撞牆了,他卻還是頑強地在原地踏步,虛擲光陰。
這一路自學以來,他這麼做並不是第一次了,說來我們是見怪不怪。唯一拆解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必須得將他的目光轉個方向,讓數學跟其他的學門擦出火花,射手座男孩才會轉移好奇心,自願把心力投注在這個新鮮事上。
這樣做的好處不只是讓學門更多元化、更跨領域學習,對於已經卡住的數學更是得以疏解鑽牛角尖的壓力,等到他的理解能力足以消化那些艱深的數學課題時,答案就會自然湧現了。
這是我們實踐過程中集結成的理論,但在各個時期的過彎也不一定都是圓滑的,像這次想說應該開始學點程式設計,打算鼓勵理科男孩去報名資訊之芽培訓計劃,他卻一直都對入芽考試的準備感到興趣缺缺,寧可對著數學原文書苦思良久,也不願意做做程式設計的中文考古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過兩天就是筆試日期了,與其說是媽媽的雞婆性發作,不如說是覺得奇怪⋯因為凡是有一點像電動的東西,理科男孩都很喜歡,媽媽記得他小學玩過scratch,也是好玩得很啊!為什麼這種很多理科男孩都喜歡的程式設計,自學生會不想去碰呢?
而且媽媽瞄過資訊之芽的考古題,覺得題目出得很是搞笑好玩,既然考基本邏輯並不是計算困難的數學,有很難解嗎?不如我們一起來學吧!
就像勇於嘗試沒吃過的小吃,理科男孩不知道媽媽是打哪兒來的好奇心,不禁覺得好笑又沒有理由拒絕這種熱情的邀約,耐著性子將題目逐一朗讀出來,媽媽才知道,原來基本邏輯是這樣啊,自學生也很厲害的解出一些題目,但他不喜歡的問題癥結是⋯?
為什麼做題目會這麼煩躁,他自己其實也說不上來,我們還以為他不願意學新的東西。當他一邊唸著題目、一邊教媽媽,才發現原來是中文不容易精確的敘述邏輯定義,這樣的題目反而讓他感到煩躁,但因為要教媽媽,就會再用自己的話再解釋一遍,這個過程就可以理解出題者的想法,而真正讀懂題目。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都知道,只有當題目讀懂了,才能開始解題。自學生因為很少參加考試,也很少有寫考題的練習,呈現出來的就是「沒看過豬走路」的生澀考試技巧,進而產生對考試不耐煩、甚至對學科有排斥感。
像這題他就不知道該怎麼做:
小葉子在玩一個有趣的小遊戲,他會按照順序拿起寫著 0~9 的紙條,拿起後他可能直接按照取 出順序排到桌上,或隨機放到兩個不同的小盒子中最上方,而等到所有紙條抽完後,小葉子會 將 A 盒子中的紙條從上而下取出,排到桌上的數字後方,再將 B 盒子中的紙條由下而上取出, 排在桌上的數字後方。已知小葉子拿起紙條後做的動作是完全隨機的,則請問以下哪個不可能 是桌上紙條的順序?(A) 0357984126 (B) 8731024569 (C) 1346758029(D) 0276513489(E) 24579863

他解不出來,因為正好輪到媽媽去洗澡的時間,我們就宣布下課休息;但想一想就慢慢發現,這不難啊!連我都知道這只是「順序」的邏輯,於是洗完澡就寫下紙條的順序給他看,根據題意會產生順-逆-順的排列情況,用剔除法就知道答案是(C)⋯究竟他的問題在哪裏?這只是字面上的意義啊!
有趣的是,他不能解出這個題目,正是因為不懂「字面上」的意義。他邊說邊將「或」這個字在數學上的定義查給我看:「如果A或B之一為真陳述或AB兩者都為真陳述,則AVB為真;如果二者都為假,則陳述為假。」
做一個數咖真是想太多了,嘖。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能辯證方能論治。於是我們再次證明,人不會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除非有人從旁指出他的盲點,他才能有更多、更全面的「看見」。小孩其實不笨也不是不想學,他們只是需要懂他們的人,讓他們的旋律能融入這個世界的協奏曲,成為獨立又和諧的存在。我想,這是教與學交織成最美的樂音。

後記:資訊之芽的入芽考試結果公布,國中生的理科男孩沒有錄取。他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程式設計的學習,就再找一找,想一想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王翠儷
    王翠儷
    我們家是申請自學之後才學習如何自學,我試著去捕捉和孩子互動曾經的剎那,就像汲取儲思盆中的回憶,點點滴滴形塑成文字,慢慢的為您說一個,生命長河的故事,也許才會比較完整呈現我們不是最好,但可以更好的自學生活點滴,希望能夠鼓勵像我們一樣在學習中迷惘的親子,一起勇敢樂觀地面對這場成長戰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