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足跡。屋頂家機車騎行誌 - 緣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直有個念頭,想將過去這些年一家三口用機車環台的日子整理、記錄成冊,像是一種儀式,紀念孩子的成長,也記錄這樣一份愛的禮物,因為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未來,我們不一定再有一起出遊的日子,也不可能是一台機車就可以行動。

我翻出了過去的舊文,也從各處找出當時筆記的資料,試圖慢慢拼湊那些記憶,然而,一直到此刻,我才忽然意識到一件事:一家人機車旅行的開始,雖然始於O在2012年底的環島,當時他曾想過要帶著家人再次去看這些美景,但實際上路,卻也約莫在自己生命陷落谷底之際,2013年秋,我跌了一大跤,也摔斷尾椎骨,在家休養了幾個月,2014年初,雖然再次回到工作崗位,卻變得小心翼翼;而我們第一次機車上路,是2014年春,帶著三歲多的孩子一路殺向苗栗。

此後,幾乎每一年都開始用機車遊走台灣各處:2015年春上北橫、2016年夏環島、2017年入阿里山、2018年穿過中橫,這中間還不包含其他像是宜蘭、南投等單點的行程。而在這樣的旅行中,或許因為更像是成就了某種心願因而感到興奮,回憶起來也特別記憶深刻,甚至更勝於平時其他的嬉遊,也勝於2014年以前每一到二年就會安排一回的出國行程。

過程裡,有不少人投以佩服的眼光,也有些人擔心孩子這麼小怎麼有辦法這樣玩等各種聲音,或許吧,一直騎車屁股會痛腰會酸,遇到下雨也超不方便,孩子睡著時,還要用雙手輪流撐著他的小腦袋(為母果然強大!),行李能帶上的又有限,比起開車出遊條件確實差很多(可是我們還是不想養汽車),但不可否認,感受上,用整個身體的器官來接近山林、回應自然更勝於待在車內。

是啊!我們也許瘋狂,但無悔。

而山林,確實也在這些年裡,成為支持、滋養自己的能量場域,我開始在低落狀態時,會渴望回到山的懷抱,然後啊,在山裡繞著、轉著,感受著大地,感受自己的同時,似乎又補滿了能量與元氣。

我從一個愛海的人,開始望向山林;從一個行前需要周延計畫、確定每日行程的人,開始能鬆一點,知道接下來要去哪些大點即可。過程裡,除了看見台灣的美,更感受許多愛在其中流動。

而這一切,都是因愛開始。


下篇:那些足跡。屋頂家機車騎行誌 - 初聲試騎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收藏、隨喜贊助、轉分享或留言,你的鼓勵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邀請您按讚追蹤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9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言 今年春天的機車環島,如今我又懷念起花東的新鮮空氣與慵懶,即將到期的特休,也成為此次旅程的契機。 預計搭乘火車到台東,再用腳踏車從台東騎行到花蓮,全長約200公里,對平常沒騎腳踏車的我無疑是個挑戰,沒有其他人同行,只有自己與一顆想超越自我的心。 從熟悉的竹南站出發,看著車站來往的旅
Thumbnail
前言 今年春天的機車環島,如今我又懷念起花東的新鮮空氣與慵懶,即將到期的特休,也成為此次旅程的契機。 預計搭乘火車到台東,再用腳踏車從台東騎行到花蓮,全長約200公里,對平常沒騎腳踏車的我無疑是個挑戰,沒有其他人同行,只有自己與一顆想超越自我的心。 從熟悉的竹南站出發,看著車站來往的旅
Thumbnail
大學三年來單車環島一直是個夢想,覺得單車環島的人很酷,也希望可以發掘台灣的美。捕獲一枚旅伴後,成行! 儘管平常沒有騎單車的習慣,還是踏上了這次的旅程,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也看到很多有趣的事(((o(*゚▽゚*)o)))
Thumbnail
大學三年來單車環島一直是個夢想,覺得單車環島的人很酷,也希望可以發掘台灣的美。捕獲一枚旅伴後,成行! 儘管平常沒有騎單車的習慣,還是踏上了這次的旅程,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也看到很多有趣的事(((o(*゚▽゚*)o)))
Thumbnail
第二天雲林行,認真開始騎車
Thumbnail
第二天雲林行,認真開始騎車
Thumbnail
旅行雖然疲倦,但卻身心愉悅!
Thumbnail
旅行雖然疲倦,但卻身心愉悅!
Thumbnail
忘記是在哪個場合聽到的一句話:「不論是步行、跑步、騎車或是搭車,同樣的風景往往會因為速度而影響映入眼簾的畫面,若是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觀賞路途的景物風光,那就剛剛好。」自此我的愛駒偶爾成為代步工具,讓我享受不一樣的速度風景。
Thumbnail
忘記是在哪個場合聽到的一句話:「不論是步行、跑步、騎車或是搭車,同樣的風景往往會因為速度而影響映入眼簾的畫面,若是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觀賞路途的景物風光,那就剛剛好。」自此我的愛駒偶爾成為代步工具,讓我享受不一樣的速度風景。
Thumbnail
2021.8.11 經歷了大半年疫情中準備跨國搬家的種種計畫和變化,既有被一件件待辦事項推著前進的緊湊,又有因為各國隨時因應疫情變化邊境控管造成行程延遲看不到盡頭的焦慮等待。一個環節牽動另一個環節,既考驗如何選擇和危機處理能力,也在磨砥心志。
Thumbnail
2021.8.11 經歷了大半年疫情中準備跨國搬家的種種計畫和變化,既有被一件件待辦事項推著前進的緊湊,又有因為各國隨時因應疫情變化邊境控管造成行程延遲看不到盡頭的焦慮等待。一個環節牽動另一個環節,既考驗如何選擇和危機處理能力,也在磨砥心志。
Thumbnail
徜徉后豐鐵馬道有三次紀錄了,這次專程陪沒來過的大兒子騎騎樂。印象中第一次是租一般腳踏車,騎東豐綠廊一直到東勢,雖然中間都有休息拍照,雙腳還是痠得不要不要的。 這次意外的又來到上次那家租車店家,我們租用電動車,騎來輕鬆無負擔,但沒有健身效果,純粹是好玩。 靠近后里這一端,車道有些弧度,另有一種美感。
Thumbnail
徜徉后豐鐵馬道有三次紀錄了,這次專程陪沒來過的大兒子騎騎樂。印象中第一次是租一般腳踏車,騎東豐綠廊一直到東勢,雖然中間都有休息拍照,雙腳還是痠得不要不要的。 這次意外的又來到上次那家租車店家,我們租用電動車,騎來輕鬆無負擔,但沒有健身效果,純粹是好玩。 靠近后里這一端,車道有些弧度,另有一種美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