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時間本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真是非常有趣的實驗,也將結果歸納為生動的比喻。但我猜想,假使愛因斯坦像我一樣是個中二生的媽媽,一定能夠更早發現這個時間的秘密。

話說自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時間的經緯度來定義開始與結束,也沒有學校的行事曆要求進度與質量,按照自己的本能與家庭的形塑,彷彿洪荒中的巨人,在混沌中吸收知識的養分,成長著,滾動著,也夢想著,一個創世紀的肇始。

為什麼這麼說呢?畢竟這還是只有‘他’自己的世界,當然是唯一的打破這個結界可能存在。

那,如果就這麼一直在自己的世界混沌不明的吸收、成長,卻沒有決定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是等不到一個衝出的訊號,或是找不到蛋殼上裂縫,「覺醒」這件事是不是會就這樣一直模糊曖昧的孵下去呢?

也許吧⋯

舉個具體的事件:明明是一開始就看到值得報名的活動訊息,家庭會議也都討論好該怎麼選擇取捨,但是要怎麼下筆寫自傳、想法、做法這些細節的程序,我們認為就是應該讓自學生自己去完成。

在我們大人看來,充裕的時間應該是很可以好好構思、慢慢整理、充分發揮?非也,誠如前述字義所暗示,自學生不會如媽所願,才是正解。

一個中二男生的時間觀是能夠有多相對呢?人是坐在電腦前,打開報名表格,瀏覽過問題,也跟爸媽做足討論、整理出報告方向,在能填的身分資料都填完後,時間的沙漏立馬開始陷入無情的翻轉輪迴⋯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半天過去了;一個工作天,兩個工作天,一週的寶貴時間也都在「我需要轉魔方才能認真的苦思」或「我必須看網棋才能舒壓的進度安排」中,如湯沃雪般豪邁地消融殆盡。

他有沒有在認真寫?這是無庸置疑的。他是不是有規劃著事情要去完成?當然我們會尊重個人的感覺與需求。至於事情是不是處理好?不幸的是,事情全部都卡住,充裕的時間變成一場虛耗光陰的災難。

這些大把大把的時間都揮霍到哪裡去了呢?就我側面觀察,那真的只不過是跟美女相處的那一分鐘啊!至於看見魔鏡中的時間真相,不是白雪公主的後媽,而是貨真價實的自學生爸媽,跳腳也不是,還是得忍住脾氣輕扣蛋殼,尋找破關的契機。

明明就有想法,是不能轉換成文字嗎?用說的講看看,他又不覺得適合,想寫卻不知道該怎麼下筆,躊躇斟酌太久就會覺得無聊,開始用別的東西舒壓、找靈感,旁邊的人看來就變成分心去做別的事情了。

終究我們還是必須逐項、逐句、逐字來偵查,結果竟然是⋯自學生因為受到「數學」定義的訓練,一般文書處理工作反而變成他的困擾⋯他斟酌半天是因為不知道對方要的是什麼意思!(這樣總是搞不懂而想逃的感覺應該就是火燒屁股的一小時吧!)

於是我們終於明白,自學生有不需要我們幫忙,我們也幫不上忙的很多學習(尤其是數理科目),自學生也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忙,而其他孩子不會需要幫忙的地方。

相對的世界有相對的天空,相對的時間,相對的學習,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覺醒」才會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翠儷的沙龍
41會員
52內容數
王翠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6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4
你以為你在導引他,卻是在用他的現在去填補你未完成的童年,或是打造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童年’,反而佔據了他本來的童年。
Thumbnail
2022/08/13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2022/08/13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執著越少生活越好。
Thumbnail
執著越少生活越好。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Thumbnail
愛因斯坦、惠勒和霍金不是因為他們提出了相對論或黑洞論,成為大師後才變得輕鬆和幽默的,而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個輕鬆和幽默、思想靈活而有趣的人,所以才能提出相對論或黑洞論。
Thumbnail
愛因斯坦、惠勒和霍金不是因為他們提出了相對論或黑洞論,成為大師後才變得輕鬆和幽默的,而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個輕鬆和幽默、思想靈活而有趣的人,所以才能提出相對論或黑洞論。
Thumbnail
忘記是怎麼開啟這樣的話題的: 「跟女朋友在一起呢?」戀愛的時候應該算自己的時間吧?我想。 「當然不算。」 「上課的時候不算自己的時間?」我問。他說到「自己的時間」而且標準十分嚴格。 「不算。」他說,「上課是老師跟自己共有的時間。」 「讀書的時候?」我不太明白他嚴格的點。 「不算。」他說,「那個是書的
Thumbnail
忘記是怎麼開啟這樣的話題的: 「跟女朋友在一起呢?」戀愛的時候應該算自己的時間吧?我想。 「當然不算。」 「上課的時候不算自己的時間?」我問。他說到「自己的時間」而且標準十分嚴格。 「不算。」他說,「上課是老師跟自己共有的時間。」 「讀書的時候?」我不太明白他嚴格的點。 「不算。」他說,「那個是書的
Thumbnail
【《瞎忙》網路故事:原來人生出在這個問題!解開疑問,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之前的老闆曾點出過我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導致我不管再怎麼努力,成效或多或少都有限😥😥 今天將透過故事與你分享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 歡迎點入連結進行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6/26(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瞎忙》網路故事:原來人生出在這個問題!解開疑問,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之前的老闆曾點出過我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導致我不管再怎麼努力,成效或多或少都有限😥😥 今天將透過故事與你分享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 歡迎點入連結進行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6/26(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 The Dialogue of Time Enough For Love 兩千年裡濕潤的太空艙與機械娃娃 性愛需要練習,就像花樣滑冰、空中走鋼絲或者是跳水運動一樣;它不是僅僅依靠本能就能做的事。她在性愛中注入了精神力量,把一項出汗的運動變成了一次人間的聖禮。
Thumbnail
../ The Dialogue of Time Enough For Love 兩千年裡濕潤的太空艙與機械娃娃 性愛需要練習,就像花樣滑冰、空中走鋼絲或者是跳水運動一樣;它不是僅僅依靠本能就能做的事。她在性愛中注入了精神力量,把一項出汗的運動變成了一次人間的聖禮。
Thumbnail
我在裝飾著白紗簾子的窗前坐下,深色木頭桌上的金屬老檯燈鐵鏽斑斑,桌邊排了幾本新潮文庫的經典文學,書頁已泛黃的赫賽、紀德、屠格涅夫。不過,今天帶出門的書也許更適合這裡,《愛因斯坦的夢》,關於時間的本質和可能性。 「在長廊盡處的拱門附近是一座鐘樓。鐘聲六響,然後停了。」 這麼美的全書第一句。
Thumbnail
我在裝飾著白紗簾子的窗前坐下,深色木頭桌上的金屬老檯燈鐵鏽斑斑,桌邊排了幾本新潮文庫的經典文學,書頁已泛黃的赫賽、紀德、屠格涅夫。不過,今天帶出門的書也許更適合這裡,《愛因斯坦的夢》,關於時間的本質和可能性。 「在長廊盡處的拱門附近是一座鐘樓。鐘聲六響,然後停了。」 這麼美的全書第一句。
Thumbnail
如果就這麼一直在自己的世界混沌不明的吸收、成長,卻沒有決定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是等不到一個衝出的訊號,或是找不到蛋殼上裂縫,「覺醒」這件事是不是會就這樣一直模糊曖昧的孵下去呢?
Thumbnail
如果就這麼一直在自己的世界混沌不明的吸收、成長,卻沒有決定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是等不到一個衝出的訊號,或是找不到蛋殼上裂縫,「覺醒」這件事是不是會就這樣一直模糊曖昧的孵下去呢?
Thumbnail
自學生現在學些什麼,媽媽早就看不見他的車尾燈,別說要教他,連聽他說都是莫明其妙,我們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Thumbnail
自學生現在學些什麼,媽媽早就看不見他的車尾燈,別說要教他,連聽他說都是莫明其妙,我們之間是怎麼溝通的呢?
Thumbnail
來到黎牙實比之後,我就對「時間」這個課題著迷了起來。在這裡對時間的感覺跟以前很不同,時快時慢,令人疑惑。比如,看Stephen Colbert的《The Late Show》1小時,感覺像3分鐘。不小心轉到川普的電視演說,看了他胡言亂語才3分鐘,感覺卻像已經過了1小時。於是,我決定向愛因斯坦求救..
Thumbnail
來到黎牙實比之後,我就對「時間」這個課題著迷了起來。在這裡對時間的感覺跟以前很不同,時快時慢,令人疑惑。比如,看Stephen Colbert的《The Late Show》1小時,感覺像3分鐘。不小心轉到川普的電視演說,看了他胡言亂語才3分鐘,感覺卻像已經過了1小時。於是,我決定向愛因斯坦求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