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看見孩子的求救訊號,鬆動就有轉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生氣。」、「我媽媽常常在哭。」、「我很少開心,但我覺得開心是彩色的。」

中間和我說:「我也可以當小老師嗎?」

「當然可以啊!你今天當中老師!」

這類型的孩子我通常會請他畫下憤怒的情緒讓他釋放,再做其他引導,但考量他是別班來參加課程,非長期能帶領的孩子,因此在一小時半的課程內,我想讓他感受他很少有的「開心」。

創作壞人變英雄

創作壞人變英雄



前段團體創作他與其他孩子創作開心內容,中段他離開團體到教室邊邊開始大量使用黑色,他說:「我想畫壞人。」我說:「可以啊,你繼續畫。」後段他帶著作品跟我說:「他變英雄了,我畫的是英雄。」

我:「我很喜歡你的作品,謝謝你跟我分享。」

藝術創作是很好的非語言媒介

透過團體創作動力讓孩子經驗不熟悉的快樂,到離開團體自己獨處透過畫畫和黑暗相處,最後作品從壞人轉化成英雄。

內心很感動。

繪畫創作只要不是服務大人制式的美感,對於孩子是一種很好的非語言的媒介。

看見孩子的求救訊號

為什麼我總是帶這麼多情緒相關創作課?我們會和情緒相處一輩子,先能覺察、辨識才有機會調整或看到更底層的東西。

部分有狀況的孩子,根本的問題源於照顧者或者原生家庭,大人時常指責孩子要他們聽話要他們改,覺得蠻無辜的。

這些讓人頭痛的孩子,大部分背後釋放的訊息是:「我需要被關注!」、「我不知道我怎麼了!我需要幫忙!」

如同大人一樣,底層議題沒處理,相似事件引發的情緒困擾就會持續出現,只是大部分的大人能隱藏、壓抑下來,或找理由合理化。

我無法改變孩子的照顧者與教育環境,能做的就是用微小的力量讓孩子能先辨識情緒與感受,才有機會鬆掉什麼,還有成就感建立與提升自我價值感也非常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九月-avatar-img
2024/09/14
其實,幼兒的表達溝通還不是完全成熟,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怎麼表達心中的難受,透過畫畫可以看見幼兒的情緒,只要用點心去觀察,就會看見孩子需要甚麼? 過去,我們班上的孩子遇到跟同儕不合的情況,會發現,過去幾乎不愛哭的孩子,近期突然很愛哭,心情起伏也很大,透過畫畫,看見問題,立即找家長討論。很幸運的是,因為看見問題早,大家努力為孩子建立起自信,給予更多的鼓勵。(這大概是我自己本身是研究幼兒繪畫,比較容易從畫畫看見孩子的心)
孩子!子涵!-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0
九月 非常認同~很謝謝妳的分享~~
avatar-img
月家手札 Art&Life
3會員
11內容數
分享內容主軸為: 1.藝術教育課程及相關經驗分享 2.育兒觀點與實際引導的樣貌 3.如何透過簡單的五感活動陪伴幼兒成長 4.身心靈練習中的體悟與思考 希望能透過廣闊且彈性的視角,支持到部分的家庭,也透過書寫的媒介展現更完整的自己。 歡迎舊雨新知 #按讚追蹤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