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讀書--在浮光的閱讀時光

2019/02/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浮光書店。一樓入口。
赤峰街巷弄之間,不少有意思也有個性的店家在此低調隱身。其中有一間開在此街某幢老建築二樓的獨立書店叫「浮光」,適合靜靜配著咖啡閱讀或沉思。有一陣子手上雜務繁多、心裡念頭紛雜,於是想到了長期只聞其名、卻從不曾入其門的「浮光」,決定獨自前去讀一讀書、靜一靜心。
在自己土生土長的台北城,我竟活脫脫生來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癡。打開手機Google地圖輸入浮光書店的地址,在赤峰街左彎右繞、東張西望。以為自己頭腦已夠警醒、眼睛也睜的夠大,不時頻頻回顧我手機上的導航、小心翼翼對照我所在的位置與身邊建物的門牌號碼,居然還是屢次走過了頭、不得其門而入。蠢哪,我到底是瞎了、還是糊塗了? 或許,是這個「大門」太小,小到一度讓我不確定該不該、能不能就此大喇喇推開門走進去...
浮光書店的一樓門口。老建築的門很小、樓梯間很窄、
流露一份曖曖內含光的樸素與拘謹。
出發前我看過一些關於店主獨立開店的心路歷程報導,店主在建築翻修上曾遇過很大的挑戰。高齡七旬且閒置過久的房子終究太老了、老到不是只有單純地重新粉刷、把喜歡的傢飾道具書籍等等擺放進去就能馬上開店。必須特別找專業的來、費工耗時砸錢強化撐穩老建築原本可能搖搖欲墜的結構;還要搞定管線問題、替老屋治癒壁癌、抓漏水... 等多數老舊建物因為年久失修而必然上身的共同宿疾。
老建築給早已習慣被電梯上下輸送的現代人的大挑戰,是樓梯。不管是在台灣還是在國外;是民宅、教堂還是城堡,我造訪過的老建築們,樓梯往往既窄又陡,似是共通特色... 為甚麼古早的樓梯會蓋成這樣呢? 古人的腳力還真不是普通的好哩! 我經常步步驚心地邊爬著老建築的樓梯邊如是想。
我挑的角落座位,對面有張大長桌、長桌背後被刷白的磚牆上掛著The Beatles--
剛好是我的心頭好--是他們四人走在Abby Road的那張經典合影。
就座、點了一杯咖啡。轉身望向我座位背後的書牆準備挑書來讀。其實當時心中對於想讀什麼書是一點定見與打算也沒有,隨興至極地想「視線掃到什麼我就讀什麼吧」以類似抽籤或抽獎的概念去挑書... 然後,我在身後那排有氣勢又有氣質的書牆抽中的「獎」,是一本精裝的《薄伽梵歌》、精準地悄然落在我的水平視線之前。
《薄伽梵歌》的書中片段。詩人艾略特認為,
它是世上僅次但丁的《神曲》、最偉大的哲學詩。
它是古文明最長史詩《摩訶婆羅多》的其中一個詩篇,
以簡潔的古詩體形式創作,
對人生哲理有超越宗教信仰的深刻探討。
《薄伽梵歌》是瑜珈老師在講述瑜珈教導時,多次提及的瑜珈人必讀經典;與《吠陀經》和《奧義書》並列印度三大聖典。學瑜珈多年,多數的時間和精力給了有形的體位法、卻沒有對等地閱讀老師不時提醒值得一讀的經典,看到薄伽梵歌此處此時躍然我眼前,不禁心頭微微一震... 要讀書啊,瑜珈絕對不是只有把體位法做好就夠了。在生命中的每一次行動之際、能不能切實做到不顧個人利益、同時放下對成敗得失的計較? 如果真的想從各種痛苦或束縛中解脫,是否真正拋卻對行動成果的過度執著?
紙本書的存在終究是很必要的--當我打開一本書、踏實地輕撫書頁、目光移往印在紙張上的一切、逐字逐句閱讀時,那些在瑜珈教室裡反覆聽過不知多少次的、來自老師的說明與叮嚀,此刻化成書刻在紙透過字,既安靜又大聲地朝我精神喊話。 我為啥發愁呢、何以煩惱呢? 太過在意許多事的成果、生成念頭、形成執著、束縛住心,這就是心始終平靜不下來的原因吧。
浮光,窗邊有古典綠檯燈的幽靜座位。
在浮光閱讀時光裡,慢慢邊讀邊喝的咖啡。
在這個休假的平日下午,一個安靜而溫暖的角落、一杯手沖、兩塊小餅乾、一本好書、還有老搖滾經典歌曲在店裡聲量恰好地流瀉相伴,緩下我奔忙不止的腳步、引領我通過閱讀慢慢打開心中執著的結。在這一方大隱於市的場域得以安身留步,把書讀好、把心穩住,當我踏著下樓的階梯從浮光離去時,裝載在心裡的不再是疑惑、茫然或膽怯,而是滿滿的平靜與感激。
結束在浮光半個下午的閱讀咖啡時光,在天黑時離去、從樓下的回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5會員
136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