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推薦國中以上的大男孩閱讀《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
作者/艾加.凱磊
每當我滔滔不絕向學生說明作家寫作風格時,我總用他們熟悉的戲劇來說。
「寫作以前,你先想想自己是什麼風格?」
我很好奇到底有幾個學生可以跟著我才結束的問句想像自己,還是他們又無視於我的存在,人在我眼前,心在外太空。
「寫作以前,你先想想自己是什麼風格?」
有一個人在飲料店一邊付錢,一邊拿老闆做好的飲料,一個失手,飲料像特技演員一樣翻了一圈,沒有完美著地,液體灑滿一地。這時,你怎麼反應?
在面對危急事件時,你第一個步驟採取的做法往往反映你的風格。
拿著遙控器轉動電視頻道,這一個頻道是卡通,下一個頻道是文青偶像劇,再下一個是偵探劇,再下下一個是反映人性的傳統臺劇……
如果這些電視劇都要找一個演員演上面剛剛提到的片段,詮釋方法一定很不一樣啊!
所以,到底是誰要求你寫一模一樣的樣板文章?
多數男生以為趨於現實或超越現實的寫作風格就是一種態度。他們不愛文藝風格,什麼雲啊、山啊、海啊,激盪出來的柔情似水、風情萬種,絕不買單。他們喜歡冒險故事,卻偏偏沒耐心寫,只喜歡讀。真要男生動筆時,最常看見他們看到什麼就寫什麼,不加思索跟平常說話一樣是最省力的。
如果你家有比較不想白費力氣的男孩,他應該會很喜歡這一本《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基於什麼原因會喜歡?就是我剛剛說的,這本書不怎麼文藝,讀起來不文謅謅,有一種幽默的爽感。但,它就是一本很文藝的散文。
    0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梅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好童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跑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掉了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常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嗨,我只是路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忘了說再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揉雜悲傷時刻的美好人生:《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書籍分享這是艾加.凱磊的魔術時刻。他帶著同理、包容,有時是自嘲、反諷,去靠近人世間的複雜與荒誕,正如同他回頭思索父親對他說的床邊故事,是想讓他知道:人類極為需要在最不可能找到良善的地方找良善。
    Thumbnail
    avatar
    黃琪樺
    2021-08-30
    只要四句話,打開零極限的美好生活:我讀《零極限的美好生活》《零極限的美好生活》,KR女士著 你聽過「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嗎? 這個看似咒語的詞彙,其實是夏威夷古傳的清理內在限制性思維、負面能量與負面情緒的方法。 如果你曾經聽過「零極限清理」,那就是荷歐波諾波諾了。 清理,幫助我們放下執著 書籍的作者KR女士,在十九歲時便跟隨夏威夷靈媒莫
    Thumbnail
    avatar
    Allee
    2021-08-11
    讀過之後|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 艾加·凱磊就像剛剛說的,你會感覺有點刺,但是不會痛的,畢竟艾加夠幽默,能夠跟著他一起走出來的。
    Thumbnail
    avatar
    小毛小姐
    2020-05-15
    釀選劇|《想見你》:虛構裡的一切真實,成就我們與他們的時空交錯喜愛這個故事,為了兩人的復返傷神的我們,想抓住那些即逝時光的心情,或許不亞於劇中人們,而逆流的時光沖走了她手上的莫比烏斯戒指,留下的是相信即便沒有宿命羈絆,你,依然會找到我的「執念」。我們期待真愛,儘管沒有人知道真愛對應的人是誰,真愛又該以什麼樣子呈現,但每當劇情釋出訊息時,我們總能毫不猶豫地緊握⋯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0-02-19
    再讀《山居歲月》-我在普羅旺斯,美好的一年Peter Mayle這位廣告界前輩,不只棄業,還乾脆跑到普羅旺斯買一間兩百多歲年紀的老房子住了下來。他的舉動,成為我們這些想離職又不敢離職,想改變又害怕改變的人,一種精神上的出口。
    Thumbnail
    avatar
    微微
    2019-02-04
    二月推薦|《我絕非虛構的美好七年》<p>那天晚上,我坐在我這窄房子的廚房裡,喝茶,吃麵包抹果醬。這果醬有甜甜的慷慨和酸酸的回憶。麵包還沒吃完,手機在桌上震動起來,我看看螢幕,是媽媽。「你在哪裡?」我小時候去朋友家玩,回家晚了,她擔心的時候就是這個語氣。</p>
    Thumbnail
    avatar
    重讀者
    2018-01-29
    《獨立記者在全球》:獨立記者、行動者或非虛構作家?我只是個想問問題的小孩/趙思樂<p>我去採訪、去書寫,是因為想知道發生了什麼,想知道自己身處怎樣的社會、與我一樣身處其中的人又如何自處,是因為想解答自己心裡的一個疑問:我該怎麼辦,也是每個書寫者一生在圍繞和追尋的終極命題。</p>
    Thumbnail
    avatar
    趙思樂
    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