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只寫給女人的《法律女王》:男人,你可以是盟友,而不是加害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的第一個鏡頭就攫住了我的注意力。

一群西裝革履的男士,走向哈佛法學院,迎接他們充滿希望和使命感的人生。畫面聚焦,那背影留著捲髮,穿著連身長裙,裙擺微蓬,腳下踩一雙跟鞋。

那是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法學院的第一天,她擠進充滿男性的電梯,看向四周,眼帶期盼。她明亮的眼神讓我震撼,因爲光是跟一群異性待在一個空間裡,挑戰他們既有的領地,就需要足夠的勇氣了。然而金斯伯格無暇感覺弱勢、窘迫、不安,因為她正為了自己開創的新未來感到振奮。

《法律女王》改編自美國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真實故事,敘述她如何考入法學院,成為那年九個女學生之一;如何遭遇性別歧視,無法成為執業律師,只能接受教職;到她終於從課堂走向法庭,打贏了第一場官司為止。

相較於同時期上映的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法律女王》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關注,但在必須尊重在世人物及其真實處境的前提下,這部電影不將金斯伯格視為一路高歌猛進、勇往直前的完人,而試圖挖掘她更為細膩幽微的面向。比如,她常常在生氣。

我有情緒,因為我很在乎

1950 年代的律師事務所,不聘女性律師。處處碰壁的金斯伯格遇到一個稍微友善點的老闆,就忍不住霹哩啪啦抱怨了一串求職過程中匪夷所思的拒絕理由,包括:女人太感性不適合法律工作、女人能在法律界掙出一片天一定是個母老虎很難相處。全然沒有意識到對面的男人面帶微笑而眼神飄移,最後定格在她的胸前,意味深長地說:員工的妻子都會嫉妒的,我不能聘用妳。

當向來支持她的丈夫要她繼續找律師工作、不要屈就於大學教職時,她並未感到感動喜悅,而像是被戳到痛腳一樣,發脾氣要求對方不要再提。當旁人鼓勵她將改革的願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說「年輕的一代會不一樣」時,她也被深深觸痛,熱淚盈眶地哽咽道:「這是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

特別有意思的兩個場景,都發生在男女主角之間。一次是金斯伯格陪同丈夫參加宴會,丈夫談笑風生、眾人仰望,同樣是法學院學生的她站在一旁,只被視為是個釣到金龜婿的聰明女孩。離開宴會之後,她生氣了,丈夫則輕鬆自若地安慰她:「那個人就是個蠢蛋。」又一次,她即將進入法庭為人辯護,當好友為她籌組模擬法庭時,她被充滿歧視和偏見的提問激怒。這時,她的丈夫過來,熟稔從容地示範了幾個俏皮的辯論技巧,避開了與法官之間的可能衝突。朋友都說,讓丈夫去辯護吧,他更擅長這些。

是露絲金斯伯格太「情緒化」不懂得開玩笑嗎?是她不擅長辯論嗎?不是的,是因為那些「女人就是丈夫的附屬」、「女人有可能當消防員嗎」、「女人還不夠有權利嗎」的評論,她太熟悉了、也太被觸痛了。即使是最理解她、最支持她的丈夫,也無法對這樣被壓抑的日常感同身受。男人可以視之為玩笑、從容應對的,卻是從她(及許許多多的女人)出生以來,日日夜夜都面對的歧視和羞辱。她們的主體性被否定、能力被無視、被恣意地取樂取笑,這些疼痛太真實、太頻繁、太劇烈,以至於她無法雲淡風輕地用法庭辯論技巧帶過。

是,女人有情緒,因為女人在乎。

你以為性別平等了?真是像幼稚園兒童一樣天真

縱然有滿腔的不平和委屈,露絲金斯伯格沒有讓自己停留在「有情緒」的階段。她雖然無法取得執業律師的資格,卻在大學裡開設性別課程,教導法學院學生重新思考法律。法律不一定是對的,法律可能隱藏著性別歧視。法律可能用「為妳好」、「保護女性」為藉口,限制女人對自己的想像。

正如金斯伯格在受訪時所說,在任職大法官期間,她常常覺得自己是一位幼稚園老師:「因為我天真的男性同僚,總以為這世界上沒有性別歧視」。在 2019年的此時此刻,我們對於女主角的遭遇感到不可思議,然而 1950 年代的女性及性少數的處境真的距離我們很遠嗎?影片中的男性法務高層擔心女人要出外工作,「家庭價值就會崩壞、蕩然無存」,當代的我們依然要面對許多人對於婚家的固著想像。影片中的職場男性認為公司裡有女人就會引發兩性糾紛,當代的我們依然要面對許多強暴迷思和蕩婦羞辱,必須忍受有人輕描淡寫地把權勢性侵看成「沙發試鏡」,教訓女人不要想太多,免得男人工作時「拋個媚眼都有壓力」。

在最後的法庭戲上,審理的法官對女主角提問:「在美國的憲法裡,沒有任何一句話提到『女人』這個詞。」,她從容回答: 「也沒有提到『自由』,法官大人。」電影上映之後,聰明的觀眾立刻翻查到美國憲法裡提到自由的條文,以此質疑製作團隊。對此,導演回答:他想要呈現的是,任何權益都是一步一步完善的。劇情的設計也許有瑕疵,背後的立意卻讓人觸動。露絲金斯伯格在答辯時引用歷史上女性一次又一次對體制發起衝撞的案例說明,從女人進入法學院、女人成為律師、女人站在男人面前侃侃而談,第一個發聲的人總是被視為無理取鬧,「女人還不夠有權利嗎?」但時間會證明,這些限制和對性別的想像是可笑的、不合時宜的、需要改變的。

因此,《法律女王》不僅讓觀眾看見金斯伯格的抗爭,也介紹了女權與勞權的大前輩桃樂絲肯揚(Dorothy Kenyon)。出場時,她已經垂垂老矣,經歷過幾次打官司的挫折,讓她對法律改革失望,轉而寄望下一代發起的抗議活動。然而,她對女性權益的發聲,卻使她成為金斯伯格心中的楷模和典範,以她打過的官司作為課堂教材,持續對「合法的性別歧視」發起反思和討論。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徒勞無功。在爭取平權的漫長道路上,每一個人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男人,你可以是盟友,而不是加害者

預設女性才能照顧家人,是對男人的性別歧視。

這部電影的特殊性在於,它注意到在一個充滿性別刻板印象、甚至性別歧視的環境裡,男人也會成為受害者。

電影最後,女主角終於有了上法院打官司的機會。這位一生為女性權益抗爭的英雄,她的第一個性別歧視官司,是為一個男人打的。查爾斯莫里茲( Charles Moritz)是一個獨力照顧年老母親的單身漢,因為聘請看護而在報稅時報支看護的費用。然而當時美國法律規定,只有女性和離婚男性才可以聘請看護,因為這條法律預設了家庭照護者必然是女性。因此查爾斯被視為逃漏稅。

在法庭辯論上,稅務局派來的男性律師擠眉弄眼,充滿惡意地聲稱這條女性可以聘請看護的法律是為了保護女性出外工作的權益(潛台詞是不給妳們補助的話,妳們就要乖乖待在家照顧家人哪都不能去了),而查爾斯作為男性援用這條法律根本只是為了逃稅。而露絲金斯伯格則指出查爾斯是一個被教養得很好的孝順兒子,他願意為了更妥善的照顧母親而無法進行長期工作,男性也有可能、有意願、有能力承擔起家庭照護的責任。

除了查爾斯莫里茲的案件,金斯伯格的丈夫馬丁也是影片裡的一條暗線。電影裡的他理解妻子的理想抱負、欽佩她的勇氣和才華,他也是家中更愛做菜、廚藝更好、教養小孩更為游刃有餘的那一個,他甚至成為性格倔強的妻子和女兒之間的潤滑劑。因為馬丁金斯伯格碰巧是一位很有能力、也很能賺錢的稅務律師,因此他所有的柔軟和體貼都成為「啊,真是好男人」的證據。然而,如果他是一個一樣體貼溫和、善於持家的人,但不巧的事業不順、薪水和地位都比不上妻子,在 1950 年代、甚至 2019 年的此刻,他能依舊被視為理想伴侶嗎?

因此,法律不應該有性別歧視,不只是為了讓女孩從操持家務的想像中掙脫,也是為了將男孩從事業有成的標準裡釋放。

不屈不撓的反抗,是我們要面臨的真實

電影尾聲,打贏官司的金斯伯格昂首走進一個又一個的法院,旁白解說著她一次又一次為性別平權發起的抗爭。畫面切換,正值妙齡的女演員轉變成顫顫巍巍、高齡八十六的大法官本人。電影結束,而金斯伯格的抗爭、女性及性少數的抗爭仍未停歇。

《法律女王》的職場與法庭攻防是令人震撼的,更令人震撼的是,當你意識到這不公不義的現實、以及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反抗,都是真人真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先敏的沙龍
30會員
22內容數
遙控器,隨著串流盛行,或許也會逐漸衰退的一種觀影模式。還記得童年時隨意換台時瞥見的好電影,或廣告期間焦灼地在兩台之中橫跳。年過三十以後,看電影、電視、讀書都有了新的視角。或經典重讀,或跟隨潮流,30歲人手中的遙控器,開啟閱讀觀影的新角度。
朱先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12
《想見你》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一對戀人,無止盡地反覆穿梭時空,一遍遍演練相遇、相愛然後失去。但他們真正相戀的時間,居然只有一天。
Thumbnail
2022/11/12
《想見你》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一對戀人,無止盡地反覆穿梭時空,一遍遍演練相遇、相愛然後失去。但他們真正相戀的時間,居然只有一天。
Thumbnail
2022/06/03
十幾歲的時候,我很愛看言情小說。封面有俊男或美女,租書店一整牆書背都是同一個顏色的那種。後來我們批判臺灣言情小說,總喜歡說它遍地是總裁、愛情觀不健康,事實上在言情小說百花齊放的年代,故事裡依然有著普通人相愛的空間。
Thumbnail
2022/06/03
十幾歲的時候,我很愛看言情小說。封面有俊男或美女,租書店一整牆書背都是同一個顏色的那種。後來我們批判臺灣言情小說,總喜歡說它遍地是總裁、愛情觀不健康,事實上在言情小說百花齊放的年代,故事裡依然有著普通人相愛的空間。
Thumbnail
2022/05/23
電影後半聚焦安迪因為新工作與男友之間的衝突。年少時看這段總覺得忿忿,心想如果是男友忙於工作就不會招致那麼多批評。現在重看,我更多地是看見職場上好不容易的得心應手多麼地消磨一個人敢於眺望遠方的眼光。
Thumbnail
2022/05/23
電影後半聚焦安迪因為新工作與男友之間的衝突。年少時看這段總覺得忿忿,心想如果是男友忙於工作就不會招致那麼多批評。現在重看,我更多地是看見職場上好不容易的得心應手多麼地消磨一個人敢於眺望遠方的眼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非常平易近人的律政喜劇,在腐敗、歧視、混亂的社會與司法系統中,藉由一連串個性鮮明的小人物共同演出一齣滑稽劇。 然而在笑鬧過後,卻又足以引人思考「正義」究竟為何物? 真相應該要被揭露、正義應該要被伸張,但,那,又如何? 一部嘲弄司法正義的滑稽劇,但若你真的也去嘲弄,你也就成了被嘲弄的一分子。
Thumbnail
非常平易近人的律政喜劇,在腐敗、歧視、混亂的社會與司法系統中,藉由一連串個性鮮明的小人物共同演出一齣滑稽劇。 然而在笑鬧過後,卻又足以引人思考「正義」究竟為何物? 真相應該要被揭露、正義應該要被伸張,但,那,又如何? 一部嘲弄司法正義的滑稽劇,但若你真的也去嘲弄,你也就成了被嘲弄的一分子。
Thumbnail
《律師女王》講述在男性為主的法律界,幾乎是稀有動物的女律師「莉迪亞・波艾特」,如何不斷以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能力並且對抗整個世界。緊湊的劇情加上演員的亮麗表現,讓它足以獲得四星半好評,而難得接觸到義大利文,也讓人得以深刻體會為何《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主角,會如此鍾情於這個充滿風情的語言。
Thumbnail
《律師女王》講述在男性為主的法律界,幾乎是稀有動物的女律師「莉迪亞・波艾特」,如何不斷以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能力並且對抗整個世界。緊湊的劇情加上演員的亮麗表現,讓它足以獲得四星半好評,而難得接觸到義大利文,也讓人得以深刻體會為何《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中的主角,會如此鍾情於這個充滿風情的語言。
Thumbnail
永遠不要為了錢,背棄你的道德。 劇情描述以理想主義做為目標的年輕律師 Ingrid Yun 為主要角色,她在紐約市一家頂尖的高級律師事務所為成為律所合夥人而努力奮鬥,華麗的頭銜卻令她在道德與事業間左右為難,甚至面臨背叛摯友的困境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職場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如何看待種族偏見
Thumbnail
永遠不要為了錢,背棄你的道德。 劇情描述以理想主義做為目標的年輕律師 Ingrid Yun 為主要角色,她在紐約市一家頂尖的高級律師事務所為成為律所合夥人而努力奮鬥,華麗的頭銜卻令她在道德與事業間左右為難,甚至面臨背叛摯友的困境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職場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如何看待種族偏見
Thumbnail
the good fight 利益、權力在眼前擺盪;正義、名譽在法律中動盪。律法世界裡每一張笑臉背後,都藏著無數計謀與貪婪。 《傲骨之戰》是《傲骨賢妻》的衍生劇,劇情包含了政治及社會輿論,探討人性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中,能否經得起考驗。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
Thumbnail
the good fight 利益、權力在眼前擺盪;正義、名譽在法律中動盪。律法世界裡每一張笑臉背後,都藏著無數計謀與貪婪。 《傲骨之戰》是《傲骨賢妻》的衍生劇,劇情包含了政治及社會輿論,探討人性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中,能否經得起考驗。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
Thumbnail
《重磅腥聞》改編自2016年美國「福斯新聞網」主播格雷琴卡森舉發總裁羅傑艾爾斯性騷擾的真實事件,更被視為影響日後 #METOO運動的先驅,讓職場性別暴力再次引起民眾的關注。
Thumbnail
《重磅腥聞》改編自2016年美國「福斯新聞網」主播格雷琴卡森舉發總裁羅傑艾爾斯性騷擾的真實事件,更被視為影響日後 #METOO運動的先驅,讓職場性別暴力再次引起民眾的關注。
Thumbnail
現今在職場上,女性正急起直追,在政治界女性開始取得權利,在家庭裡女性也支撐了部分家庭開銷,若說付出多少義務也代表了擁有多少權力,那麼男性完全掌權的正當性不斷減弱。過去被隱形的家務成本開始越來越被注意,教育程度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那些立於女性足前、被時代沖刷的門檔已開始出現裂痕。
Thumbnail
現今在職場上,女性正急起直追,在政治界女性開始取得權利,在家庭裡女性也支撐了部分家庭開銷,若說付出多少義務也代表了擁有多少權力,那麼男性完全掌權的正當性不斷減弱。過去被隱形的家務成本開始越來越被注意,教育程度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那些立於女性足前、被時代沖刷的門檔已開始出現裂痕。
Thumbnail
不管是電視台還是影視圈,淺規則似乎在哪裡都派得上用場。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星跳出來高喊 #METOO 表明自己在職場上遇到的各種性騷擾甚至是性侵事件《重磅腥聞》Bombshell 就是建立在這個大原則上的故事。2016年福斯新聞爆出他們的CEO 羅傑·尤金·艾爾斯(Roger Eugene Ailes
Thumbnail
不管是電視台還是影視圈,淺規則似乎在哪裡都派得上用場。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星跳出來高喊 #METOO 表明自己在職場上遇到的各種性騷擾甚至是性侵事件《重磅腥聞》Bombshell 就是建立在這個大原則上的故事。2016年福斯新聞爆出他們的CEO 羅傑·尤金·艾爾斯(Roger Eugene Ailes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Thumbnail
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講述美國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的生平,但不止如此。
Thumbnail
法律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講述美國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的生平,但不止如此。
Thumbnail
每逢年節,就是一年一度重新反思「臺灣真的性別平等嗎?」的自我省思時刻。年節過後,一起走進電影院,欣賞《愛・欺》、《當幸福提早來》和《法律女王》吧!用電影票告訴世人,我支持女性議題、我支持女性電影工作者!
Thumbnail
每逢年節,就是一年一度重新反思「臺灣真的性別平等嗎?」的自我省思時刻。年節過後,一起走進電影院,欣賞《愛・欺》、《當幸福提早來》和《法律女王》吧!用電影票告訴世人,我支持女性議題、我支持女性電影工作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